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趙村長家的酒席早就散了,一羣年輕人在院子裡面收拾東西,
樑大隊長和趙村長他們喝的臉都紅了,此刻坐在炕上抽着菸袋正在說着什麼。
wWW★ttкan★Сo
韓立家這邊依舊非常的熱鬧,何米她們做好飯纔到南屋叫韓立吃飯。
北屋郝紅敏、楊秀英等人圍坐了滿滿一桌,吃飯的時候說的都是一些比較開心的話題,關於下午阮少軍那個神經病沒有一個人提及。
晚飯過後沒多久,來韓立家的人再一次多了起來,不管什麼原因、什麼心思現在都沒辦法把人拒之門外。
韓立如同機械一般的把這些人全都應付走了之後,他直接躺到炕上一點都不想動彈了,感覺這一天比自己連續不斷的在深山裡面攀山越嶺還要累。
晚上何米、戚招娣、侯玉華在北屋休息,韓立一個人在南屋睡覺。
一開始韓立在等何米過來,但是戚招娣今天額外的精神拉着她們一直聊天沒有絲毫的睏意。
何米見狀只能偷偷跑出來跟韓立說了一下,韓立見狀打算一會去檢查郝紅敏和楊秀英的功課,這時候有人輕輕的敲響了南屋外面的那個門。
第二天一大早,韓立家就響起三跨子的轟鳴聲,帶上張超美、趙向軍、樑爲忠、張趕幫他們三個人穿過街道、出村往縣城去了。
至於戚招娣被韓立強制留在家裡面好好的學習,儘管韓立根據這段時間戚招娣的學習進度預測,她想要考上大學、中專的機率幾乎是等於零。
一些老知青跟郝紅敏她們幾個人想法一樣,去年因爲減產導致很多人都沒能回家,今年的收成那是肉眼看得見的好,所以這些人都在琢磨着回家的事宜,他們進山全都以撿山貨爲主,柴火什麼的暫時沒有考慮。
趙局長上任後的第三天,韓立叫上他和牛大海來自己家吃飯。
韓立這次回到縣城之後依舊過着以往的生活,不過因爲戚招娣被留在了上河村,張超美在這裡留宿的時間變多了,不過她有自知之明三次中最少有兩次把王春花從公社叫來一起。
但是其他人就不行了,特別是阮少軍他們這幾個今年新來的知青,他們今年不能回家,哪怕是一羣人燒一個火炕,分到每個人頭上的柴火數量也不少。
而且那些打算回家過年的老知青還說了,柴棚裡面的柴火數量在他們明年回來的時候必須跟現在一樣,不能讓他們明年回來踩着積雪進山撿柴。
時間很快又過去幾天,上河村那邊已經開始各種爲即將到來漫長的冬季做着在準備,無論村民還是知青全都上山撿柴、撿山貨總之是各種忙的忙活。
趙村長這兩天也成功上任了,當天由組織、宣傳部的領導親自送他上任。
但是韓立依舊讓戚招娣嘗試一下,只有努力過、嘗試過纔算完美一個的人生,最後要是真的沒有希望,再按照原先給她預留的路走下去也不遲。
一番講話過後,趙村長成功的變成了趙局長。
關鍵今年絕大部分老知青都打算回家,這一下整個宿舍取暖的問題就全壓在不想回家和不能回家的這些人身上了。
吳麗麗看到這個情況還特意跑到縣城那邊向韓立討教,最後得到了韓立推算的消息,並且捂着熱乎乎的小肚子,邁着有些不自然的雙腿坐上了回上河村的馬車。
隨後由丁正民帶領着很多機關單位的領導到場,着重的強調了一下縣企業管理局的重要性,縣領導班子相信企業管理局在趙勝利同志的帶領下一定能夠爲縣裡面.。
唯獨跟韓立交好的何米、郝紅敏、馬潤萍那些人沒有絲毫的動靜,要知道往年的這個時候她們除了自己會去山上撿一些外,還會從村民手中淘換一些,但是今年她們這些人沒有絲毫的動作,有人問起的回答也是一模一樣。
“我們家裡的柴火還有不少,而且等村裡面分糧了就打算回家過年,所以柴火就不淘換了,山貨等臨走的時候再找鄉親們換也不晚”
郝紅敏她們這個理由完全站得住腳,可以心安理得的聽從韓立吩咐在家專心的學習。
剩下的這些人爲了渡過漫長的冬季就要抓緊往回劃拉柴火,起碼也要達到大家商量好的數量。
老知青這邊沒什麼問題,他們已經過慣了這樣的日子,秋收後進山檢柴、撿山貨,沒人催促、不用着急,用比較悠閒的姿態就能在冷下來之前把柴火弄夠。
但是阮少軍他們幾個人就不行了,今年到上河村插隊之後就沒怎麼下過地,他們跟着大家去山上新鮮了兩天就扛不住了,於是就開始找村民淘換柴火。
不過因爲阮少軍上次得罪了趙村長跟韓立兩個人,再加上樑大隊長跟村裡姓趙的推動,所以整個上河村不但沒有一家跟他們換柴火,還說他們這種行爲是T機倒把,ZB家的做派。
一開始確實把阮少軍他們給氣的不輕,他們來上河村的這幾個月沒少跟村民那邊淘換各種蔬菜、雞蛋,其他知青也是這個樣子,爲什麼到現在就變成這樣了呢?
