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番外】貓兒篇三

五月十三。

巳時散朝,陳初回到平日處理公務的文德殿時,寒露已在此侯了多時。

得知是貓兒有事相商,陳初顧不上更換常服便去了寶慈宮。

貓兒操持陳家後宅、主政後宮的時間已有二十餘年,孟子云:居移氣,養移體,身居高位多年,貓兒早已涵養出一股雍容淡定氣度。

可今日,陳初明顯能看出貓兒似乎有些焦慮。

甫一見面,貓兒便道:“陛下,妾身好像辦砸了事”

說話時,貓兒微微蹙着兩道細細柳眉,眉心擰成一團小疙瘩這般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苦惱神態,已許久未曾出現在貓兒臉上。

陳初不由呵呵一笑,在貓兒身旁坐下,只道:“辦砸便辦砸了,這天下誰還敢爲難我家娘子不成?”

貓兒聞言不禁莞爾,這才緩緩說起了昨日媒婆去往三十里鋪唐家納彩之事此事,夫妻二人自是有過交流,但細節執行卻全由貓兒來做。

貓兒這般着急,自然是因爲她也擔心唐家人應下了別家親事,鬧出烏龍,纔想出讓了白露找人先穩住對方父母,待兩個孩子畢業後,再正式議嫁。

卻不想,昨日唐父反應那般大,竟將納彩禮丟出了門外。

事後,貓兒換位思考仔細一想,確實辦的不夠妥帖設身處地,若她是女方父母,對方前來提親卻連自報家門這點基礎信息都不提供,定然會覺着對方輕看自家才這般倨傲。

迄今爲止,皇嗣中只有蜀國公主一人出嫁,但她嫁的是蔡源之孫,倆孩子情投意合在先、兩家又關連甚深,議嫁流程不需特別準備,兩家稍一溝通便水到渠成。

但是稷兒的婚事,卻不存在這般順暢的溝通渠道,貓兒既想按照民間習俗將流程走完,卻又礙於兒子在學堂尚未暴露身份,沒能做到坦誠相待,以至於弄巧成拙。

說起來,貓兒也是第一回以母親身份爲兒子操辦婚事,有些疏漏在所難免。

爲了補救,貓兒今日找來陳初,想要官人陪她親自登門,既是彌補,也是表達誠意。

“先前是貓兒心急了”貓兒自責分析道:“唐家小娘既然是稷兒自己看上的太子妃,我這做母親的更該真誠一些,若被她誤會皇家看不起她家,不免影響兩個孩子的感情。”

若在外人看來,大楚太子相中了一名民女,皇后娘娘能同意,唐家已是祖上燒了高香,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哪裡敢生出怨念。

但貓兒出身民間,首先站在了婆婆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稷兒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她自然希望兒子能覓得良妻.唐家小娘身上的某些賢內助特質,貓兒看重,卻又不是最看重的因素。

貓兒最看重的,便是希望唐家小娘能像自己愛陳初那般去愛她的兒子,自然不想因自己一時辦事不妥,讓小兩口心中埋下芥蒂。

“陛下若無事,能不能陪臣妾去趟三十里鋪?”

貓兒說罷,頗爲期盼的望着陳初,後者略一思忖,卻道:“待過了晌午吧,我遣人知會常世清一聲。”

“常世清?”貓兒唸叨一聲,纔想起此人是浚儀縣知縣,而那位於京東三十里的三十里鋪正在浚儀縣治下。

“需要這般大張旗鼓麼?”貓兒想盡量低調。

陳初卻轉頭望着貓兒,笑道:“娘子這是關心則亂了?我們夫妻二人此去,總不能再瞞着身份吧?”

“那是自然.咱們身爲男方父母,若登門時仍藏頭露尾,不免顯得太不尊重人家父母了。”

“這不就得了?”

陳初好笑的看向貓兒,見後者似乎仍沒聽明白,便忽然擡手揉了揉貓兒精緻貴氣的龍蕊髻,笑道:“傻了不是?咱們登門,若無常世清作陪,難不成自我介紹時,自說自話朕是皇上,貓兒是皇后?便是說了,誰信?”

“哦呀!”

今日反應有些慢的貓兒剛聽明白,便覺頭上一墜,只見精奢髮髻因陳初的揉搓,已斜斜垮了下來發髻好看繁複,卻禁不住外人這般揉搓啊!

畢竟,誰能想到會有人敢這麼揉皇后娘娘的腦袋。

“陛下~!”

