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登海種業

第238章 登海種業

“聽說你們公司的雞幾乎一天就能下一個雞蛋?肉雞不到兩個月就能拿出來賣?厲害啊!這樣老百姓吃雞蛋、吃雞肉就更容易了!可惜好像你們公司還沒開到山東去?我們山東的老百姓還享受不到這個福利。”李登海由衷地讚歎。

“快了快了,我們公司已經去山東考察過了,等這次會開完我就去山東敲定這件事,到時候等雞蛋、雞肉生產出來,我一定第一時間給您送一批過去!”對於李登海這樣的農業科學家,李耒由衷地尊敬。

“好好好,那我就等着,不過送就不用了,我掏錢買!”聽到這個李登海很高興,有了更便宜的雞蛋、雞肉,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就能多補充些營養了。

“我爸一聽說這次您也來領獎,還特意讓我感謝您,所以這個就當是我的一點兒心意吧,您千萬不要推辭!”李耒已經想好了,以後免費給李登海的玉米研究所供應肉蛋和其它食品,而且絕對不要錢。

李登海還想推辭,然而頒獎大會很快就開始了,他倆只能結束談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領導發言結束之後,獲獎者陸續登臺領獎,然後各自接受記者的採訪,晚上再一起用餐。

用餐的時候李耒得知李登海急着回去工作,明天就要坐火車回去,於是李耒決定跟李登海一起走,順便去他的玉米研究所參觀下,李登海欣然答應。

李耒想了點辦法,和李登海坐上了同一趟火車同一節車廂,上車之後倆人繼續聊天,“現在我的公司發展雖然不錯,但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沒有解決,不管海蘭蛋雞也好、白羽雞也罷,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祖代雞、父母代雞,我們始終沒有掌握育種核心技術,還得看外國公司的臉色!”

“這個問題確實得解決!不能長期受制於人!”李登海是搞育種的,很能理解李耒的顧慮,試想下,要是中國的水稻、玉米、小麥都得從國外進口種子?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不過你也不要太着急,我相信我們中國人一點兒也不比外國人笨,外國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一定能做到!”李登海說起了自己的往事,“我記得那是1972年的事情,那時候我二十四歲,在後鄧村當農科隊隊長,有次市裡的農業專家下來調研,從他口中,我聽說了一個消息,讓我大受震撼!”

“由美國農民華萊士創辦的種業公司,培育出來的玉米畝產量高達1250公斤,而當時我們中國玉米最好的畝產量不過才125公斤,兩者相差整整有10倍之多!從那時候起,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趕上美國人!”

“我知道,要想培育出優質種子,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而我只有初中文化肯定得補課,所以就想方設法找書,日以繼夜的學習;兩年後,我得到一個機會,去萊陽農學院進修,用了一年的時間,把原本要花費四年時間才能學完的課程全部學習完畢,不拼命不行啊,小時候餓怕了,實在是不想我們的娃娃再跟我一樣捱餓了!”說起這個,李登海依舊心有餘悸,看來童年的飢餓成了他畢生難忘的記憶,幸運的是,這段記憶如今已經成爲推動他不斷突破的動力。

正是這股拼勁兒,讓他的老師大爲感動,送給他當時非常珍貴的玉米試驗品種,還建議他從平展型玉米領域向緊湊型玉米發展。

1978年,經過無數次地試驗,李登海培育出了玉米品種掖單1號,畝產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00公斤,引起了轟動;但是,這仍然沒有達到李登海心中的要求,他要研究更高產的玉米品種。

當時,北方地區栽植玉米後,每年最多隻能收穫一茬,而培育一個玉米品種的週期普遍都在8到10年左右,李登海等不起,於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帶上團隊來到被業界稱爲天然溫室的海南島上,攻關玉米品種問題。

海南島水熱充足,農作物一年三熟,育種條件得天獨厚,許多農業科學家都在海南島有試驗田,包括大家所熟知的袁老爺子、西瓜奶奶吳明珠等都是如此,袁老也正是在海南的試驗田裡摔了一跤,才離我們而去的。

經過仔細考察,李登海把育種基地建在了海南陵水縣的荔枝溝,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吃不好睡不好,還要肩負繁重的育種工作,忙起來比中原省的三夏都要累,但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李登海在海南培育出了掖單二號。

