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武鼎五年底。
魏軍攻佔夏門的消息傳入長安,給動盪不安的武鼎五年,畫上了一個句號。
在東南事變,持續近一年半的時間後,魏軍終於開始扭轉不利的局面。
這個消息的傳來,也讓高義歡的新年校閱,變得有底氣起來。
畢竟如果自己還在捱打,又有什麼底氣去威懾別人呢?
1656年,武鼎六年春,各藩屬國,還有部落首領,照例前來長安,朝拜大魏天子。
在大魏開朝六年後,魏帝國的影響力,逐漸散播開來。
特別是兩年多以前,魏軍在中亞大敗沙俄,使得魏國的影響力,開始向西擴張,不僅東歐的國家,知道了此事,就連中部的神聖羅馬也聽說了。
高義歡想秀下肌肉,他擔心周邊國家,特別是那些不是大魏藩屬的國家不來,從去歲便派出了使者,出使各國,一爲建立聯繫,二爲貿易通暢,三則是希望他們能夠派人回訪。
年初時,他的目標達到,不僅臣服於大魏的藩屬、部落派出朝貢使團,周遭各國也紛紛派出了使節。
這其中包括了沙俄、波蘭、日本、就連奧斯曼和薩珊都派遣使者前來。
上次魏軍與沙俄一戰後,雙方一直未曾簽訂停戰條約,沙俄正與波蘭爭奪烏克蘭,而吳三桂時常越過烏拉爾河襲擾沙俄,沙俄使者前來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與魏國簽訂邊境條約。
波蘭使者到來的目的,則正好與沙俄相反,他們得知魏國擊敗沙俄後,便想着與魏國結締盟約,一東一西夾擊沙俄。
波蘭原本是東歐霸主,不過近些年來,國內起義不斷,國力衰弱,大不如前。
他們面對北方強國瑞典,同時又面臨興起的沙俄挑戰,實在有些力不從心了。
德川幕府的使者來到長安,則是爲了共同圍剿海盜。
魏軍掃滅豪格後,耿仲明等人逃入濟州島,並以此爲基地,時常襲擾朝鮮和日本沿海,甚至還佔據了幾座日本海島。
日本因爲海禁政策,水軍比較闇弱,南部的外樣大名薩摩藩,又不怎麼聽從調遣,德川幕府便拿耿仲明沒有什麼辦法,所以希望能與大魏合作剿滅海盜。
至於奧斯曼和薩珊王朝,派遣使者來到大魏,則是爲了貿易。
在西方崛起之前,亞洲纔是世界的中心,中國、印度、阿拉伯世界,幾乎就相當於整個世界。
西方崛起後,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他們首先取代了阿拉伯世界,成爲了世界貿易的二道販子。
此前,世界上最活躍的商人,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西方人,而是阿拉伯人。
奧斯曼帝國統一這片區域後,阻斷了商路,實行壟斷,提高了貨物價格,使得西方開始尋找新航路。
西方由此崛起,而崛起後的西方,控制海上航線後,反過來對奧斯曼進行了封鎖。
這時奧斯曼帝國沒有想到的,沒想多他們的壟斷,居然逼着西方世界走上了另一條道路,並將很快就搶了他們的生意。
這次奧斯曼和薩珊,都是希望與大魏進行更多的交流。
高義歡不管他們分別都是什麼目的,都令禮部好好招待,還分別答應了各國使節的一些要求。
武鼎六年春,在各國使者準備返回之際,高義歡要求他們登上城樓,一起檢閱了大魏的軍隊,身穿新式軍服的魏軍,使得各國使者驚呼。
這天,長安城的百姓紛紛涌到了朱雀大街兩邊,數十萬百姓和各國使節觀禮了這次閱兵。
高義歡站在城樓上,看見軍隊走過,如同三胖子一樣,不時的拍手鼓掌。
走在最前面的,是訓練多日的帝國軍校的學生,他們在李定國的帶領下,拿着嶄新的燧發槍,穿着威武的黑色軍服,豪情萬丈、激情飛揚,當走到觀禮臺前時,然後發出響徹雲霄的呼聲:“陛下萬歲,大魏帝國萬歲。”
緊跟着他們的,分別是各甲種營,丙種營挑選的精銳步軍,再往後是威武雄壯的衝擊騎兵,英姿勃發的龍騎兵,還有數量衆多的炮兵。
正面方陣,一個個的通過城樓前,士卒齊齊持槍行禮,側頭大呼,“陛下萬歲,大魏萬歲!”
魏國的閱兵,給了各種使節,極大的震撼。
沙俄使者莫羅斯基回國多年後,在魏軍進入莫斯科前夕,寫下了回憶錄,“對於大魏帝國和它的軍隊,在那一刻,我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就像幾百年,我們恐懼韃靼一樣。”
波蘭使者回國後,對波蘭人說,“我強烈建議國王與大魏帝國結盟,要與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爲敵,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德川幕府的使者回到日本後,日本的反應最爲迅捷,第一批遣魏使當年便從江戶出發,不過由於造船技術低劣,船隊遇見風暴,全部沉入大海。
對此德川幕府並不氣餒,次年又派出遣魏使來長安,開始學習大魏的軍事和經濟文化。
高義歡的目的達到了,大魏藩屬,不敢有絲毫非分之想,就連頗爲自得的孫可望,聽了使者的回報後,也擔憂恐懼起來,至於周邊各國,同樣不敢招惹大魏。
這使得大魏邊境安寧,貿易通暢,獲得了修養聲息的大環境,不過也帶來了另一個後果,便是大魏周邊各國,先後開啓了變法圖強,整個東亞地區,率先發起了近代化進程。
原本世界局勢將會向西方一極發展,可東亞的復興,改變了這種進程,東亞文明圈並未衰落,而是與西方逐漸開始了競爭和對抗。
此時高義歡還並不瞭解這些影響,在校閱結束後不久,他便啓程南下,準備徹底擊敗,東亞地區唯一在明面上,還與他叫板的對手。
這時在東南海疆,魏軍已經與南明打了兩年,魏軍南洋水師建立已有四年時間,北洋水師有了六年時間,魏軍水師逐漸有了與南明水戰的實力。
此時魏國在各線休戰,對手只剩下南明,整個天下的物力、人力被投向東南,再加上魏軍水軍實力終於見了成效,戰場的局勢便開始逐漸轉變。
以夏門之戰爲轉折點,攻守的位置,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