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文泰來聯盟

當天下午,段雲就派人幫蔣明煒買好了機票,第2天,在段雲一名貼身安保人員的護送下,蔣明煒坐上了返回北京的飛機。

蔣明煒爲首的軟件團隊組建成功,讓段雲終於可以騰出手來開始下一步的工作。

對於自己公司的未來規劃發展,段雲一直都是有清晰思路的。

按照前世人的總結,造成我國芯片產業發展緩慢的有三大原因:第一是資本不足,第二是人才斷層,最後就是機制缺乏。

但實際上,中國在芯片領域落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展的路徑沒有走對。

日本半導體行業成功崛起的原因在於,在官方產業協調下,大型寡頭企業組成聯合投資的“研發聯盟”,在該領域進行聯合攻關。

韓國的情況也同樣如此,在政府的支持下,三星這樣的寡頭企業在國際上通過併購組建成體系的研發聯盟,因此兩國成功的經驗就是:由政府產業政策驅動,領軍寡頭企業組建研發聯盟進行技術攻關。

但段雲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條件,他到現在爲止都是孤軍奮戰,雖然去年國家電子工業部在廈門開會,提出了531戰略,即“普及5微米,研發三微米,公關一微米”,落實了芯片研發的南北兩個基地,一個點的佈局,南方集中在江浙滬,北方集中在北京,基本一個點是西安。

所以這次會議結束之後,國家對北上廣進行了重點投資,但參與項目的全部都是國營企業和科研院所,根本不打算扶持私營企業,所以段雲無法通過國家來獲得發展芯片產業的資源。

不過好在深圳市市長李灝對段雲的支持力度比較大,幫他們解決了工業用地以及政策問題,之前還專門領他找到了深圳大學的領導,想幫他們建立起產學研的合作模式,雖然沒有成功,但還是讓段雲非常的感動。

段雲最初的打算就是和國內的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走聯合研發的路子,但由於國家政策不允許高校和私營企業合作,所以這也就斷了段雲在國內走聯合研發的路子。

既然國內產學研這條路走不通,擺在段與另外一條聯合研發的道路,那就是模仿當初的三星公司,在國際上通過併購組建成體系的研發聯盟。

然而段雲雖然現在手握着1500多萬美元的外匯,但是僅憑這點錢,在國際併購市場根本掀不起任何的風浪,哪怕是美國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研發企業,股價也在幾百萬左右,而這樣的企業能否產出段雲想要的技術成果還是個未知數,況且受限於巴統協議,中國的企業還無法直接購買國外的頂尖高科技。

既然現在政策不允許和高校院所聯合研發,向國外合資併購這條路也被封堵,段雲短時間內只能靠自主研發,等待國家政策的放寬。

除了聯合研發,我國同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差距懸殊的,另一個很突出的原因,就是國內的骨幹企業沒有像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那樣形成協同效應。

美國有個所謂的“文泰來”聯盟,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只配對英特爾的芯片,在覈心技術的研發上強強聯合比單打獨鬥效果要好,固守自己擁有的一畝三分地,形不成合力是難以成事的。

段雲也是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從他當初成立電子廠的時候,就通過技術控股了很多小型私營企業,形成了一個內部完整的小型產業鏈,這個小型的產業鏈爲他後來在錄音機和隨身聽市場獲利豐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成立芯片廠家之後,段雲也想搞一個類似美國“文泰來”的聯盟,之前他曾經和侯爲貴的中興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前段時間去北京的時候,又和長城電腦的總經理王之達成了合作意向,但是光憑這兩家企業,還是無法構建成一個強大的內部聯盟,他還需要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當今的世界上, PC電腦基本就是美國人的天下,他們有微軟的windows軟件,英特爾的IC芯片,谷歌的搜索系統,以及蘋果的電腦的整機,這個聯盟可以說是天下無敵,歐美和日本始終在個人電腦領域,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更不要說超越。

而日本方面,則把家用電器做到了極致,從最早的電視機,錄音機,電冰箱,到後來的隨身聽,卡拉OK錄像機,紅白掌上游戲機,無一不是暢銷世界的劃時代產品,而且日本在精工製造,自動化加工,以及微電子方面也堪稱當世無敵,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供應鏈聯盟,所以在家用電器方面,國內短時間內也是難以超越的。

段雲思來想去,感覺只有在通訊產業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口。

無論是當前的程控電話,到後來的尋呼機,小靈通,手機,以及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手機產業,幾乎就是爲中國量身而定的,早期的電話內部構造並不複雜,而且國內市場需求量也很大,它既是高科技的產品,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美日歐等國家由於勞動力成本昂貴,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高,而國內如果能夠掌握其先進技術的話,就會擁有非常大的人力成本優勢,最終形成產品的價格優勢。

當前無論是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國的朗訊、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公司和法國的阿爾卡特,都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

當然,段雲本身並不打算自己開辦一家電話通訊公司,即便他想幹這一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國內的通信產業基本都被國家控制,私人企業想進入這一行,目前沒有任何可能。

所以段雲真正的目的是成爲國內通信產業上游供貨商,無論是大型程控電話,數字交換機,還是 GPS等領域,對芯片的需求量都非常巨大,段雲也可以在國內組成一個類似美國電腦產業的中國版通訊產業“文泰來”聯盟,主攻通訊產業。

先前段雲已經和侯爲貴的中興公司聯合研發來電顯示自動留言功能的電話,這是段雲邁出的第1步,他還需要尋找另外的合作伙伴。

很快,段雲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華爲的創始人:任正非。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申請通過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六百七十五章 機牀到貨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門當戶對第九百三十章 底層企業第三百九十六章 破爛王第六百八十章 瑞陽的邀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廣交朋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目光短淺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2299章 偶像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大型服務器第六百三十章 頭等任務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學期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鐵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卡拉OK第九百六十八章 廣告續約第2233章 年終總結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交叉授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工業軟件第2354章 指點建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權利掣肘第五百九十六章 財神爺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中國首善第五百八十章 轟動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2392章 達成協議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網絡帝國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扭曲的經濟結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支點第2313章 MP4播放器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點考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招標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雙線作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驗證成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德文翻譯第八百三十八章 大婚第二百四十七章 備註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明則暗鬥第八百三十三章 校長面談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貨大樓第八百二十章 重要會面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可靠夥伴第九十七章 山寨品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笑柄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福利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肺腑之言第2323章 亞洲之星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保密資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賓至如歸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戰略第四百五十一章 棋先一招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土地財政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沃爾沃重卡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階梯銷售第七百一十七章 上步工業區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物流快遞網絡第三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專利壁壘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饋贈第2353章 大唐電信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導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商會會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寶貴的承諾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合資條件第五百五十七章 志趣相投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六十四章 高薪第2331章 尊重第2209章 忠實粉絲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三角債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過渡策略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第七十二章 當事人第二百零六章 看房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結束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製音響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輝煌時刻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跨國貿易第二十三章 上門服務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逆勢成長第2324章 學術會議第2191章 超高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