貓兒似嗔似嬌,一手扶着搖搖欲墜的髮髻,嗔怪一聲。

已許久未見過貓兒這般神情的陳初,不由玩心大起,哈哈一笑後,雙手捧着貓兒的臉蛋,啪嘰一聲,在她臉蛋印了一口。

這才起身走向殿門,邊道:“我先去文德殿處理公務,待用了午飯,便與娘子一同去往三十里鋪。”

衆目睽睽此時殿內足足有侍女嫲嫲五六人,堂堂一國皇后,先被揉亂了髮髻,又被當衆偷香。

貓兒又羞又尷尬.同時,心頭卻又泛起那麼一絲不足以爲外人道的蜜意。

還好有寒露救場,“你們先下去吧。”

一聲吩咐後,其餘侍女紛紛退出殿外,寒露扶着一手託着歪斜髮髻的貓兒,走向了後頭寢殿。

待貓兒在梳妝鏡前坐下,寒露立在身後,幫貓兒取了珠釵鳳簪,熟練的幫貓兒重新梳順長髮、盤髻。

貓兒坐在鏡前,不知想起了什麼,嘴角慢慢蕩起一抹淺笑,對貓兒知之甚深的寒露適時笑道:“娘娘和陛下成婚多年,卻一如少年夫妻.”

“甚少年夫妻呀如今稷兒都要娶媳婦兒了,本宮快要做惡婆婆嘍.”

說着自嘲的話,但貓兒嘴角的笑意卻越來越濃,最終也沒忍住,略略得意道:“陛下也是的,幾十歲的人了,在本宮面前還像個孩子似得,就愛捉弄本宮。”

聽人說話要聽的懂重點,寒露自是明白,娘娘話裡的重點是‘陛下在本宮面前像個孩子’,邊幫貓兒梳頭邊笑盈盈回道:“可不是麼,從未聽說過陛下在別的娘娘面前露出童趣一面.不過卻也正常,畢竟當年陛下落難時,是皇后娘娘一勺粥一勺粥救回來的,在陛下心裡,皇后娘娘自然與旁人不同。”

俗話說‘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縣治距離東京城僅三十餘里的浚儀知縣常世清便屬於最後一種情況,附郭京城一來說明面臨着尚書遍地走、侍郎多如狗,需時時小心的情況。

二來,這樣的知縣,權力已被限制到了最小的程度,委實憋屈。

但除了這兩個缺點,也有優點.畿縣知縣,雖只有七品,但因地理位置緊要,能在此任一方父母者,無一不簡在帝心,同時也是深受陛下信任的一種表現。

就如常世清,他不但畢業於淮北學堂,且有過在近衛一團服役的履歷,並且其父常德昌,自二十多年前首屆西瓜節時便與皇上結下了情誼,堪稱根正苗紅。

今日午前,曾經的戰友、如今在親軍中任營長的趙恆忽然到訪,將常世清嚇了一跳。

得知午後陛下即將親臨浚儀縣,常世清既覺突然,又滿是疑惑。

午後未時末,陳初騎馬、身後跟一頂轎子,隨行侍衛幾十人,各穿便服,果然出現在了浚儀縣。

在城外等候的常世清一見這身打扮便知,皇上不欲驚動太多人,便低聲請示,是否入縣衙休息。

陳初卻道:“今日有樁私事,需煩勞常知縣。”

“不敢當,陛下只管吩咐。”

“皇后聽聞你縣三十里鋪唐見秋之女秀外慧中、賢良淑德,有意爲太子說下這門親事,特請常知縣爲媒,以成好事。”

所謂‘皇后聽聞’自然是爲了給兩個孩子遮掩.稷兒和唐家小娘完全屬於自由戀愛。

但如今,大楚正處在新舊思想的劇烈交鋒之間,年輕人崇尚婚姻自主,中老年人則仍舊堅持‘父母之言,媒妁之命’。

爲了不使唐家小娘名聲陷入爭議,藉由貓兒看中了前者,主動登門提親,對孩子也是一種保護。

常世清聞言,驚愕不已。

他剛好知道唐見秋是誰,此人可屬於絕對意義上的普通人家.太子妃出於平民,這條消息足夠爆炸。

但他反應極快,馬上道:“微臣榮幸之至!”

太子妃人選本就沒有他置喙的地方,再者,陛下請他說媒那往後他便是未來皇上和皇后的媒人!

僅憑這層關係,日後只要不犯大錯,便是一個護身金符!

