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這萬萬不可啊。大皇子秉性衝動,如何是一國儲君最好的人選?”
沈木棉本不想開口,李辰軒選誰做太子她並不想摻和太多,可他說新新秉性衝動她就不能苟同了。
“水大人,你從何處看出大皇子秉性衝動的?大皇子明明就待事嚴謹,待人溫和。”
水大人乃刑部的尚書,他之所以反對是因爲他家中尚有兩個適齡且又待嫁的姑娘。
最重要的是各個貌美如花,德才兼備。
他有意讓兩個姑娘都參加將來的選秀,只要女兒進宮,將來生下皇子,下一任皇帝是誰,誰又知道呢?
到時爭一爭,說不定水家會一躍而上呢。
和他差不多想法的大臣大有人在,這也是爲什麼他們齊心協力阻止李辰軒立儲君的目的。
是以,沈木棉剛說完,就有人站出來說,“大皇子待事是不是嚴謹臣等尚且不知,但是大皇子一遇不順心之事就嚷嚷自己不是皇子一事,臣等卻都知曉。敢問沈將軍,一個不承認自己是皇子,不承認自己是皇家身份的孩子,又如何能擔負起身爲一國儲君的責任?”
“連自己的身份尚且不承認,若要真讓他做了儲君,將來遇到不順心之事是不是也會和現在一樣,嚷嚷自己不是儲君呢?皇上,還請三思啊。”
“是啊,皇上,還請三思啊。”水尚書也附和說。
這些人說的也是,李辰軒對新新的一些所作所爲確實很頭疼,甚至擔憂。
但是他對慧大師的話又深信不疑。
沈蘭風先前和他說過,新新是命定的下一任他是有點懷疑的,便在私下裡問了慧大師,可慧大師也直言說是,還說當初他能找到自己,便是通過新新來找的。
也就是說,他還不知道新新是自己兒子的時候,慧大師已經知道了。
“朕意已決,此事無用多說。”
心有所想,一般人都不太願意放棄,這些大臣便是如此。
水尚書見他態度堅決,想了下便說,“皇上,您要真的屬意大皇子,臣等也無話可說,只是這立儲聖旨是不是晚點下?也考察考察大皇子,等大皇子的言行舉止,學識等都合格後再下聖旨?”
“不用了。”李辰軒執意說,“立太子要祭天,也要祭祖,朕打算將認祖歸宗、太子祭祖等幾件事都在一天處理了。”
衆大臣譁然,這特麼也太會省事了吧?
這絕對是史上最會省事的皇帝,沒有之一!
認祖歸宗,立太子,哪件不是重中之重?在他這裡卻好像是,今天舉行宮宴一樣簡單。
“好了,就這麼決定了,退朝!”
每一朝剛開朝的時候都是權力集中於皇帝的手中,所以皇帝強,大臣弱,這個時候說一不二,大臣們想反對,卻也沒辦法,只能退朝。
但是水尚書等人心裡還是有些不想放棄。
“皇上太一意孤行了。”
“是啊,這纔多大,哪能看出以後?萬一是個無能的怎麼辦?”
“不行,咱們身爲臣子,不能看着皇上做事這樣任性妄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