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科舉結束

西魏國決定趁着孫可望與吳三桂做虎狼之爭的機會,收取川蜀之地,不過戰爭需要準備,特別是要攻打四川這樣的險要之地。

四川易守難攻,打進去不容易,打出來也難。

如果沒有周密的預案,沒有充分的準備,幾萬魏軍匆匆殺進去,卻掃不平四川,到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那就麻煩了。

因此,高義歡雖然決定要收取四川,但是藩府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準備,是沒法子出兵的。

其實從豫南戰事結束開始,魏軍就在爲奪取四川做準備,只是西魏國忙於遷都、科舉、以及高義歡的大婚,精力實在有限,所以準備是有,卻不充分,沒到說動就能動的地步。

在決定收取四川后,高義歡派出金聲桓率領一鎮兵前往荊州,與王得仁、趙柱子合兵,準備物資,訓練士卒,等候他的軍令,然後走夷陵入川。

這一路人馬的目標是攻下夔東,拿下重慶,然後包抄川南,封死吳三桂和孫可望南下的道路。

然後又讓趙大憲在漢中,探查入川的道路,爲大軍從漢中進兵四川做準備。

這一路的目標,則是從漢中殺入川北,攻擊吳三桂的後背。

在軍隊調動時,戶部、兵部、工部則全力配合,將糧餉、軍資、士卒、器械儘快運往荊州和漢中。

在堂上進行初步的商議和安排後,衆多官員便去準備。

六月初,隨着婚期臨近,魏王宮內已經着手佈置,宮內宮外張燈結綵,新招募的侍女們也都換了新裝,一個個喜氣洋洋,忙裡忙外,收拾王宮,準備迎接坤興公主。

魏王宮內充滿了喜氣,高祖榮也樂的合不攏嘴,不過老財主心裡終究還是有些不自信,怕怠慢了兒媳,最近開始找人學些宮廷的禮儀,以免到時候鬧出笑話,折了老高家的面子。

這時整個西安城,受到大婚的影響,紳民們都在談論魏王大婚的事情,城中充滿了喜氣。

此時高義歡的心思,卻沒有放在婚事上,而是放在了科舉和籌備攻取川蜀的大事上。

作爲一國之主,高大王事情繁忙,是沒功夫去談情說愛的,那會牽扯他的精力。

他要做的就是等禮部把事情準備好,然後完成大典,直接和公主睏覺,公主給他生娃,日久生情,而不是花心思去討好一個女人,即便她是公主。

歷代帝王都是看上誰就睡誰,都是三千佳麗來爭寵,千方百計,使出渾身的技術來討好帝王,帝王要是反過來去討好妃子,基本就是牆倒屋塌,王朝估計也離完蛋不遠了。

這時王宮外,幾名侍衛正掛着燈籠,一輛馬車停在宮門前,李巖從中走了下來,問值哨的侍衛道:“大王在宮中麼?”

高義歡最近時常去西安城外的工坊視察,據說那裡的工匠弄出了一種藉助水力來鍛造兵器和盔甲的方式,魏王十分的上心,往往一待就是一天,所以李巖不確定,高義歡是不是在王宮中。

“大王今日剛見了魯閣部,現在還在宮中!”值哨的侍衛說道。

李巖見此,遂即道:“那就煩勞通傳一下,就說本閣有事情稟報。”

侍衛笑道:“大王早有旨意,幾位學士可以直接進宮,不用通傳。”

不多時,李巖便跟着侍衛來到了高義歡的書房外,士卒說了一聲,李巖便匆匆走了進去,便見高義歡正靠在椅子上,一手按着額頭,彷彿是遇見了什麼煩心的事情。

想到侍衛說的話,加上李巖聽到的一些事情,便能猜出個大概,估計是錢不夠用了。

高大帥平時基本不發愁,一發愁,多半是沒銀子花了。

不過財政的問題不歸李巖管,藩府各部都有自己的職責,不能胡亂插手,所以高義歡不問,他也就不提。

“先生來了!”這時高義歡看見李巖,忙坐正了身子,又伸手道:“先生請坐。”

“臣謝過大王!”李巖行了一禮,先將一份宗卷放到高義歡面前,然後坐在凳子上,道:“這是殿試後的結果,一共取士一百二十三人,其中我們西魏的士子,錄取了六十一人,河南和山西的士子錄取了十人,江西、南直隸、浙江的士子一共錄取五十二人。”