簡單寒暄後,常世清在前頭引路去往三十里鋪,也沒忘記悄悄安排人提前趕過去。

話說三十里鋪唐家。

要強了一輩子的唐見秋從未感到過這般失敗.自昨日趕走了三撥說親媒婆後,他家門前便熱鬧了起來。

小小村子,根本沒有秘密可言。

至少,唐家長子偷偷從軍、小女放着父親的私塾不上,轉而考進高等學堂這兩樁事,大家都清楚。

以前,因爲唐家這對兒女看起來很可能有出息,村民們尚不敢胡說八道。

可昨天馬員外請的那媒婆沒辦成事,眼瞅着馬家許下的大筆謝金打了水漂,媒婆對唐家充滿了怨念,便懷了壞心思,胡亂嚼起了舌根。

村裡有點什麼消息傳的極快,僅僅過了一日,唐家小娘跟着一名江南富戶私奔的消息便傳開了。

“.若非如此,那老唐怎會不答應馬家婚事?”

“我說呢!原來唐家小娘跟人跑了啊,怪不得一年多沒回來了老唐交不出女兒,自然不敢應下這門親事了!”

“嗐!我早就說過,女兒家讀那麼多書幹甚?你看,書讀過了,心便野了吧!老唐教了半輩子書,到頭來兒子不在身邊盡孝,女兒又跟人跑了,臉都丟盡了!”

外間議論,有好奇者,也有幸災樂禍者。

唐家兒女,曾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其子去年立有二等功,浚儀縣知縣曾親自登門送上牌匾、賞金。

其女也不簡單.三年前,整個浚儀縣只有六人考上高等學堂,而唐家小娘卻又是考中學生中唯一的一名女子。

好生讓人豔羨嫉妒。

此時忽然聽說唐家小娘跟人跑了,衆位沒有如此優秀兒女的家長,心中頓覺平衡不少你看,兒女再有出息,你老唐也享不到他們一點福,還跟着丟臉,遠不如俺們這笨兒子守在身邊的好!

緊閉院門的唐家院內,唐見秋坐在院內,耳聽院外隱約議論,臉色鐵青。

他自是不信女兒會做出與人私奔這樣的醜事.其實,想要證明也簡單,讓女兒回家一趟,謠言便不攻自破。

可.

“當家的,就讓女兒回家吧。”

一旁,唐妻抹淚道。

“休想!除非我死了!”

唐見秋依舊嘴硬.因背離了他的意願考上高等學堂,父女這幾年關係特別緊張,唐見秋以‘斷絕錢財支持’沒能逼女兒回心轉意,乾脆不許女兒再回家。

前年新年,唐家小娘過年時回來過一回,卻被唐見秋趕了出去。

至今,唐家小娘已經一年半未曾回家了。

其實,唐見秋對女兒的愛並不比別的父親少,奈何他們生在這個新舊觀念衝突的時代。

女兒豈他轉投新學、不顧斷絕錢財支持,堅持自己的選擇,只是惹怒唐見秋的表象。

內裡原因,則是原本森嚴的父權逐漸瓦解後,唐見秋的無所適從這位老學究,如今不但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這個時代,甚至也不知該怎樣和兒女相處了。

正暗自神傷間,忽聽院門被人擂響。

一肚子氣的唐見秋豁然起身,拉開院門正待發火,卻見門外竟是十多名扛着大包小包的衙役,對方一個個滿頭大汗。

遠處,一幫看熱鬧的鄰居,見衆多衙役忽然上門,只道沒甚好事,正踮腳勾頭往他們這邊張望。

短暫錯愕後,不待唐見秋髮問,打頭那衙役已不由分說走了進來。

“李三兒,你帶兩名兄弟灑掃,趕緊的!慶寶,快將桌子收拾一下!”

領頭的李押班一聲令下,衆衙役快速忙碌起來。

唐見秋張着嘴巴,望着這幫進院後不由分說便打掃起宅院的衙役,一臉懵逼。

可不待他發問,李押班已快速且小心的從懷中掏出一支精緻瓷瓶塞到了唐妻手中,“夫人!這是常知縣珍藏的雨前龍井,快燒些水,將茶泡了”

唐妻手忙腳亂接了,完全不明白髮生了何事,只好看向了丈夫。

唐見秋這才迷瞪過來,匆匆朝李押班一拱手,問道:“敢問李押班,到底發生了何事?”

老唐不過一個正常行禮,那李押班卻趕緊閃身躲開,連道‘使不得’。

唐見秋愈加迷茫.雖說京畿左近,許久未曾聽聞過公人欺負百姓的傳聞了,但也不至於像李押班這般客氣吧?

卻見那李押班一臉熱情笑容,湊到唐見秋身旁道:“唐公!果然是能藏得住事的人啊!這般大喜竟還能做到面色如常,小人佩服!”

