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

就當時而言,夔東十三家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有水師,有陸軍,全部動員的話亦有十數萬人馬。特別是在對湖廣的楚軍時,十三家軍隊的戰鬥力佔有不小的優勢。

從軍事上看,夔東不僅是易守難攻的地方,而且切斷了四川同湖北的通道,進可以出擊兩湖、豫西、陝南和四川,退可以據險自守。

但十三家各自爲戰,沒有形成領導核心,配合多,聯合少,卻是一直打不開局面的根本原因。而且,夔東地區重巒疊嶂,人煙稀少,要維持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無論在人員補充上還是在物資供應上都有很大困難。

正因爲如此,十三家的主動出擊多是以擄掠物資和人口爲目的,對於攻城拔寨,沉重打擊清朝統治,顯得不是太積極。這其中各家有意保存實力,有意少消耗物資,則成爲主要因素。

只有整合各部,齊力作戰,才能從偏處一隅的處境中解脫出來。要經營地方,也要打出去獲得人力、物力的補充。軟杮子楚軍自然是首選目標,有長江水師相助,順江而下則更有威勢。

軍制改革只是第一步,朱永興並沒有奢望如此簡單便徹底解決問題。先把地方治權拿到的,從而控制住糧餉來源,再有朝廷的傾斜供給,逐漸改變夔東十三家各自爲政的局面。至於軍隊,只要編製成軍,教官安插到位,軍校開班培訓,再經過一些抽調、打亂、補充,慢慢消除山頭主義,這也是本着一個長期的打算。

“朝廷發餉了,欠餉也會慢慢補上。”

當銀幣和土地票發到夔東將士手中時。他們終於得到了朝廷久違的關注,也意識到自己在名義上還是明軍,也從土地票的印章上知道這是朝廷留守岷王的恩典。

觀念的轉變當然不能如此迅速,如此徹底,但畢竟走出了第一步,起碼讓夔東將士知道。朝廷並沒忘記他們,他們也沒有被遺棄。

隨長江水師而來的文職官員使黎維祚喜出望外,政府架構迅速支起,開始在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的地盤上接手政務。宣教司、兵工司、財務司等部門運轉起來,逐步改變着原來的統治秩序。

討朔軍開始緊鑼密鼓地訓練整頓,陸續到達的各家軍隊達到三萬後便暫時停止增加。畢竟地方防守也不能太過空虛,而糧草物資也不足以供應太多的軍隊集中就食。這還多虧了房縣的郝搖旗所部人數較多,不至調來太多的遠處部隊。

此時,作爲南明舊將出身的荊國公王光興開始後悔。意識到在朝廷第一輪的考驗中,自己因爲猶豫和自私落了下風。黎維祚不是沒做過他的工作,可他就是放不下自己的地盤,放不下自己創立的基業。如今倒好,討朔軍已經編建完畢,完全由劉體純、李來亨、郝搖旗、袁宗第四家軍隊組成。本來由於出身問題,自己應該更受朝廷看重,但現在。竟然被幾個賊寇壓了下去。

想再表示支持,熱烈響應。可討朔軍已經停止擴充,整日喧囂軍訓,很快便要出動作戰,攻城拓地,建功立業了。而且章程上說得明白,討朔軍的繳獲大部留置。以爲發展壯大之資。也就是說,自己只能窩在施州衛(現恩施地區),將得不到人口、物資的補給。

長此以往,自己不過是被邊緣化的施州衛的土地主,而討朔軍強大起來。若要動手削除割據,統一事權,自己如何抵擋?明軍的崛起似乎已不可阻擋,光復大業的最終勝利將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到那時,自己在朝廷中已經樹立了壞印象,又該如何自處?

