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

南京城,山東大戰的詳情以及李自成親率二十萬大軍征討山海關吳三桂的奏報幾乎先後送達南京城,百官很快知曉,在高宏圖和馬士英的帶領下進宮找朱慈烺。

“諸位愛卿怎麼看山東戰事和即將到來的山海關戰事?”朱慈烺淡然的問道。其實心裡早已對山海關大戰的前後結局一清二楚。

“皇上,吳三桂乃我大明山海關總兵,臣覺得理應救援。”高宏圖說道,他身後的一幫東林黨官員立刻附和。

這些人對近在山東的濟南之戰不怎麼感興趣,反倒是操心山海關的吳三桂,豈不知這個時候吳三桂想必已經投入滿清的懷抱了,即將引領清兵入關。

朱慈烺雖然對山海關的事早有預料,知道吳三桂會投入滿清的懷抱,但到底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到江南,吳三桂在江南百姓眼裡還是大明的總兵,朱慈烺該有的表態還是要有的。

“這樣吧,朕立刻下旨徐州總兵率領徐州軍入山東解了濟南之圍後,連同史可法率領的山東軍聯軍北上,以史可法爲主帥,進軍河北,以策應山海關之戰,當然,若是大軍能趁此機會一舉奪回北京城自然最好的了。”朱慈烺說道。

“皇上聖明!”羣臣沒有一個反對,倒是高宏圖等一些人心裡微微一動,聽到朱慈烺有要奪回北京城的心思,這讓他心裡有些不願意,這些年,大明連年跟清兵打仗,屢戰屢敗,這些朝臣都被打怕了,最害怕的就是面對清兵,如今他們在南京城一個個正享受着呢,誰願意再回到北京城日日夜夜擔驚受怕。

隨着朱慈烺命令徐州總兵率軍北上的聖旨發去徐州,高宏圖私心作怪之下也暗地裡給徐州總兵寫了一封信,讓他解了濟南之圍後,千萬不要進入河北,更不要去攻擊北京城。

徐州總兵原先也是東林黨出身,曾受過高宏圖恩惠,算得上是高宏圖一黨的人。

朱慈烺發完聖旨之後,懶得理會這些羣臣們是不是有什麼小心思,訓練新軍纔是他的第一要務,不過在這之前,保持江南穩定也是必須的,而要想保持江南穩定,山東則不容有失,必須趁清兵沒有入關之前,好好佈局一番。

回到御書房,朱慈烺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江陰典史閻應元!

歷史上此人本是一品階都沒有的典史小官,卻在清兵攻打江南之際得以領導江陰六萬臨時組建的義軍,守衛江陰一座孤城,面對二十幾萬清兵,以及兩百門各式大炮,如此強大的力量,愣是堅守了八十一天,使清兵連折了三王十八將,死了七萬多人才得以攻破江陰,號稱史上最牛釘子戶。

朱慈烺總覺得這樣的戰績有些不太真實,江陰不過是小小一座縣城,城牆不高,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面對清兵的兩百餘門大炮,就算轟也能轟成渣了,怎麼閻應元就能堅守了八十一天,還殺傷了那麼多清兵,太不可思議了。

朱慈烺決定給閻應元一個機會,即是機會也是檢驗他的真實能力。若是閻應元真有才能,並且在這次機會當中展露鋒芒,他必然會重用閻應元。

朱慈烺隨即發出一道聖旨,升任閻應元爲山東泰安縣縣尉,主掌泰安縣所有軍務,還特地在後面加了一句話,若遇到一切緊急軍務,均可自行酌情處理,任何人不得干涉。

朱慈烺之所以不讓閻應元直接進入濟南城,而是放在泰安,就是考慮着給予他足夠的自由,讓他儘可能的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能。

朱慈烺發下的這道聖旨,傳到內閣,高宏圖馬士英等六位閣臣一個個看着這道聖旨滿腦子疑惑。

“閣老大人,皇上發下這樣一道聖旨是爲何意啊?上面說江陰典史閻應元曾帶人擊退海上來犯海盜,忠勇可嘉,有功於大明,所以升任山東泰安縣縣尉。這都是三年前以前的事了,皇上爲何會知道,而且還爲了這樣一件小事親自下旨封他爲泰安縣縣尉,太奇怪了,這聖旨我們發不發啊?”禮部尚書錢謙益問道。

在大明朝內閣是有權利駁回皇帝發的聖旨的,每一道聖旨都要經過內閣商議贊同纔會發出去,要不然就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也是朝臣們限制皇帝亂來的一道保障。

“發吧,小小一個縣尉之職罷了,上面還有縣令,縣丞壓着,翻不了天,等過兩日我們還要奏請皇上開始立後選妃,不宜在這個時候駁了皇上的面子。”高宏圖說道,小小一個縣尉,這樣的事情還入不得他們的眼睛。

高宏圖這個東林黨首腦都不反對,馬士英等人還想着緊抱朱慈烺的大腿對抗東林黨呢,自然也不會反對,隨即六位閣臣全部贊同,聖旨發往江陰。

六個老傢伙雖然老謀深算,但全都下意識的忽略了朱慈烺聖旨最後的一句話,若是出現任何緊急軍務,閻應元都可以自行酌情處理,而且任何人不得干涉,這就給了閻應元一旦有戰,他所有的決策整個泰安都沒有人可以干涉,哪怕是縣令也不行。