高義歡拿過宗卷,打開來看了看,“南方的舉子在科舉上,果然厲害的很。兩三成的舉子參考,居然佔據了將近半數的名額。這要不是孤王在殿試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控,我大魏士子的臉上還真是不好看。”

李巖也感嘆道:“江南文氣要遠勝於湖廣和關中,那裡的士子常常結社,談論時政之餘,也會相互總結考試的經驗,甚至能夠押中考題。如果不是大王那道題,可能上榜的江南士子,還要多很多。臣看了不少試卷,發現其中不少人,確實很有才華,比如其中一名叫陳貞慧的舉子,無論是八股,還是後面的策論,都答的很好。”

這次會試時,考官審閱完畢,給試卷排好了名次,然後撕開糊住的姓名。

陳貞慧是第一,冒襄是第二,一直到第五名,纔出現一名西魏的士子劉湘客,然後又過幾名纔有另一名士子鄺鵬升。

在前十名中,西魏士子只佔了兩個名次,根本沒法子和別人比。

高義歡皺眉道:“孤王定劉湘客爲狀元,鄺鵬升爲榜眼,陳貞慧爲探花,舉子們沒有意見吧。”

李巖道:“劉湘客和鄺鵬升的才學也都不錯,所以舉子們對此並沒有多少意見,不過不少外來的舉子對藩府錄取五十名落榜的西魏士子進入國子監,並藉着大婚的機會,賜給進士待遇,有些不滿,認爲不太公平。”

劉湘客和鄺鵬升並非無名之輩,劉湘客是永曆朝的五虎之一,算是個奸臣,鄺鵬升則是王夫之的好友,在湖廣一帶有點名氣。

因此高義歡將他們的名次提上來,只要他們的文章不是太爛,沒有太大的差距,那士子們也沒什麼話說。畢竟文無第一,差距不大,就全憑考官的喜好了。

但是對於藩府只在落榜的西魏的士子中錄取五十人,賜給進士出身,便讓一些落榜,但排名靠前的江南士子有些不滿了。

高義歡微微皺眉,“先生今天過來,主要是說這件事的吧!”

李巖點了點頭,“臣有個建議,把這五十人錄取的規則改一改,江南的士子也可入選,但是必須要舉家遷入我西魏,成爲西魏的子民,才能享受這個名額。大王以爲如何?”

高義歡摸了摸鄂下鬍鬚,笑道:“此策有利於我大魏吸納天下人才,自然可行!”

(感謝的大家的支持,求訂閱,月票,推薦,收藏,求書單推廣)

第569章馬軍對衝第162章官軍北上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671章孤注一擲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104章謀取汝寧第446章高義歡要溜第6章孫傳庭復出下第238章上朝(三)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574章洪承疇要弄死高義歡第368章五軍主將第1084章樑以樟督師東南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485章皇帝發怒第277章被打蒙了第716章進兵烏斯藏第853章班師回朝第733章向帝國主義演進第742章兩軍激鬥第653章滿清議事第116章闖軍斥候第569章馬軍對衝第512章漢中易手第964章新的開始第810章清軍繞道第765章六朝古都第630章西魏王第375章吳三桂捲土重來第866章三面張網第650章忍辱負重吳三桂第203章將計就計第564章詐取西安第115章勢力激增第425章火銃對射第1059章鄭成功的策略第767章北上爭攻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611章談判泄露第600章正面突擊第786章建夷宮詞第760章鐵人衛第198章出兵迎戰第958章目標馬軍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63章韃子急追第855章議事院第1096章運動擴大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1045章碎葉城第505章偷襲左軍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370章訓練新卒第443章主戰派第1056章西伯利亞第394章對不起,我曉得未來第356章開始攻城第1103章武鼎大帝第214章高二哥被人截胡了第774章損失一成第628章滑不溜丟第135章正面堵截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252章法統之爭第965章福江藩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284章博洛一家是害人精第1081章滿清覆滅第133章搶先出兵第849章火燒滿城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863章刺探南明第506章馬踏連營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150章兩腳的畜生第11章二哥帶我們變強吧第194章左良玉南走荊州第666章大戰開局第979章劉黑子回京第28章棋子而已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621章豫南決戰(九)第694章爭奪西域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1039章穿越白令海第919章兵臨兗州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926章密會清使第384章拿下夷陵第24章滾滾南下第629章代善撤軍第629章代善撤軍第37章準備攻城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708章活捉高義歡第903章隱忍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