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反敗為勝

第317章 反敗爲勝

傍晚,天色大黑,雨勢減少,但並未停下的意思。 衆將齊聚中軍大帳,個個愁眉苦臉。不少人身上掛了彩,因爲白天戰敗,頗有些灰心喪氣。有些人惦記著瀧水上的渡橋,擔心江水暴漲,沖垮了浮橋,赤軍連退路都沒了。有些人想著第二鎮的援軍,擔心他們路上遇到洪水,不能及時趕來增援。

今日之敗,堪稱親兵協成立以來第一次大敗。除炮兵標外,其餘各標約一萬人參戰,傷亡近三千人。騎兵標損失最重,兩千五百騎兵戰死八百餘人,另有四百餘人重傷,預計將直接損失一千兩百人,戰損率接近一半。

最令人痛心的是,隊長、哨長、伍長等基層骨幹大量陣亡。士卒損失可以迅速補充,軍官陣亡從何補充?

清軍傷亡也不小,但肯定比赤軍少。作戰局估計,韃子傷亡當在一千五百至兩千之間。

關鍵是,羅定處於清軍內線,韃子援救方便,赤軍救援不及。

明日,韃子有七千綠營可以趕到羅定,給赤軍造成更大的壓力。赤軍援軍遙遙無期,最近一支援兵爲步兵第二鎮直屬騎兵標,有兩千騎兵,至今沒有消息。

騎兵戰鬥力是步兵數倍,更比輔兵高出不少。若第二鎮騎兵標明日不能趕到,赤軍只能驅使大量輔兵上戰場。

今日,敵我力量相當。將士們英勇血戰,大量犧牲,勉強打成平手。明日,韃子有七千援軍過來,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若第二鎮騎兵標不能及時趕到,赤軍可真要危險了。

赤軍親兵協在瀧水東岸,背水列陣,處於絕地。一旦明日戰敗,敗兵搶奪浮橋,兇險至極。

保險的做法是,把親兵協撤回瀧水西岸,與輔兵協合兵一處,再拆毀浮橋,等待第二鎮主力趕來。屆時,敵我力量逆轉,赤軍足以與韃子在羅定州決戰。若天氣轉晴,燧發槍可以發火,赤軍足有把握大敗韃子,進而奪取羅定州。

可這樣一來,對士氣影響極大,對主帥威信亦有損失。將士們一向把岑丹初奉若神明,若輕易撤退,無疑會對他產生懷疑。

只差一個騎兵標,只要第二鎮騎兵標明天早上趕到瀧水,岑丹初就有把握堅持不退,就能在明日再戰韃子。

“國主!”一名提塘官進入帳內,身上的雨蓑還未褪去。他在行轅內總管塘兵,負責消息傳遞,職責不輕。

“怎麼樣?有消息了嗎?”虎賁鎮副鎮統曹煜焦急地問道。衆將都停止交談,把期盼的眼光投向提塘官。

他嘆了口氣,欲言又止,最後伏到丹初耳旁,輕聲說道:“第二鎮騎兵標已進至替濱鎮,途中遭遇洪水,損失了一隊人馬。楊標統決定略事休息,天明後再啓程,可在明天午時前趕到瀧水。”

替濱鎮是雲開山脈中的一座小鎮,距親兵協約四十里。清軍曾在此設防阻擊赤軍,丹初對此頗有印象。

四十里的路程,約有二十里山道,二十里平路。騎兵正常情況下行軍,不用兩個時辰就能走完。這幾天連日下雨,山洪沖刷道路,行軍必定艱難。

“王八蛋!”丹初怒極,有些失態,喝道:“告訴楊方,明日辰時到不了瀧水,讓他提頭來見!”

永曆元年,丹初魂穿時空,投身焦璉麾下爲卒,第一次隨軍增援桂林,便曾遭遇大雨。洪水沖刷嚴關道路,焦璉帶著標營,克服重重困難,還是如期趕到了桂林。

楊方能否率領騎兵標趕到瀧水,儼然關係到戰場勝負。就算有天大的困難,他也得想方設法克服。

這楊方是岑丹初發小,同樣出身陝軍孤兒,如今已積功至騎兵標標統,自有過人之處。

提塘官神色凜然,應道:“諾!”

衆人雖未聽到提塘官的密告,卻完全猜得出來,不由得大爲沮喪。

參軍僉事莫光書攔住提塘官,叮囑他道:“派幾個得力的塘兵,告訴楊方,明日能否勝負,就在他的騎兵標。”

提塘官纔出帳,副鎮統曹煜鼓足勇氣,說道:“國主,敵強我弱,形勢在此。不如乘夜撤到瀧水西岸,待大軍畢集,天氣轉晴,再與韃子決戰。”

有人打頭,衆將紛紛附和:

шшш ☢тт κan ☢¢ o “不錯,看這天氣,雨勢連綿,明日也不會轉晴。雨天與韃子肉搏,我軍吃虧。不如先退到西岸休整,憑河拒敵。天氣轉晴後,我軍定虜式步槍、十成炮皆可開火,再渡江邀擊韃子,破敵更有把握。”

