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

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

赤軍先後擊敗鰲拜、屯齊,佔領贛州、衡州,也就在江西、湖南站穩了腳跟,掌握了中南戰場的主動權。

“西營、賜姓相繼戰敗,赤軍一枝獨秀,海內矚目。本藩以爲,應當提前結束休整,北攻長沙、嶽州,把整個湖南連成一片。諸君以爲如何?”

丹初意氣甚豪,召集駐紮在衡州附近協統以上武將集會,問道。

孫可望在慶遠大敗,朱成功在南京大敗。事實已經雄辯得證明,這二人都非統帥之才,難堪大任。只有赤軍連敗清軍,迭克名城,岑丹初文韜武略,足以扛起抗清的大旗。

衆將備受振奮,不約而同地表示贊同。

參軍僉事莫光書對道:“韃子在四川保寧、南直隸南京聚集了大量兵馬,吳三桂、鰲拜兩部尤爲精銳。三峽、夔東一帶皆由義師佔領,吳三桂屯兵四川,顧盼自雄,凡事以保存實力爲要,必不會輕下湖廣。鰲拜在雩都損失慘重,既在南京取勝,畢竟往來跋涉,就算他想增援江西,士卒疲累,也不會輕易應命。國主北掠長、嶽,邀擊屯齊,正當其時也。”

永安莫氏對早期赤軍助力很大,莫光書的女兒莫毓芬是岑丹初的三房姬妾,兒子莫爾禎則做過虎賁鎮親兵協協統。可以說,莫氏是南越國權勢最大的“外戚”。隨着莫爾禎的戰死,莫氏在赤軍聲勢一衰。

作戰局長何肇基說道:“屯齊這支韃子自入湖廣以來,連失尼堪、佟圖賴兩員大將。連帶着,屯齊也變得謹慎了許多,從他主動放棄衡州便能看得出來,屯齊不求死戰,只求保存實力。

“長沙爲湖南省會,屯齊必不敢輕易放棄。可乘其猶豫不決之際,調集大兵四圍長沙,殲滅韃子主力。只要除掉韃子主力,我軍經略湖南自無問題。”

“對!”丹初一拍手掌,讚道:“但凡打仗,首要目標是殲滅敵軍主力,奪城倒是其次的。之前,我軍雖在衡州取勝,卻不能乘勝北進,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屯齊主力仍在。”

“上次讓他乘夜跑了,這次可不能讓他再跑了。”馬寶說道:“咱們可以騎兵晝夜兼程,搶佔長沙城外要隘。步兵、輜重走水路,沿湘江順流而下,速度甚快。待大軍畢集,再以紅夷大炮、十成炮猛攻府城,逼迫韃子與我決戰。”

“哼!屯齊就是想跑也跑不了!”第十二協協統劉芳亮說道:“夔東十三家也不是白叫的!國主一紙檄令,夔東十三家浮江而下,屯齊休想渡江北遁。”

“還有湘西土司,”第十一協協統馬進忠說道:“吾在湘西多年,結識了幾個忠義的土司,如鎮筸土司,士卒驍勇,善使毒箭。國主可檄令湘西土司出常德、嶽州,威脅長沙側翼。”

步兵第四鎮所轄第十一協馬進忠部、第十二協劉芳亮部,都曾圍攻過長沙。這次北上長沙,第四鎮當仁不讓,鎮統焦璉說道:

“南方韃子集中於四川保寧、湖廣長沙、南直隸南京三地。一旦我軍圍攻長沙,只有荊州、武昌兩地韃子還有少許精銳,有可能增援長沙,有可能派上用場。嶽州雖有韃子,其實並不頂用。鰲拜或許有可能趕來增援,但南京離長沙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顧炎武精通地理,附和道:“衡州距長沙只有三百多裡,南京距長沙卻有一千五百多裡。只要我軍發兵猛攻,或用炮轟,或用地道,協力進攻,必可趕到鰲拜到來之前攻下長沙。”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江西遠比湖南富庶,且韃子防禦空虛。若此時轉軍入江西,進攻南昌比進攻長沙要更加容易。”

衆將多樂觀,親兵第二協協統岑廣雲剛從江西調動過來,熟悉江西戰場的情況,說道:“乾脆同時在湖廣、江西發起北伐。江西韃子只有綠營兵,早已膽寒怯戰。匡鎮統以步兵第二鎮,足以圍攻南昌。”

局勢樂觀,衆將也有些飄了。好在丹初依然保持着冷靜,出言制止,道:

“以我軍現有的實力,還不足以同時支撐兩場戰役。南昌同樣是座堅城,不可小覷。當年金聲桓、王得仁以江西反正,譚泰率滿蒙漢十萬大軍圍攻南昌,圍城六個月,才裡應外合攻下南昌。

“本藩之所以決定進攻長沙,自已深思熟慮。其一,靈渠有水利之便,梅關有庾嶺之阻,爲糧草計,當入湖廣。其二,湖廣當江西上游,但凡用兵,必先上游而後下游,取高屋建瓴之勢,爾後順流而下,先克九江,再奪湖口,封鎖鄱陽湖,則江西韃子可聚而殲之。”

衆將悅服,丹初遂定下決心,準備在八月二十日拔營北上長沙,集中虎賁鎮、步兵第四鎮與清軍決戰。

虎賁鎮編制有七萬人,步兵第四鎮編制有五萬四千人。但兩鎮仍在整編過程中,或有缺編,或有留駐江西者,實際在湖廣只有八萬人馬。好在這八萬兵馬都是機動兵力,可以全部北上,與屯齊決戰也足夠了。

“通令江西方面的匡時,第二鎮不得擅攻南昌,免得驚動了韃子。否則,第二鎮頓兵南昌城下,鰲拜率兵來救,虎賁、第四鎮又在湖廣脫不開身,第二鎮就危險了。”

丹初特意作出強調,說道:“接下來,匡時仍要堅持贛州之戰時的方略,‘剪除枝葉,去其主幹’,進一步孤立南昌。可分兵攻略臨江、袁州、撫州、廣信等府,集中精力在以上諸府改造政權,實施着佃納糧。等本藩殲滅屯齊,佔領湖南,再提兵順流而下,謀取江西。”

親兵第二協原本留在吉安,將奉令西入湖廣,歸隸虎賁鎮,以加強虎賁鎮的兵力。

步兵第一鎮第二協留鎮衡州,確保糧道安全,防備大西軍背後捅刀。孫可望剛剛大敗,駕前軍損兵折將,想必大西軍暫時還不敢發難。

衆將散去,情報局長馮加禮留了下來,臉色沉重,密報岑丹初:“國主,京師傳來確信,韃子發明了可靠的燧發槍、九節十成炮!”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滿清佔領了絕大多數的土地、人口,可以在戰爭中投入更多的資源。只要經費足夠多,只要清廷足夠重視,他們遲早會發明出可靠的燧發槍、九節十成炮。

丹初在落寞之餘,還是有些吃驚,問道:“我們的鍊鋼技術還保密嗎?”

“還保密,”馮加禮篤定地說道:“韃子的燧發槍仍用精鐵鍛造,成本很高。九節十成炮也類似,成本居高不下,鍊鋼技術一如其舊。”

丹初略感放心,說道:“鍊鋼是我藩絕密技術,萬不能有絲毫泄露。”

“諾。”

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233章 寧國公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10章 生離死別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221章 折箭為誓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03章 撤退第292章 回師桂林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176章 薑瓖反正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三十章 摩擦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102章 反攻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25章 五屯所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23章 射禮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四章 敵襲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六章 出城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317章 反敗為勝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352.第352章 天下兵馬副元帥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