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見聞

bookmark

第702章 ,見聞

半夜的時候,起來兩人替換了之前的兩個人。

晚上,漆黑的大森林裡傳來各種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聲聲入耳。

而最多的就是青蛙的叫聲了。

第二天早上。

天剛剛亮,衆人便起牀了。

此時的樹林霧氣繚繞,四周到處都是小鳥和其他動物的鳴啼,彷彿置身仙境一樣。

有人去小溪邊上打水,回來燒開,用作飲用水。

周小川看了一下,這也不怕寄生蟲啊!

隨後大家都拿着一個乾糧在那裡啃着,一邊啃,一邊喝着煮開的水。

周小川坐在張和平的身邊,一臉奇怪的問道:“張哥,你好好的林場不待,跑這裡來幹嘛啊?”

骨頭籤子、剪子、鏟子、毛刷,還有一個像鐮刀一樣的短刀。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的人便將之前準備好的幹樹皮和剛剛挖的苔蘚拿了過來。

此時不尋山,人們也開始說起話來了。

張和平搖了搖頭,“他們說只要幾天就好了,挖到人蔘就回去了。”

衆人繼續向着別的方向搜素。

一邊走,張和平也在低聲給他普及着這裡知識和一些有趣的事情。

對於紫光的傳說,他或許明白是什麼原因。

黃椴林低聲吆喝道:“參包子呢?”

去頭去根,把皮給剝掉。

周小川看着這一幕也是一陣好奇。

一行人沒有一個人說話。

把頭也不是好當的,要對地形比較熟悉,還得觀察山形山勢、樹木草頭,判斷哪個山頭會有人蔘。

不過大部分都是聽把頭在給那些人傳授一些知識和一些趣事。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

放山就是根據這個特點來尋找人蔘。而且人蔘喜歡和椴樹爲伍生存。

半個小時以後,黃椴林在一顆灌木前停了下來。

嚴禁民間採挖人蔘,所以挖人蔘一直被當做一項秘密活動。

黃椴林將人蔘放到苔蘚上,抓了一點坑裡的土,將人蔘給包了起來。

周小川吃着手裡的玉米餅子,想到這樣下去得找到啥時候啊!

黃椴林聞言笑了笑,“哦,這是刻上幾條痕跡,意思就是8個人,旁邊的痕跡,意思就是我們發現了4葉參。告訴後人,這裡挖到過人蔘。可以在附近尋找。”

還有更倒黴的是碰到蛇,你喊了蛇,就得把蛇揹着。

其他人聽的也是頻頻點頭。

哎~~~

轉眼又到八月間,成幫打夥去放山。

索寶棍,拿手間,撥拉蒿草仔細觀啊。

周小川將目光放在了張和平的身上,意思是解釋一下唄。

那肯定有懲罰。

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條件的地方,人蔘生長的可能性很大。

又比如,老古話說的:下有人蔘,上有紫氣。

撕成兩半,遞給他一半,“找根結實的棍子繫上,我們去旁邊站找找。誰找到就是誰的!”

把頭爲頭棍,中間的人稱爲腰棍,排在最外邊的爲邊棍。

“什麼時候回去?”

黃椴林聞言便吆喝了一聲。

便奇怪的問道:“你這些天都沒吃乾糧?”

黃椴林嘆了口氣,對着其他人說道:“這裡有人打過柺子了,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

把頭是放山的領頭人

這種環境遮陰透光,密而不閉。

他們拜的是老把頭,是人也是山神。

展開以後,裡面放着不少的東西。

“棒槌成熟的時候,會吸引來許多的鼠類,鳥類,這樣附近就會有毒蛇捕食,所以你們碰到人蔘到時候反而不要掉以輕心。別一激動把規矩給忘記了。”

“幾葉?”

將紅繩給系在上面。

張和平對着周小川問道:“好了沒?”

隨後對着旁邊的人吆喝道:

“大夥跪下!”

有這個儀式,一個是保佑拿到大參,另外一個也算了保平安。

張和平的話,讓他一陣的奇怪。

爲了掩人耳目,民間便形成了許多暗語。

吃了早飯,黃椴林便對着幾個人詢問了一下,“都好了沒?好了的話!就出發!爭取一天就回去!”

儀式結束以後,黃椴林便招呼人羣向着山上走去。

起參。

黃椴林交代其他人從旁邊找周正一點的石頭,搭了成一個簡單的小房子。

“行吧,那就入鄉隨俗吧!”

