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盟誓之後,白明修開始主導復國軍進入緊張的訓練和部署之中。
復國軍已經有了近代軍隊的雛形,甚至連軍銜和編制都改了。白明修是直接給以太子監國的名義授晉王李定國和鞏昌王白文選爲上將,這也是復國軍中僅有的兩名上將。其餘如靳統武等重要的部將,只是授銜少將,但實際上也只是帶一個步兵團。
李定國任復國軍主帥,也即總司令;白文選任副帥,即副總司令。只不過白文選現在的地位多少尷尬,相當於被架空,實際上白文選是以副帥的身份在擔任兩個重步兵團的指揮。
白明修的嫡系中,趙旭仍任警衛連的連長,但是同樣也任復國軍總教官,督促復國軍訓練之事。來自鐵炮足輕的林正則擔任了線列步兵第一團的團長,另外兩個團的團長分別由李定國的部將靳統武和前侍衛總兵鄧凱擔任。
白明修順手還在系統裡花錢兌換了一位騎兵專家,名叫齊爾放,雖然比吳敏這種A級人才差得多,只是一個E級人才,但是花費不多,僅有500幣。白明修便委任了齊爾放擔任遊騎兵第二團的團長。遊騎兵第一團團長則是李定國的兒子李嗣興。
至於兩個山地步兵團,都是白明修蠻族兵的底子,兩個團長分別叫山乙、洪勉。
復國軍的訓練正在緊張地展開,要將完全沒有太多近代軍隊戰術意識的明軍打造成戰場上的雄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白明修在系統中兌換了一些資料,其中一本名爲《西陸兵法》,原本是一本不存在的書,其取材來源於很廣泛的西方軍事戰例和理論,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普魯士人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只不過《戰爭論》成書於19世紀,其中很多重要的戰例都是拿破崙戰爭時期的。
這本《西陸兵法》總結了歐洲15世紀一直到17世紀上半葉的一些軍事戰例,甚至用春秋筆法對於“未來”的軍事發展也做了預測和準備。比起中國傳統的兵法書,這本兵法很少涉及謀略方面的東西,更多是事無鉅細地在講訓練、兵種、武器、後勤等極爲細緻的東西。
尤其此書對於至今歐洲幾大國家的陸軍情況作了詳盡生動的描述,講解他們的編制和作戰模式。對於古斯塔夫二世的軍事改革,以及歐洲國家的軍事發展進行了點評。
白明修花800幣兌換這本書的時候,也是有些遲疑的。不過當他大體瀏覽之後,覺得這次的兌換反而是賺到了。
謊稱是澳洲那邊的一位奇人在遊歷歐洲國家之後著稱的書,白明修將《西陸兵法》贈給了李定國。
李定國在初獲此書的時候,大爲震驚,讀之數日,如獲至寶。甚至他連夜讀書推演,幾乎夜不能寐。
最後白明修也是乾脆找軍事理論也不錯的趙旭,整理這本《西陸兵法》,直接開設軍官學校,培訓這羣大明的新軍官們。
雖說李定國爲復國軍主帥,但實際上白明修本身對軍務插手很多,很多政策甚至都是出自他手的。
白明修甚至編寫了復國軍的訓練手冊,安排了各部隊的訓練日程。不僅部隊有早操、晚操,白明修還帶有後世人特色地給復國軍安排了思想政治課,內容還是他自己親手編纂。基本上是講述清軍在中原的殘暴行徑,教授官兵們一些中國傳統的道德道理,甚至還會灌輸一點樸素的紅色思想理念。
總之他的思想政治課目的很明確,讓士兵們知道敵人是誰、爲什麼要打這個敵人,並且增強士兵的思想覺悟和政治性,同時提升他們凝聚力。
爲了提升士氣和團結,白明修還安排給復國軍一些文娛活動。他請那些難民中有本領的藝人,爲復國軍說書、唱戲,還讓復國軍自己進行文體活動。軍中蹴鞠很快就流行了起來,規則自然還是現代足球的規則。
李定國也是頗爲驚訝,爲何年紀輕輕的太子居然如此全能,甚至將偌大一個復國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安排得妥妥當當、人人歸心,這般本領是他也自愧弗如的。
復國軍的軍官們在這個階段會累一些,白天要組織士兵們進行訓練,下午到晚上的時間,還要接受總教官趙旭的講課。軍官們往往前一天晚上學到的東西,第二天就會應用到士兵身上。
明軍的隊列訓練也逐漸慢慢有了樣子。裝備燧發槍的第一團、第二團已經初步地可以使用“三段擊”,也就是半迴旋這樣的射擊技術。
裝備火繩槍的第三團,則是配合長矛兵進行改進版西班牙方陣“莫里斯方陣”的訓練。
在這個時候的明朝將領們,是不存在像後世一些人一樣,強自辯稱中國的戰術和技術是最好的,洋人處處不如中國。李定國他們非常靈活和自然地在吸收着來自西方和其他國家的成果。這個時候,明人還沒有故步自封到那種變態的程度。
敢於接受不如別人的現實,能夠虛心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和一個民族強大的體現。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白明修一邊練兵,一邊在緬甸搞建設,同時還不斷地派出探子前往滇緬邊境進行打探。
在訓練的隊伍裡,並沒有他的蠻族兵。因爲不同於另外的部隊,白明修的蠻族兵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山地部隊了。蠻族兵出沒于山林之中,隱蔽性強。白明修特意派出了兩個山地步兵團,在緬北高原活動。
一個個關於清軍動向的消息傳來,白明修已經探知,吳三桂和愛星阿果真分兩路共十萬大軍從雲南出發,直撲緬甸。按照這個速度,清軍將於十一月末抵達阿瓦,擺在白明修面前有兩個選擇,據守阿瓦城打一場防禦戰;或者主動出擊,野戰殲敵。
在得知清軍即將到來的時候,白明修還沒有什麼震動,反倒是一些大明小官和親眷們變得害怕起來,甚至永曆皇帝朱由榔也傳旨召見監國太子,要商議聖駕遷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