第243章 諸城

第243章 諸城

改革開放之後,那些勇於突破的典範往往誕生於兩種截然不同的區域,第一種是特區這種地處沿海、和外界溝通比較方便的地方,看到了外面的優點,然後開始嘗試着進行模仿。

另一種則正好相反,以義烏爲代表的地區由於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當地人生活困難,不得不嘗試着走新路,這些地方以現如今的交通和信息傳遞速度,上級往往要等到變革出現之後才覺察到。

而諸城出現的這場變革則更接近後者,諸城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泰沂山脈與膠濰平原交界處,幾年前剛剛晉升爲地級市,直屬SD省,由WF市代管,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交通也頗爲不便。

由於歷史原因,諸城擁有一百五十家市屬國營企業,這些企業在過去競爭尚不激烈的時候還能生存,而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鄉鎮企業的活躍,這些在技術、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重大缺陷的企業漸漸就活不下去了。

李新旺坐在副駕駛上,回頭向李耒介紹着諸城的情況,“這位新來的領導非常年輕,今年才三十五歲,不過工作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很有想法,他到任之後,先對全市的國營企業進行了一番摸底,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全市一共一百五十家國營企業,其中一百零三家明裡暗裡都存在虧損,有的甚至完全依靠銀行貸款和上級撥款維持,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自我造血的能力!”跟着李耒幹了這麼多年,李新旺也在不停地進步,做起報告來已經有模有樣了。

“其實放眼全國,類似這樣的地方可不止諸城一個,以前國企改革一改就靈,現在麼,這辦法已經不管用了!”李耒評價道。

最早的時候,市場競爭還不是很激烈,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只需要簡單地強調下管理、稍微改進下技術,這些國營企業就能煥然一新,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比如被馬勝利承包後的SJZ造紙廠,再比如步鑫生的海鹽襯衫廠,這些都是名動一時的改革典範。

現在爲啥不行了呢?一來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了,二來改革不是吃一顆就管一輩子的萬能藥,不管國營企業也好、鄉鎮企業也罷,都必須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只要慢上一步,或許就跟不上了。

而要做到隨時調整,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你要擁有自主權,能自己說了算;第二則要有能力,要具備敏銳地洞察力、及時瞭解市場變化、並判斷出市場未來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還要有高深的管理能力,能夠調動企業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唯有如此才能在競爭中不至於被拋棄。

然而遺憾的是,不管馬勝利也好,步鑫生也罷,都不具備這兩個條件,首先他們雖然有一定自主權,但還是得聽上級的,要是他們的判斷和上級的判斷不一致,最後還是得聽上級的,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更深入的改革。

其次他們的能力也相對有限,他們都是草莽英雄,在市場混亂的時候可以憑藉三板斧殺出一條血路來,但是隨着時間的變化,那些競爭對手一個個都換了更先進的武器,他們手裡還拿的是斧頭,遇到對手的加特林,那肯定是打不過的。

所以改革要繼續,就必須面對產權問題,魯冠球爲啥發展的比馬勝利、步鑫生好呢?就是因爲他很早就注意到了產權的重要性,所以早早地開始佈局,一步步拿到了萬向的所有權,擺脫了上級的掣肘,同時他的個人能力也比馬勝利和步鑫生優秀,萬向才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

估計陳光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就算他有能力,能夠幫助幾家國營企業扭虧爲盈,但整個諸城可是有一百五十家國營企業,那怕把他累死,也沒辦法讓所有企業都喘過氣來,更何況他很清楚,他也沒這個能力。

不光是他,就現在這些國營企業的管理層也大多都缺乏這種能力,他們都是計劃經濟時代培養出來的管理者,到現在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了,一旦遇到問題,他們的辦法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向上級求援訴苦,希望上級能幫他們解決問題,被求的多了,陳光實在是煩不勝煩。

根據他的調查,他覺得這些國有企業之所以虧損,是因爲“企業產權關係不明晰,利益關係不直接”,簡單的來說就是這些企業做好做壞都有上級兜底,而且幹好幹壞對這些企業的管理層也沒啥區別,幹好了頂多是稍微多點獎金,幹壞了也不會扣工資,反倒是搞改革容易被人舉報,從而丟掉現在的職位,於是這些企業管理者會做出什麼選擇也就不難判斷了。

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陳光一時也找不到好辦法,直到他看到了一份中央文件,這份文件是評點特區出現的改革的,特區從去年開始將一些企業出售給外商,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人反映到中央,中央也給出了評價,支持這種改革,同時還進行了擴展,“國有小型企業可以出租或者出售給集體或個人經營”。

這句話讓陳光豁然開朗,現在困擾他的問題是諸城的國有企業產權不明晰、利益不直接,那麼直接把企業賣了不就解決了?企業歸了集體或者私人,就和市裡沒關係了,產權就清晰了,他們就能放開手腳大刀闊斧地改革,同時利益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幹得好可就落到自己口袋裡了,這樣還怕他們不用心?

