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9章 共識

第2349章 共識

“當然不能接受!”段雲很乾脆的回了一句。

到了這一刻,倆人終於談到了最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制定第三代無線通訊的中國標準問題。

“咱們中國未來的無線通信市場非常廣闊,所以我覺得,哪怕咱們技術上和歐美國家有差距,但只要擁有這樣一個大的市場,就有了和歐美國家通訊公司的平等談判的資本。”周寰頓了頓,接着說道:“我也知道你們天音集團和華北在國內做的很大很強,也在第三代通訊技術上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我覺得光靠你們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的,咱們必須要形成行業內範圍更大的合作。”

“周院長說的沒錯。”段雲表示讚許,接着說道:“確實,單靠我們這些民營企業的力量,很難和國外的企業在競爭中形成優勢,儘管我們在技術上也有一些突破,但是從技術的積累和底蘊來說,差距還是不小的……”

看到周寰如此坦誠,段雲也說出了自己的一些認知,毫無疑問,正如周寰所說,國內的通訊企業如果不能擰成一根繩,團結一致對外的話,那麼就很難和外國的科技巨頭進行競爭,因爲即便是在歐美國家,也都是強強聯手,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在一個行業獲得絕對的話語權,更不要談給所有同行廠家制定規則。

就比如現在的諾基亞使用的2G通信技術,他就是由多家歐洲企業合作開發出來的,具體的專利分佈的公司主要是諾基亞,愛立信,西門子,阿爾卡特,飛利浦公司領先,在這其中,諾基亞大概是佔據專利權的35%,說是其中的主導公司。

而在這些參與2G通訊技術研發的公司中,無論是諾亞,愛立信還是西門子,阿爾卡特,都是赫赫有名的跨國巨頭,從技術先進程度以及積累上來說,他們在通訊技術都要比天音集團強,只不過天音集團涉及的產業門類非常多,但還不夠專精。

至於說華爲中興這樣的企業,和這些歐洲的頂尖巨頭差距更大,所以就連歐洲這些頂尖科技巨頭都無法獨立完成第二代通信技術,天音集團想要一家獨立完成第三代通信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情況也確實如此,天音集團這些年來投入巨大,每年用於研發第三代通訊技術的項目組,科研經費就達到了3~5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驚人,即便如此,想要真正做出符合3G通訊標準的產品,可能還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是產品做出來之後,也不一定能夠在國內外的市場上一炮而紅,就國內來說,新的無線通訊標準需要上級相關部門的審覈,如果上面卡着不批准,那麼段雲也是毫無辦法。

至於說國外市場,你的產品雖然先進,但是國外政府如果不批准,伱的產品同樣賣不出去,而且在歐美乃至其他國家對於電信產業都有自己內部企業的利益鏈,當他們無法從中分得一杯羹的時候,就肯定會受到當地通訊企業的抵制,從而影響到政府的決策。

但如果以開放中國市場爲條件,就可以迫使歐美國家開放他們的市場,就算面臨很多的障礙,但也有談判的餘地,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電信企業只有聯合在一起,才能夠有資本和歐美的企業競爭。

“就目前我們瞭解的情況來說,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開發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其中美國和歐洲進展是最快的。”周寰頓了頓,接着說道:“美國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是在CDMA框架下進行的,歐洲和日本準備沿用他們上一代的GSM網絡標準,以此來制定第三代無線通信標準,除了這兩種標準,唯一留給咱們國家的選項就是TDSCDMA,我這麼說你能明白嗎?”

“我現在雖然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但這些專業的術語我經常聽,你說的這些事情我之前也從我們公司專業人員那裡瞭解過,確實如此。”段雲點點頭,接着說道:“實際上,目前我們公司在三個標準框架下,同時進行3G無線信技術的研發,而且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你們的三個標準框架下都進行了研發?”聽到段雲這麼說,周寰一臉的驚訝。

要知道,在其中任何一個框架下進行3G網絡研發,都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才,尤其是這種項目的研發,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就是因爲如此,強大如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這樣的公司,也都是搞得聯合研發。

而同時在三個標準框架下研發,這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哪怕有足夠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需要的資金恐怕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沒有非常強大的資金,人力實力,哪怕是跨國企業也不敢這麼做的。

至於說他們電信科技研究院這邊,當初僅僅是爲了研發SP30超級程控交換機,就幾乎掏空了他們這些年的全部家底,負責開發這款交換機的是西安大唐,如果不是因爲大唐是郵電部的嫡系,拿到了足夠多的訂單,恐怕這家企業早就已經破產倒閉了。

而從去年年初開始,電信科技院就已經開始了中國第三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研發,到現在爲止成功的專利並不多,卻已經燒光了兩千多萬人民幣的資金,而爲了使這個項目能夠繼續延續下去,周寰也是不斷的向上級打報告申請,同時暫停了研究所裡很多其他的研究項目,將重心都放在了3G線通信技術項目的研發上,這纔不至於使其中途夭折。

而天音集團居然同時在三個準框架下進行技術研發,這對周寰來說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也是他們大堂這邊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很快,周寰就已經意識到,天音集團畢竟是中國內地最大的民營企業,而坐在自己面前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首富,他們兩家公司原本就不在一個量級……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力所能及第三十六章 家宴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幸福時刻第三百三十一章 開業在即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內部消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除夕第五百九十九章 安撫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三百章 免收專利費第二千零四十七章 暗樁第六十五章 職工夜校第四十章 彈性管理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神面貌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關鍵優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雜誌社反饋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2212章 財大氣粗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關內關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制約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衆怒第六百九十五章 客戶上門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秀芝的心意第七百四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門拍照第2195章 意外訂單第八百四十六章 停薪留職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圓滿成功第七百九十三章 舉手表決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廠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2317章 採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無所有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一邊火焰一邊海水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裂痕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新項目第四百零三章 謀而後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華裔工程師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意第九百八十八章 正規軍與游擊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壓價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裂痕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2232章 無底洞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二千零二十九章 性能優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項目研發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外交官第九百五十四章 保證書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步工業區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核心利益第2177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專利壁壘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訓第七百二十四章 私心第五百零三章 挫折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獨擋一面第三百七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四十二章 爛攤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燭光晚餐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贈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產品三包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會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個塑料外殼第一百零八章 良心第七百零八章 羣情激憤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噱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嚴厲警告第二千零二十九章 性能優勢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工作第三百八十三章 紳士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光明影院第八百二十七章 社交經驗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EDA第2296章 工商聯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六百八十六章 告別第五百六十九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進展迅速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瀋陽金盃第五百四十章 車載收音機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七百九十章 憧憬第三百一十三章 記憶碎片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例第九百四十三章 迎春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