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危局

見岑丹初沉默不語,焦璉十分不悅,目露兇光,以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圍殲郝永忠,非我一人之願。贊成此事者很多,只等瞿閣老一言定音,我等便可雷霆出擊。”

丹初仍舊未置可否,只是悶頭啃雞腿。

郝永忠樹敵甚多,大順軍李赤心、高必正、袁宗第等人都與他不和。馬進忠、王進才皆爲左良玉的舊將,與農民軍交戰多年,又在湖南與郝永忠爭餉。

盧鼎倒與郝永忠關係不錯,但他沒有實權,是部將白良輔、武自強的傀儡。郝永忠爲了幫盧鼎樹威,曾當衆杖打白良輔、武自強。

兵部尚書、兩廣總督於元燁,與御滇營主帥趙印選結爲親家,腰桿也直了,說話也有底氣了。他非常歧視農民軍,尤其敵視郝永忠。

不過,郝永忠畢竟不是吃素的,非馮之驥這種泛泛之輩。因此,焦璉想搬出瞿式耜,好鼓動更多的武將。

眼見丹初不語,焦璉有些不悅,追問道:“丹初,此事你怎麼看?”

丹初已經想好了對策,聲音平靜而堅定,說道:“爵帥,恕我直言,此事並不可行。其一,郝永忠爲何督師所倚重。瞿閣老與何督師交情深厚,必不會爲了郝永忠而開罪何督師。其二,大敵當前,一旦內訌,只會自亂陣腳,局面將更加難堪,不可收拾。”

焦璉臉色微變,目光在岑丹初身上徘徊,似乎在期待著什麼。他知道,岑丹初的話不無道理,但心中的恨意卻難以平息。

不久前,兩軍交惡。瞿式耜盡力調和,把焦璉遷往平樂,把郝永忠遷往靈川。這對武夫來說,是一件極丟面子、極失威信的事。

焦璉“與諸將交,謙讓不競,諸將皆安之”。保昌侯曹志建飛揚跋扈,唯獨與焦璉友善,稱焦璉爲長者。

此次謀殺郝永忠,衆將共推焦璉主其事。但焦璉亦無把握,便想請瞿式耜下令討賊,好出師有名。岑丹初爲瞿式耜的女婿,做說客最爲合適。

丹初所說有理,焦璉不便勉強,便嘆了口氣,問道:“你作何打算,是想先去桂林,還是留在陽朔隨我大軍一起行動?”

留在陽朔,恐將陷入謀殺郝永忠的陰謀中。經過馮之驥的事,丹初也多了個心眼,說道:“我聽爵帥安排。”

焦璉一聽,便知丹初已有異志。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他只好說道:

“桂林人心浮動,瞿閣老手下沒有可靠的兵馬,此刻恐已心力交瘁。你不妨先去桂林,襄助閣老應付危局。我有封密信給閣老,你務必親手交給他。”

“諾。”

“遙想當年……”聊及昔日往事,焦璉眼中放光,似有無限憧憬。

丹初心不在焉地聽著,暗生感慨:爵帥榮封新興侯,可惜並無將帥之才。時局越來越亂,真擔心他會失去理智,做出愚蠢的行動。

次日,標營出陽朔城,經兩天的跋涉,於二十一日上午抵達桂林。

桂林秩序大亂,縉紳富戶爭相出城逃亡。文昌門守門官兵亦虛應差事,又與丹初相熟,驗過他的文書,便放標營入城。

桂林行在駐著永曆君臣,守門兵竟敢私自放外兵入城。由此可知,城防已經空虛到了極點。丹初心感不妙,率部直奔留守府。

瞿式耜不在府中,說是有廷議,一大早就出府了。管家瞿共美接待了丹初,略一寒暄,便問道:“鎮臺此行,帶來多少兵馬?”

瞿共美是瞿式耜的族人,也是他的幕僚。丹初和他相熟,直言不諱地說道:“我先帶來五百標兵,另有一千三百步兵,過兩天便可抵達。”

“太少,太少。”瞿共美嘆道,臉上盡是憂愁。

“新興侯正坐鎮陽朔調兵譴將,大軍不日即可抵桂。”丹初安慰他道,又問:“可是靈川那邊有壞消息?”