他把在海南培育出來的種子帶回萊州後鄧村種植,創下中國夏玉米單產776.9公斤的最高紀錄;消息傳出,當時年僅31歲、只有初中學歷的李登海,一躍成爲中國玉米研究的權威。

此後他不斷培育出高產玉米品種,將夏玉米的產量一步步提高,據統計,李登海培育玉米良種之前,每畝玉米地只能養活1個人,而李登海培育良種之後,每畝地能養活4.5個人,他培育的玉米種子播種面積已經超過了十億畝。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兩座山峰,一個是美國先鋒種子公司的創始人華萊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

“我去美國考察的時候,也去先鋒種業參觀過,他們的條件可比您好多了!各種先進設備應有盡有,還用到了計算機技術來更高效地進行育種工作!”李耒說起了自己在美國的見聞,和動物育種一樣,計算機在植物育種上同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資金等種種原因,李登海的研究所現在還沒用上。

李登海聽得很認真,當李耒說起先鋒種業的種種優勢時,眼中忍不住閃過羨慕的神色,不過他並未因此就沮喪畏懼,依舊信心滿滿,“飛機大炮能打仗,我們的小米加步槍也能打仗!”

“如果咱們也有飛機大炮,那打仗就方便多了!”李耒接話道,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覆蓋,這話李耒可是記憶深刻。

“我的育種中心在使用計算機後,效率明顯提高了不少,之前去武漢長沙的時候,給做豬育種的熊教授,做魚育種的劉委員、劉教授送了幾臺,他們也覺得好用!”李耒舉了幾個例子,給李登海說明計算機技術在育種領域究竟有那些應用,然後說道,“我昨天給計算機公司打了個電話,讓他們再發幾臺電腦,直接送到您這兒,等到了您就也能用上計算機了。”

“這不行不行,計算機那麼貴,我怎麼好意思收?”李登海確實有些心動,但還是沒有直接接受。

“您要這麼想,用了計算機,以前三年才能培育出來的良種,有了計算機兩年就能培育出來,原來能提高五十公斤產量,用了之後就能提高八十公斤甚至一百公斤!我也是農村出來的,您就當這是一個農村孩子對豐收的渴望吧!”李耒的話讓李登海完全不知道如何拒絕。

“哦對了,光有計算機還不行,還得有配套的軟件,先鋒種業的軟件都是定製的,市面上找不到!咱們也得找人訂製,人手也交給我吧,您提要求就好,我覺得這款軟件應該具備以下功能”李耒不給李登海繼續推脫的機會,馬上就說起了玉米育種軟件來。

日後他用過多款相關軟件,在這方面也不陌生,另外在協助導師編纂《新中國農業史》的時候,也去相關機構調研過,同樣很熟悉這些軟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版本,所以他提出來的方案既能滿足李登海的需求,也很符合現如今計算機硬件所能達到水平。

“要是真能像伱說的那樣,那可就省大功夫了!”李登海聽得眼睛直冒光,要是真能如此,那必然能幫他節省大量精力、大幅度提高育種效率。

“等下了火車,我先列個方案出來,然後您補充,補充完了我去找人編寫軟件!”現在史玉柱忙着搞自己的漢卡,怕是沒時間來做這個,不過不用擔心,小馬同學早就開始學編程了,而且已經展現出不錯的天分,讓史玉柱介紹個熟手幫忙,小馬同學他們幫着打下手,肯定也能搞出來。

火車在泉城停下,然後轉車繼續走,最終抵達萊州,李耒也終於見到了玉米研究所,這家機構聽起來像是國有研究所,實際上卻是集體企業,由李登海在1985年牽頭成立。

研究所看起來很是簡陋,完全不能和先鋒種業相比,一般人見了恐怕很難想象,這裡就是創造了中國夏玉米產量紀錄的地方。

進去後,李登海給他介紹了研究所的同事,有後鄧村以及周邊村子的村民,也有萊陽農學院畢業的學生。

李耒在研究所待了幾天,發現李登海的研究能力確實強,但在商業經營上就顯得一般了,玉米研究所在這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產權,和當下許多企業一樣,這也是歷史遺留問題,創業之初只能採取集體企業的模式,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產權不明晰的問題愈發顯現出來,既然是集體企業,那上級單位就有權對研究所發號施令,而他們的命令往往都不夠科學,不符合研究所發展需求。