“第一個拿出來當試點的是電機廠,電機廠原本有270萬總資產、277名工人,之前經營非常困難,市裡面最開始想的辦法是由市裡面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九由職工買斷!”李新旺繼續給李耒介紹情況。

“最後陳市長說,要改就改徹底點,全部都由職工買斷算了!最終方案定下來的時候改成了九個廠領導每人出四萬塊,二十多中層幹部每人出兩萬,普通職工每人六千,電機廠就徹底賣給了這些職工!”

“新公司成立的大會上,他講了一番話,‘從今天起,咱們兩家的關係是你註冊我登記,你掙錢我收稅,伱發財我高興,你違法我查處,你破產我同情;同情歸同情,但政府不能再一切包圓兒都把你們養起來,只能通過社會保障幫你們解決困難.’”

“這個辦法也只能暫時解決問題,實際上產權還是不清楚,遇到問題的時候到底是一人一票還是按照出資分配投票權?而且退出機制又是怎麼樣的?要是不搞清楚,電機廠肯定會鬧起來!”李耒不看好這個方案。

“從表面上看,工人雖然除了錢,股份也有他們一份,但是他們沒有行使股東權力的能力,不管一人一票也好,還是按照出資分配也罷,工人都是一個個零散的個體,很難保障自己的權益!”散戶你還想和大股東鬥?這不是扯淡麼?

“最後廠子的權力還是會集中到管理層手裡,但是九個大股東,二十多個小股東,有的鬥啊!”這些人肯定會先打個你死我活,爭取把廠子弄到自己手裡,哪還有心思管生產、管經營?

“到最後可憐的還是那些工人,一個職工六千塊,這麼多錢可不好湊,我估計不少人都是借了錢的!”現如今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也差不多就千把來塊,六千塊相當於他們五年的工資,肯定沒那麼容易拿出來。

“等那些大股東分出勝負,就該收拾工人了,有點良心的贖回股份,但肯定不是當初的價,能給個兩三千就不錯了!公司效益不好,價值降了麼,要是再狠一點兒就直接開除,工人當初投的錢就全打水漂了!”

“有人反對也不怕,拉一夥打一夥麼,先找出一些問題,把鍋扣到一部分職工頭上,說是他們拖累了廠子,然後給剩下的許諾好處,比如漲工資、加分紅什麼的,做好準備再開會表決把背鍋的職工趕出去,從程序上來說完全合理合法,多來這麼幾次,有股權的工人就不剩幾個了!”

《人民的名義》裡大風廠不就是這樣麼?那麼大的廠子,最後還剩下幾個有股權的工人?要不是有王文革這樣的刺頭,又有陳岩石罩着,他們早就被生吞活剝了,電機廠的情況估計也好不到哪兒去。

別看現如今工人出六千,廠領導出四萬,差距似乎不大,但是等再過幾年,廠領導能夠獲取的利益,絕對比普通職工多百倍甚至千倍!前提是他們沒有被趕走,但就算是被趕走,他們能獲得的賠償也比普通工人多。

“當然我不是說電機廠會這麼幹,只是這種方案天然有它的缺陷,遲早會被人發現其中的漏洞,然後爲自己謀取利益。”

“咱們不能這麼幹,要買就全款買,沒必要爲了節省點錢落個壞名聲!”李耒其實可以學習他們的套路,先花一少部分錢把廠子拿下來,然後慢慢清理職工,徹底收回廠子,這樣可以省錢,但影響名聲,他不願意這麼幹。

“我還以爲我這幾年跟你學的夠多的了,哪能想到還有這樣的套路!”李新旺聽得瞪大了眼睛,“這裡的人應該不知道這些吧?”

“但凡跟錢扯上關係,你就絕對不能小看人的智商,而且這辦法說來也不稀奇,就算他們現在不懂,遲早也能琢磨出來,只要有一家這麼幹,剩下的肯定會有樣學樣跟着幹!”大下崗時期,這麼幹的企業領導還少麼?