“背水列陣,本就是兵家大忌。如今瀧水暴漲,不能徒涉,河水衝擊浮橋,深爲可慮。”

“就算第二鎮直屬騎兵標趕到,也不過兩千騎兵,不見得能夠扭轉戰局。”

“是啊,楊方這標騎兵是新組建不久的,比不過親兵協騎兵標。論白刃戰,更非滿洲韃子對手。”

……

說來說去,大部分都是消極的話。李元胤起先意氣甚豪,極力鼓動赤軍爭奪羅定。今日赤軍傷亡慘重,他深爲內疚,不敢多說一句。

連丹初都有些動搖,但終究有些不甘,不願輕易撤回瀧水西岸。

“國主,劉協統來了!”一名侍衛闖入帳內,眼中都是興奮。

“哪個劉協統?”莫光書問道,一時想不起軍中何時有劉協統?他之前在軍政府主管刑名,去年八月遷任軍諮府參軍僉事,對軍中人事不夠熟悉。

“第二鎮第六協副協統劉芳亮。”

白馬銀槍無敵將!

丹初大喜,說道:“快!傳他進來!”

未幾,一員中年大將身披蓑衣,進入大帳。他大概三十七八歲,走路虎虎生風,見到丹初就拜,說道:“國主!末將來遲了!”

“請起請起!”丹初離座,上前扶起劉芳亮,問道:“你可曾遇到楊方?”

“嗯,下午在筋竹鎮遇上了楊方。那筋竹鎮周圍羣山環抱,恰巧處於山坳內,有些地方洪水齊胸。楊方輜重多,不便過去。我遠道而來,帶的都是輕騎兵,和他打了個招呼,先趕過來了。”

“甚好,甚好。”丹初心裡有底,心頭一顆大石頭落了地。

劉芳亮能趕過來,楊方自然也能趕過來。只因騎兵標輜重多,人馬衆,所以行軍不速。只要楊方下令拋棄不必要的輜重,必能在明天辰時前趕到瀧水。

“芳亮,你帶來多少人馬?”曹煜問道。

“不多,只有一百二十騎。”

衆將略感失望,卻聽劉芳亮繼續說道:“匡鎮統認爲,國主臨時變易計劃,後方準備不及,前線恐生變故,特令我星夜趕來,探聽消息。”

“不錯,不錯。”丹初終於露出了笑容,讚道:“我超擢匡時爲步兵第二鎮鎮統,經常有人眼紅,說他太年輕。你們看,他能料敵於先,提前派芳亮到前線查探形勢。若非有心人,誰能想得這樣周到?芳亮能過來,楊方明日必可過來,我安心矣。” 話風轉變,衆人神色輕鬆不少,不再像剛纔那樣憂心忡忡。

今夜雨勢不停,外面一片漆黑,各部加固營壘,添加鹿砦、拒馬等防禦設施。清軍連日行軍,白天打得精疲力竭,想必晚上也不敢過來劫營。

明日,楊方兩千生力軍趕到,赤軍未嘗不能與清軍一戰。關鍵是,要找到清軍的破綻,不然,楊方來了也是白來,只能像今天這樣重蹈覆轍。

“今日之戰,赤軍敗績,我親臨前線,並不怪罪大家。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至始至終沒有出現怯敵後退者。今晚集合大家,爲的就是總結經驗,今後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大家各抒己見,踊躍發言。”

丹初環顧衆將,態度甚是誠懇。

“要說,還得怪這鬼天氣,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毫無停歇的樣子。要是天晴了,咱們用定虜式馬步槍打韃子,那還不一打一個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也攔不住。這些抱怨的話,就不必說了。”

衆人輕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親兵標在騎兵標之後接戰,傷亡不算特別嚴重,標統週一鳴第一個發言,說道:“親兵標習慣使用步槍,平時也訓練白刃戰,但多爲步戰,很少在馬上實行白刃戰。今日騎兵標在前,親兵標接戰倉促,騎在馬上白刃格鬥,故不如滿洲韃子。”

騎兵標統莫爾禎也掛了彩,部下損失慘重,心情十分悲痛,說道:

“依我看,騎兵標損失慘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攻擊武器不行。騎兵主要用長矛做武器,但韃子披重甲,騎大西馬,勢難抵擋。騎兵長矛常常折斷,馬槍又無刺刀,等於是赤手空拳與韃子打。第二,我軍不重盔甲,披甲率低,一旦被韃子刺中,不死即傷。攻也不行,防也不行,故被韃子擊敗。”

長矛易被折斷,騎兵標的失利與此關係甚大。反倒是親兵協,使用三棱刺刀爲武器,比長矛可靠不少,既不會折斷,也可以更容易地刺穿敵軍盔甲。

“韃子人人披甲,滿蒙韃子死士皆披兩層盔甲,旗兵大多披明甲,只有阿哈才披棉甲。我軍皆在馬上,用兵器刺中韃子,往往爲甲片所擋。反倒是有些將士跌落馬下,用兵器從下往上攻,方便透過甲片空隙,刺傷刺死韃子。”