李耒也把這個問題跟李登海提了,李登海也很無奈,其實他也有擺脫集體束縛,成立真正的民營企業的想法,但囿於對商業問題認識不深,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有些問題還是儘早解決的好,越拖越麻煩!其實想要改變產權,只要找到合適的辦法也不難!”李耒拿出了魯冠球解決萬向產權的方案做例子,“現在可以稍微吃點虧,多給集體一些利益,把產權明晰下來,然後再一步步的贖回。”

李登海談起育種的時候滔滔不絕,說起商業問題就有些遲鈍了,“聽起來好像不錯,但是我實在是沒精力管這些。”

光是山東海南兩頭跑育種就夠他頭疼的了,再讓他處理產權問題,根本不現實,李耒也只能嘆氣,“哎,讓你處理這些事情確實是浪費,不過要是處理不好,將來還有更頭疼的地方!你要是有個信得過的搭檔就好了,你專心搞研發,他專心處理商業上的事情,這樣就方便多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耒的話讓李登海豁然開朗,他猛地一拍大腿,“你說得對,我確實需要一個擅長商業運作的人來幫我管好研究所的事情。”

他不停地大量李耒,面前這位不就是很適合的人選麼?要說商業運作,他把惠農搞得那麼大,全國各地都建有分廠;更重要的是他懂育種,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且從他講述萬向的案例來看,他對產權問題的認識也很深刻。

要是能把他拉過來,讓他把玉米研究所從集體企業變爲民營企業,他肯定能給辦得妥妥的,而且玉米研究所說不定還能因此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可以購買更多更好的設備來進行玉米育種。

回去後,李登海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好,他乾脆找來研究所的核心骨幹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在聽說了李耒的種種事蹟後,他們都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他們也早就想擺脫集體企業的身份了。

於是李登海找到李耒,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請李耒和他們合作,共同搞好玉米研究所。

“讓我來跟您合作?”李耒聽了還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玉米研究所日後會發展成登海種業,是中國雜交玉米種子的龍頭企業,公司市值過百億。

我就是出於對李登海的敬仰,順道過來看一看,沒想到竟然有了成爲登海種業原始股東的機會。

“對啊,你懂農業,也懂商業,除了你之外,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合作伙伴了!”李登海理所當然地說道。

(本章完)

第459章 大洗牌第136章 廢鐵價第284章 糧食加工第246章 入股魯花第23章 打賭第133章 咱們的原子彈第397章 孫大午第91章 要不去看場電影?第110章 老邢要升第439章 網絡輿論第356章 東西部協作第272章 火腿腸大戰第99章 試一試第312章 首富第415章 想買飛機了第162章 結婚第302章 進軍大西南第17章 厄爾尼諾第197章 儲備物資第215章 達沃斯第111章 畫餅第347章 大海商業顧問公司第160章 萬元戶第233章 忽悠第335章 抓大放小第176章 形象代言人第174章 叫叔叔第469章 採購團出海第255章 深市開業第240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484章 農用無人機第278章 甲A聯賽第16章 棕櫚油期貨第436章 私人飛機第54章 放電影了第323章 王海第157章 863計劃第307章 貓司令第248章 老牟發了第146章 年會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第294章 分道揚鑣第207章 回家帶娃第113章 蓋房子第154章 挖人挖到我這兒來了第376章 海水稻第400章 合作對象第104章 資金問題第163章 蜜月旅行第304章 團場第124章 名場面第130章 真大佬第4章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第460章 《糧食戰爭》出版第136章 廢鐵價第29章 收麥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266章 新產品第278章 甲A聯賽第357章 華豐上市第98章 化肥廠第5章 送給永好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198章 鋼材第85章 推銷第65章 這是給你的第214章 三產公司第77章 買車第231章 亞運會第30章 交糧第225章 砸錢第300章 八七計劃第100章 帶毒磷肥第132章 擴張版圖第263章 大掃貨第457章 曝光第309章 民族品牌大潰敗第256章 毛熊死了第264章 方便麪大王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294章 分道揚鑣第459章 大洗牌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416章 有限多元化第164章 威廉-林賽第49章 搶購第418章 許大茂的下崗再就業第216章 順便買點東西第449章 健力寶扛不住了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128章 大牌記者第314章 馬站第455章 殺雞儆猴第230章 撞石頭上了第403章 洪水來了第177章 我出錢給你拍第223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430章 奶源之戰第259章 東方風來滿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