朱慈烺知道,不久之後,李自成敗走山海關,整個河北都會被清兵佔據,到時候清兵進入山東肯定不可避免,整個山東都會陷入戰亂,泰安雖然現在只有不到兩千人馬,但只要閻應元真有才能,多的是表現的機會。

江陰縣,十幾名皇宮御林軍侍衛護送着一個宣旨的太監來到此地。

御林軍侍衛來到縣衙,聽聞閻應元此刻不在縣城,而是出城巡視去了,便立刻讓縣令派人去將閻應元找回來。

“典史,典史大人!”閻應元正在城外巡視,處理一樁命案,忽然見一名衙役前來找他。

“小兄弟,你這麼急着來找我,是縣衙裡發生了什麼事嗎?”閻應元問道。

“的確發生了大事,不過不是關於縣衙的,而是關於典史大人您的,朝廷派了公公前來,有聖旨給您,讓您快回去接旨呢。”這名衙役微微喘着氣道。

閻應元皺眉,朝廷有聖旨給他?似乎不太可能吧,他一個小小的典史,又沒幹過什麼,朝廷怎麼會注意到他的。

“大哥,朝廷怎麼會有聖旨給你,不會是有人耍你吧。”閻應元身旁跟着一個青年人同樣心有疑惑,皺眉道。

閻應元搖了搖頭說道:“假冒聖旨是要誅滅九族的,這裡離南京城這麼近,不會有人敢這麼做,應該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我們回去看看就知道了。”青年人說道。

閻應元點了點頭,和青年人一起回到江陰縣衙,果然發現十幾名皇宮侍衛和一位公公正在縣衙裡等他,那位公公正坐在縣令準備的椅子喝着茶。

“公公,閻典史回來。”一見閻應元回來,縣令便引見到公公面前。

“閻應元見過公公。”閻應元微微拱了拱手,對於皇宮來的公公,閻應元心裡還是有些敬畏的,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誰知道這次來是想幹什麼的。

這名公公撇閻應元一眼,神情裡盡是高傲,又緩慢的喝了一口茶後,才站了起來慢悠悠的從袖口拿出一道黃橙橙的聖旨。

“江陰典史閻應元接旨!”

“閻應元接旨!”閻應元跪在地上聽候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江陰典史閻應元----忠勇可嘉,現調任山東泰安縣縣尉,總領泰安縣全境所有軍務,出現任何緊急情況,均可自行酌情處理,任何人不得干涉,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閻應元叩拜之後,從公公手裡接過了這道聖旨。

閻應元心裡有些茫然,不知道他一個小小的典史爲什麼會引起皇上的注意,本來就算要調任他爲泰安縣縣尉,只需要吏部的一道公文就行了,可皇上竟然親自給他下了聖旨。

“得了皇上的親自恩典,閻縣尉是不是都高興傻了,先別急着高興啊,除了這道聖旨,皇上還有口諭呢。”公公笑眯眯的說道。

“公公請說。”閻應元放低姿態道。

“皇上口諭,閻應元上任泰安縣縣尉,可自行攜帶助手,要帶多少人均可自行斟酌行事。”

“微臣遵旨!”閻應元更加摸不着頭腦了,連這樣的小事皇上都親自給他下了口諭,也太令人疑惑了,他一個小小的典史,怎麼就得了這樣的殊榮。

果然是天恩難測啊!最後,閻應元只能這樣嘆息的想到。畢竟,任他再聰明,也不可能想得到其中的緣由。

“公公前來傳旨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公公收下。”跟隨閻應元回來的那名青年人突然從自己的腰間摘下一個荷包袋塞給公公說道。

閻應元微微皺了皺眉,但什麼也沒說。他自然知道青年人塞的荷包袋裡裝的是銀子,心裡雖然不恥這樣的事情,但也知道是兄弟的一番好意,不能駁了兄弟的面子。

聖旨已下,日次閻應元便收拾了行禮,拿着聖旨帶了兩名結義兄弟十數名親信便前往山東泰安赴任去了,這一去將改變他的一生。

第392章 李定國接管黎州第375章 收復河南全境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58章 相聚第585章 進攻漢城第1055章 多爾袞的後手?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453章 親征北伐(一)第274章 對鄭芝龍的震懾(二)第81章 考覈第383章 羅汝才之敗(三)第1054章 決戰巴格達(三)第231章 炮擊清軍大營(四)第726章 敞開心扉(二)第708章 兵威第34章 淮安大戰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28章 刺殺第151章 回到京城第89章 一石二鳥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221章 成功突圍第288章 投名狀(一)第795章 呂宋島之戰(五)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707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二)第392章 李定國接管黎州第646章 鐵路大動脈(一)第695章 波斯帝國滅亡(二)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19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上)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202章 大戰濟寧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34章 淮安大戰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666章 哥薩克的悲劇(二)第435章 陳秀秀和御妹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841章 中興十二年第851章 相持(一)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879章 試航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915章 法軍潰逃第18章 美人計?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11章 意外之喜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501章 血洗蒙古草原(三)第954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二)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271章 鄭芝龍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34章 淮安大戰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624章 登陸本州島第408章 慘烈(三)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931章 決戰巴拿馬(六)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814章 神權與王權(二)第1002章 對法戰爭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33章 馬士英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