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外海,三艘大明海軍的戰艦停在水面上,引起了長崎的極大震動。
這三艘大明海軍戰艦還並不是最強的戰艦,分別是兩艘50炮的鎮東級風帆戰艦和一艘32炮勇進級風帆護衛艦。儘管不是最強,但是一門門的火炮已經看上去極有威懾力,讓岸上的日本人驚恐不已。
鄭成功本人就在戰艦上,拿着望遠鏡眺望着這座日本唯一對外通商的港口。長期是幕府將軍的直屬地,所有的經貿收益其實都是由幕府掌控的,而附近的平戶、肥前等藩則都受制於鎖國令而不能有什麼作爲。
鄭成功的眉頭緊鎖着,他並沒有貿然投入戰鬥,而是觀察着長崎的形勢。已經被任命爲東瀛宣撫使,未來將會是鄭成功名義上的行政官的大明官員錢王孫看着鄭成功的樣子,說道:“瀛王是在擔心前去遞交文書的田川先生吧。”
田川先生就是鄭成功的親弟,跟母親姓的田川七左衛門,是鄭芝龍的二兒子。鄭成功七歲的時候返回中國,但是他的弟弟七左衛門是過繼給了田川家。不過七左衛門一直留在日本,作爲鄭家勢力在日本的代表。甚至在鄭成功對抗滿清的時候,七左衛門也一直在用在日本貿易獲得的利潤轉給鄭成功,支持他反清。
當鄭成功說大明要討伐日本,鄭家未來會成爲東瀛的主人的時候,田川七左衛門也表示了大力支持。鄭家在日本的諸多安排,都是由七左衛門來執行的。由於是鄭成功的二弟,所以鄭成功會以日本人的習慣,稱呼七左衛門爲次郎。
鄭成功準備攻佔長崎,以長崎作爲進取日本的基地,就讓七左衛門作爲使者,向幕府的長崎奉行島田守政遞交文書,告知幕府方面大明因琉球被竊取而對日本進行討伐,長崎方面如果想要避免戰火生靈塗炭,應立即投降。
這個行動多少還是會存在危險的,誰也不知道失去理智的武士會否會直接將“叛徒”七左衛門直接斬殺。七左衛門畢竟是鄭成功的弟弟,鄭成功對其安危是極其憂心的。
宣撫使錢王孫看着長崎那邊混亂的舉動,開口說道:“看起來交涉是失敗了,這羣日本人居然開始向他們那可憐的炮臺上派遣大筒足輕了。”
鄭成功心志一硬,毅然說道:“炮擊長崎!”
錢王孫笑了一下,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結局。作爲一名B級行政官,錢王孫的能力是很出衆的,不過每一個行政官都有自己的特色,錢王孫跟儼然已成爲大明異邦治理傳奇的吳敏相比,都是具有在異族地區統治的buff加成的,不過錢王孫的手段卻更偏向於鐵腕治理。
其實沒有錢王孫,白明修的態度也都是很明白的,對於日本沒有什麼柔軟度可講,哪怕是此時的明人沒有經歷過後世的那種慘痛歷史,可是萬曆朝鮮之役儘管勝利,但大明付出了巨大代價,朝野對於日本的觀感都很差,有懲罰的機會的話一定不應該錯過。
而民族性格上來說,日本人更是出了名的畏威而不懷德,他們容易敬服強者,但是很難對態度溫和的仁者有什麼妥當的反應。日本文化在承襲中華文化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獨獨將仁這個中華文化中可謂是核心精神的東西給撇掉了。所以,對日本一定要造成足夠的傷害,打疼他打怕他,纔能有未來更順利的治理。
二戰之後美國人佔領日本,儘管二戰期間美國人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傷亡,甚至在站上他們的土地之後,各種壞事都沒有少做,但是日本人卻始終恭敬服從着,街頭的日本女人果斷地投入美國兵的懷抱,麥克阿瑟胡亂寫的憲法,都可以被日本人拿來當成自己的憲法。
在古代史當中,日本向來是缺乏真正的外來入侵,因爲孤懸海外的島嶼地理,讓他們足夠安全,而他們倒是可以不斷地向外挑釁和製造事端。可是當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明的心理變化,已經讓這段狹小的海域變得不再成問題的時候,日本就再也沒有什麼天然的屏障了。
錢王孫是極爲支持鄭成功採用武力,甚至是採用極端武力對付日本的。他並不擔心什麼人口損失,日本列島的人口現在已經不少,就算人口損失大,接下來還可以從大明本土或者朝鮮等地補充新的人口來到這裡。錢王孫並沒有什麼保護和延續日本文化的使命感,他的職責跟琉球宣撫使連以桐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管理好這片土地,讓其能夠爲大明產生收益,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戰略上的,這樣日本就是大明的資產,而不會使得大明持續投入和產生不良的後果。
明軍的突然炮擊,讓長崎方面始料未及,他們倒是也想進行還擊,可是他們的火炮射程是近期有限的,而且這裡的士兵可能很多年都沒有真正摸過這些武器,在遇到真正訓練有素,採用現代化訓練戰鬥方式的大明海軍之時,就顯得非常的虛弱了。
一顆顆炮彈落在了長崎的港口碼頭上,原本還在工作的碼頭工人們,被突如其來的炮擊嚇得吱哇亂叫,到處跑命。而那邊的簡易炮臺上,長崎的岸防火炮還是相當初級的,不僅射程有限,而且操作者的經驗也有限。
當明軍已經安心舒適地射了近十輪炮擊之後,岸邊長崎的炮臺仍舊沒有發出什麼有效的還擊,甚至有幾門炮花了好久都沒有最終打響。最誇張的是,有一個炮位上的幾個長崎炮手,居然在點燃引信的時候發生了失誤,將他們的黑火藥給整個點燃了,將這個炮臺化成了並不太絢麗的煙花。
鄭成功已經瞅得見機會了,他立即下令道:“陸戰隊特遣1營,準備進行登陸!2營準備進行接應。”
這兩個步兵營可以說是現在鄭成功最依賴的對象了,鄭傢俬軍的實力明顯差一截,真的要遇上什麼硬仗,或者需要考慮什麼戰術戰法的情況,只能靠被廣泛認可實力的大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