“國主,某有話說。”劉芳亮靈機一動,說道。

“請講。”

“永曆二年,韃子寇湖廣,吾時在湘西……”

永曆二年,韃子寇湖廣,武昌伯馬進忠受堵胤錫指揮,出兵收復常德。韃子派漢軍八旗阻擊,屯駐麻河,多騎兵。馬進忠初戰失利,士卒長矛多折斷。

馬進忠,陝西西安人,崇禎初年聚衆爲盜,綽號“混十萬”,後降左良玉,爲左部驍將,麾下多爲騎兵。

爲迎敵韃子,馬進忠下令騎兵下馬步戰,折斷長矛爲短矛,以之爲前鋒。後營同樣下馬步戰,手持大斧。兩翼再伏以騎兵,以作機動。

韃子騎兵重甲難破,明軍用短矛“從下理甲葉刺之”,刀斧手從旁助攻,竟大敗韃子騎兵。是役,明軍斬首七千餘級,清漢軍八旗將校董廷伯、宗尚勇、馬汝弼、高捷四人被殺。馬進忠以此晉升武昌侯,如今已晉封鄂國公。

“赤軍精銳十倍於鄂國公,今日雖敗,將士知恥後勇,皆思反攻。明日再與韃子大戰,未嘗不能取勝。”

對呀!前年時,赤軍與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交手,最終打成平手,靠的是火槍兵的空心方陣。雨天,火槍兵不能開槍射殺韃子,但依然可以步戰克敵。

丹初毅然說道:“吾心決矣,明日與韃子決戰,以步戰破敵。”

次日,雨勢減小不少,但依舊連綿不斷,火器難以施放。

巳正時分,清軍主動來攻。隊形比昨日壯大許多,滿蒙八旗在前,靖南藩在中,最後是烏攘攘的綠營援軍。僅綠營援軍,上陣的就有五六千人。

赤軍這邊,論隊形就遜色多了,儘管增加了楊方一標騎兵,總人數還是比清軍少了不少。

戰鬥一開始時,與昨日如出一轍。清軍先派死士清理鹿砦,赤軍派騎兵上前阻擊。只不過,戰場上遺留了大量屍體。赤軍戰鬥意志也大不如前,交鋒沒多久,便敗下陣來。

巴山中計,揮師驅使滿蒙八旗、靖南藩前出戰鬥。

清廷在戰略上習慣驅使漢軍八旗、綠營充當炮灰,滿蒙八旗在大後方充作機動兵力,事後再摘桃子。當對手強勁,漢軍八旗和綠營都無力應對時,滿蒙八旗就要下場參戰,甚至當先鋒打頭陣。

巴山深諳此道,昨日已見識過赤軍的厲害,今日更得把滿蒙八旗充當先鋒。不曾想,赤軍前列騎兵閃到兩翼側後方,以改步兵迎戰清軍騎兵。

清軍一驚,還以爲赤軍要上火槍呢。所幸雨還在下,赤軍手執的兵器只是短矛、刺刀。清軍騎兵衝殺過來,卻見赤軍步兵嚴陣以待,面對敵騎毫不退縮。

戰馬看到明晃晃的刺刀、矛尖,不由自主的放慢了速度。

“殺!”赤軍齊聲吶喊,聲勢雄壯,爾後挺出短矛、刺刀,專門針對清軍軟肋,瞄準清軍甲片下緣的空隙刺去。若有清軍倒下,立馬有刀斧手上前補刀。

滿蒙八旗昨日血戰,同樣損失不少,今日面對赤軍步兵,反倒不如昨天如意。

特別是,赤軍把親兵標佈置在前,親兵手舉定虜式步槍,以刺刀迎敵。那三棱刺刀質地堅硬,整體尖細,很容易穿過甲片空隙,一旦刺入敵軍身體,往往能夠深及胸腔、腹腔,給敵軍造成致命的傷害。

大約過了兩刻鐘,赤軍步戰對抗清軍騎兵,竟能不落下風。清軍綠營、赤軍輔兵等步兵也都加入戰場。雨一直下,弓箭和火器都不能用,會戰完全演變成了混戰。

丹初見雙方已經犬牙交錯,下令騎兵出擊,側擊韃子兩翼。楊方帶著兩千生力軍撲向清軍,如下山的猛虎,氣勢甚雄。

劉芳亮白馬銀槍,從右翼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在戰場上甚是引人注意。

巴山手上僅剩一支八旗兵爲預備隊,但人數已然不多,只能硬著頭皮迎戰。

清軍漸落下風,巴山仍然不想撤退,親自躍馬參戰。戰至未時,清軍終於崩潰,綠營兵率先潰逃,緊接著是靖南兵,最後是所剩不多的滿蒙八旗。

赤軍上馬追擊,掩殺二十里乃止。

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81章 反攻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293章 圍城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八章 破陣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205章 蛇吞象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166章 辦公司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29章 破城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一章 告急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一章 告急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93章 圍城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03章 撤退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201章 陡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