王光興自動腦補着,越琢磨越覺得不妙,認爲應該亡羊補牢,才能在此次朝廷的考驗中不致被列爲不忠的對象。於是,素有“守家犬”之稱的王光興親往拜見黎維祚,痛陳己非,交出治權,並請求討朔軍接納自家軍隊,或者給一個獨立師的番號。

黎維祚故作爲難,陳說糧餉困難,暫時無法再擴充討朔軍,而獨立師是給予野戰部隊的,地方駐軍只能是警備軍的編制。

“野戰部隊?沒問題啊,末將的兵馬強壯,攻城拔寨,不在話下。”王光興還未聽明白其中的關鍵,趕忙拍着胸脯自誇。

“既然荊國公如此忠心,那我便想想辦法,只是恐怕要等上些時日。如果到了軍隊調動的時候,荊國公可千萬莫要誤事啊!軍令如山,不得違抗。”黎維祚嚴肅起來,直盯着王光興,等着他的反應。

“軍令如山,末將久經戰陣,豈能不知,豈敢違抗啊?大人放心,若末將違令,甘受軍法懲治。”王光興覺得這又是一次考驗,立刻痛快地答應下來。

“好,好啊!”黎維祚臉上浮起笑容,感嘆誇讚一番王光興的忠勇,命人取出軍服、朝服、佩劍等物,殷殷送出王光興後,不由得狡黠地笑出聲來。

區別對待卻不是歧視,出力不出力,忠心不忠心,如果都一樣的待遇,那誰還有積極性?黎維祚深深佩服岷殿下的魄力和手段,對整合十三家也充滿了信心。

………

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八月初五凌晨,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打破了福州城的靜謐,東北爲避鬼煞而加高加厚的城牆自內而外地突然爆裂開,磚石和裡面的灰土騰空而起,帶起的煙塵把這段城牆遮蔽得嚴嚴實實。

耿藩佐領黃國瑞正在城下喝茶休息,猛然間的爆炸將擋雨遮陽的草棚震倒在地,他手刨腳蹬地從爛木碎草中爬出來,只覺得耳朵嗡嗡作響,頭暈目眩更使得他腳步踉蹌,幾難行走。

目力所及,城牆被炸開了一個放射狀的大缺口。靠近缺口兩邊的牆垛都不翼而飛,裡面的築土完全暴露出來。夾雜着黑火藥的嗆人煙塵和傷者的哀號,破磚碎石散落遍地,現場一片狼藉。在碎磚破石堆中。有些清軍無聲地倒在地上,鼻子和耳朵裡汩汩流血;有些則在掙扎着求救,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清兵的臉上、身上,全蓋着一層厚厚的塵土。

城破了?黃國瑞腦子還不清楚,用力地晃了晃頭。已經稀薄的灰塵又散去了一些。缺口處的情形看得更加清楚。驀然,一羣奔跑晃動的黑影在缺口處顯現,衝上磚石沙土形成的斜坡,沒有絲毫地停頓,猛地涌了進來。

此時,天剛有點矇矇亮,一顆巨大的晨星在遙遠的天際凝望着,凝望着明軍破城而入,凝望着決定閩省戰局的關鍵的時刻。

槍聲響了起來。一簇簇閃光耀花了清軍的眼睛,也擊碎了他們的幻想。黃國瑞被幾個親兵擁着,身後是越來越密集的槍聲,還夾雜着清兵淒厲恐懼的叫喊。

“城破了,城破了。”

噩耗象風一樣迅速擴散,清兵的心理如同被炸開的城牆一樣被這個消息打擊得支離破碎。城牆既是阻擋敵人的屏障,又何嘗不是清軍的心理防線?明軍破城是如此的突然,選擇的時間又恰到好處。大多數清兵此時還在夢鄉之中,乍逢劇變。驚惶失措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驚惶失措是可以傳染的,清兵在夢中驚醒,在亂喊亂叫中混亂不堪。各級軍官吼叫着強作鎮靜,即便能勉強控制住手下兵丁,卻無法對入城的明軍展開迅速有效的反擊,更不用說把明軍壓出城外。重新補住缺口了。

明軍不斷地衝進城內,牢牢控制住突破口,並迅速拓展出一片集結整頓的地域。在哨聲、口令聲中,整隊完畢的明軍在軍官的指揮下,按照計劃向各自進攻的方向和目標前進。

而衝殺在最前的則是頭上蒙布的炮灰部隊。反戈一擊是如此的決絕、兇狠。如果是攻城作戰,他們還不會這麼勇猛。現在,堅城已破,大勢已定,他們哪裡還有瞻前顧後。

爲避鬼煞,官府不僅把東北城牆加厚加高,還在東北城內一帶廣植樹木,建有貢院,使居民不致稠密。這使得作爲先鋒的明軍攻入後,推進的速度很快,而後續部隊源源進入,兵力和火力優勢越來越明顯。