聊着聊着,不知不覺就到了諸城市區,汽車在政府大院兒門口停下,李耒和李新旺出來,到傳達室登記。

“找誰,幹啥?”或許是看到他們是從小轎車裡下來的,門衛語氣好了不少。

“昨天電話裡和陳市長約好了,今天過來和他談點工作!”李耒把自己的名片低了過去。

瞅見惠農公司總經理幾個字,門衛沒怎麼在意,你掙得再多也是私人老闆,我可是公家人!但看到上面的全國鄉鎮企業協會理事的時候,態度就不一樣了,這也算半個體制身份,而且還能直接聯繫部長,絕對怠慢不得。

“哎呀,是李理事啊,先進來休息下,我這就跟裡面聯繫。”門衛殷勤地招呼李耒進去,先打電話給裡面說了一聲,然後就讓他們進去了,至於登記本,他自己就幫着填好了。

“領導正在開會,您二位稍微坐一會兒!我給你們泡茶!”到了陳光的辦公室,秘書陪他們說了一會兒話,會議就結束了。

“陳市長您好,我是惠農公司的李耒、這是我的助手李新旺。”李耒和李新旺連忙起身和陳光握手。

“你們這麼快就過來了?我還以爲得一會兒呢!”陳光昨天接到他們的電話後,專門蒐集了一番資料,當了解到李耒的實力後,他就對今天的見面充滿期待,這位可是大老闆,說不定能買下好幾家企業。

然後開始了寒暄,陳光誇獎李耒經營有方、幫助了大量農民脫貧致富,李耒則稱讚陳光勇於改革,一陣兒彩虹屁之後,終於說到了正事,“李經理這次過來是想和那家企業合作,還是準備在我們諸城辦養殖場、飼料廠?”

“我們惠農今年纔剛剛進入山東市場,目前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濟南附近的養殖場、飼料廠上!等將來時機合適,或許會在諸城辦養殖場、飼料廠!”李耒客客氣氣說道。

陳光聽出了他話裡的意思,起碼近幾年是沒有在諸城辦飼料廠、養殖場的打算,“那你們這次過來?”

“聽說咱們諸城盛產花生,所以我們想買家榨油廠,生產花生油!”李耒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同時在心裡琢磨着,魯花是哪一年誕生的?要不要把這個牌子搶了?

(本章完)

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135章 進口設備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56章 買一送一第286章 讓他們收第441章 聖保羅第194章 火腿腸第59章 我想建個電站第429章 乳業風雲第463章 暗度陳倉第402章 給我排個第二吧第134章 入股紙箱廠第468章 期貨市場第3章 矮豐三號第170章 大禮第350章 鉀肥第186章 亞運捐款第343章 椰樹集團第415章 想買飛機了第67章 人才缺口第196章 火車上的火腿腸第48章 小婢養的第103章 心氣還在第15章 馬強東第463章 暗度陳倉第43章 雞蛋託第255章 深市開業第350章 鉀肥第191章 肯德基供應商第481章 贊助奧運第480章 院士第81章 說承包第320章 衣錦還校第350章 鉀肥第452章 對賭協議第423章 進軍終端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353章 諸城考察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417章 規劃第411章 不錯的開始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第422章 隆平高科第284章 糧食加工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434章 小準備第412章 接盤第243章 諸城第227章 與時俱進第166章 《醜陋的中國人》第373章 熱銷第274章 食品安全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302章 進軍大西南第212章 等着收錢吧第398章 軸勁第366章 圖窮匕見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103章 心氣還在第215章 達沃斯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120章 打架?我這兒有專業的第158章 小型拖拉機第213章 供銷社第436章 私人飛機第266章 新產品第101章 接手第467章 你來我往第74章 7061部隊第41章 倒計時宣傳第229章 假冒商品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71章 佩裡西奇第46章 外包第66章 開工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411章 不錯的開始第468章 期貨市場第155章 你們這還招人不?第247章 小包裝第370章 兔死狐悲第222章 降價第387章 訂單式農業第201章 華爲第381章 複合肥第130章 真大佬第12章 鴨雛實驗第230章 撞石頭上了第3章 矮豐三號第117章 領導視察第157章 863計劃第220章 本山第256章 毛熊死了第4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85章 測土配方施肥第252章 救災第369章 褚時健第393章 站穩腳跟第455章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