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走到1992年5月19日,這一年王建國4歲了。在魯西南這裡有個風俗,女孩3歲,男孩4歲。一定要大過一下,沖沖喜,宴請親朋好友。這幾年,文昌的工地多多少少又發展壯大了。這幾年,王文昌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萬元戶。而對於大兒子的四歲生日宴,王文昌早早就開始準備了。這個宴會,一定要既不能太寒酸,也不能風頭太盛,畢竟還要考慮其他鄰居的感受,減少村裡的風言風語。而這次宴會的主角--王建國,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對於王建國,這次生日宴的主角,在他的印象中只有生日宴前一天自己的叔叔,嬸子,堂伯父,堂伯母等人過來幫着買菜,備調料,擇菜,洗菜等繁瑣的工作了。至於第二天來了多少人,多少桌,吃了什麼菜,他已經完全沒印象了。而他唯一記得着就是自己的三姨姥爺一家套着馬車過來的,那是他第一次見到馬這種動物。和幾個比他大的堂兄弟頌國、頌黨,建國等圍着這匹高頭大馬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直到宴席開始,他們幾個才被大人揪着按到了一個桌上。這時候,這幾個頑童纔看到了桌上的另一個好東西:生日蛋糕。一下子,把馬就給拋到了九霄雲外。
已經6歲半的大堂哥頌黨,率先打開了蛋糕。教唆着建國趕緊拿刀把蛋糕切了。至於唱生日歌點蠟燭,許願、那是萬萬沒有的。對於蛋糕這種,在哪個年代,又是貧苦的農村,那是極度缺乏的。好多孩子的生日也就是煮個雞蛋,扎幾個眼,吃碗長壽麪就不了了之了。而對於幼小的建國,只從那一塊蛋糕吃到嘴裡,腦子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在迴盪:“怎麼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我長大一定要天天吃。”蛋糕在幾個孩童的掃蕩下,瞬間風消雲散了。只有一個蛋糕底座在努力證明,它曾來過。
頌黨:“咦,那瓶紅色的是什麼東西?飲料嗎?看女人們都在喝。”
頌國:“我去拿一瓶,咱幾個也喝點。”
說幹就幹,兩個堂哥很快就從其他桌上搜颳了幾瓶紅色的飲料(其實是紅酒)。幾個孩子也學着大人有模有樣的舉杯碰杯。一杯杯喝了下去。建國也迫不及待的拿起那杯飲料一飲而盡。直到覺得屋頂開始旋轉。並且偷偷地告訴自己的大堂哥,大堂哥歪歪扭扭的站起來說:“沒事。我帶你出去溜溜,就好了。”
這一段記憶,建國只記得大堂哥牽着自己在東場裡滿世界的跑。(場:以前農村用於打麥子,曬麥子的場地,很大。)再次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上。除了頭疼,但是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旋轉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叫喝醉了。
至於蛋糕,這一次王建國吃的着實有點太多了,以至於後來,他幾乎不吃甜食。魯西南有句俗語叫:吃睡心裡了。至於真實的醫學解釋,大家上網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