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東北

第219章 東北

“.前兩年的時候,咱們全國的鄉鎮企業數量就有接近兩千萬之多,爲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解決閒置勞動力等問題做出了卓越貢獻;所以,咱們鄉鎮企業對國家是有功勞的”何部長在大家的熱情邀請下,發表了簡短的講話。

“嘩啦啦啦啦”他的講話接連被在場企業家們的掌聲所打斷,大家聽到這話可是太激動了。

最近一年多時間,他們基本都在提心吊膽中渡過,唯恐有什麼風吹草動波及到自己,企業沒了還是小事兒,人要是遇到問題那就徹底完了;現如今聽何部長的口氣,上面對鄉鎮企業的貢獻還是很認可的,再加上把大傢伙叫來開會,準備成立全國鄉鎮企業協會,這是不是說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遇到這種好事,大家的掌聲能不激烈嗎?何部長兩手連連下壓,才讓大家的掌聲稍微停歇,不過沒講兩句話,掌聲又起來了。

最後,何部長感慨地說道,“大家的想法我明白,還請大家放心,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不過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還需謹記,一定要遵紀守法,千萬不能再出現製假販假、偷稅漏稅等問題!不然一定會受到法律嚴正的懲罰!”

有了何部長的話打底,衆人都放心了不少,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大家紛紛踊躍發言,闡述自己對鄉鎮企業家協會的想法,最後初步選出第一屆鄉鎮企業家協會的領導班子。

會長自然是由何部長來擔任的,禹莊主和魯冠球被大家推舉,成了副會長,李耒跟劉永好也同時成爲理事,這些人的當選都是衆望所歸,當結果公佈之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以恭賀他們的當選。

當然,眼下只是初選而已,正式當選要到協會成立之後了,按照何部長的說法,這個時間估計會很快,大概明年年初協會就可以正式成立了,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也不能閒着,回去後要儘快和當地政府合作,把地方上的鄉鎮企業家協會也成立起來,如此才能更好地爲大家服務。

散會之後,李耒就回了中原省,剛從中州下車,還沒來得及回河陽呢,就被省裡面的領導叫去了,既然要成立全國範圍內的鄉鎮企業家協會,那中原省也該有自己的地方協會,而李耒和其它參加全國鄉鎮企業協會籌備會議的企業家們,自然就成了中原省鄉鎮企業協會的骨幹。

於是又在中州開了幾天會,和中州本地的領導、鄉鎮企業家進行了熱烈地討論,最後定下了中原省鄉鎮企業協會的初步框架,會長由省裡農業方面的領導兼任,李耒成了副會長。

在會上李耒也談了自己對這個協會的想法,入會的鄉鎮企業相互扶持共同發展那是肯定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這個協會和政府溝通,讓政府能知道自己的難處,提供一些合法合理的幫助。

另外李耒還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請省裡幫忙,安排一些專家來爲鄉鎮企業家們上課;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這一代的鄉鎮企業家平均素質並不高,在法律、管理、商業經營等方面都存在着短板,全憑一股子莽勁在向前衝,有時候前面明明是高牆,還要一頭撞上去,最終撞得頭破血流。

所以,要是有些專家能給他們普及法律、管理、商業運營等方面的知識,或許能爲一些企業家補上短板,幫助他們更塊地成長。

李耒這項建議同時受到了政府和企業家們的一致好評,對政府而言,這個方案惠而不費,投入不多卻可以取得相當好的效果,沒理由不支持,請幾個專家過來又能費多大功夫?

對鄉鎮企業家們而言,他們之中不少人已經意識到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自己的能力慢慢地跟不上了,他們也想學習,只是不知道怎麼學,找誰學,李耒的建議則剛好幫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有些性急的就直接嚷嚷,“李廠長你是大學生有文化,現在惠農又做得這麼好,我看不如這第一堂課就由你來講!讓我們好好學習下!”

“中!我看這個建議好着哩!李廠長,你就給我們講一講嗎!”這個建議贏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大家都想聽李耒給上課。

與會的領導笑着說道,“小李,既然大家這麼熱情,伱就不要推辭了嗎,給大家好好講講!今天有點匆忙,現在講是來不及了,你回去好好準備準備,明天下午的時間就都留給你了,由你來給大家上這第一課!”

