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赤王

鰲拜、吳三桂、孫可望各懷鬼胎,清軍的“三方佈置”策終究沒有得逞。

赤軍在江西發動攻勢,以第二鎮主力圍攻南昌,迫使鰲拜分兵救援。

吳三桂雖在四川屯駐重兵,但受阻於夔東十三家,不敢橫跨兩千裡會攻湖廣。哪怕清廷下旨催促,屯齊親來遊說,吳三桂還是暗中決定南下雲、貴。

岑丹初、鰲拜、吳三桂各自按兵不動,靜待局勢發展。再加上一個孫可望,四方互相牽制,南方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寧靜。

最終,孫可望忍耐不住,以“清君側”爲名,於十一月初出兵,從雲南、貴州兩個方向入侵粵西,偷襲赤軍側背。但他顧忌吳三桂乘機南下,不敢傾巢出動。

岑丹初立即作出應對,以“皇帝聖旨、南越王旨”的名義徑行下令,宣佈孫可望叛逆,號召天下官土義民所有兵馬討伐西賊。

第三鎮步兵、廣西鎮守兵早已嚴陣以待,做好了抵禦大西軍的準備。

自從受封南越王后,岑丹初連表面文章也不作了,凡事皆由自專,以“皇帝聖旨、南越王旨”的名義發佈號令,只在落款上保留永曆年號。

大西軍本就是流寇出身,又曾進攻桂王府,俘虜過永曆帝。永曆君臣深恨大西軍,檄令天下兵馬剿賊,又明白諭示大西軍大小將領投誠。

特別是,朝廷在檄書中再次聲明,不僅孫可望的“秦王”敕印系由僞造,就連御賜的“平遼王”爵位也要廢除。

爲獎勵岑丹初恢復湖南、江西之功,朝廷動議封岑丹初爲一字王,以示倚重。原擬封爲“秦王”,一來岑丹初本就是陝人,二來絕孫可望的希望。

“國主恢復江西、湖南,武功赫赫,藩土已不限於南越之地。皇上安居肇慶,特派馬某爲使,與國主商量晉封親王。”

馬吉翔不學無術,竟也被永曆帝封爲東閣大學士。他自知明祚已衰,向永曆帝主動請纓,到岑丹初的衡州行轅請示機宜。

丹初對馬吉翔本無好感,但馬吉翔暗中歸附,監視朝廷動向,亦是不可多得的人物。將來若要請永曆禪位,馬吉翔、龐天壽之流正好派得上用場。

“朝廷是何意思?”

“內閣提議晉封國主爲秦王,皇上原有顧忌。某與龐印公力主此事,遂成定議。”馬吉翔小心觀察着岑丹初的神色,不無諂媚地說道。

龐印公即爲龐天壽,乃當今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太監中最受永曆帝信任。明朝太監權重,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力最重,可被尊稱爲印公。

明制,秦王是一字王之至尊至貴者。孫可望以秦國主自居,丹初再封爲秦王,無疑將加劇赤軍與大西軍之間的對立。

“本藩小有所成,賴以建功立業者,赤軍也。若要晉升爲親王,不如稱赤王。秦王雖好,既爲秦藩舊有,又爲孫可望所僭,本藩不喜也。”

馬吉翔投其所好,說道:“國主既要稱赤王,即爲赤王,方能顯出國主與衆不同,特立獨行。”

既爲親王,也就可以總領天下兵馬。岑丹初原爲“天下兵馬副元帥”,可更進一步,稱爲“天下兵馬大元帥”。其餘官爵自不必說,亦要上升一步,譬如太傅可晉升爲太師。

馬吉翔窺得岑丹初心情大悅,說道:“自國主恢復湖南,嶺南屢降祥瑞。廣東肇慶府高要縣有赤色稻穗,一穗得赤米百餘粒;三水縣有赤色玄鳥,飛昇入天;四會縣彩雲連天,有仙人乘鶴北顧……

