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唐賽兒

不管陳碩真的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如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

陳碩真起義裡面同樣有着道家的影子。

說完了陳碩真起義,在說說陳碩真的跟屁蟲們。

陳碩真雖然不是第一個以傳教起家的農民起義領袖,卻是第一個造反的女教主。這一點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後世的唐賽兒,王聰兒,王囊仙,林黑兒等都是以這種方式起家的。

可以說,後世的唐賽兒,王聰兒,王囊仙,林黑兒就是陳碩真的跟屁蟲裡面比較著名的人物。

唐賽兒(1399~?),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山東濱州蒲臺縣人,林三之妻。

唐賽兒(1399~?),明初農民起義軍女領袖,山東濱州蒲臺縣人。1420年(永樂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衆起義,震動京師,給明王朝以沉重打擊。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唐賽兒是山東蒲臺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林死後據說唐偶得一石匣,內有寶劍兵書,唐研習後通曉法術兵法,以傳白蓮教爲名,集合民衆數千,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唐賽兒起事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軍隊,殺了青州都指揮使高風。各地民衆紛紛響應。朝廷派出京師精兵,由安遠候總兵柳升與都指揮劉忠統領,前來征討。明軍仗人多勢衆,包圍了唐賽兒山寨。唐賽兒假作投降,乘機夜襲官軍。明軍大亂,劉忠戰死。唐賽兒突圍而出。唐的部衆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圍安邱。唐賽兒部最後被山東都指揮僉事衛青擊潰消滅。

唐賽兒家境貧苦,自幼從父習武,不到15歲已武藝超羣。明初,山東連年災荒。餓殍遍野。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朱棣又發動“靖難之役”,山東是主要戰場。朱棣做皇帝后把京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大修宮殿。爲了供養京師官員及軍隊,又組織南糧北調。修浚運河。開鑿會通河。大量徵調民夫,山東人民首當其衝。永樂年間,山東又連續發生水旱災害。百姓吃樹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斂不息”,廣大人民陷入絕境。唐賽兒的父親被抓服勞役,她和丈夫林三衝進官府討糧,林三被殺害。她父親悲憤而死,母親也重病身亡。她忍無可忍,決心率衆起義,她按地形把卸石棚寨分爲4寨,她駐地勢最高的南寨,以利觀敵指揮作戰。她還在南北兩大懸崖上築起寨牆,並在寨內修建水池,屯積糧草。起義軍首先一舉攻克軍事重鎮青州,奪取武器,開倉賑民,然後勝利返回山寨。青州衛指揮使高鳳聞報大驚,疾帶兵尾追,被埋伏在山峪中的起義軍團團包圍。夜間,唐賽兒突然發動襲擊,高鳳喪命,千餘名官兵被殲。農民軍初戰告捷,鼓舞了青州以東各地人民。他們紛紛起兵響應,計有賓鴻、董彥皋、丁谷剛、劉信、劉俊、王宣、郝允中、白拜兒、高羊兒、王住兒、楊三等大小數十支起義軍。以卸石棚寨爲中心的農民革命風暴,席捲青州、萊州、莒州、膠州以及安丘、壽光、諸城、即墨等9個州縣,隊伍迅速擴大到數萬人。董彥皋率衆2000餘人,在莒州、日照、諸城一帶懲辦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在壽光、安丘、膠州等地,農民軍“毀官府、燒倉庫”,打擊明軍。起義軍軍威大振,山東地方官吏惶恐不安,三司聯名報警。明成祖朱棣聞報後大爲震動,立即派遣官員,星夜趕往卸石棚寨招安;但遭到唐賽兒的堅決拒絕。朱棣又疾派安遠侯柳升爲總兵官、都指揮使劉忠爲副總兵官,帶領5000人馬前來鎮壓,把卸石棚寨團團圍住。柳升曾南平交趾,東破倭寇,北御蒙古,因功封侯。他狂妄自大,根本不把農民軍放在眼裡。唐賽兒抓住他驕傲輕敵這一弱點,派人到敵營詐降,誑說寨內缺水,陷入絕境,已決定從東寨門突圍取水。柳升信以爲真,下令集中兵力,扼守東門,妄圖斷水把起義軍困死。起義軍趁機於3月16日夜,突然向防禦薄弱的敵營發起猛攻,打得敵軍暈頭轉向,倉皇逃竄,都指揮劉忠中箭斃命。天亮後,柳升得知中計,疾帶大隊人馬前來鎮壓,但起義軍早巳不知去向。同時,在安丘城廂地區,戰鬥也在激烈進行。賓鴻率領義軍猛攻縣城,城池即將攻克,因敵人援軍趕到,義軍作戰失利,撤走。明王朝雖然鎮壓了這次農民起義,但主要起義領袖唐賽兒、賓鴻、董彥皋等都安全轉移。朱棣大爲震怒,將柳升下獄,並以“縱賊爲亂不言”的罪名,把山東布政使、參議、按察使、按察副使、僉事和出現起義的郡縣官吏,統統處死。爲追查唐賽兒下落,又於同年3月至5月,兩次下令逮捕京師、山東境內的女尼和女道士,後又逮捕全國數萬名女尼和女道士,押解京師審查,但終未發現其蹤跡。青州至今還流傳着許多有關唐賽兒的傳說。當地人民爲了紀念她,把卸石棚寨改名爲“唐賽兒寨”、“唐三寨”。山頂至今還保留有當年起義軍用過的石臼、石磨以及寨牆等遺蹟。她利用白蓮教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組織羣衆。自號“佛母”,聲稱能預知未來。她不辭勞苦,往來於益都、諸城、安丘、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先在濱州起義,被官府發現。後來到小營一帶秘密活動。1420年(永樂十八年)1月,她率領起義羣衆來到益都西南山區的卸石棚寨,於2月11日發動了震撼明王朝的農民起義。

