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重視

沒有市政府的領導擔任這個商會的要職,那這就是個民間組織,但如果有,那就是政府主持,前者和後者的號召力不可同日而語。

“關於商會的事情,等我回去後再進行開會討論,到時候也有可能會邀請你們這樣的優秀企業家共同參加討論。”李灝思索了一下,接着說道:“你這個建議非常好,商會成立之初,肯定會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也需要我們政府這邊進行指點和管理。”

段雲的想法和李灝可謂是不謀而合,其實說白了,李灝建議成立這個商會,就是希望能夠減輕政府管理私營企業的壓力,通過參與商會的這些成員共同管理私營企業,同時還能起到相互幫扶的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還有一點就是深圳市政府這邊肯定是需要掌握一定商會的話語權的,不能放任這個組織隨意發展,這樣的話有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行,李市長你有什麼需要我們天音電子廠的地方儘管開口,要人出人要錢出錢,也算是我們對深圳發展做的一份貢獻。”段雲恭敬的說道。

“嗯。”李灝滿意的點了點頭,接着又問道:“你們天音電子涉及芯片產業這可是個非常大的壯舉,據我瞭解,咱們國家在過去的10多年裡,也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財力發展芯片產業,不過絕大部分引進的生產線都沒有起到作用,我希望你們能在深圳把咱們國家的芯片產業發展起來,可是關乎到咱們深圳電子業發展佈局的重大事件……”

李灝其實一直都很關心段雲這個合資芯片廠的動向,從段雲當初蓋廠房的時候,他就開始定期詢問芯片廠這邊的施工進度,偶爾坐車路過八卦嶺這邊的時候,也會下車遠遠的看上一眼。

芯片可以說是電子工業王冠上的明珠,歐美日本發達國家都是以舉國之力發展芯片產業,尤其是對面的日本和臺灣地區,政府對於芯片產業的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也正因爲如此,日本和臺灣地區纔會從80現在出集成電路第三梯隊,迅速發展到了第一梯隊,而此消彼長,中國大陸這邊,芯片產業已經調到了第二甚至第三梯隊,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

如果段雲能在深圳把芯片產業發展起來,那麼將來的深圳電子業毫無疑問會成爲全中國領頭羊,這對於一直以來將電子業確立爲支柱產業的深圳來說,意義非常的重大。

但即便現在段雲的合資芯片廠已經投產建設,李灝內心還是有些疑慮的,因爲引進生產線把工廠建起來只是邁出了第1步,只需要前期投入足夠的資金即可,然而如何將這個芯片產業發展壯大,並且在世界佔據一席之地,這纔是最艱難的考驗,段雲能不能經受這個考驗,李灝其實心裡並沒有底,畢竟之前國家投入了那麼多財力,物力,人力,到最終也沒有取得很好的效益,天音電子廠作爲一傢俬營企業,想要邁過國家都邁不過去的坎兒,這聽起來就有些不現實。

“李市長,其實關於芯片廠將來的規劃發展,我還是有很多想法的,不過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有一些前提條件。”段雲也看出李灝的心思,於是說道。

“什麼前提條件?”

“其實很簡單,就是缺人才。”段雲一攤手,接着說道:“李市長,上次你也和我一起去過深圳大學,本意是想和他們學校建立一個實驗室共同開發新產品,但這件事最終沒有成功,不過我覺得咱們不能就此放棄,既然深圳和廣州本地就有高學歷的人才,咱們理應把這塊區域優勢利用起來……”

“你們咋還缺技術人才啊?”聽到段雲這麼說,李灝笑着搖了搖頭,接着說道:“你們連中科院北自所最頂尖的技術人員都挖過來了,這樣的研發團隊,不要說在咱們深圳,就算是放眼全國,也沒有幾家企業有你們這樣的技術研發陣容的……”

“可如果是搞芯片產業的話,這些人才還是不夠。”段雲很乾脆的說道。

“還不夠?這麼多頂尖人才還不夠?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別的企業有一兩個大學生就很不錯了,你這裡倒好,最普通的技術員都在大學畢業,你還想怎麼樣?”李灝顯然覺得段雲這麼說有些過分了。

“我跟你說件事情,我之前去過東芝公司兩次,也參觀了他們公司的研發中心,東芝的研發中心總共有研發人員2700多名,幾乎全部都是微電子專業的頂級人才,半數以上都是日本公立大學的高材生,而且那些大學都是類似於咱們國家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除此之外,他們的研究生碩士博士也佔到了整個研發團隊的1/4,並且還有很多從國外留學回到日本的高級專家,您可能覺得我芯片廠的研發中心人才已經很多了,但是和人家公司公司比起來,我這百十來號人組建的研發團隊在人家那裡,根本不值一提……”

“東芝公司的研發團隊這麼強大嗎?”聽到這裡,李灝也頓時吃了一驚。

“東芝公司在日本也只是排名前5的芯片公司之一,日本還有其他幾家跨國企業研發團隊陣容比他們還要強,如果您不相信的話,您也可以去日本考察一下,看看咱們的芯片產業和國外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段雲說道。

科技公司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段雲要想讓自己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那就要儘可能多的吸納招攬高技術人才,既然深圳市政府如此重視芯片產業,那麼段雲,完全可以藉助這個機會,讓市政府這邊幫他出面“招兵買馬”。

“這個……你們公司現在還在繼續進行技術人才的招聘工作嗎?”李灝思索了一下問道。

“招聘工作一直都在進行,不過你也知道,目前咱們國家高校實行的是統一招收,統一安排的政策,而且我們公司招聘的要求比較高,除了學歷之外,必須還要有從事微電子相關工作的經驗,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安排廣州深圳這邊微電子以及其他專業的在校大學生來我們廠實習,獲得和高校直接成立聯合研發項目,最大限度的將咱們當地的高等人才利用起來……”段雲說道。

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雙贏第八百五十三章 連夜安裝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遊戲卡帶第三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電子錶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賽第九百四十五章 羊羣第五百二十章 辦事處第六百七十八章 建立售後體系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趁熱打鐵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稿費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五百三十章 大考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年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落差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管理權第二千零九十六章 隱蔽的戀情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自賣自誇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見面第2338章 入鄉隨俗第二十二章 息事寧人第2250章 金融團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私立醫院第三百四十章 攤牌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新任市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愛第十七章 頂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內幕第五百四十章 車載收音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互惠互利第七十一章 趙東昇的怒火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九百七十章 廣告續約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偶像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語補習第四百五十章 大局觀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慢工出細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文泰來聯盟第四百六十章 強硬態度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商業道德第十六章 混個臉熟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國際戰略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預售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商業同盟第2182章 張肖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望子成龍第二百零三章 入廠視察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香港精英第二千零九十章 北方的信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投產儀式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優勝劣汰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現代化物流第八百六十六章 廠長任命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重要建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如履薄冰第三百八十四章 趁熱打鐵第2330章 焦點人物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請教第九百二十九章 優勝劣汰第九百三十二章 緊張的工期第九百三十七章 破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國際戰略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320章 技術自信第二十五章 忠告第四百三十八 爭執第五百九十九章 安撫第二十二章 息事寧人第三百一十章 雞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二百七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四十三章 話柄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榜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世界十字路口第五百八十五章 建廠報告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辭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