“有識者曰,崇禎以來,各地災害頻繁,天象示警;如今嶺南頻現祥瑞,意在老天眷顧,新主當立,兆在國主也……”

這種祥瑞,自然是馬吉翔胡謅出來哄人的。丹初微笑不語,良久道:“天機不可泄露,你亦不必胡亂猜附,免得惹怒天神。本藩志在廓清天下,大敵不除,不敢言興替事。”

岑丹初已經打定主意,明亡不久,天下思明之心不減。在他徹底殲滅韃子之前,必須始終打起“興復明室”的旗號,以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若擅行禪讓,必寒天下義士之心。

“呃,”馬吉翔一時掃興,只好說道:“某謹遵國主指示。”

詢問起朝廷的動向,馬吉翔又十分活躍,說道:“有識者皆知皇上非中興之主,國主有人君之象,紛紛投往赤軍。皇上安享太平,朝廷裡只剩些不明事理的酸儒,以閣部吳貞毓爲首,平日忙着追諡逝者、編纂實錄……”

永曆君臣沒有大志,朝廷沒有經費、人才。赤軍羽翼已成,前程可期。岑丹初頗覺滿意,囑咐馬吉翔道:

“本藩恢復湖南,頗有繳獲,前番已擇選禮物饋送行在。卿此番回行在,再帶些禮物銀錢回去,向皇上、太后秉明本藩恢復之志。朝中動向,仍望多加留意……”

“諾!”馬吉翔頓覺重用,精神抖擻地說道:“國主放心,某回行在後必傳達王意,留心朝政……”

丹初聽他說完,不耐煩地擺擺手,說道:“去吧。”

永曆八年正月,春節剛過。大西軍以精銳進犯粵西,受阻於泗城州、懷遠縣。駕前軍在慶遠大敗,元氣未復,又在粵西受阻,士氣低落。

吳三桂窺得明白,揮軍渡過長江,先掃蕩川南,佔領瀘州。留鎮川南的大西軍多爲疲弱之卒,不堪一擊,紛紛敗退回雲南、貴州。

時李國翰已經領兵援湖廣,吳三桂自覺後路無憂,從瀘州南下貴州畢節,繼續掃蕩大西軍,經由七星關入滇。

岑丹初聞訊,大喜過望,從衡州行轅趕至長沙,部署對鰲拜的決戰。

馬寶率虎賁鎮,焦璉率步兵第四鎮共十三萬人馬,北上爭奪武昌,與鰲拜決一死戰。

胡一青的步兵第五鎮新編不久,戰鬥力不強,留在湖南鎮守。

匡時的步兵第二鎮繼續圍攻南昌,經略江西,牽制清軍兵力。

吳捷的步兵第四鎮留在粵西抵抗大西軍。有吳三桂背後偷襲,吳捷以一鎮兵馬足以擋住大西軍,甚至有望分一杯羹,佔領雲南、貴州部分州縣。。

湖廣爲天下重地,爲更好地經營湖廣,丹初決定置湖南巡撫,專門負責民政,恢復生產,撫綏流民,並保障大軍糧道。將來,待佔領湖北,再正式析分湖廣爲湖南、湖北兩省。

還有魏國鬆的步兵第一鎮,留作總預備隊。廣東守備鎮鎮守廣東,南洋艦隊繼續埋頭苦練,試航南洋航線。

朱成功那邊,聞知孫可望、吳三桂、岑丹初大軍出動,亦知天下必有大變,亦躍躍欲試,增募陸師,準備進攻泉州。他已不再好高騖遠,奢望進攻金陵,而想就近大力經營福建。

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129章 破城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九章 管隊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205章 蛇吞象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66章 辦公司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32章 擴軍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06章 內鬥失機352.第352章 天下兵馬副元帥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32章 擴軍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168章 大會土司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127章 擴軍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二章 參軍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405章 赤王352.第352章 天下兵馬副元帥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249章 奇襲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三章 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