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華爲崛起

可能在當初段雲扶持任正非的時候,儘管知道他日後成就非凡,哎呀,沒有想到,只用了短短三年左右的時間,現如今華爲的規模已經開始讓段云爲之徹目了。

當年段雲第一次和任正非接觸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華爲也就比皮包公司稍微好一點,除了他這個經理,還有幾個是磨破了嘴皮子“連哄帶騙”招聘過來的應屆大學生。

那個時候電話機在中國普及率還是非常低的,裝電話通常要送禮,託關係,爲解決電信短板,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大量引進了國外的電話交換機設備,電信設備市場基本被來自七個國家的八種制式設備瓜分,號稱“七國八制”。

華爲那個時候也是電信設備的代理商,但他那個時候根本沒有資格代理這些大品牌,只能憑藉香港鴻年公司的hax交換機,佔領一些農村市場,這也是他開辦華爲賺到的第一桶金。

後來在段雲的資助下,華爲開始玩命的進行技術和產品的研發,1990年年底,研製出了偏低端的bh03交換機,這種水平的交換機比他當初代理的鴻年公司的hAx交換機性能基本差不多,但是價格卻便宜了1/3,這也使得華爲公司終於有了一款屬於自己公司的拳頭產品。

而到了1991年,華爲再接再厲,由畢業於華中理工的天才鄭寶用牽頭,研製出能夠容納500個電話用戶的hjd48交換機,而這款產品一頭市場就大獲成功,到了1992年的時候,憑藉這兩款產品,華爲銷售收入突破了1億元。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任正非嚴格遵循和段雲簽訂的合同,他們公司所生產的交換機基本上都是由華爲和其下屬企業代工,尤其是最爲核心的芯片,天音集團都是他們唯一的供貨商。

一億元人民幣銷售收入對於如今的段雲和天音集團來說,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零頭而已,92年的時候天音集團全年純利潤已經高達75個億,足足是華爲的75倍。

但無論如何,90年代初在深圳能取得1億元銷售收入的企業其實還並不多,所以那個時候的華爲基本上已經成爲了深圳排名前50的企業,並且到1993年的時候,他們企業的營收和規模,已經可以排在整個深圳前15名,排在他前面的企業,除了天音集團和賽格集團這樣的老牌深圳著名企業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房地產公司,任正非帶領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一件事情。

以至於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任正非在年終總結會上,淚流滿面的來了一句“我們活下來了。”然後就站在臺上,不斷的哽咽抹淚,對於一家二道販子起家的民營小公司,這些年的艱難,也只有任正非才是最有體會的。

另外任正非也是個知恩圖報講感情的人,幾乎每年春節大年初一的時候,第一個到他家拜年的肯定是任正非,哪怕他現在已經是億萬富翁,但是在面對段雲的時候,依然表現的非常謙卑而誠懇,這讓段雲多少有些感動。

而到了今年的時候,華爲也迎來了一個重大的機遇,在這一年,中國的交換機市場超過了100億,不過,這些市場份額目前爲止依然被愛立信,AT和NEC等跨國巨頭佔據,而中國的企業,誰能夠打破外國巨頭的壟斷,無疑將會獲得極其豐厚的利益。

就在這個時候,聯想和華爲的局用程控交換機幾乎同時立項,聯想方面派出的大將是倪光南的博士生,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羅爭,而華爲方面派出的大將是鄭寶用的師弟,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光電系的李一男。

華爲最先上馬的jk1000型局用機項目,由於技術判斷失誤,產品剛問世,就面臨淘汰,而且因爲防雷效果差,設備經常起火,因此,一共只賣了200臺,萬不得已之下,任正非孤注一擲,將寶壓在了C08數字交換機項目上。

此時的華爲從研發實力和經費上來說,還無法和背靠中科院,由倪光南坐鎮的聯想集團,到了今年學的時候,聯想的交換機項目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研發的Lex5000在河北廊坊順利開局,交換機容納用戶數是華爲c082000的2.5倍,可以說從兩家公司競爭的一開始,聯想就佔據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

而這個時候華爲公司的日子不太好過,他們的c082000門交換機率先在浙江義烏開局,但首批產品極不穩定,斷線,死機,註冊問題層出不窮,任正非派了幾十名工程師現場駐紮,鄭寶用親自督戰,華爲員工廢寢忘食調試設備,甚至晚上直接睡在了地板上,花了兩個月,纔將故障全部消除。

而就在這個時候,華爲的財務也出了一些問題,由於新產品銷量始終上不去,貨物積壓太多,導致公司流動資金吃緊,已經無力延續下一步的開發計劃。

得知情況後,段雲立刻又借給了華爲公司8000萬元的資金,並且幫助他們公司進行人才的輸送。

其實一直以來,包括華爲在內,中興以及巨人集團都在吃天音集團的“剩飯”,因爲天音集團一直都是國內頂尖技術人才首選的應聘單位,但是因爲進入天音集團的門檻太高,所以絕大部分應聘者是無法進入天音集團的。

但實際上這些應聘者中,有很多都是相當不錯的人才,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路,天音集團的人事部門會把大部分沒有應聘成功的技術人員推薦給自己控股的幾家企業中,並且許諾對方如果在這幾家公司有了出色的工作業績之後,隨時可以在進入天音集團,並可以享受非常高的福利待遇。

所以天音集團只需要把他們的推薦重點轉移到華爲公司上面,就可以讓他在短期之內迅速獲得大量想要的人才。

一直到上個月爲止,華爲的數控交換機研發團隊已經達到了三百多人,並且成立了“中央研究部”,新一代的數控交換機已經研發完成,在產品技術上,實現了對聯想數控交換機的逆轉……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重大突破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走量車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時代第九百一十七章 替代方案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門的女婿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遠行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小額投資第2341章 三國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榜第七百零一章 商業佈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相冊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戰略第九百八十章 日企的貓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解除誤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對賬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發投入比例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2299章 偶像第八百五十五章 告誡第2201章 重心轉移第2342章 多面押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商人的情懷第2340章 3G合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挖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籌備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二百九十四章 重要任務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界很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清流第九百零四章 鄰居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貿公司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九百二十七章 抱團取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學期第四百四十二章 參觀廠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上海大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紅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初步測試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美國電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出國計劃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送別宴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五十章 嚴重問題第九百二十章 深圳電子業第一百零八章 良心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光明影院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2G通訊時代第2210章 終極夢想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己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示第2183章 風險權衡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2419章 隱形目標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重大危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最大金主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原則問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吉人自有天相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最大金主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今非昔比第四十四章 滾齒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微型汽車設計第三十七章 高價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六百二十六章 優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自知之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賽總結第十三章 拓展業務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民企軍工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誠意報價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點考察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衆怒第二百六十一章 進廠參觀第五百零七章 女大當嫁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老友相見第九百一十五章 危機感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財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交接第一百零七章 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