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競爭對手

段雲一行人來到上海之後,迎接他們的是龍騰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衛國。

張衛國是早幾年通過社會公開招募的層層考覈,最終高薪聘請來的,他以前曾經是丹東汽車廠的副總工,從事汽車行業已經20多年,後來由於體制原因,晉升工廠總工無望,隨即選擇停薪留職,來到深圳下海創業。

不過那個時候張衛國一沒資金,二沒人脈,光靠汽車方面的技術根本無法在深圳獲得成功,後來看到天音集團的招聘通告之後,身無分文的他立刻報名,最終在100多名競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爲了龍騰機加工廠的廠長。

段雲對自己集團下屬公司主管的選擇上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對方是搞技術出身,而且儘可能年輕化,也正因爲如此,40多歲年富力壯,且擔任過大型國企副總工的張衛國最符合段雲的選人標準,經過兩個月的實習考察證明此人確實技術和管理中的出衆後,段雲隨即和張衛國簽訂了5年的正式用工合同,除了4位數的月薪,還享受分房的福利,最終留下這名將才。

龍騰機加工廠在深交所上市更名爲龍騰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在上海開辦分廠之後,張衛國就被段雲委派到了上海,由他來負責新廠的建設,以及參與桑塔納國產化工程的任務。

爲了實現上海大衆的國產化,在過去的幾年裡,由上海市政府牽頭,組織了有20個省市的200多家零部件廠,參加了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共同體,及全國汽車產業的力量對其進行技術攻關。

因爲有瑞陽的關係,所以段雲的龍騰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受邀加入那這個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的共同體,並給予了他建設分廠所需的土地和政策支持。

雖然段雲這些年來一直靠着電子產業賺錢,但是內心始終有一個汽車夢,也正因爲如此,深圳龍騰機加工廠除了接單電子廠那些精密零部件的生產加工之外,也一直有一批相關的技術人員緊跟時代潮流,剖析和逆向研發了當前國際很多主流車型的變速箱產品,並且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

其實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國內的汽車產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想徹底實現桑塔納教授的國產化,依然面臨着不小的困難。

段雲的龍騰股份有限公司這次主攻的項目是桑塔納轎車的變速箱,這也一直是桑塔納轎車國產化最大的瓶頸和困難,到目前爲止,國內依然沒有廠家能夠生產這種變速箱。

而在桑塔納轎車變速箱國產化的技術攻關中,段雲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上海汽車齒輪總廠。

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創建於1925年,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曾經寫下過光輝的一頁,生產了中國第1輛卡車的變速箱,算得上是中國最少的汽車變速箱生產企業。

在1985年起,上海汽車齒輪總廠開始爲上海牌轎車生產變速箱,到了80年代中期,他的產品仍然熱銷,在國有企業中,人均創利稅名列前茅。

可以說,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當前汽車變速箱生產規模和技術的領先地位,可即便是這樣一家企業,依然沒有完成桑塔納轎車變速箱國產化的目標。

早在1984年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的時候,專門爲上海轎車生產變速箱的上海汽車汽車總廠立刻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典禮的舉行昭示了中外合資生產現代化上桑塔納轎車項目,已經在上海正式啓動,上海牌轎車引起品種單一和老化必將受到嚴重衝擊,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一衝擊必加波及爲上海轎車配套的變速箱生產。

而那個時候的上海汽車齒輪總廠,產品品種少,技術含量低,工藝裝備差,資源消耗高,生產能力小,雖然在國內算是非常不錯的企業,但是從國際上先進企業相比,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

剛剛參與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的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在產能方面低於經濟規模數百倍,1987年的上海汽車汽車總廠主導產品只有上海牌轎車變速箱總成,年產量只有7000臺,僅爲德國專業生產汽車變速箱廠大衆卡塞爾廠年產量的2.3%,比經濟規模低了近500倍,人均年產量只有3.3臺,單班生產能力只有20臺。

另外就是產品落後了整整30年,當時的上海牌轎車使用的變速箱是仿製的50年代奔馳220s B型變速箱,比現在桑塔納轎車變速箱落後了接近30~40年,在噪音同步性能等方面明顯落後,存在操作系統清晰度差,易拖檔等結構性缺陷,產品一次裝配合格率只有39.2%,零百公里曲線高達4.7%。

其次就是資源消耗高10倍,該廠長期以來採用以車間爲單位的單一產品,封閉式循環的經營管理模式,設備互不共享,平均利用率只達到36.36%,車間採用推動式作業計劃來組織生產,靠沿用大量的在製品,半成品和產成品庫存來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1987年的時候,產品銷售收入僅爲3,553萬元,而年底庫存資金卻達1330.8萬元,百元銷售收入佔用庫存資金爲37.元,資金週轉天數高達134天,與國際同類大公司相比,資源消耗高達數10倍。

最後就是該廠的技術設備落後幾十年,80年代中後期,該廠加工設備主要採用國產機牀和自制的專用機牀,兩者之和佔機牀總數的95%左右,並以單機生產爲主,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低,生產技術落後於國外幾十年,無法適應和滿足大批量生產的要求。

上海本土的汽車變速箱生產企業如此落後,這就給了天音集團一個機會。

說起來天音集團除了那幾臺前幾年從臺灣走私過來的五軸數控機牀,其他的設備也都是國產的,不過通過這次引進沃爾沃的整條生產線設備和技術,讓段雲的企業一夜之間就掌握了和國際幾乎同步的汽車變速箱生產能力。

而段雲這次來上海,就是來查看新引進的沃爾沃變速箱相關生產設備的組裝工作的。

第九百一十章 鎮廠之寶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的太陽》第六百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五章 購買軟件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吃大戶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新任務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操作手冊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心靈雞湯第四百三十七章 於淑蘭的要求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重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事故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大型服務器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百九十四章 演講稿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光明影院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四百零四章 預感危機第六百章 彩車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思維桎梏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截胡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專利壁壘第2422章 交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危機感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豪賭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鐵娘子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四百零二章 親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孃家第四百零九章 加班加點第242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新項目第二千零七十二章 國產軟件聯盟第2181章 頂級客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八十七章 寬鬆管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專業團隊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2403章 美好生活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調解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餘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貌合神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天高地厚第二百二十七章 學習計劃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業估值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趙希友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四百三十二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磁頭生產線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物流快遞網絡第2261章 最後期限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政策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四百八十六章 人情債第2377章 新議案第八百四十章 大婚第九十三章 廢品站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核心利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股權分配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敗局第五百四十九章 白紙黑字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規則制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股權分配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紅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五十二章 分工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加班文化第九十章 牢固的友誼第一百八十三章 熱銷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樣品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竣工儀式第二百二十三章 技術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故伎重施第一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材料專家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2247章 自愈第六百六十八章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