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圍在桌前,盯着桌面上平鋪的三張畫看了半天,還是拿不定主意。
最大的那座有八個小院,一個大花園,還有亭臺樓閣、曲徑幽廊、假山荷池,前院也很寬敞,這個軒,那個廳的,都很氣派。
這可是真正大商賈才住得起的房子。就像現代人糾結的一句話,買車不貴,停車位貴。買得起車,養不起車。這房子,怕亦如是。
不大不小那座,也有五個小院,一座小花園,不過沒那麼多亭臺樓閣的風景了,小花園裡就是一座院子,種了些花和樹,沒有假山沒有荷池那些。
那五個小院就圍繞着花園而建,分前院、後院,兩翼共有大小三座側院,好像四合院一樣,佈局很是規則,也簡單許多,一目瞭然。
最小的那座院子,雖然小,但很精緻,有着江南園林的風格。和最大的院子相比,在風格上就是大小版。
作爲別苑,甚至金屋藏嬌,都非常適合。而作爲他們家,如果喜歡那座大院子,那麼,這座小院子就最適合了,面積小,院子少,價錢便宜許多。
看來文先生是知道他們心思的,所以才挑了三款讓他們自己選房子。有不同風格的,也有同風格的不同大小任你自己挑。
三人研究了半天,確實很難取捨,便決定先擱一邊,等方子湛醒過來,再喊上子維一起。反正畫已很直觀,不用去縣城看實物也能一目瞭然。
如果還是選不出來,就讓子鴻和子勝也來看看。小孩子的心思更直接簡單。
他們都不愧是樂天派少年,此刻就方小福兜裡有八百多兩銀子,就已經着手挑房子了,最貴的那座可是四千多兩哪。
不過他們好像沒有考慮過買不起的問題,而是理所當然的認爲,買自己喜歡的就成,價錢不是問題。
也難怪,方小福帶領全家賺錢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幾千兩已無法驚嚇到他們了。
三人將畫擱到一邊,便開始說起其他事情。兩兄弟今天去縣城可是肩負着幾個任務的。
除了如意齋送貨的事情,買房子的事情,還有找文先生買筆墨紙硯、竹紙、毛筆的事情,還有去胖大嬸布行知會他們要大量進貨的事情。
自然,他們得到的答覆是沒問題。有文先生的幫助,這確實都不是問題。
談好了這些事情,方小福便讓大哥去村長家報個信兒,也看看他們那邊的進展,既然事情都敲定了,自然是越早進行越好,賺錢嘛,哪有人嫌早呢。
二哥自然是要寫總結了。她自己則去廚房,給方子湛準備等一下醒來要吃的東西。
方子湛這一覺卻睡到了傍晚時才醒來,睜眼就看見小七兒坐在他的書桌前,正看着什麼。
她嬌小的身子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窗外的陽光淡淡地穿過紗窗照在她的身上,散發着溫暖的光芒。
她的臉微微側着,從他的視角,可以看見她鬢角的髮絲輕揚,額前的劉海下隱隱可見眉心那點硃砂痣。
小時候,當他第一眼看見她,就被她一雙大眼和纖秀的眉間一點硃砂痣給吸引住,覺得既俏皮又嫵媚。即使是才八歲的他,也看得心醉了。
她微噘的櫻脣忽然咧出一抹嘻笑的表情,側臉上可見喜悅的情緒。
“小七兒,看什麼呢,這麼開心。”他忍不住開口問,有些好奇。
“呀,三哥你醒啦。”方小福聽見聲音,恍然回頭,就見到方子湛躺在炕上,正睜着一雙幽深星眸,含笑看着她。
她立刻走過去,將他攙起來,挨着他坐下,將手中的紙張放到他面前:“我讓二哥寫的總結書,是我們這兩天商討的事情,也基本是確定的事情了。”
“你看,這裡記下了新生產線的人員、管理、收貨、送貨、收錢、數錢……”
“哪裡有數錢?”方子湛疑惑,便提醒她。
“哈,收了錢當然就是數錢了,你看我每次不都要數半天嘛。”方小福笑嘻嘻地解釋,“第一次我要抽五成,怎樣都能抽到幾千兩呢,咱們發財了。”
子湛也很高興,欣喜地道,“很快就可以買房子了。”他現在心心念念就是買房子,然後搬出這裡。
沒想到都第二天了,他要離開這裡的心情還是如此迫切,方小福只剩下滿滿的心疼。
“嗯,文先生已經幫咱們挑了三座院子,等咱們挑中一座,五天後就付錢。如果怕人家提前賣給別人,咱們可以找文先生藉着,五天後就還給他。”
子湛應聲,嘴角噙着滿足的淡淡笑容。
方小福扶他起來,穿上鞋子,到院子裡去散步,正好子維出來,剛伸了一個懶腰,就讓方小福叫來陪三哥走走。
“……”方子維頓時垮下了一張俊臉如可憐的小狗一般,但他還是默默走了過來。
方小福去廚房裡把雞湯熱了熱,盛了一碗給方子湛端來,讓方子湛回屋裡喝去,她就去廚房準備晚餐。
因爲她做的菜實在太好吃,今天中午又大顯身手,做了不少新奇吃食,所以大家一致呼聲是,希望她繼續保持。
當她在廚房裡忙碌時,那幾兄弟已經聚集在方子湛的屋裡,開始研究那三幅畫了。
方子維果然挑了那座最小的院子。可是方子湛卻選擇了帶鋪頭的那座不大不小的院子。等他闡述理由後,大家便有些接受了。
雖然這座院子比最小的的要貴,但是帶了鋪頭,如果小七兒以後有開鋪子的想法時,便有備無患了。
鋪子和家連在一塊兒,經營起來更方便,如果不在一塊兒,要兩頭跑也麻煩。而且到那時又上哪兒找鋪子去?
帶鋪子的房子本來就貴,何況還是縣城裡?這座院子是人家爲了還債而拋賣,價錢可算是實惠了不少。
平日去買,不見得買得到。
他分析得頭頭是道,立刻說服了幾個兄弟。
而且這院子雖有五個小院,但都挨在一起,將花園圍在中間,又簡單、又方便,每座院子還能住不少人,他們一大家子都住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