這幾個人裡,曾經被叫做二蛋的黃椴林就是這些人的把頭。

“哦,那邊麥子收完,已經在挖參了,沒事幹我就跟着過來了。”

吃完午飯以後,幾個人又繼續按照原來的位置,開始繼續向着山上地毯式的搜索。

三拜九叩過後,便看到黃椴林跪在地上,從背後的籮筐裡拿出一個紅色布包。

半個多小時以後,一顆小拇指粗帶着很多須的人蔘才被挖出來。

而且把人領進山,也得把人都領出來。

“他們估計要在這裡待半個月以上吧,不過要是挖到一個大參,會有人先送回去,到時候我就跟他們一起回去了。”

此時這顆灌木上有一節人爲掰斷的痕跡在上面。

被神話過後,漸漸有了這個習俗。

突然,右邊第二個人驚喜的喝道。

東西弄好以後,黃椴林拿着斧頭在最近的一棵大樹上砍下一塊長二十公分,寬十幾公分的樹皮。

而紫色的光穿透性最強,站在樹底下向上看的時候,所以會形成紫光現象。

走在路上,黃椴林手拿繫着紅繩的木棍,一邊敲打草叢,一邊唱着歌。

用棍子拍打一下附近的草叢,趕忙從兜裡掏出一根帶銅錢的紅繩。

回答的人正是剛剛發現人蔘的人,這人是昨天值夜的耗子。

旁邊的張和平見周小川手裡的的餅子。

這玩意他在剛出大鵝進入長白山的時候,在林子裡也看到過,猜測是標記,但是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周小川接過紅繩笑了笑,隨後四周看了一下,找到一顆大拇指粗細的低矮灌木,把主幹掰斷。

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爲了思想集中,整個過程中不許亂說話。

中間倒是發現了兩顆3葉的4年參,不過他沒說出來。

銅錢系在身邊帶,中間栓兩個大銅錢吶。

人蔘曾經是清朝的立國之本。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笑了笑,隨後岔開話題低聲問道:“張哥,他們在這裡要待多久啊?我們啥時候回去?”

意思是有人蔘的地方會看到紫光。

而張和平帶着周小川來到邊上,沒有和他們在一個隊伍。

老把頭說是山神,其實是四百年從山東前來放山的老把頭孫良,他爲了救放山的兄弟,而長眠於長白山。

比如伱要是喊了蘑菇,那你就得把蘑菇揹着。

他明白這個後人是說的後代。多年以後過來的話,可能會有人蔘種子掉落子附近形成人蔘。

在他們隊伍的附近,兩人學着找了起來。

幾人聞言便紛紛跪在了石頭前。

人羣來到山坡,黃段琳便給幾個人安排了一下位置,人員拉開,彼此相距兩三米,隨後人羣便並排向着山上緩緩走去。

又說了一些神話傳說,比如人蔘姑娘一天能跑九個山頭,躲着放山人。

人蔘的生長環境就是溼度大,在山區溼度大的情況下會形成霧,太陽光形成色散現象。

一邊走,一邊用手裡繫着紅繩的木棍扒拉着草叢,仔細觀察草叢裡是否有人蔘的存在。

大家聞訊,一臉高興的跑了過來。

“給老把頭磕頭,讓老把頭保佑我們上山拿大參!”

周小川在旁邊聽着,也算是被普及了一下知識。

“適合長野山參的地方,在西坡和東坡。”

挖人蔘的時間是漫長而無聊的。

人蔘在這個季節結果,被人稱爲紅榔頭市。

隨後他低聲對着周小川解說了起來。

…………

色散現象唄。

所以放山人也有自己的口訣:三丫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

頭棍和邊棍負責引路,負責把握着全隊前進的方向和節奏,還得防止迷路。

爲了尋找人蔘,也是爲了防止草叢中的毒蛇給咬到。

周小川聽的是津津有味,感覺這些比他趕山挖到人蔘更加的有意思一些。

這叫排棍兒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疑惑了一下,“挖到就回去?只挖一顆?”

有了開門紅,大家的心情也是好多了。

一個小時以後,在一個山坡下衆人停了下來。

尋找人蔘也被稱之爲壓山。

周小川百無聊賴的拿着棍子在草叢裡扒拉着,時不時的挑飛一條蛇。

周小川點了點頭,“嗯,我好了。”

周小川聞言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笑道:“哦,我帶的玉米粉,一直沒捨得吃,平時我都在這裡面打小動物吃,就怕糧食吃完了,又打不到獵物。”

周小川點點頭,便在那裡聽黃椴林那些人在聊天。

隨後在上面刻了幾道痕跡。

“棒槌!”

“來來來,把老爺府搭上。”

幾個人組成的隊伍就叫放山幫。

而此時旁邊已經有人在附近尋找苔蘚。

拿出東西,黃椴林便在那裡忙活起來。

聽到他的話,張和平笑着將自己手裡木棍上的紅繩解了下來。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不過我們兩個就這樣看着嗎?”

將繩子系在人蔘枝葉上。另外兩頭則是系在旁邊的小樹苗上。

周小川見狀便奇怪的問道:“把頭,你這是幹什麼?”

採參的稱之爲放山或者趕山,人蔘稱爲棒棰,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好在沒讓他們兩個也跪下,不然就尷尬了。

周小川看着這些人慢慢尋找,他也是一陣的無聊。

作爲懲罰,那就是看到什麼喊出來以後,你就得揹着。

這些他已經看不上眼了。

既然有規矩。

這裡的蛇還真不少啊!

