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西夏狀元

韓風有些憐憫的看着李純祐,目光裡的不敬之意,就連端坐在寶座上的皇帝都看得清清楚楚。若不是兩國開戰,貿然殺了韓風,對於和談絕對沒有好處的話。李純祐可是貨真價實動了殺機。

“我和鐵木真是結義兄弟。如今,不算反目成仇,但是大家立場不同。鐵木真要擴張,我要收復失地。他的擴張是建立在不讓我收復失地的基礎上,我當然不能答應。換言之,鐵木真的野心是和實力成比例的。在他只擁有乞顏部的時候,他的野心在乃蠻人的地盤。隨後,就瞄準了呼倫貝爾草原。一統草原的鐵木真,不但對金國用兵,也開始了西征。他說過,天下間的土地,都應該作爲蒙古人的牧場。”

“但是漢人沒有那麼強的侵略性。譬如西征花剌子模這種事,如果對方不逼過來,我們也沒興趣揍他。與鐵木真合作,就是與虎謀皮。唯一能夠和平共處的,只有我們兩國!”韓風抖露了條件:“如果西夏願意臣服大宋,侍以臣子禮。大家可以坐下來仔細談談,保持兩國長久以來的睦鄰友好關係。”

李純祐冷冷的說道:“以臣子禮,決計不可能,使者先回去休息吧。”

見到西夏國王一口回絕了自己的提議,韓風也不着急,談判就是這麼回事。對方不可能一下子答應自己的條件,大家總是要磨洋工,磨來磨去的纔好談妥條件。要是乾乾脆脆就一口答應下來,反而會讓韓風很不放心。

韓風施施然的給李純祐施了個禮,大搖大擺的走出皇宮。

羣臣中,一人的目光看着韓風的背影,若有所思。使者一般都入住在禮部下屬的賓館之中,韓風這次到來,還是受到了很高規格的接待,禮部左侍郎一直陪伴左右。晚宴,也稱得上是國宴級別,只不過,比起漢人的山珍海味來說,這些玩意還是有些讓人不太入眼,勉勉強強大家吃個賓主盡歡得了。

酒席散後,帶着一身酒味兒的韓風,回到房間正要休息。忽然,無法快步走進房裡,低聲稟告道:“大人,興慶府,咱們錦衣衛的暗樁,有密信聯絡,說有人想要面見大人。”

韓風頓時來了精神,想來這次到興慶府,並沒有白來一趟,至少在西夏文武百官面前袒露了自己的要求之後,還是有人願意跟大宋合作的嘛,便問道:“有沒有查過,是什麼人想要見我?”

“查過了,是西夏大都督李遵頊。”無法答道。

韓風差點沒叫出聲來,狀元皇帝想要見自己……那這事兒就好辦的多了。雖然從未跟李遵頊見過面,可這位著名牆頭草的風範,韓風上輩子就已經一清二楚了。當即說道:“好,即可給我安排,馬上去見李遵頊。”

無法有些詫異,韓風很少這麼做事,突然去見西夏大都督,難道就不怕對方有什麼別的打算?不過,身爲下屬,對於上級指示還是要一絲不苟的完成。無法辦起這樣的事來,輕車熟路。賓館裡外,有數百名西夏官兵站崗。他們的崗哨按照兩明一暗佈置,把守着每一條出入的道路,但這些都是漢人玩剩下的把戲,要是無法不能帶着韓風混出去,那才奇怪了。

沒有叫上其他人,韓風和無法兩人悄無聲息的潛出賓館,興慶府大戰即將來臨的氣氛很濃,夜晚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出沒。偶爾有巡查的官兵,拿着刀槍從大街上走過,餘下的,便只能聽見更夫的梆子聲。

躲過了幾路兵馬,又繞過了幾條小巷,韓風和無法終於來到一處很隱秘的倉庫,這裡平時沒有人居住,幾乎是密封着的倉庫顯得十分寒冷,只點着一支長長的蠟燭,幾人在倉庫裡等着韓風的到來。