城內的清軍也逐漸反應過來,耿精忠、曾養性等主將分派調拔,在各個方向上阻截明軍,戰鬥愈加激烈,槍聲、爆炸聲、喊殺聲,迴盪在這東南名城上空。

閃動的火光一個接着一個,幾門佛朗機炮發出爆響,雨點般的霰彈噴薄而出,清軍陣線噴出一團團的血霧,前兩排的清兵以各種姿勢倒向地面,響起了無法抑制的慘嚎。

一聲尖厲的哨響,燧發槍噴出的火光連成了一片,無數子彈飛出槍膛,向對面射去。

有限的空間,狹窄的街道,使明軍的火器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力。在持續不斷的齊射中,清兵損失慘重,血肉模糊的一排排倒下。

清軍在軍官的督陣下死力抵擋,用弓箭予以還擊。箭矢不斷地從空中掠過,在明軍陣中響起密集的叮噹聲。散亂飛舞的箭支插滿了周圍的地面和屋頂,如同長出了一堆雜草。

雙方都在付出死傷,但明軍戰陣依然嚴謹,並牢牢佔據着遠程武器的優勢。隨着轟天炮加入戰鬥,清軍頑強抵擋的陣勢終於開始散亂。

一輪鮮紅的太陽在明軍背後升起,噴發着火焰,慷慨地散發着光和熱。

都統曾養性大口喘着氣,聲嘶力竭地指揮着。陽光不斷在帽檐邊搖晃,在他眼前留下一道道明亮的痕跡,晃動的視野中是一羣黑壓壓的身影,以及耀眼的火光閃現,每次火光閃現,便是一片的慘叫和哀嚎。

這裡頂不住,便會潰敗而不可收拾。曾養性清楚地知道大勢已去,但或出於本能,或出於死忠,他也要率領本部堅持下去。他是瀋陽人,順治時,初從耿氏徵廣東,歸其藩下,以悍勇著稱,深得耿精忠信重,被授爲藩下左翼總兵官,所部亦爲耿藩精銳。

“轟”的一聲巨響,曾養性只覺得一股大力從左方推來,他腳步不穩,差點摔倒在地。在一片哀嚎聲中。曾養性只覺得一股熱流從額頭而下,一隻眼睛視線受阻,變成了模糊的紅色。這時,他才感到劇痛,不僅是額頭,還有大腿。痛得他幾乎站立不住。

明軍陣中幾門佛朗機炮再度推出,直指已顯敗象的清軍,如此近的距離,開火便將覆蓋整個清軍戰陣的正面。

壓抑不住的恐懼,傷亡慘重的打擊,使得清兵再難直面這毀滅性的殺傷,面帶驚恐地向後移動。

“頂住,不許退,後退者。斬,斬!”曾養性感覺到了部隊的退縮,拼力揮舞起腰刀,制止這潰敗的前奏。

“轟,轟,轟!”幾聲爆響壓過了曾養性的喊叫,血肉模糊的屍體在清軍陣前倒下一片。

清軍再也無法堅持,轟地一下向後涌去。爆豆般的槍聲追趕着。清兵越退越急,最後變成了亡命奔逃。

“退後者。斬,斬——”曾養性怒瞪雙眼,一刀砍向轉身敗逃的士兵。

刀光,血光,充斥了曾養性的視線。他又聽到了連聲的轟響,然後便是不可阻擋的敗兵人潮。還沒來得及再次揮刀。本就站立不穩的他便被擠倒在地,一隻大腳踩在了他大腿的傷口上,劇烈的疼痛使他忍不住大聲嚎叫,剛剛發出聲音,又有一隻腳呯地一聲踩到他的臉上。接着。密集的腿他眼前晃動,數不清的腳在他身上踩來踩去,槍聲、爆炸聲掩蓋了他的聲音。

疼痛在全身瀰漫,力氣在迅速消散,曾養性試圖爬起來,但慌亂而沉重的腳步卻一次次使他的努力落空。揮動的手越來越無力,終於落了下去,曾養性的呼吸也越來越微弱,肺內的空氣不斷被擠壓出來,使他象曝曬在陽光下的魚,眼珠突出,嘴巴徒勞地翕張。