“既然領導同意了,大家又都這麼支持,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這幾年做企業的心得體會吧?講課不敢當,主要是分享,到時候大家聽了有什麼想法,也可以一起討論嗎!”李耒謙虛地說道。

回去準備一番,第二天早上照常開會,下午的時候,會場就換了佈置,從上下分明的主席臺和觀衆席換成了平等交流的座談會,桌椅圍成好幾圈,參加會議的人員圍坐在一起,這樣氣氛就輕鬆多了。

李耒按照計劃率先發言,他一上來就說到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這兩年的生意沒有前幾年那麼好做了?”

“是啊!最早的時候,我廠裡的產品那是供不應求,只要能生產出來,就不愁賣不出去,這兩年就不一樣了,好多時候還得求着人家買我們的產品!!”這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大家紛紛訴說着自己遇到的難題,有生產上的、有銷售上的、也有管理上的,當然更關鍵的問題,大家都很有眼色的沒有提。

“大家提到的問題,其實我也經歷過,總結一下可以歸納爲這麼幾點,第一,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變多了,銷售越來越不好做了;第二,企業越來越大,沒有以前那麼好管了”李耒同樣沒提那些問題,根據大家的發言總結了幾點。

“那咱們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挨個分析,首先是競爭對手變多銷售困難的問題,這其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要是掙錢的買賣,那肯定有人跟着學,出現競爭也是難免的事情!”

“那麼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一般來講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最關注的就是價格和質量以及服務,所以我們想要比別人賣得好,那也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李耒侃侃而談。

“咱們先說價格,要是我們能在保持產品質量不變的情況降低成本,可以給消費者提供價格更低的產品,那消費者肯定會選擇我們的產品!”降價永遠是商業競爭中無往不利的大殺器。

“但是要怎麼才能降低成本?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技術上的,更新的技術、更先進的設備都能降低成本,這就需要我們重視科學技術,瞭解業界動向,向專家請教,去年希賢同志就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嗎”

“其次是管理,工人磨洋工跟全神貫注地工作,同樣的時間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質量肯定是不一樣的另外,生產是一個整體,生產流程安排地是否合理等等,也是決定成本的重要因素.”

“所以,要想降低成本,那就需要重視科學,採取更加符合企業現狀的管理方式,激發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如此才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接着說質量,提高質量的辦法和降低成本差不多,依舊是上面說過的幾個老辦法,重視科技、重視管理.”

“有些產品還會涉及到服務,比如我的農機廠,老百姓來我這買拖拉機了,首先我就要包教包會,讓他們學會開拖拉機,其次還會幫他們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修理一些常見問題。”

“另外,我們還專門成立了售後服務部,專門拉了電話線,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守;老百姓把拖拉機買回去,遇到問題不會修理,就可以打電話諮詢,我們會在電話裡指導他們解決問題!要是電話裡解決不了,也會就近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維修,只收取基本的配件費用和服務費。”

“這樣,老百姓買我們的拖拉機就放心地很,那怕是我們的拖拉機比其他廠子的稍微貴一點,他們也更願意買我們的拖拉機,因爲買回來不用擔心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一些大件產品其實也可以採取這種辦法,雖然增加了成本,但銷售額上去了,總利潤還是提升的!”

“有道理,我賣制磚機的時候,好多人都在問能不能派人到他們那邊去教咋用,我人手緊就沒派;導致他們買回去之後,除了最基礎的功能,其它功能都不敢嘗試,制磚機的用處也只發揮了一半不到!”有人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產業。

現在建材行業挺火的,導致製造制磚機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以前制磚機還沒生產出來就被人訂走了,現在麼,廠裡庫房堆了一堆還買不出去,要是用上李耒教的辦法,說不定真有效果。

“賣冰箱的話,應該也能用上這一招吧?不過這樣的話,成本就太高了,現在會手藝的人可不便宜啊!”好多生產大件產品的老闆都想到了這一點,但能下決心的還是少數。

在他們看來,現在日子又不是過不下去,幹嘛要增加成本?等將來他們再打算去做的時候,估計就晚了;商場的競爭可是很殘酷的,晚一步就跟不上了,註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說完了銷售,咱們再說管理!以前廠裡只有三五個人的時候,管理起來其實並不複雜,大家平時一起幹活、一起吃飯,有什麼問題隨時都能發現,立刻就能解決,但是人多就不行了!”

