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推陳出新

妹妹段芳結婚,也算是了卻了段家的一件心頭大事,而爲了能夠讓妹妹得到幫助和照料,母親高秀芝沒有馬上和兒子回深圳,段雲把他安排到了離妹妹家不遠的一個裝修好的四合院裡,並且僱用了一些保姆和保鏢,負責母親的一日三餐和起居。

段雲這個時候則離開了北京,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他要來回往返於深圳,瀋陽,大興,以及上海,和沃爾沃簽訂協議之後,他必須將汽車生產線和相關配套設備進行各自安置,等着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的原則,將這些生產線和設備進行重新分配和安置。

10月中旬的廣交會上,天音集團又拿下了將近4500萬美元的訂單,這應該是自打天音集團參加廣交會以來,獲得的外貿訂單最多的一次。

不過4000多萬美元的訂單已經無法滿足段雲的胃口,儘管爲了這次廣交會,他已經提前進行了部署,並且對很多產品的性能進行了升級,價格也壓縮到了最低,然而始終無法打開更大的海外市場。

事實上,天音集團在廣交會上的交易額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甚至還有交易額衰退的危險,這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諸如像復讀機,隨身聽之類的產品,由於技術門檻並不高,所以在東南亞等國家已經出現了仿製品,而且當地的經銷商很多都是有權有勢的人物,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抵制中國的產品,從而讓本國的產品獨佔市場。

而像學習機這種比較有創意的產品,因爲其中的一些遊戲卡帶涉及到日本遊戲廠商的版權,所以不能用於出口,這也讓段雲感到很無奈。

另外就是廣交會本身來說產品技術含金量不高,在80年代的時候,出口產品大多以石油礦產,鋼鐵以及紡織手工藝品爲主,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而進入80年代中後期之後,雖然也有一些電子產品類出口到國外,但總的來說來參加廣交會的外國客商主要是來尋找價格低廉的低端產品的,這些產品成本低廉,利潤也不高,甚至有的出口創匯企業完全就是靠國家退稅補貼賺錢,所以根本就沒有多少錢可賺。

而最近這幾年,東南亞等國家發展的也非常迅速,他們也逐漸有了自己的中低端電子產品產業鏈,很多歐美日等國家,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把低端電子產品的生產線都轉移到了東南亞國家,他們有的更成熟的技術,也有的原本天音集團更高的品牌溢價能力,這也就使得天音集團的電子產品在東南亞等國家的市場開始逐步萎縮,甚至在部分國家已經有了出局的危險。

從這點上來看,今年的秋季廣交會,天音集團依然能獲得4500萬美元的訂單,其實也算是一個奇蹟了,這得益於以前天音集團積累的老客戶,以及這次爲了迎接廣交會,提前對產品進行了升級改進和降價措施。

而且從今年以來,不光是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這邊,也開始發生了快速的變化。

從今年年初開始,國內已經出現了很多家仿製復讀機和學習機的廠家。

復讀機和學習機這兩三年來,一直都是天音集團最暢銷的電子產品,尤其是學習機,甚至還一度帶動了深圳整個遊戲卡在產業的發展,養活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電子卡帶廠和作坊,曾經有段時間上步工業區一半的電子廠都生產涉及到學習機和錄像機的卡帶錄像帶生產,但現如今,這些小電子廠也開始接受其他廠家的訂單,天音集團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金主。

目前國內雖然已經有了專利法,然而由於維權成本高,執法不嚴,加上地方保護主義,所以導致段雲的法務團隊每次都能取得官司上的勝利,但很多判決卻遲遲得不到落實,另外就是維權的週期也比較長,有時候天音集團這邊起訴1~2年之後,才能得到法院的判決,而這個時候侵權廠家早已經賺的盤滿鉢滿,而且處罰的力度也比較低,最多罰款警告了事,根本無法挽回天音集團的損失。

雖然從目前上來看,天音集團的復讀機和學習機依然佔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但迫於劣幣驅良幣的競爭,不得不採取降價銷售的策略,使得這兩款拳頭產品利潤空間是越來越小。

不過段雲心裡也明白,電子類產品都是一些快消品,紅利期就那麼幾年時間,如果沒有超高的技術門檻,山寨仿冒的廠家只會越來越多,這也是必然的市場規律。

也正是因爲如此,段雲纔會將VCD和MD的研發生產提上日程,並且最快在明年年初的時候投產銷售。

從技術上來說, VCD和MD的技術難度要遠高於復讀機和學習機,目前國內能夠研發生產這種產品的也只有天音集團一家,雖然說有些老牌的北京上海的國營電子企業技術實力不容忽視,但國企普遍不思進取,而且就算從想研發生產這種產品,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加上項目審批手續複雜,效率低下,所以兩三年之內很難批量投產銷售,而趁着這段時間,段雲已經賺夠了足夠的紅利,並且對產品也會進行不止一次的升級改進,這也就使得天一集團能夠牢牢的掌握VCD和MD產品的市場主動權,讓這兩款產品有更長的獲利週期。

事實上一直到2000年以後, VCD和DVD產品在國內依然有着非常不錯的銷量,在電腦還沒有普及數字化來臨之前, VCD和DVD依然是絕大部分家庭最主要的影音娛樂產品。

另外考慮到學習機和復讀機開始逐步進入微利時代,而且在VCD和MD產品需要佔用集團大量產能和人力的情況下,段雲已經考慮趁着學習機和復讀機這兩款產品沒有完全沒落的時候,高價將其生產線和技術脫手,就如同他當初出售隨身聽和錄音器生產線一樣,淘汰舊產品,騰出廠房和生產線生產新產品。

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2373章 紅星1號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校合作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戰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情懷第七百五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2237章 最信任的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制約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中蘇交流論壇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二千零四章 回京第2325章 藍牙第九十二章 塑料外殼第九百八十四章 插件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對賬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2306章 商業邏輯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發投入比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哥大第2375章 最佳人選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年後復工第2187章 拖字訣第五百五十八章 專利申請第八百零二章 忠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備選方案第2213章 入職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家庭支柱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2269章 拒絕參觀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文森特第2174章 電子支付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寶安新區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金盃汽車第九百二十五章 熟人第2236章 重要合同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一家獨大第五百七十二章 條件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驚人的實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排憂解難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技術代差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教第2361章 申請程序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二千零六十章 公派留學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紅白臉第六百八十八章 夢想與現實第五百八十九章 分工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應商第2404章 科興銀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村辦企業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兩難第2357章 泰山會第2414章 低調前行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美國市場第2202章 香餑餑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加大投資第七百八十八章 曾經的承諾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連續重大突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技術科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居安思危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製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斷奶第八百四十三章 艱難的決定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2178章 銀聯第七百六十六章 翻臉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CES第九十九章 髮捲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四十五章 輕裝上陣第九十八章 交誼舞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尊師重道第二千零三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七百零六章 局長面談第九百一十五章 危機感第一千零二十章 銷量驚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瑞陽的承諾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時代第七百二十七章 辭職申請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九十五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結束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七百五十章 質詢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簡單的幸福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四十七章 備註第二十五章 忠告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