苗豐華、包愛國、熊雙英和賈萍很快就想明白自己這是被阮少軍給連累了,於是這四個人就開始疏遠阮少軍,進山撿柴的時候也不跟他一起了。
阮少軍差一點沒給氣爆,可這種事說到天邊他也沒理,弄不好還會被扣上T機倒把、ZB家做派、不團結同志的帽子,於是小河邊上的一大片蘆葦叢就遭殃了,不過他也沾染了一身葦花,遠遠的看去就跟穿了一身孝似的。
這種情況下,阮少軍一個人不敢進山撿柴,而且他也沒有那個體力,更也受不了那個苦。
老知青每一天都在說着讓大家儘管的把柴弄夠,要不然等下雪了之後就會變的更難等等。
阮少軍沒有辦法,他只能去附近小河村、中河村、王家屯找人換柴。
這人挪活、樹挪死還真沒錯,阮少軍今天去了小河村還真給他換回來一些柴火。
不過他今天去的時候只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沒有從村裡面借板車,儘管他跟好幾戶人家都說好了,但是最後只能用一條繩子揹着一捆柴火回來。
第二天,阮少軍去村倉庫那邊借了一輛板車,心想着自己今天只需要跑兩三趟差不多就能湊夠自己過冬的柴火數量了,然後他要每天嘲笑苗豐華、包愛國、熊雙英和賈萍他們這幾個牆頭草苦哈哈的進山撿柴。
阮少軍滿心歡喜的拉着板車離開倉庫後,保管員鎖上門就來到了樑大隊長家。
緊接着樑大隊長就騎着馬找到了紅旗公社的二把手關雙貴,他們倆早就認識,但是關係加深還是在慶祝趙村長的升值宴上。
一小會的功夫,一大羣人騎着自行車就衝出了公社的大門口,不過單獨騎一輛自行車的人不多,大多數都是一輛自行車上兩個人,有自行車上甚至連前面大梁上都坐了人。
這些人裡面不但有公社裡面的*委會、知青辦,還有組監組、羣團組和民衛組的人。
關雙貴和樑大隊長看着這些人出去之後,他們又坐回到屋裡面開始接着閒聊起來。
阮少軍從小河村往上河村的知青院拉了一板車的柴火,儘管他裝卸、走路已經很累了,但是想着自己要在苗豐華、包愛國、熊雙英和賈萍他們幾個回來前把屬於自己的柴火數量弄夠,然後就能盡情的嘲笑他們,於是身上頓時就充滿了幹勁,拉着板車再次往小河村去了。
阮少軍再次來到小河村,笑呵呵的裝滿今天的第三車柴火,他正在用繩子固定的時候,一羣人直接把他按倒在地上,不由分說的就給捆好,連人帶車一塊給弄到了紅旗公社的院子裡面。
雖然阮少軍這一路上一直在喊,但是沒有人理會他嘴裡面的這些廢話。
東北這邊雖然在爲貓冬忙活着,但是無論從心情和時間上都比較輕鬆,大家可以靈活的掌握自己的時間。
但是從華北開始往南的地方,所有人依舊在地裡面忙活着。
華北、華南、陝西、陝北此刻正在收秋,收秋結束之後,大多數地方還要再種上一季冬小麥,並且起好壟,最後還要給小麥澆灌上一遍上凍水,這纔算完成了今年地裡的所有農活。
並且像華北、華南大部分平原地界,他們燒火、做飯、取暖基本上只能依靠莊稼地裡的秸稈。
所以每年到了分糧的時候,這裡的村民和知青不但要領糧食,還要領取屬於自己的秸稈,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黃豆的秸稈,這個東西燒起起比木柴稍差一點.。
分到的秸稈要是不夠燒的話,這裡的人就只能去路邊、荒野、河邊收割一些的乾枯野草回來湊數,至於樹枝這種東西只能靠運氣獲得,你要是敢去砍倒一顆活着的樹。
再往南方的地區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那邊現在的耕作制度大多數都是以三熟爲主、二熟爲輔,中間還要種植其他的農作物,沿海的一些地區還要種植經濟作物,一年到頭能夠休息的時間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