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

一直以來,在學術研究上,北大和清華各有側重,各有優勢。

傳統的觀念裡,很多人一直認爲北大就是文科好,清華就是理工科好。實際上,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北大不僅僅文科好,理科也好。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理科全面併入北大,導致北大理科長時間全面領先全國其他高校。清華主要是工科和體育好,當然在這兩年,清華的理科也逐漸在趕上來。

而且無論是清華北大,校園內部都非常的漂亮,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非常強的歷史底蘊。

在校長吳樹清的帶領下,段雲在北大校區進行了參觀,而這裡的景色,讓段雲也感到非常的驚豔。

這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BJ大學的“一塔湖圖”,他是高聳的博雅塔,湖是清澈的末明湖,圖是年代感十足的BJ大學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長出量非常豐富,號稱中國第一,亞洲第三,這些藏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堪稱國家瑰寶。

而此時在北大的圖書館中,一羣學子正在開放區靜靜地讀書查資料,從他們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他們非常的專注,似乎每個人對知識都有一種如飢似渴的需求,這樣的學習氛圍,在當前國內的其他高校並不多見。

實際上,能夠在清華北大就讀的學生本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和其他大學嚴禁寬出的治學態度不一樣,清華北大是嚴禁嚴出,想從這兩所學校順利畢業,要付出比其他國內大學幾倍的努力才行。

而且因爲這兩所學校的學生都是國內最優秀的苗子,都是各省市學校尖子中的尖子,但是進入清華北大之後,大家都同樣優秀,以前的優越感蕩然無存,而爲了維持一個靠上或是居中的學習成績,他們就必須要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學習才行,否則的話,難以維持自己的自尊心和優越感,所以環境對於學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在領着段雲在學校參觀的時候,吳樹清也是一臉的自豪,對於他來說,能夠成爲這樣一所百年名校的校長,已經是他人生最高的榮譽,事實也確實如此,歷代北大和清華的校長都不是泛泛之輩,大部分都已經青史留名,是國內所有教育者仰望的存在。

不過在段雲面前,吳樹清表現的還是比較謙虛隨和,這也讓段雲對他憑添了幾分好感。

其實國內的這些頂尖學者,一般爲人都是比較謙虛的,反倒是一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傢伙,才喜歡誇誇其談,自命不凡,而且總是顯示自己有與衆不同的看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際上,除了他們本專業,在其他方面根本就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地方。

中午的時候,吳樹清邀請段雲在北大的食堂一起吃午飯,陪同的還有學校的其他領導。

可以說,對於段雲的這次到來,吳樹清絕對是給足了面子,即便是陪同的校領導,在國內的教育界,也都是名望很高的人物,一個國內頂尖高校的校長陪同一個民營企業家一起吃飯,這在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說白了,能有今天的場面,一方面是因爲國家政策的轉變,另外一方面是吳樹清確實是個有開放精神的教育家,在兩人的交談中,給段雲最大的感覺就是吳樹清絕對不是那種只會讀死書的傳統學者,他也在一直密切關心國內和國外的發展局勢,並且對一些重大事情有自己非常鮮明的主見。

這次在北大的食堂吃午飯,也算是段雲開了眼界,以前的時候,他也曾經去過很多高校和校領導一起吃飯,但基本都在包間,而這一次,吳樹清和段雲就在普通學生和教職工用餐的食堂,周圍來來往往的都是一些在校的師生,並沒有額外的包間。

這讓段雲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吳樹清可是副部級領導,在教育界更是頂尖的存在,在當前國內官本位盛行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得。

而在食堂裡面師生看到吳樹清等人後,並沒有表現的太驚奇,只是會偶爾禮貌的打聲招呼,說明吳樹清本人應該是經常在這個餐廳用餐,反倒是段雲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驚喜和好奇,甚至有的師生直接上前索要名,還有人跑回宿舍,取出相機,要和段雲一起合影。

一時間,整個食堂幾乎被擠了個水泄不通,人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段雲身上,要知道,段雲很早就是國內非常具有傳奇性民營企業家,加上他本人只有30出頭,年輕,成熟,衣着打扮也非常帥氣,所以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看來我們學校的學生非常喜歡你啊。”好不容易應付完那些前來索要簽名合影的師生,吳樹清微笑着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沒想到吃頓飯給你找了這麼多的麻煩,實在是抱歉啊。”

“吳校長,您沒必要跟我道歉。”段雲笑了笑,接着說道:“說實話,今天能來北大參觀,而且還和這麼多的師生互動,我真的是非常高興,說起來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夢想想來貴校上學,可惜我那個時候是個學渣,估計就算頭懸梁錐刺股,也摸不到貴校的門檻……”

“哈哈哈!”段雲話聲一落,在場幾人紛紛笑了起來。

“雖然你沒有考上我們的學校,但你掌握的學問和經驗,那個絲毫不比我們學校的這些師生差,我們能學到的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但最關鍵的是社會實踐,換句話說,這就好比上戰場打仗,我們只能教他們怎樣用槍,但你可是經歷過無數實戰,而且還戰績輝煌的英雄。”吳樹清這個時候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就連我們幾個,也應該向你學習啊……”

“這話就言重了,我的事業能發展的這麼大,一方面是國家的政策好,另一方面是我運氣好。”眼見吳樹清同志給他這麼高的評價,於是連忙說道:“吳校長是國內頂尖的經濟專家,之前看您的著作的時候,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希望將來能夠從您這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五百三十章 大考第九百零九章 出國名額第六百一十八章 產品宣傳單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第四百四十二章 參觀廠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六十章 金獎名單第三十二章 兜風第八十章 明星效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資金權限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斯德哥爾摩第三百九十二章 緩衝第2224章 巨大差價第2173章 世界五百強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一百六十章 勝負已分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錄像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一百七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提升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告別第七百八十八章 曾經的承諾第2395章 網吧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時代廣場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四百五十七章 翻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關外土地第九十四章 注塑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4S店模式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頂級待遇第三百八十六章 半軍事化管理第四百零四章 預感危機第八十二章 購置電視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親疏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九百九十八章 慈善精神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一千一百章 營銷方案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稿費第三百九十二章 緩衝第九百零一章 引進生產線第2336章 隱形紅利第九百一十一章 深圳商會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穫頗豐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科技的力量第2278章 天音衝浪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輝煌時刻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一元拍賣第九百八十九章 鉅額懸賞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新車下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德文翻譯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三步走計劃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八百五十章 開業在即第九十一章 高額獎金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德文翻譯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六百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八十五章 操作手冊第二百九十章 外包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根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四十一章 串門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業軟件第九百一十七章 替代方案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五百三十一章 今非昔比第九百章 1985年元旦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小富婆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山崩將至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新車下線第八十二章 購置電視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水深水淺第2281章 借雞下蛋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幸福時刻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一千五百章 官方邀請第2216章 重卡基地第四百零四章 預感危機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天音估值第二千零二十八章 舊日情感第八百三十六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手筆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