看到韓風和無法進入倉庫,那人很明顯鬆了口氣,他揮了揮手,示意部下都出去。韓風也吩咐無法在外邊等候,兩人這纔算正式見了面。

李遵頊的年紀不算大,不過三十來歲,長得十分儒雅,難怪是狀元出身,舉手投足間帶着一股淡淡的書生氣。他擔任着大都督的職務,時不時也要在軍中公幹,磨礪的也有幾分鐵血的意思。兩人這一見面,彼此都道了聲久仰。這句話,可不是吹捧,狀元郎和錦衣衛都指揮使,雖然是第一次見面,要說之前沒有聽過對方的名字,那就完全是在騙人了。

“不知道大都督這次找我,有什麼貴幹?”韓風明知故問,笑呵呵的說道。

李遵頊嘆了口氣,緩緩的說道:“其實,找韓大人來相會。在下也是冒着極大風險。如果被人知道了,那就是死路一條。不過,有些話,不跟韓大人說,實在不快。”

“哦,那請講!”韓風灑脫的說道。

李遵頊沉吟道:“我身爲西夏大都督,掌管全國兵馬。當然知道韓大人今天在朝堂上,說得都是實話。西夏大軍如今在冊的有二十餘萬,實際上,還能保持戰鬥力的,差不多隻有十萬。”他笑了笑,目光微微一側,大家都很明白,說十萬已經是吹了點小小牛皮的,撐死不過七八萬而已,不過,已經很接近真相了,韓風也犯不着上來就打臉,揭破他的謊言。

“西夏軍力每況愈下,和金國交惡過,和蒙古大戰過。之前金人沒有進入中原的時候,一百多年來和大宋的戰爭就沒有斷過,老實說,就算是大宋,在對西夏年年用兵,財政上也很吃不消。更何況我們西夏並沒有那麼多錢,許多皇族子弟和有識之士,早就已經不想打仗了,安心把自己的國家搞好不好嗎?”

韓風知道他說的是實情,西夏要不是生來就面對衆多天敵,以他最鼎盛時期的帶甲近四十萬,的確可以向大理、吐蕃等國開疆闢土。就算吐蕃那裡的土地,西夏人看不上,大理也算不得太窮。在段家的治理下,大理一直還過得去。

只不過,西夏從來就沒有開疆闢土的機會,大軍不是被宋軍牽制,就是被女真人壓制,現在又多了蒙古人。來自草原上的天敵,讓在西北崛起的党項人吃盡了苦頭。党項人號稱天生的戰士,結果跟蒙古人一比,發現自己的外號其實應該是蒙古人的。而農耕的漢人和漁獵的女真人,揍起西夏人來,一點兒都不含糊。

現在西夏國庫空虛,軍力廢弛,老百姓聽見打仗兩個字就頭疼。最重要的是,就連貴族之間也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像李遵頊這樣的,身爲大都督,幾乎是全國兵馬最高領導者,已經出現了厭戰情緒,還能指望餘下的人,有多少雄心壯志呢?

“如果能夠結束戰亂,那是最好不過了!”李遵頊淡淡的說道:“大宋和西夏之間要是可以保持和平,那西夏就可以把大軍集結在北方諸郡,就算不能打敗蒙古人,至少我們可以集中力量,保證重要城市不會丟失。蒙古人要是敢冒進的話,就要提防後路被斷。而且,西夏不是中原,想要在西夏就地解決補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西夏當年還是大宋領土的時候,食糧大多數是由陝西那裡解決。党項人並不是農耕民族,西北的土地也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造一個魚米之鄉出來。蒙古人以戰養戰的方法,在西夏用起來,是相當困難的。只要堅壁清野做得好,不主動出戰,各路援軍能夠聽從朝廷的命令。自保,至少是沒有問題的。

韓風悄然再給李遵頊補了一劑強心針:“如果大宋可以和西夏結盟的話,蒙古人也不敢貿然進攻,長城線握在我們手中,宋軍有好幾路兵馬可以隨時突襲呼倫貝爾草原。那裡已經是蒙古人的根據地,鐵木真可不願意冒着呼倫貝爾草原被洗劫的風險,傾巢而出來攻打西夏!”

