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

武鼎五年春夏之交,大魏朝局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動盪。

此次動盪要是追溯起來,最早始於軍資案,北黨二號人物大學士兼刑部尚書楊永裕,因爲趙明睿於刑部大牢自殺,遭受彈劾,被迫還鄉。

此案中,北黨和南黨第一次引起了大魏皇帝高義歡的重視,因爲不清楚情況,高義歡暫時妥協,並開始了試探和暗中追查。

在軍資案後,朝廷歸於平靜,就當人們以爲都已經過去時,在不到半年的平靜後,北黨領袖陳名夏,也黯然下野。

這一下,所有人都不會懷疑風暴將要來臨,可高義歡又沒了動靜,等了半個多月,來了一道旨意,升黃宗羲爲督察院左都御史,吳應箕爲刑部右侍郎,另外還有十多個南黨官員得到了升遷。

都察院有糾察百官之權,相當於紀委,高義歡讓黃宗羲做都察院的一把手,用心不言而喻。

吳應箕調任刑部,無疑是與黃宗羲形成配合,一個檢舉揭發,一個負責下獄審查,形成一條龍的服務。

這讓南黨官員,頓時大爲振奮,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黃宗羲做了督察院的一把手後,第一件事,就是趁勝追擊,上書清黨,並令屬下一衆言官,尋找北黨的黑材料,不管有的沒有,聞風奏事,掌握輿論,先把北黨徹底搞臭,開始攻擊朝中北黨官員。

陳名夏雖然下野,依然是他們攻擊的重點,非置其死地不可。

明代黨爭激烈,不過前期的鬥爭,其實還算溫和,就算政治失敗了,也是有機會活下來的,大家都還比較講規矩。

可是從天啓朝開始,鬥爭形勢開始出現了改變,曾經佔據優勢的東林黨人,本來有機會弄死魏忠賢,可是他們沒有趕盡殺絕,放了魏忠賢一馬。

那時的朝中大臣,包括東林黨,都還是比較講規矩的,可是魏忠賢不是政治家,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加流氓。

政治家之間的鬥爭,搞倒搞臭也就完了,最多在想法整整你,但是魏忠賢這樣的流氓,是不講規矩的,他掌權後,對於東林黨,卻是整死爲止。

因此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六人,被魏忠賢誣陷整死,後來高攀龍、周順昌、周起元、繆昌期、李應升、周宗建、黃尊素等七人又被殺。

東林黨在與魏忠賢的鬥爭中完敗,並且幾乎被趕盡殺絕。

這件事情,讓東林黨人吸取了教訓,整人必須整死人,整倒是不夠的,萬一哪天被整的又復起翻身,要將他們趕盡殺絕怎麼辦。

從此之後,東林黨逐漸喪失了原本的堅持,變成了一個黨同伐異的政治流氓團體。

黃宗羲深知這一點,如今上位掌權,豈能不趕盡殺絕。

一時間,南黨以結黨營私爲罪名,開始清除異己,北黨刑部左侍郎韓朝宣首先被參倒,使得吳應箕在刑部更加得心應手,都察院參一個,吳應箕審理一個。

高義歡起家早期,忠義之士不會投靠一個流寇,所以大魏朝廷只能吸納一些投順或者投清的文官。

這些人能力有,可是節操有限,身上幾乎都不乾淨。

陳名夏就是投降李自成後,南下被定爲逆臣,才轉投高義歡,他身邊自然聚集了不少這樣的人。

結黨總是有個目的,不是爲權,就是爲錢,所以才叫結黨營私。

這些人聚集爲北黨,有的爲權,有的爲錢,身上並不怎麼幹淨。

因此黃宗羲要找他們的問題並不難,很快北黨主要幹員馮銓殺!方大猷殺!宋權殺!王永吉殺!王鐸殺!時敏殺!就連被趕回家的劉餘謨,也被追回來,改判殺!

