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高度評價

一直以來,深圳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靠三來一補生意起步的,廠房擁擠燥熱,工人很多,做的都是最簡單的組裝工作,包括合資企業也是如此,從香港那邊的當人用淘汰二手的機器,在那裡進行服裝和電子產品的粗加工生產,工作和住宿的環境都不是很好。

但在段雲的芯片上,偌大的無塵車間光潔程度令人驚歎,而且上千平米的生產線,卻只有寥寥十幾個技術人員在操作機器,自動化程度之高,絕對是國內其他企業望塵莫及的,也讓很多同來的私企老闆大開眼界。

以至於有的私企老闆都感到自行慚愧,和段雲的芯片工廠相比,他們的車間簡直稱其不上是個車間,更像是窩棚豬圈!

負責介紹車間生產情況的是吳剛,小夥子很有眼力勁,口才也非常的好,帶領的李灝等市領導仔細的參觀了車間的每一個生產環節,表現的不卑不亢,非常有自信。

從車間走出來之後,段雲又領着他們前往研發中心參觀。

“小段,你老實和我說,你到底通過什麼渠道能把中科院的人都招到你們公司來的?”

走在半路上,市長李灝忍不住對段雲問道。

今天來芯片廠參觀,確實讓李灝感到了不小的震撼,除了車間廠房的高度現代化,段雲研發團隊的“豪華”陣容,也讓李灝感到了吃驚。

關於段雲企業缺乏頂尖技術人才的事情,李灝也是知道的,之前她曾經陪着段雲一起到深圳大學參觀,並且想在深圳大學建立產學研的合作模式,只可惜最終沒有成功。

但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段雲就挖來了這麼多國內頂尖的技術人才,這確實讓李灝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我們一個私營企業能有什麼辦法?只能是通過高薪招聘,外企給他們開一個月500的工資,我就給他們開1000,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的遊戲規則……”段雲苦笑着說道。

“哈哈哈,你倒是挺實在。”李灝聞言笑着說道。

“咱們真正的企業想做到全國第一,那就必須有國內頂尖的人才。”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說到底,還是咱們深圳的政策好,市政府這些年來都爲了招商引資吸引外來人才,也給予了不少扶持政策,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好的環境,人家才願意來咱們深圳工廠工作。”

面對李灝等市領導,段雲始終表現得非常恭敬,不敢妄自尊大。

其實說起來,如果當初不是李灝當機立斷,拍板給段雲劃撥出了這200畝工業用地,段雲的芯片廠根本不可能建起來,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段雲始終對李灝心懷感激。

實際上,80年代的中國企業,如果和當地政府搞不好關係,想發展起來是很難的,而在這方面,段雲的天音電子廠和深圳市政府之間的合作,絕對堪稱典範。

這兩年來,段云爲深圳市政基礎建設捐款超過2000萬,這個數字遠遠超過深圳的其他企業,包括深圳圖書館,上步工業區,以及八卦嶺工業區幾所學校託兒所幼兒園,以及兩個工業區的部分主幹道,也都是段雲出資修建的,這完全超出了一個私營企業所應該擔負的社會義務範疇。

段雲這麼做,當然也有自己的私心,主要目的還是爲了能和深圳市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且私營企業承擔一部分社會職能,這也非常符合國家對於私營企業的期望。

當然段雲得到的回報也是不小的,無論是工業用地,還是外匯留成政策,這些還都只是段雲能看得見的,至於看不見的幫助,那就更多了。

其實段雲剛來深圳的前兩年,也是充滿危機的,因爲他的私營企業發展的太大太強,加上他的高調作風和巨大知名度,他的事情甚至引起了國家高層保守派的主意,讓他成爲了一個很有爭議性的人物,以至於有人提出要對段雲的企業進行“調查”,但這一切,最終都被適當李灝擋了下來。

歷史總是充滿各種偶然性,但在這其中又有一些必然性,段雲一次又一次,看似有些保守的做法,讓他有驚無險地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但總的說來,深圳市領導確實有很高的遠見卓識,才最終讓段雲在這裡建成了國內最先進的芯片生產企業。

“說到底,還是你小的本事大。”李灝笑了笑,接着說道:“咱們深圳真的非常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這些年來,從前任李市長開始,一直都把電子產業當成咱們深圳經濟的支柱產業進行扶持,我們政府這邊也一直在引導企業走發展產業高科技的路線,但實際上,咱們深圳真真正稱得上高科技企業的寥寥無幾,你們天音電子也算是其中一家……”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灝有些感慨,從當初特區成立之後,深圳市政府就一直想着發展高科技電子產業,然而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底子薄弱,所以深圳成立這8年來,深圳大部分都是以倒爺爲主的皮包公司,倒買倒賣,走私猖獗,即便是深圳的很多國營省屬部屬企業,絕大部分乾的也是三來一補的低端生意,產品技術落後,即便是合資企業,在國內做的也都是一些低端加工產業,核心技術則牢牢的掌握在外方手中。

也正是因爲如此,段雲的電子企業才顯得格外的醒目,天音電子的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還能夠出口創匯,最可貴的是作爲一傢俬營企業,它還具備如此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絕對算得上是深圳私營企業中的一顆明珠。

“李市長過獎了,我們就是一家小廠而已。”聽到李市長對他們企業評價如此之高,段雲連忙謙虛的說道。

“小廠?你的謙虛過頭了吧?”李灝笑的着搖搖搖頭,接着說道:“不過你們企業發展的這麼好,我還是想對你們提幾點要求……”

“什麼要求?”段雲問道。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全新國產電腦系統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華爲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自費留學生第六章 次級品第四百八十六章 人情債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黑馬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宣傳力度第2409章 生存之道第一千零四十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華爲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驚人的實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定價第七百一十章 程清妍的擔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產品定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強強聯手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正式供應商第七百三十二章 爭吵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國家隊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2319章 試探第2329章 手機發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密談第四百三十章 妥協的藝術第七百八十四章 摒棄前嫌第八百四十三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九章 打破記錄第五百七十五章 購買軟件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四百九十五章 竣工典禮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科研差距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商會成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對賭協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奢望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文泰來聯盟第六百零四章 審查第二千零九十六章 隱蔽的戀情第五百零八章 頭髮長見識短第二百八十六章 元旦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捷報頻傳第2392章 達成協議第2355章 商界領袖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撕破臉皮第2373章 紅星1號第四百章 敲打第2306章 商業邏輯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攤牌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九十一章 理解萬歲第四百三十七章 於淑蘭的要求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五百一十三章 定心丸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備選方案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重啓議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2240章 小酌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精神小夥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富人俱樂部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2331章 尊重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重要佈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驗貨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五百三十二章 登山第五百六十章 金獎名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太古集團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爾沃下線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開拓國際市場第九百三十七章 破局第八百八十二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內部招標第九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之光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貸款第二百四十三章 翻譯人才第五百五十章 用工考覈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瘋狂的訂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軟件研發中心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九百三十章 底層企業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四十六章 新用戶第二千零五章 雄厚籌碼第八百五十三章 連夜安裝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八百五十三章 連夜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