“大喜?”

“對啊!知縣說了,這不但你唐府大喜,更是我浚儀全縣大喜!”

“到底是何事!”

眼瞧李押班顛三倒四、雲裡霧裡的言語不詳,唐見秋終於生氣了。

李押班細瞧過去,見對方神色不似作僞,這纔不確定道:“唐公竟然不知?”

“知曉什麼?”

“皇后娘娘欲擇貴千金爲兒媳.”

“不嫁不嫁.”

又是來說親的!煩悶的唐見秋話剛出口,猛地反應了過來。

而旁邊的唐妻更是震驚,雙手不受控制的一抖.常知縣珍藏、不捨得喝的雨前龍井啪一聲掉在了地上,也顧不上男女之別了,上前一把抓住了李押班的胳膊直晃,“你你說誰要我綰綰做兒媳?”

“皇后娘娘啊!”

李押班看着地上摔碎了的茶葉罐,心疼的直咧嘴,卻也不敢怪罪唐妻昨日,她還是老學究之妻,但今日過罷,她極有可能要化身爲太子岳母、未來的皇后之母。

“你你.你沒搞錯吧?”

唐見秋結結巴巴道,表現的還不如妻子。

“嗐!我怎敢拿這事來說笑!唐公,快些準備一下吧!皇上和皇后娘娘就在後方,今日便是要登門親自向您二位提親,須臾便至.”

“皇皇上,來我家親自提親???”

唐見秋艱難複述完這句,緊接兩眼一翻,竟昏了過去。

“哎呀!唐公!”

233.第229章 蔡南工業區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115.稍晚一會第604章 終章79.第79章 這樣的鷺留圩第396章 班師回朝165.第163章 錢多,速來!第431章 自作孽,不可活110.第109章 投名狀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麼?第397章 寂寞深宮春欲晚,黃昏映在殿西頭第416章 更惱人的事279.第275章 國師養成計劃376.第367章 天下之中第429章 金帝南狩,忠勇榆州第411章 袍澤 同志 父子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113.第112章 莫讓她賭輸第495章 江寧易得,情字難解第441章 關中鎖鑰 天下陣眼286.第282章 陳小哥,當爹了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第545章 以退爲進,誅心之言第478章 民心易主第431章 自作孽,不可活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齊忠良!368.第360章 羅老爺,享年五十九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131.第129章 營商環境第552章 天變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第9章 避水裹風乾坤袋第529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93章 晴日驚雷121.第119章 要做曹孟德?第498章 內部暗涌,驚天大案?189.第187章 又捲起來了51.第51章 入籍72.第72章 臥龍鳳雛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第613章 【番外】蔡嫿篇二281.第277章 死灰復燃?356.第349章 漢家可再興矣!51.第51章 入籍128.第126章 棲鳳嶺斬白牛232.第228章 後方緊吃第432章 聯亶抗亮第50章 西瓜狂想曲311.第307章 春夜殺機第15章 授技第450章 帝京,帝京!330.第325章 楚王第32章 廣而告之94.第93章 來者不善第381章 來將何人!230.第226章 西取桐山?(二合一)第606章 【番外】玉儂篇二67.第67章 皁衣鐵拳279.第275章 國師養成計劃第29章 夫妻夜話第556章 大意了第31章 花明月暗籠輕霧第560章 奧斯卡大賞251.第247章 還是你們年輕人第467章 殞命砥柱山194.第192章 燒完自然就不燒了384.第374章 暗流第64章 讀書人的嘴第41章 夏風不識情第558章 請諸位同死第502章 到底哪出錯了?275.第271章 願得一人心第410章 冰清玉潔陳小哥第526章 你就作死吧!第419章 ‘國舅爺’夢斷潁川道165.第163章 錢多,速來!第387章 望夫石130.第128章 回家!第496章 殺雞儆猴第511章 自罰三杯第443章 當頭棒喝第413章 虎頭的兄長又是誰?298.第294章 私密話389.第379章 偷襲261.第257章 狐假虎威?85.第85章 冤家253.第249章 甲子姻緣360.第353章 糧食危機?273.第269章 跋扈?那就跋扈給你看看79.第79章 這樣的鷺留圩138.第136章 好日子143.第141章 請你自重131.第129章 營商環境第17章 仙桃!仙桃!!仙桃!!!88.第87章 今日齊呼孫大聖386.第376章 初露鋒芒第564章 祖宗基業,可增不可減。第42章 大個子 小不點121.第119章 要做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