唐賽兒知名於明成祖永樂年間。永樂年間,她利用白蓮教爲掩護,組織發動了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取得了兩次大捷,成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唐賽兒,女,又名唐三姐,蒲臺縣西關(今山東濱州)人。(1399~?)。自幼練習武術。明初洪武末年,朱元璋的四子爲了爭奪皇位,發動了“靖難之役”,山東成了主要戰場。戰爭令百姓流離失所。朱棣登基後。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征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加上水、旱災害,瘟疫流行,羣衆生活十分艱難。山東、河南等地的羣衆到了吃樹皮、草根維持生活的地步。“民食草實爲食。”永樂十七年,“山東、河南、山陝諸處饑荒水旱相仍,至剝樹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國榷》卷17)在民間傳說中,唐賽兒18歲結婚,時逢亂世。婚後不久,恩愛的丈夫林三被官府逼死(一說染疫病亡),唐賽兒痛不欲生,喚起了她的反抗之心,決意爲丈夫和受苦的鄉親報仇。當時,濱州民間白蓮教盛行。飽受戰亂和盤剝之苦的農民羣衆廣泛信奉白蓮教,從中尋找精神寄託和相互幫助。唐賽兒自幼好佛誦經,爲了令自己師出有名,流傳出一個傳說。林三死後,唐賽兒經常去墳地祭奠。一次祭完林三回村時,在山腳下的石縫裡,唐賽兒發現了白蓮教的書典和寶劍。此後,鄉里、衙間就盛傳她“通曉諸術”,並認爲“劍亦神物,惟賽兒能用之”。唐賽兒於是自號“佛母”,稱能預知將來事情的成敗,並以能剪紙爲兵馬相號召,組織民衆。她不辭勞苦,不避艱險,秘密往來於益都、諸城、安州、莒州、即墨、壽光諸州縣。

唐賽兒組織的起義軍,名爲“白蓮軍”,聚衆數千人。由於蒲臺縣地處平原,無高山密林之險,唐賽兒在青州時發現,在蒲臺縣城以南二百多裡的益都縣境內(楊集、朱崖兩鄉鎮的交界處),有一個古代的卸石棚寨,峰高七八百米,四面是絕壁,易守難攻,又處於諸城、安丘、莒州、壽光等地的中心,於是唐賽兒便選中卸石棚寨作爲起義的地點,永樂十八年二月十一日正式起義。唐賽兒起義後,明政府急令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鳳包圍卸石棚寨,企圖消滅起義軍。明軍一到卸石棚寨立足末穩,唐賽兒夜間便突然發動襲擊,將高鳳等人當場擊斃,並把處於混亂狀態的明軍全部殲滅。初戰告捷,唐賽兒起義軍聲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爲根據地,不久又佔領了莒州、即墨等縣城,打擊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東的各地民衆紛紛響應起義,“毀官衙,燒倉庫”,開倉濟貧,隊伍迅速發展至2萬多人,震動了京師。青州以東各地的羣衆紛紛響應,益都、諸城、安丘、莒州、膠州等州縣先後出現了十幾支義軍。其中規模較大的有賓鴻、董彥杲的兩支隊伍。這樣以卸石棚寨爲中心的農民起義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唐賽兒在初戰取勝後,以卸石棚寨爲根據地,不斷打擊附近州府的官府污吏和惡霸、地主。唐賽兒所到之處,各官吏紛紛逃命,其他各路起義軍也紛紛響應。據地方誌記載,壽光、安丘、膠州等地都有“毀官衙、燒倉庫”等打擊明軍的活動,一份份告急文書飛一樣傳到京師。爲了控制局面,永樂皇帝便派出了一名大臣前往卸石棚寨進行招安,唐賽兒怒斬了來使。

