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軍當時在軍中大量配備了專門剋制騎兵的牀子弩,威力強勁的神臂弓等,還配備了裝填火藥的弓箭,這也是最原始的火器。
再加上先進的攻城武器投石機,這些裝備了大量先進武器的岳家軍的戰鬥力可謂是直線飆升。
這些裝備不止岳家軍有,其餘部隊包括韓世忠的韓家軍也有,所以不算是岳家軍的獨門武器,只有一樣,岳家軍佔了絕對優勢,那就是戰馬。
北宋爲什麼幹不過金國?除了當時崇文抑武、壓制武將的大政方針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北宋缺馬,只能用步兵對抗金國的騎兵,而騎兵的戰鬥力數倍於步兵,大宋自然很難抵擋。
金兵的精銳部隊中,每個士兵有兩到三匹戰馬,而大宋朝的騎兵,十個人裡邊能有六七個有戰馬的就已算精銳。
倒不是他們不願意多整點兒戰馬,實在是早先丟了天然牧場幽雲十六州,再無大型養牧基地了。
在這種普遍疲軟的情況下,岳家軍卻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這支騎兵不但人強馬壯,而且總數在兩萬人以上,按後世的建制規模計算,岳家軍光騎兵就有一個軍。
騎兵需要戰馬,大宋朝又不產馬,但岳家軍卻有兩萬騎兵,這馬從哪兒來的?
岳飛的馬匹差不多都是從僞齊搶來的。僞齊是金軍扶持下的漢人傀儡政權,這一政權的樹立,爲金軍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軍馬、金銀等物品。
可以說,它是女真由草原深入內陸的“給養站”。也正是瞧準了這一“給養”功能,岳家軍屢屢偷襲。
僅紹興六年八月間,岳家軍猛將楊再興就從僞齊那裡搶來了一萬多匹戰馬。不光是軍馬,連岳家軍的吃喝拉撒,以及很多軍費上的開支都是僞齊供應的。
有了這些戰馬,岳飛的親軍背嵬軍就屬於天下無敵的騎兵部隊了。
“那大哥平日與金軍打仗,靠什麼制勝呢?”李寺心想岳家軍即使騎兵再強,也強不過金國的騎兵,人家是馬上民族,騎射是與生俱來的技能。
而且宋軍裝備的武器,很多是繳獲敵軍而來,那說明敵軍都有。
岳飛淡淡一笑道:“我岳家軍,老兵多,神臂弓對射,背嵬對衝,步軍決勝,就是這麼簡單。”
冷兵器時代,打仗的經驗很重要,岳家軍的老兵,都是經過了無數的戰火洗禮,在戰場上,一個老兵等於十個新兵。
而岳飛自身治軍嚴格,狹路相逢勇者勝,無怪乎岳家軍讓敵軍聞風喪膽。
但是按照岳飛的打法,即使是打了勝仗,損失還是很慘重的,比如神臂弓對射,你射中了對方,對方也可能射中你。背嵬軍衝鋒,金軍也有騎兵,馬上功夫半斤八兩,最後這個步兵,那是宋軍的強項了,可打到最後,金軍知道大勢已去早就跑了,佔不到多大便宜。
難怪趙構不願意打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助長了軍閥們的氣焰。
“大哥,你需要一種遠程武器,這樣你就不必派兵衝鋒陷陣了。”
神臂弓再強,射程有限,威力也不大,比起大炮差遠了。
李寺把大炮的構想跟岳飛一說,岳飛馬上兩眼放光,抓着李寺的手問道:“老弟,你這大炮什麼時候能夠製造出來?”
“大哥,我儘量在兀朮南侵之前配備你的部隊!”
如果金兀朮按期南侵,那麼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要是金兀朮提前南侵,那就不知道提前多久了。不過李寺已經掌握了大炮的運行規律,用理論指導製造,也用不了多久的時間。
得知李寺即將發明這樣的大殺器助陣,岳飛激動的一連喝了好幾杯酒,“難怪官家要授予你這樣高的官職,老弟你果然是不世之英才!”
只有在前線作戰的人,才知道武器的至關重要,岳飛對李寺的發明充滿了期待。
“老弟,大哥在前線等你,不見不散!”
岳飛在京城只能停留短短几日,畢竟前線隨時可能爆發戰爭,據機速房傳來的消息,最近宋金邊境的探子活動頻繁,金軍很可能在近期發動大面積入侵戰爭。
在宮中的趙構也是心急如焚,令各大戰區長官迅速到位,提前做好戰鬥準備。
陳規和瀏陽來的師傅齊聚京城,就歇息在李寺的家中。
瀏陽來的師傅名叫李開初,據說是李畋的十世孫,找他來的官員對李寺說:“此人名動瀏陽全境,凡煙花爆竹事物未有他不會的。”
李開初先於陳規到臨安,李寺就向他請教關於火藥的事情。
“李師傅,黑火藥的製作難不難?”
“李掌櫃,這黑火藥的製作,要說難,是很難,要說不難,也確實不難。”李開初四十多歲,身材壯碩,一看就是成功人士。
據說,李開初一家幾乎壟斷了瀏陽的火藥原材料供應,所以找他來,絕對是找對了人。
“何爲難,何爲不難呢?”
“難的是,這製備黑火藥的硝石礦不好找,不難是說,其實黑火藥的配比很簡單。”
中國古代的煉丹家在長期的煉製丹藥過程中,發現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夠燃燒爆炸,由此誕生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
公元808年,唐朝煉丹家清虛子撰寫了《太上聖祖金丹秘訣》,其中的“伏火礬法”是世界上關於火藥的最早文字記載。
硫磺和木炭都是很常見的物質,只有這硝石,確實屬於比較稀缺的物種。
說它稀缺,不是說自然界不多,相反,硝石遍佈於大自然的各個角落。
古代中國利用硝石是很早的,初時寫作“消石”,在戰國時已用做醫藥,其化學組成是硝酸鉀。
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機物質在細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後與土壤中的鉀素化合而成的。
所以每當秋高氣爽的季節,它通常呈皮殼狀或鹽花狀析出來,覆蓋在地面、牆腳,這就是所謂的地霜。特別是在豬圈、馬廄、廁所附近的牆角尤多。
硝民掃取這種含硝的土塊,置於桶內,加水浸泡。經過濾後,將濾液熬煮或曬乾,就得到硝石結晶。
此外,在某些岩石表面、洞穴或鹽沼地帶偶爾也會找到它。東漢時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上所記載的、“能化七十二種石”的“樸消”,根據它的“化石”性質,大概就是硝石。
中國煉丹術興起以後,方士很重視硝石,不斷摸索它的性質,說它是“感海滷之氣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爲水,柔潤五金,制煉八石,雖大丹亦不捨此”。在東漢問世的中國早期丹經《三十六水法》中,硝石就是主角。
但是這時候的硝石都是小批量的收集,直到火藥被髮明,還沒有大量的採集硝石的記載。那麼硝石需求量是什麼時候大幅上升呢?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那時帝王們爲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裡,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
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以後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裡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
於是,硝石的各種功用相繼被開發,加上它大面積的運用於軍事和煙花爆竹,硝石的需求量大增,這個時候,單靠收集自然界的硝石顯然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