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綜合實力

當南明從大廈將傾之際喘息過來,並逐漸穩住陣腳的時候,這場戰爭便開始轉向比拼國力和民心。或許戰爭還將持續,但有朱永興的領導,若論綜合實力的較量,明朝已經勝券在握。因爲,沒有人比朱永興更熟悉國內和國際的大事,也沒有人能象他那樣走出捷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來與滿清抗衡。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當朱永興將戰爭的模式越來越象這句理論靠攏的時候,戰爭的結局幾乎已經確定,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登陸山東之後,來往於光復區和登州,以及其他將要穩固佔領的登陸港口的船隻便絡繹不絕。足足有五百多艘船隻,在山東與崇明、福州、潮州、廣州,甚至西貢之間來往航行,將糧草物資源源運往山東。

這是一場綜合性的考驗,民衆支持的積極性,百姓的動員能力,海上運輸、物資調配……

前線的將士在拼殺,想不到,或者也不去想,他們每天吃的糧食、消耗的彈藥,是從數百里之外通過幾百艘海船運來的,參與後勤供應的人數成千上萬,是他們的好幾倍。

明朝的後勤保障能力藉助於海船,比滿清更快捷,消耗的成本更低,但也有一點是處於劣勢,那便是籌集物資的手段和方式。

滿清可以劫掠百姓的最後一粒糧食、最後一個銅板,可以無償地驅使百姓,甚至虐待他們。但明軍不行,王師便要有王師的風範,解放者便要有解放者的仁義。所以,在凋弊的北方,就地籌集糧秣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爲了救濟百姓,還要從後方運送大量的物資,這無疑加大了後勤的壓力。

困難是有,但有利之處也不少。面對滿清的橫徵暴斂,北方漢人百姓積鬱的不滿和怒火,使明軍所至。無一例外地得到了擁護和支持。而且,無數歷史已經證明,沒有海軍便沒有海防。靠着製造無人區,靠着修築邊牆,是抵擋不住來自海上的強力侵襲的。沿海遷界,那只是封鎖,作用不大;連萬里長城都不能阻擋遊牧民族,何況草草修築的邊牆?

顯然,滿清並不意識到這些。或者是意識到了,也沒有辦法加以改變。一是財政窘迫,裝門面的惠政一個也無法推出,只能是涸澤而漁,以失去民心爲代價,與明朝進行並無勝券的抗衡;其二便是沿海佈防的虛弱和分散,從江淮至遼東,漫長的海岸線成了他們補也補不上的漏洞。

戰略優勢因爲明軍水師的強大而不可逆轉。江淮如此,山東如此。直隸如此,遼東亦是如此。但滿清卻只能硬撐,與明朝展開消耗戰。因爲他們退不得,一退便是不可收拾,與他們聯合的強盜集團會分崩離析,現在服從於他們的綠營也不再會爲一個行將失敗的政權而效死力。要退。便只能盡數退回遼東,成爲一個割據政權。

而山東,在位置上正處於滿清統治區的中部,如果丟失,那在江淮前線佈防的軍隊就有被明軍切斷退路而包圍的危險。這與明軍橫斷長江。盡殲江浙清軍是相似的戰略。所以,滿清不能棄,只能增兵作戰。

可要增兵,從何處抽調又是一個難題。從離得最近的直隸,或者京師調兵,便不得不擔心明軍來自海上的襲擊;若從江淮前線抽兵,又擔心抵擋不住明軍沿着運河向北推進。

……

“加強綠營的裝備,開始配發鳥槍和小型火炮;調禁旅八旗三千,蒙古八旗三千,增援山東。”朱永興將情報看完,沉思了一下,開口問道:“第二批參戰部隊一定要在半個月後出發,這樣才能確保山東戰局的主動。”

“啓奏陛下,部隊出發的時間還能夠提前,但物資的調集運輸恐怕有些困難。”吳三桂謹慎地說道:“若是在山東招募新兵,會減少我軍後勤上的壓力。”

“招募新兵倒是可以,但要具備相當的戰鬥力,恐怕要一個月之後。”朱永興盤算了一下,說道:“朕已經讓吏部挑選精幹官員前往山東,組織百姓儘快恢復生產。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種菜、種糧,都能緩解物資上的供應。另外,朕準備從民間再借錢糧,以支撐到作物收穫。”

滿清可以搶掠,明朝自朱永興開始,便一直實行有償的借貸,並以此建立起政府的信用,然後再以信用繼續借貸。一個是隻顧眼前,另一個是立足長遠,高下立分。

“啓奏陛下,是否欲頒民爵以示嘉勵?”郭之奇顯然對這個政策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爲這項舉措頗有賣官鬻爵的嫌疑。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說道:“如果有特殊貢獻,且品行端正、尊紀守法,朕覺得亦不爲過。”

“陛下所言甚是。”禮部尚書陳紹愉贊同道:“民爵只是虛銜,只爲彰顯其忠君愛國之行,微臣認爲可行。”

“雖是可行,也要慎重,不可氾濫。此事便由禮部、監察部、吏部共同商議,擬定章程吧!”朱永興此言一出,算是定下了基調,而民爵作爲將來與士紳抗衡的一個羣體,終於開始建立起來。

對於朝會,朱永興其實是不大重視的。什麼有本早奏,無本退朝。誰又不是神仙,重大的政策舉措哪能聽完便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但這是一個傳統,朱永興無力打破,只能做些改動,或者在複雜的事情上暫時不做決定。

說到底,朱永興並不想“金口玉言”,而是持着謹慎的態度,儘量三思而後行,與總理處和各部商議後再發佈政令。

“魏君重有奏摺,希望增派騎兵部隊。”朱永興有些爲難地皺起眉頭,“即便是龍騎兵,這消耗也比步兵要多上數倍,恐怕難以供應,起碼在短期內是力有未逮。”

騎兵的消耗確實驚人,如果是戰馬,差不多是步兵的五六倍;龍騎兵騎的是駑馬,消耗要少一些,但在目前來看,依然是有困難。(未完待續。。)

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5章 寨子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106章 法陣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87章 水西局勢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6章 柔情蜜意第47章 齊集元江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31章 段氏遺族第96章 各有安排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28章 拉英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201章 總攻(一)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42章 北伐新策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69章 軟實力第5章 破城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大勝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90章 俘虜處置第82章 調整佈署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72章 無題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88章 毒蘑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60章 會趙王第93章 三馬來會第230章 暗戰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1章 杭州,西湖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0章 緊鑼密鼓第4章 封賞,臺灣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