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方劉氏就順着方子維的指點,來到了洞房裡,見到兒子一動不動躺在牀上,早上出門時穿的淺袍上還有血跡,頓時張大了眼,撲了過來。
“三兒!你這是怎麼了?你快回答娘啊!”方劉氏猛一見兒子竟成這樣,真是嚇壞了,連聲音都變了調。
“娘,三哥被孫家人陷害,以死明志,可恨爹竟然還幫着壞人來逼害三哥啊!”方小福立刻開口告狀。
有方劉氏這麼強大的戰鬥力,孫家還有方誌誠暫時沒空閒管她這邊了。
後面,方子健也一臉焦急地跑了進來,大聲喊着:“老三,你怎麼樣了?有沒有被欺負?”
在方子健後面跑進來的除了二爺,竟然還有村長和汪郎中。
沒想到村長和汪郎中都在第二批人馬裡趕到了,方小福又落下淚來。她感覺,現在一個外人都比家裡至親的那兩個要有人情味兒。
汪郎中一進屋哪兒也沒看,就衝到牀邊推開嚎哭着的方劉氏,捉起方子湛的手把脈。
方小福見狀,連忙推了推方劉氏:“娘,先別哭,別吵着汪先生看診。”
方劉氏嚇得立刻頓住聲音,連方誌誠也趕緊安靜下來,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汪先生的醫術,在方山村可是有名兒的,三郎有救了啊。
汪郎中並沒帶藥箱,是以方山村耆老代表的身份跟着村長來討公道的。是到了鎮上才知道方子湛受傷了,便要去平安藥館找人。
正好遇見他兒子揹着藥箱跑來,一問才知,正是往孫家給方子湛看診的,因此父子便跟着大家一起趕來。
“三郎急怒攻心、鬱結不散,需要疏怒收悲,不然很危險。而脖子上的傷是致命傷,今夜能不能醒過來,看他造化了。”
汪郎中把了脈,翻看了眼瞳,又檢查了牙關,這才說道。
然後他轉頭,臉色難看地望着方誌誠:“方家二房,沒想到你老實人也有這麼犯渾的時候,若三郎有個什麼,看你怎麼有臉進祠堂!”
汪郎中雖不是方家人,但這話說得可重了。在古代對香火看得極重,如果誰家斷了香火,也就是斷了祠堂。
古人家族觀念很重,進祠堂就是被家族認可,進不了祠堂就等於不承認是這個家族的人。一家之長能管一個家庭,一族之長能管整個家族的人。
這權勢地位都是層次明顯的。
而汪郎中這裡說的進祠堂,是說方誌誠若因自己的愚蠢害死了自己的兒子,是無法對家族交代的,也沒臉去見列祖列宗。
汪郎中說出這樣的話,就是孫老爺子都不敢造次。如果方子湛真的死了,孫家脫不了干係,你殺人兒子就等於在拆人家祠堂。
這在古代,也是重罪。就是律法判不了你,人家家族的人也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你!
“姓孫的,你們害我兒子,老孃跟你們沒完!”方劉氏安靜地聽完汪郎中的話,過了一會兒,彷彿突然爆發起來的狂風驟雨。
她猛地轉身,怒目狠狠地瞪視了一圈兒,突然朝着站在門口還沒離開的孫老爺和孫夫人撲過去。
“你們這幫畜生,賤貨!想男人想瘋了!我三兒那麼懂事的孩子,竟然要毀在你們手中,給老孃納命來!”
方劉氏衝過去就一手揪住孫夫人的衣袖,一手逮住她的頭髮猛扯,孫夫人吃痛之前先嚇得哇哇大叫,何曾見過這般兇猛的陣勢?
“親家母,你冷靜一點!”孫老爺急了,想去拉扯又顧慮着男女有別,不由焦急地看向方誌誠,“親家,快勸勸你夫人!”
方誌誠恍然回神,扭頭看去,連忙喊道:“婆娘,你別衝動,這事兒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方小福還坐在牀裡,握着方子湛一隻手掌,想用自己的溫度去溫暖他冰涼的掌心,見了眼前的場景,不由撇了撇嘴。
都這會兒了竟然還叫親家,這孫家人還真是厚顏哪。
“管你幾句話,我兒在孫家重傷,命懸一線,這是實情,你們孫家就別想撇清關係!”方劉氏扯了孫夫人的頭髮就往牆邊推,又拖回來往桌邊撞。
方劉氏的戰鬥力可比方楊氏強多了,平日在家也是鬧慣的,這會兒氣紅了眼,就跟一頭母老虎似地,誰勸得了她?
方誌誠只得走過去捉住她的手,強行讓她鬆開了孫夫人,孫夫人縮在孫老爺懷抱裡,渾身瑟瑟發抖,嗚嗚地哭着,也不知是氣的,還是嚇的。
“婆娘,你冷靜一點。”方誌誠轉而哄着方劉氏。
“方誌誠,你個殺千刀的!你爲什麼要害我兒?爲什麼讓我兒傷成這樣了?你說啊!你給老孃說清楚!”
方劉氏啕嚎大哭,轉而去推去掐方誌誠。
這屋裡因爲方劉氏的到來,立刻鬧成一團,激烈的氣氛比剛纔方小福咄咄逼人的質問和怒罵還要兇悍幾分。
只是屋外看熱鬧的人卻有些沉默了。一個孃親見到自己的兒子在別人家傷成這樣,換了誰都承受不住的。
這不是一個未及笄的小丫頭爲夫君討還公道所展現出來的份量能比的。
屋外人羣裡就有許多人是有兒有女的,他們可以體會那種悲傷和憤怒。因此大家擠在小院裡看着、聽着,漸漸有婦人抹起眼淚。
方誌誠也不知如何解釋這件事,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要他解釋這事兒是因他兒子醉酒輕薄了人家閨女而鬧起來的麼?
他只是抱着激動的婆娘,任她打罵,一聲不吭。
這時門外又跑進來幾個人,卻是方誌忠和兩位堂弟,擡着一張窄榻跑進來。
他們也是第二批到鎮上的,得知三郎受傷昏迷,要尋窄榻擡出來,差點沒給嚇死,立刻折身去老三家。
方子元先回家,已召來小廝清理出他書房裡的一張窄榻,正往外擡,就遇見了他們趕來,便交給他們擡過來。
拿着鑼留守在外面的一幫小兄弟和牆內的方子維,就是靠鑼聯絡,讓大家迅速摸清孫家後院的路線,並且通知第二批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