在招安不成的情況下,明成祖朱棣惱怒異常,派“京營”的提督總兵官、安遠侯柳升和都指揮使劉忠率五千精兵前往鎮壓。面對唐賽兒領導的起義軍,柳升認爲“小小賊寇,不日即可平定”。二月二十八日,柳升、劉忠兵至益都後,再次包圍了卸石棚寨。唐賽兒利用敵軍驕橫輕敵的弱點,以“寨中食盡,並且無水”爲由詐降,將柳升主力調往警戒城東有水的地方,自己卻集中兵力,向防禦薄弱的敵營發起突襲。夜二更時,攻破敵營,殺死都指揮使劉忠。當敵主力趕到時,唐賽兒已指揮起義軍從容轉移。同時,其他起義軍也與明軍展開了英勇的搏鬥,其中以安丘城的戰鬥最爲激烈。當時,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義軍一萬餘人圍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時,在山東沿海負責防備倭寇的都指揮衛青率兵趕到,使起義軍腹背受敵,最後失敗。地方首領趙琬被俘就義,義軍死傷兩千多人,被俘者四千餘人,皆被明軍所殺,妻小被官府沒收爲奴。

唐賽兒領導的這次農民起義,雖然只有60多天的時間,但是擊斃了明朝兩員大將,取得了兩次大捷。在唐賽兒起義失敗後,明朝統治者派柳升指揮軍隊追擊從卸石棚寨突圍的起義軍,把俘獲的起義軍將領全部處死。但是起義軍首領唐賽兒卻已逃走,這使永樂皇帝震怒,下令將柳升下獄,將參議、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現起義各縣的官吏全部處死。爲了防止唐賽兒出家爲尼,混入道姑行列,永樂皇帝在同年三月和五月下令:“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爲尼及道者,悉關京師。”於是先後有一萬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師詰問,但是唐賽兒還是“不知所終”。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不僅有力地打擊了明王朝的統治,更震撼了通過農民起義奪得政權的明王朝。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明王朝不得不對農民的壓榨和剝削作了一些讓步。據明史記載:“是月,賑青、萊飢。”第二年(1421年)成祖“詔罷不便於民及不急諸務;蠲十七年前逋賦,免去年被災田糧。”這種當月就賑災青州、萊州,隨即罷免徭賦及受災田糧的舉措,與唐賽兒的抗爭密不可分。自唐賽兒起義以來,她的事蹟便成了山東濱州、青州一帶羣衆茶餘飯後的話題。有的說唐賽兒在牢獄裡被戴上了手銬腳鐐,可她輕輕一抖,手銬腳鐐便全掉下來了,從此她便升到天上;還有的說唐賽兒跑到大草原成了一個部落的首領……如今唐賽兒當年起義的地方——卸石棚寨被稱唐三寨。寨頂現有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立石碑:“唐三寨由來久矣,自大明永樂十八年,蒲臺民林三之妻唐賽兒者創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直到現在,卸石棚寨仍存留寨牆、舂米石臼等遺物。濱州人民爲了紀念唐賽兒,在濱州城南、濱州黃河大橋以北修建了唐賽兒雕像,在原蒲臺縣西關原址修建了唐賽兒祠,以紀念這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唐賽兒的下落有兩種說法:唐賽兒兵敗後官軍搜埔無果,懷疑她隱藏在尼姑或女道士中,於是逮捕了北京、山東等地尼姑女道士多人,送京都審問,但終未能抓唐賽兒。唐賽兒曾被生擒,九朝野記所載:“既而捕得之,將伏法,恬然不懼。裸而縛之,詣市臨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復下獄,三木被體,鐵鈕系足,俄皆自解脫,竟遁去,不知所終。”(……)

第141章 惱羞成怒第372章 斷案如神第214章 對決第28章 緊張第306章 董卓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203章 歷史沿革第29章 解釋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5章 聲勢駭人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268章 趙廣起義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178章 動亂第45章 成也白虎敗也白虎第39章 巧合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67章 一個漏洞第187章 “方便”不方便第390章 皆大歡喜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139章 悲催(三十)第79章 再見親人第188章 恐高症第261章 宋徽宗第216章 幌子第156章 動靜第72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8章 嚎啕大哭第184章 粉面泛春第71章 脈象怪異第248章 墨家第157章 有了第275章 方臘起義第381章 吐血的衝動第154章 神交第228章 驚天大案第300章 趙飛燕第328章 逼不得已第100章 聘禮第222章 滾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326章 嘔氣傷人第131章 悲催(二十二)第36章 孤家寡人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122章 悲催(十三)第209章 土匪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108章 嚎啕大哭第388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24章 道可道第158章 “義學”惹的禍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104章 告祖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316章 裸奔第49章 腰痠腿疼腳抽筋第108章 嚎啕大哭第378章 今日說法第132章 悲催(二十三)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344章 傾鍋傾車第22章 化解第329章 義帝第237章 夢遊第25章 獻寶第263章 紅丸案第110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一)第32章 吃喝玩樂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338章 幸運的皇帝第352章 星期天休息第37章 三妻四妾第343章 命運第252章 陰陽家第47章 望子成龍第166章 想不開第24章 道可道第350章 名門望族第92章 走遍天下不滿升第135章 悲催(二十六)第300章 趙飛燕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69章 打拼夥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205章 你有錢嗎第339章 淮南王劉長第30章 翠花上鹹菜第224章 嶗山道士第343章 命運二百八十九章 父子情深求點推收賞評第28章 緊張第112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三)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44章 苦惱第173章 死亦有因第173章 死亦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