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婚,普天同慶,減賦稅三成。
這下更是讓天下百姓真正是和皇帝一起享受着幸福了。
唯有邱秋,鬱悶至極。
“阿秋,怎麼了?”知妻莫若夫,歐陽旭風明顯的感覺得到邱秋回府後情緒不高。
“東東不讓我退休!”下意識的,邱秋就將現代的名詞說了出來。
問完原因,歐陽旭風啞然失笑了。
“東東說的也是正道理。”歐陽旭風道:“你可見過哪朝哪代的皇帝經商的。再說了就算是交給了他,他不懂也是白瞎了。你幹得好好的就繼續吧!”
居然連歐陽旭風都在支持,這東東是給他吹了多少耳旁風?
“沒關係,阿秋,如今我已致仕,你想去哪都行,我帶着娘跟隨你就行。”歐陽旭風表示自己將是她堅強的後盾。
年老了,卻還要掙錢做生意。
這也真是太苦逼了。
說好的逍遙好日子呢?
邱秋感覺自己還沒有小穗的日子過得開心。
“我總算明白了當年雲海大師的批語說小穗是貴不可言的命格了。”邱秋回過了神:“你看看,小時候是由着我給她打點,有娘一直陪在她身邊;之後又有啓民伴着,如今貴爲太后,想在皇宮裡呆就在皇宮裡,不想就回了北炎府郡,一北一東隨便她走,比老孃我自在多了去了。”
這是什麼歪理,還和自家閨女比起來吃起了醋?
歐陽旭風都不知道要怎麼勸說了。
這人在氣頭上,你越勸說越無效。
正在這時候,花兒說小禾來了。
“娘,我總算明白了當娘有多麼不容易了。”小禾是來訴苦的:“都怪三哥哥,將圓圓寵得不像樣子了。”
這個孫子又若出了什麼事?
原來,明將軍想讓圓圓習武或考科舉,結果明月光說不要勉強他。
這個倒是因爲他自己就有着親身體會。
想當年,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出色不已,但是他卻什麼都不行。
要不是邱秋這個伯樂發現了千里馬,就沒有今天的陌上公子,更沒有香火旺盛獨樹一幟的雙重廟的出現。
爲此,明月光覺得是不能強求的,就是由着圓圓去發展。
“只要他不殺人放火,你還焦心什麼?”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是邱秋經歷了太多後得到的經驗教訓。
要說小禾也算是有福氣的人了,被自己寵着長大的,沒見過什麼叫算計,由着性子快快樂樂長大成人。嫁給了明月光雖然是填房,但那個呆子將喬英埋在了心底,然後一心一意的對待她。
也不對,應該是一半的心思對待她,因爲還有一半放在了雕刻上。
生了一個圓圓後,明月光不想她再飽受生子之痛毅然喝下了絕子藥。
夫妻二人帶着四個孩子慢慢長大,前些年將團團交還給了小穗,這會兒就餘下了三個。
圓圓是親生的,卻並沒有偏寵。
相反,小禾對他更苛刻嚴厲一些。
在銀錢方面比亦塵亦凡就顯得更摳門。
“娘,他是男孩子,男孩子自然該有擔當有出息。”小禾沒料到邱秋會覺得對圓圓的管教有問題。
“那你覺得他哪些方面做得不對?”邱秋覺得,這大約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對的地方該管就管,不是大問題也不要太嚴格了。”
就自己家這種家勢這種家教,邱秋覺得絕對不會出一個紈絝的。
所以,對圓圓讓小禾生氣的事邱秋還有點摸不着頭腦。
“他居然說要去經商做生意,娘,您說氣不氣人?”小禾道:“公公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氣得都不說話了,三哥哥沉默了一下居然說同意,娘,您說這不是胡鬧嗎?”
怎麼變成胡鬧了呢?
堂堂明將軍府上出一個少爺卻是經商的,這不是自貶門楣嗎?
“那你這麼說來,我也是在給護國公府抹黑了?”這話邱秋不愛聽了,敢情這些年她的努力付出都是不正常的,她就該坐在內宅裡當着她的貴夫人,什麼都不要去做,什麼都不要去問。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小禾嚇了一跳,完蛋了,她都是被圓圓氣昏了頭,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老孃就是經商的。而且,是大宇頭號大商人。
幸好沒有說經商是最低等的人,若不然,老孃定然饒不了自己。
“偏見!”邱秋氣笑了:“絕對是偏見?”
做生意哪一點不行了?
士農工商,是,排在最末尾。
殊不知,就是這個排在最末尾最不被人看好的生意,卻是爲國民經濟,爲民生服務的。
“大街上要不是有生意人,你覺得你們能過上好日子?”邱秋沒好氣的說道:“無論是誰,離了生意人都不能正常運行。哪怕是農民,就算吃穿用度在地裡就能解決,可是,他們依然是要吃鹽的,這鹽從哪兒來,可不是地裡就能挖出來的,他得去買。”
買鹽的錢哪兒來的,還不是賣點雞鴨蛋禽什麼的換點紋銀再去買自己需要的。
一買一賣之間,都是商人。
哪怕是農民,他們也有充當商人的時候。
憑什麼就看不起商人了。
“不是,姐,我不是看不起商人。”真是越解釋越掩飾,小禾拉着邱秋的手搖道:“娘,您可千萬別生氣,我真的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圓圓該去考功名,像大哥三哥一樣這樣纔有出息。”
“做生意也是有出息的。”沒有權但是有錢,邱秋覺得在這個時代哪怕是官都可以用錢買到的,錢纔是萬能的:“你什麼也別說了,明天讓圓圓來我這裡一趟。”
正巧,東東不是說讓自己找接班人嗎?
找外人還不如找自己人,這孩子真要有這種膽識和志向,邱秋決定將自己的衣鉢全都傳給他。
小禾聽說邱秋的打算後慪得不行。
來這兒的目的是想讓她勸勸圓圓,因爲她知道圓圓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很喜歡邱秋這個姥姥。
誰知道,邱秋居然有心將他培養成接班人,真正是大大出乎她的意外了。
小禾雖然有些不願意,但是也不能違了老孃的意思。
更主要的是,孩子有那個心思老孃也有那個主意,一老一小,她夾在中間肯定是辦不翻的。
罷了,果然如三哥哥所言,人各有志,不得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