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新通道

第2180章 新通道

到了這個時候,段雲其實已經明白戴行長的意思了,那就是他不打算給天音集團的這個電商交易平臺做擔保。

至於原因很簡單,央行和國有四大銀行不同的是他並不是一個盈利單位,而是屬於一個國家金融的主管部門,至於這個項目能賺多少錢,其實對央行和戴相龍行長來說,都不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

另外就是搞這麼大一個商業項目,要用兩年時間才能達到500萬元的收益,這對於任何一家國有銀行來說,收益簡直小的可憐,而且還要爲此承擔一部分商業和行政上的責任,這對於何一家銀行的行長來說,都是不願意接受的。

要知道,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的年收益從來都是以億爲單位的,只需要隨便給國內的幾家大型企業放上幾筆貸款,就可以輕輕鬆鬆一年賺到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幾百萬元的年收益其實還是有些不值一提。

但是戴相龍他不會想到,未來的二十多年裡,中國的電子商務得到了非常迅猛的發展,年銷售額高達幾十萬億人民幣,已經成爲了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模式,而每年給銀行帶來的收益,也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

但沒有人像段雲這樣有先知先覺的能力,而且就當前國內的情況來說,建立電商銷售網絡各方面的硬件條件還不夠成熟,甚至絕大部分國人都沒有聽說過電商這個名詞,戴相龍並不想出面幫助段雲也是情有可原。

儘管如此,段雲也並沒有對戴相龍有絲毫的不滿,因爲以他這種級別的官員,願意邀請段雲面對面商談,其實已經算是給段雲很大的面子了,畢竟段雲再怎麼有錢,本質上也是一個商人,和戴相龍還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如果將來機會成熟,我想這件事兒還是可以談一談的,但至少現在不行,你這個項目還有很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你明白我的意思嗎?”戴相龍正色對段雲說道。

“明白。”段雲點點頭。

段雲心裡清楚,戴相龍這番話本質的意思就是國家銀行不會冒金融方面的風險和他的企業合作建立網絡支付項目,至於說機會不成熟,說白了就是他們這些國有銀行,必須在穩賺不賠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和天音集團合作這種項目,也就是說國有銀行只能是錦上添花,但不能指望他們雪中送炭。

這其實也是當前國有銀行在商業領域的普遍做法,尤其是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年代,他們根本不缺客戶,便是一些優質大客戶,他們也依然有挑挑揀揀的餘地,總的來說,民營企業相對於銀行來說,一直都處於一種弱勢,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這邊能夠給你的幫助有限,那伱可以直接找銀行的負責人去談判,也許他們願意給你提供商務上的擔保。”戴相龍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原則上我們不反對國有銀行和你們這樣優秀的民營企業進行新商業項目的合作,但是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控制好項目的風險問題,也只有這樣,會有更多的國有銀行與你們合作,你們作爲一家國內最優秀的民營企業,我相信是有這方面的實力的。”

“感謝戴行長的鼓勵。”段雲聞言微微一笑,接着說道:“關於電子商務這個項目我們會長期做下去,也希望央行這邊將來能夠出臺更多有利於我們民營企業的政策,能夠讓我們的企業發展的更高更遠。”

戴相龍的表態對段雲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爲央行是國家金融掌控者和政策制定者,如果他們在政策上不允許國有銀行在電商項目上和民營企業進行合作,那麼段雲的電商項目將會面臨非常大的困難,唯一的突破口只能放在外資銀行以及私營銀行上面。

說起外資銀行,其實早在1979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外資銀行進入了中國內地。

1979年,第一家外資銀行辦事處——日本輸出入銀行辦事處在BJ設立,拉開了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序幕。

1981年,外資銀行獲批可以在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設立營業性機構,從事外匯金融業務。

1990年,上海繼經濟特區之後率先引進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兩年後,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的地域進一步擴大到大連、天津、青島、南京、寧波、福州、廣州7個沿海城市。

總的來說,當前的外資銀行不可能做到在國內所有城市的覆蓋,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和發達城市中,業務範圍和用戶規模相比國有銀行來說,要小很多,有些基本就屬於地方銀行,覆蓋範圍很小。

其實如果能夠和這些中國國內的外資銀行進行合作,推行網絡線上即時支付功能,還是對段雲的電商項目非常有幫助的,但這種幫助的侷限性也很大,意味着天音集團的電商網絡不可能進行全國的覆蓋,而且在沒有出現銀聯這樣全國性的組織的情況下,段雲需要挨個和這些外資銀行進行談判,談判的複雜性和難度還是很高的,而且會受到一些相關政策的制約。

但是戴相龍雖然並不打算幫助天音集團解決線上支付擔保的問題,卻也沒有堵住段雲和其他國有銀行談判的通道,這一點對段雲來說很重要,因爲這次來BJ,除了和央行這邊談判之外,他也做好了和其他幾家國有銀行談判的準備。

隨後,段雲和戴相龍又聊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段雲重點詢問了一些未來幾年國家金融政策方面的事情。

其實對於天音集團這種規模的企業,對金融政策的敏感性是越來越強,因爲任何一個政策的改變,對段雲來說都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風口和機遇,如果能夠提前洞悉國家金融政策的改革方向,對於段雲日後制定企業發展的方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考量。

段雲和戴相龍談的話題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投機,能夠看得出來,戴相龍行長還是非常欣賞段雲的,而段雲本人,能夠與這樣級別的一個官員進行接觸和交談,也是一種榮幸和難得的機會,這也算是打開了一個和國家高級官員直接溝通的渠道,對段雲來說非常重要。

第六百零三章 救兵第八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二十八章 國貨精品第八百九十三章 勵志雞湯第五百三十四章 檢測平臺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專利交換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內部銷售第2379章 僞專家第三百八十九章 測驗成功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空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國貨精品第三百零八章 親疏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窗口期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2357章 泰山會第四十一章 串門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八百八十七章 雙向選擇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驕女第2202章 香餑餑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章 敲打第二千零三十五章 秘密泄露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科研差距第二千零三十三章 新任務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產品外觀設計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精彩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九百五十二章 工業用地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雜誌社反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技術共享第二百五十一章 拋錨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攤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六百八十六章 告別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學報告第七十一章 趙東昇的怒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翻臉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海南特區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捨得一身剮第2217章 特別預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大三小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七百零八章 羣情激憤第2234章 愧疚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章 彩車第2164章 貴賓第一百九十六章 產品宣傳冊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長風第2359章 赤子之心第十九章 打破記錄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贊助研討會第2327章 低調發展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磁頭生產線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交叉授權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2327章 低調發展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瀋陽電子業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驕女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憂慮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叫好不叫座第七百三十八章 安裝電話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聯合研發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禹國剛第六百零一章 突發變故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一百九十一章 士氣大振第七十七章 父與女第三百七十四章 暗示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合同簽訂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國際友誼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私立醫院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示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重點培養對象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窮甲天下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替補選手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資金問題第八百九十三章 勵志雞湯第2226章 概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