這其中馮銓算是比較倒黴的,他早年是閹黨,崇禎初年被罷官,清軍入關後這個老不休一把年紀了居然還降清,高義歡攻擊北京時,他又投降了大魏,本來也還算老實,並未依附陳名夏,可黃宗羲記恨他的閹黨身份,也給他整了個死刑。

一時間,大魏朝廷在長安,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總計八百餘名官員,有近一百五十人被牽扯入北黨案,被殺十餘人,剩下不是罷官,就是入獄,朝廷官員將近空了四分之一。

就在黃宗羲等人準備加把勁,繼續追擊,把朝中北黨一網打盡時,陳貞慧卻上了份奏摺,彈劾勳貴借戰事不利,侵吞江南商賈資產。

高義歡立時震怒,令黃宗羲調查,從嚴審理。

大魏國勳貴勢力強大,黃宗羲本來只是想搞垮北黨,然後藉機提拔南黨官員上位,穩固戰果,並沒有打算立刻對勳貴出手。

這樣一來,會樹敵太多,不利於南黨,可陳貞慧的奏疏,卻使得他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

陳貞慧與劉湘客同科,是大魏朝開朝科舉時的探花,他是江南四公子之一,本來是點他爲狀元,可是當時爲了安撫關中和湖廣的士子,只給了個探花。

嚴格來說,陳貞慧雖是江南人,與黃宗義等人也有往來,但是他並不是南黨成員,而是不結黨的那一批官員。

可是勳貴們卻不那麼看,他們見黃宗義清除北黨,早就繃緊了神經,奏摺一出,自然認爲是南黨要對付他們。

戰火被點燃,黃宗羲等南黨官員,只能抖擻精神,轉頭彈劾勳貴,結交大臣,謀取私利,意圖不軌。

此時大魏皇帝高義歡,卻冷眼旁觀着這一切。

黃宗羲認爲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結黨,所以設計讓北黨暴露在皇帝面前,堅定皇帝除掉北黨的決心。

陳名夏倒臺,北黨在他的清除下,幾乎土崩瓦解,他以爲他成功了,但實際上,他卻並非北黨案的最終勝利者。

陳名夏結黨之大,確實讓高義歡震驚,感到不寒而立,從而下定了決心,將北黨清除,整肅大魏吏治,但是黃宗羲的計謀和把戲,高義歡一眼就看穿了,他之所以配合,是因爲這對高義歡而言,是一個難得機會。

他需要有人出來,爲他背鍋,而當他達到目的後,就可以用這個背鍋人,來平息朝野的憤怒。

~~~~~~

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463章多鐸退兵第916章山寨激戰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40章蒐羅人才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311章官道激戰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288章人頭送給老李第298章兩件事第92章決戰中州八第891章再次招降第777章兩線開戰第136章第一次擺陣作戰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1032章制定戰略第203章將計就計第937章傳遞消息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856章要有野心第498章東進武昌第962章一場意外第509章造船工坊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770章河東開局第711章馬軍對衝第126章分攤糧食第973章淮河防線第720章收編車臣部第928章兵指徐州第439章友軍在哪?第34章招募軍官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842章莫非有變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541章汝妻子,吾養之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602章騎兵衝擊第616章決戰豫南(四)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62章謀劃善後第460章本王日你先人第916章山寨激戰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998章只欠東風第971章泰山封禪第4章先有實力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697章海上航行第849章火燒滿城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816章叮~獲得西化條件第99章郾城大捷第12章皇太極的遠略第364章給何總督留點面子第258章失去天命的大順朝第955章血戰到底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525章扮土寇我拿手第913章歪打正着第693章出使漠北第1078章假世孫第476章誘敵過江第315章再遇多鐸第914章偷襲黃土崖第168章謀取襄陽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816章叮~獲得西化條件第1072章南黨第1029章周軍趕來第934章明軍北上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736章伏擊鰲拜第772章魏軍防線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020章鄭芝龍降魏第146章傳首汝寧第251章新編神器譜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1014章連山關第653章滿清議事第90章決戰中州六第358章老孫有錢人啊第953章夜渡黃河第249章豫南備戰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946章對射第178章各懷鬼胎第943章通州遭遇第971章泰山封禪第109章二哥佔汝寧中第649章說服商賈第756章割據遼東第825章收拳蓄力第57章擊潰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