忙活了半天的時間,快到吃中午飯的時間,衆人毫無所獲。

張和平低聲對着他笑道:“所以啊,你一會別說話,不然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

而他則是掐了三根大小差不多細的樹枝,插在了小房子前面。

張和平聞言哦了一聲,“早知道我就跟你一起過來了。”

瞧見棒棰大聲喊,忙把紅參繫上邊。

嘴裡紛紛唸叨着保佑他們拿大參的話語。

旁邊的張和平對着他低聲解釋了一下。

說完,把自己的一半紅繩又給繫了起來。

這還算是運氣好的,你要是看到石頭,喊了石頭,那你就得把石頭揹着。

興師動衆的過來,連露營的地方都搭建好了,挖一顆就回去了?

不過他沒有去問。

打包好以後,將東西放到了其中一個人的揹簍裡。

人蔘因爲懼怕強光,所以人蔘一般生長在草木,低矮灌木以及高大喬木的三層立體環境中。

不能空手而歸。

沒見過這陣仗。

“4葉!”

不然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把頭。

黃椴林見大家都弄好了,便招呼着一起去了山坡。

“嗯,差不多吧!不過也不是一定的。”

對方見狀笑了笑:“‘打拐子’,就是這些折斷的樹枝,意思是這裡已經有人搜尋過了。

這樣可以防止重複壓山!

還有就是迷路的時候,這也是一個座標。”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難怪他看到邊上的人每隔一段距離,就折斷一節樹枝。

(本章完)

第1008章 ,迅速破案第514章 ,小竈。第1025章 ,我不想死在外面第537章 ,出發徽州。第938章 ,第一次發現沐浴露用途這麼廣泛!第294章 ,技術科也有美女。第932章 ,撞了就撞了第1299章 ,短兵相接。第624章 ,愛菊懷孕。第359章 ,意外的升職(求訂閱)第1260章 蝴蝶效應第938章 ,第一次發現沐浴露用途這麼廣泛!第682章 ,外省採購員的到來第767章 ,上門送禮第937章 ,這關係太複雜了。第248章 ,出車第56章 ,意外來人第619章 ,第1080章 ,炸街第388章 ,撤離(3)第837章 ,莫名的敵意第318章 ,我去教小米畫畫。(二合一)第1236章 (現實)小地瓜,又是一道菜第519章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五,混進孤兒院第21章 ,再見胡老三第515章 ,交公糧第63章 ,廁所有着落了第932章 ,撞了就撞了第1087章 ,這人終於走了。第936章 ,這日子還怎麼過啊!第179章 ,馮凱做黑市第564章 ,弄個取暖。第1115章 ,周隊長他來了第455章 ,。第670章 ,手續辦齊第1028章 ,小米的去向第1222章 ,東洲災難第1172章 , 大院開始熱鬧起來了。第139章 ,冒充糧商第727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410章 ,稀罕的照相機。第1195章 ,夜談第967章 ,萬老頭也是戲精第1002章 ,走後門第593章 ,出發前(2)第883章 ,還是要靠關係第893章 ,實惠纔是最重要的第615章 ,周老師第378章 ,送物資第1069章 ,怒火中燒第907章 ,想錢想瘋了第1016章 ,腦子這東西不能隨便亂碰無奈。第39章 ,回家第328章 ,換酒。第439章 ,趕集(1)第1059章 ,創業需要謹慎第751章 ,你這風水不好第233章 ,抵達京都第912章 ,“藝術”發源地第1286章 ,何明月想法第163章 ,空間變化第593章 ,出發前(2)第821章 ,有人送禮第564章 ,弄個取暖。第1077章 第1074,小動作第826章 ,這傢伙肯定是在嘲笑自己。第941章 ,不接受潛規則。第972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第337章 ,當兵太苦了,你好好上學吧。第233章 ,抵達京都第237章 ,偷溜第1132章 , 三秒鐘感動先收回來第1092章 ,買不起,也不敢買第74章 ,空間突變第1079章 ,算賬第946章 ,心裡接受能力太差了,這就猝死了第175章 ,送狗第591章 ,廣交會的任務第1049章 ,連夜搶救第265章 ,下廠下鄉(4)第1263章 ,救人,粥先生。第1051章 ,周“磚家”第1302章 ,我們不拖後腿就好了第1072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778章 ,第483章 ,賣藥材第705章 ,不走難道留在這裡準備上貢嗎?第373章 ,造假。第419章 ,臨行前第864章 ,買的不是拖拉機,而是大白菜?第31章 ,說好的小弟呢?第69章 ,捱揍第1062章 ,我有名字第945章 ,一會可別哭鼻子!第1067章 ,天塌下來了。第582章 ,過年。第1218章 ,七五·八第164章 ,借糧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