上方閃動的人影和露出的一些天空越來越模糊,一張張扭曲的面孔在眼前變換着,彷彿如夢境一般。有人在他身上滑到又爬起,有人在他身邊滾動慘叫,有屍體壓到他的身上……

曾養性的意識逐漸模糊,周圍飛灑的血水灑在他的臉上,也不能改變他那僵冷的表情。等到明軍踩着鮮血和屍體衝殺而來時,這個因殺人,因戰功而位列耿藩高位的傢伙已經圓睜着雙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經歷了新會、廣州等城市戰的明軍,步炮協同更加的嫺熟,在街巷戰中銳不可擋。心理被沉重打擊的清軍在攔截阻擊紛紛失敗後,終於喪失了最後的鬥志。街道上,到處都是倉惶逃命的敗兵,敗兵身後則是奮勇追殺的明軍士兵。

東北門,北門,西北門,西門,福州城七座城門已被明軍佔領四座,大量涌入的明軍佔據了明顯的兵力優勢,追擊着、壓縮着清軍的生存空間。

左翼總兵曾養性戰敗,生死不知;右翼總兵白顯忠戰敗,身死陣中;佐領林芳孫、廖廷雲、李似桂戰沒,所部潰散;副將馬九玉、參將李連、李太率部投降,引明軍殺奔靖南王府……

戰至午時,福州清軍已分崩離析,軍官將領或死或降,失敗已不可挽回。在城中指揮作戰的耿精忠見大勢已去,在護衛夏季旺、呂應計,長史陳斌的泣淚勸諫下,開水部門,與“寧海將軍”貝子傅喇塔及部分親兵、侍衛乘坐數艘小船倉惶而逃。

城池陷落,不以身殉,不顧家人,卻亡命而逃,耿精忠也算是夠狠心,夠狼狽,夠卑鄙無恥了。爲了儘快拿下福州,檄定閩省,馬寶等人不等水師到來,便純以陸軍展開進攻,於水路卻是無力阻遏。當然,耿精忠的舉動也出乎了馬寶等人的預料,他們沒想到耿精忠竟這麼沒種。

槍炮聲逐漸遠去,耿精忠坐在船上,面色悽惶,不時回頭眺望福州。丟失了經營多年的巢穴,如今便如喪家之犬一般,傷心、悲痛、茫然、徬徨……幾乎所有的負面情緒都集中到了耿精忠的身上。

護衛夏季旺、呂應計、長史陳斌等人也相對無語,神情黯然。事起倉促,他們的家眷也盡陷城中,悲痛、傷心也在情理之中。

“苟活何益?”耿精忠目中垂淚,傷心欲絕地哀泣道:“城陷便當以身殉,方不負一世英名。如今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徒惹人恥笑耳!”

“王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長史陳斌嘆息一聲,婉言相勸,“大丈夫當忍則忍,且留有用之身,日後必有雪恥報仇之日。”

“報仇雪恥?”耿精忠的情緒並未被這豪言壯語所激勵,反倒更加低落,“精兵強將一朝全喪,親屬家人盡落敵手,只剩孤家寡人,拿什麼來報仇雪恥?”

“王爺勞苦功高,朝廷若坐視不理,豈不令人寒心?”陳斌繼續勸道:“八旗精銳盡出,必能摧滅敵人,重複失土。”

耿精忠連連搖頭,心中清楚,自己現在無兵無將,清廷哪裡會重視?能夠恩養,便已經是奢望了。

“船,前面有船。”突然,一聲驚呼打斷了衆人的傷感和沉默。

耿精忠驀然起身,舉目遠眺,待看清船上旗幟,心一下子沉入了萬丈深淵。呆怔片刻,他縱身一跳,水花四濺,已掉進了江水之中。

……(未完待續。。

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82章 調整佈署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4章 攻城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章 北愁南喜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4章 封賞,臺灣第58章 新晉郡王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60章 歸藩之議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71章 局部——大局第48章 大戰(二)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87章 水西局勢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72章 血戰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9章 世子殿下?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6章 暹羅來使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47章 齊集元江第32章 魚龍白服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52章 縴夫,規矩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8章 元江城防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45章 大反攻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37章 李晉王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6章 初涉殺場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55章 無題第18章 元江城防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138章 廣國公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88章 大調整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47章 一戰定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