“說不準,”瞿共美說道:“等閣老回來,或許就有確切消息。對了,夫人病在牀上,你去看看吧。”

邵氏是丹初的岳母,丹初對她還是很感激的。他趕忙來到內院,邵氏剛喝過藥,聽說丹初過來,還是掙扎著坐了起來。

兩個月不見,邵氏憔悴了不少,臉上蠟黃蠟黃的,完全沒了一品夫人的風采。

丹初心中一酸,說道:“丈母,您氣色很不好。不如,我派人送你到永安。那裡雖然偏僻,畢竟還算太平,或許可以療養療養。”

邵氏搖頭苦笑,有氣無力地說道:“惠兒身上有喜,你又少年英雄,我死而無憾了。我時日不多,情願留在你岳父身邊,替他分些憂愁。”

聽到“死”字,丹初頓感不祥,一旁的金姬亦抽泣起來。他說:“丈母積善無數,好人必有好報,這丁點疾病,定無大礙。”

邵氏咳嗽起來,金姬和婢女手忙腳亂地幫她捶背。她苦笑一下,說道:“丹初,閣老身心俱疲,回天乏術。你回來之後,能幫他一點是一點,不必勉強。”

“諾。”想起岳父母對他頗爲照顧,丹初不由得眼圈一紅。

“惠兒嫁與你爲妻,託付有人,我可以安心了。她心氣高,有時爭強好勝,若衝撞了你,還請你多擔待。”

這竟像是告別之語,丹初哽咽著說道:“丈母放心,我和玄惠相敬如賓,從未紅過臉。”

邵氏欣慰地笑了笑,說道:“我吃藥多,屋裡都是藥味,身上也晦氣。丹初,你是做大事的,不要染了晦氣,出去忙你的吧。”

丹初含淚,拱手行禮離去。

中午時,瞿式耜才和魯可藻一起返回府中,臉上愁雲密佈。見到丹初,他臉上才露出難得的笑容,對一旁的魯可藻說道:“我婿忠正亮直,率兵宿衛,足以寬慰我心。 ”

寒暄過後,丹初把焦璉的密信遞給瞿式耜。

瞿式耜取過眼鏡,看過信件後臉色陰沉,問道:“琢如,新興侯給你這封信,可有什麼交待?”

十有八九是誅除郝永忠的事,丹初不想摻和這件事,如實答道:“爵帥只是囑咐我親自把信交給閣老,其他一概未說。”

瞿式耜略感放心,讓瞿共美點燃蠟燭,親自把密信燒掉。魯可藻和瞿共美面面相覷,他二人與瞿式耜親密無間,無話不談。閣老作此舉動,料想信中必涉絕密。

果不其然,瞿式耜說道:“信中所涉機密,大家就不要看了,免得沾染嫌疑。總之,是有人攛掇新興侯,請他寫信給我,要我下令偷襲南安侯。

“信中提到,‘強敵外逼,奸宄內訌,勢不能兩全。願移師至桂,保公出城。俟永忠乏食,統兵四面擊之,其人可盡’。

“我非貪生怕死之輩,早已許下諾言,願與桂林共存亡。至於郝永忠之事,更不可行。大敵當前,焉能內訌,令親者痛、仇者快?”

丹初心中長舒一口氣,說道:“閣老公忠體國,實乃我等楷模。郝永忠之事,新興侯略有提及,我勸他以大局爲重,他仍忿忿不已。閣老已有定見,想必他不會違逆閣老意見。”

瞿式耜略有猶豫,還是說道:“靈川方面,張同敞傳來密信,說郝永忠軍紀敗壞,無心應戰。皇上今日召集大臣廷議,擔心靈川守不住了,又有南巡之意。”

“啊?”岑丹初大吃一驚,思緒紛飛。他能料到,時局將危,卻沒料到,時局竟壞得如此之快。

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47章 要在水師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二章 參軍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03章 撤退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129章 破城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五章 殲敵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233章 寧國公第九章 管隊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203章 撤退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301章 投名狀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三章 行軍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201章 陡轉直下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331章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