“是啊,同樣,蒙古人想要進入中原的話,一來要突破長城線,二來,去草原上幹些殺人放火的勾當,我們党項人,也絕對心甘情願!”李遵頊笑道:“韓大人,看來我們的心思是一樣的,希望西夏和大宋可以結爲兄弟之邦啊!”

韓風有意無意的說道:“我們希望有個屁用。陛下可一點兒都沒希望,他今天就一口回絕了我的提議。李兄莫怪,我這人心直口快,有什麼說什麼。今天我已經跟陛下把利害關係說得這麼清楚了,他居然還拖拖拉拉,真不是個做大事的人!”

李遵頊若有深意的看着韓風,緩緩說道:“陛下擔憂的是,如果宋人撕破盟約,再度悍然進攻西夏,我們可就手足無措了!”

“你說的也是!”韓風幽幽的嘆了口氣:“空口說白話,誰也不肯信的。國家之間,實力爲尊。大宋當年和女真人簽下的盟約也不知道有多少個,但人家說反悔就反悔,轉眼間就帶着兵馬打過來。你能把他怎麼樣?”

“我看,要是滿足了幾個條件,大宋和西夏的盟約肯定能成!”李遵頊自覺探到了韓風的心思,終於發自內心的笑了出來。

第九章 出門十步者,死第八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九章 含怒出手第十四章 事出有因第十八章 命懸一線第三十一章 夜探第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十七章 唐仲友第六十七章 世家子弟第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三十章 逢林莫入第十一章 兇手第五十四章 以身爲餌第五十八章 捧殺第四十七章 州橋驚魂第七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七章 世家的面子第八十章 西夏亂第九十二章 妖豔的火第八十七章 指點江山第七十八章 狗的潛質第二十九章 淮南!淮南!第十八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五章 雨天伊人,連城玉佩第十六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十四章 自在不自在第二十九章 有錢人第五十五章 暴風雨之前第四十八章 雪夜第七十九章 截然不同的風景線第三十四章 升官第四十七章 談判第七章 不安分的夜(四)第五十章 運輸大隊長第六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七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二十八章 立國第二十九章 藥力下的女人第三十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章 千古風流第六十四章 高射炮打蚊子第二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七十四章 合作第十九章 鷸蚌相爭第三十二章 出征第一章 利其器第四十章 來日再議第四十九章 一字記之曰第八十一章 改變歷史的兩個小玩意第七十二章 雁當家的第五十二章 潘多拉寶盒第五十四章 嘉王趙擴第七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九章 藥力下的女人第三十一章 歷史真相第三十一章 罷工潮第六十六章 迷霧重重第十四章 留門第六十六章 曹孟德第七十七章 對面不識君第六十五章 雙樹莊第五十五章 歡天喜地逃亡路第二章 帷幕揭開第七十五章 天知道第四十八章 不情之請第七章 驚人真相第三十八章 父女情第八十二章 必勝第十六章 朱熹的虐娼事件第四十章 來日再議第五十九章 霧裡看花第三十三章 復仇的人第五十一章 草原雨夜第三十八章 父女情第五十七章 放權第二章 帷幕揭開第五十九章 出事兒了第六十二章 貴客樓第二十一章 救星第五十四章 以身爲餌第六十六章 叛變第三十七章 宮變第五十章 運輸大隊長第七十三章 戰場相見第五十九章 找事第六十八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二十三章 下藥第二十九章 淮南!淮南!第七十三章 不妨直說第九章 含怒出手第三十九章 再見佳人第四十七章 州橋驚魂第四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三十章 三大政策第六十四章 自己的麻煩第三十一章 歷史真相第五十二章 留下第八十九章 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