“從管理學上來說,除非是在軍隊這種紀律性特別強的特殊環境下,不然的話一個人能夠有效直接管理的人數最多也只有七個;超過七個人當然也能管,但是效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這時候就必須有更科學的管理方式!”

“制定科學的企業人員架構,制定健全的規章制度這些都需要相當專業的知識”在八九十年代的創業者之中,有不少成功者都是退伍軍人出身,在他們的成功因素中,在軍隊裡學會了組織管理肯定是極其重要的一項。

李耒講的這些東西在後世看來十分普通,隨隨便便一家培訓機構的講師都能吊打他,但是在八十年代,這些內容可是新鮮玩意兒,臺下的企業家們都聽得非常認真,一邊聽還一邊做着筆記。

有識字不多的,這時候就着急了,一會看看左邊的筆記,一會兒看看右邊的筆記,再看看自己空着的雙手,無比後悔自己當初爲什麼就沒有上學呢?

“老哥,筆記本到時候借我抄抄行不?”這時候就只能求人幫忙,自己不會寫那也得僱個人幫忙抄啊。

有人甚至問到了李耒頭上,“李老師,你的發言稿能不能借我抄抄?”

“這個不用抄,待會我讓人複印下,誰想要過來拿就行了!”李耒琢磨着,他要是願意賣複印件,估計也能賺不少錢。

講完課再接受大家的提問,甚至還拿着他們企業遇到的問題做例子進行分析,等這次會開完,好多企業家都對李耒改了稱呼,叫他李老師了。

會議結束,回到河陽待了一段時間,除了看看各家廠子的情況之外,其餘時間都用來陪伴家人,他和於靜姝又打算要個孩子了,光一個孩子還是寂寞了點,雖然李言有在村裡還有這麼多年齡相仿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侄孫侄孫女,可親兄弟姐妹的感情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過了大概一個來月時間,京城那邊又讓去開會了,這次的會開完下次再開,估計就是正式成立了。

這次李耒帶上了徐正陽開車過去,他打算等會議結束之後順便去趟東北,現在也是時候在那邊做點準備了。

(本章完)

第349章 民生開業第434章 小準備第412章 接盤第463章 暗度陳倉第158章 小型拖拉機第34章 孫成平第347章 大海商業顧問公司第419章 渠道爲王第372章 《稻花香》上映第191章 肯德基供應商第338章 育種站第222章 降價第457章 曝光第267章 這人形象不好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處第288章 降維打擊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5章 馬強東第310章 標王第159章 多用拖拉機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228章 新時代的麥客第71章 高工資第13章 康貝爾鴨第148章 數量遺傳學和分子育種第312章 首富第9章 去撈錢第329章 接踵而至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366章 圖窮匕見第481章 贊助奧運第386章 番茄醬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115章 美國農業革命第43章 雞蛋託第225章 砸錢第128章 大牌記者第109章 王牌銷售第51章 再等半小時第99章 試一試第92章 進京第147章 希望誕生第452章 對賭協議第298章 方便麪大戰第38章 這也叫艱苦?第127章 程序員史玉柱第343章 椰樹集團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379章 國退民進第174章 叫叔叔第322章 新部門第101章 接手第289章 盛宴拉開序幕第74章 7061部隊第330章 智慧農業第382章 化肥競爭現狀第362章 炸開喜馬拉雅山第426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第396章 房地產第431章 現代化牧場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第188章 炒作第304章 團場第97章 你想不想承包?第294章 分道揚鑣第196章 火車上的火腿腸第47章 創業艱難第435章 油料多元化第475章 新的巨頭第424章 365便利第14章 死了第30章 交糧第336章 辣條第153章 空手不好意思上門第184章 未來的對手第148章 數量遺傳學和分子育種第287章 瑞士布勒第409章 奶牛育種第330章 智慧農業第191章 肯德基供應商第391章 東南亞考察第332章 入股民生第93章 鬥琴第236章 賣給你了第204章 風往那邊吹第324章 合作第148章 數量遺傳學和分子育種第141章 收穫滿滿第49章 搶購第152章 父子雙院士第224章 大獎第456章 焦點訪談第160章 萬元戶第268章 兒女雙全第378章 大豐收第18章 《怎樣鑑別黃/色歌曲》第181章 林毅夫第137章 快車道第93章 鬥琴第112章 女婿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