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親兵渡河

第282章 親兵渡河

十九日拂曉,赤軍親兵標親兵一營、二營、三營開始渡河。一人兩馬,一馬揹人、彈藥,一馬負乾糧、豆料。 騎兵長途奔襲,戰馬至關重要。其馬蹄剛剛經過修剪,有些戰馬換上了新的馬蹄鐵,踩在浮橋上格格作響。

柳州城外,戰局僵持已久。線國安率定南藩主力圍攻柳州,已經轟破北城,卻功敗垂成。赤軍親兵協在城外柳江兩岸屯駐兵馬,城內步兵第四協士氣大增。

清軍已無力攻佔柳州,主將線國安卻不敢輕易撤軍。蓋因柳州爲桂林的屏障,一旦清軍擴圍,赤軍便可反撲桂林。他只得從桂林乞調援軍,大將全節亦從慶遠得勝而來,在柳江南岸列陣,威脅赤軍側翼。

兩軍犬牙交錯,赤軍在蘿子洲江面搭設有浮橋,騎兵標、炮兵標分駐浮橋兩岸,彼此相持多時。

隨著親兵標的渡河,沉寂已久的柳州戰場變得喧囂起來。

巳時,線國安親統大軍,來到蘿子洲北岸邀擊赤軍。騎兵標一面掩護親兵標渡河,一面列陣迎敵。

丹初隨親兵標渡河,策馬來到前線。騎兵標副標統莫爾禎過來相迎,說道:“報大將軍,韃子炮火甚烈,騎兵標正在艱難對敵。”

“前線騎兵幾何?韃子幾何?”丹初未置可否,問道。

“一千騎兵對韃子援軍,一千騎兵對韃子舊兵,掩護親兵標渡河,另有五百騎兵守衛大營,兼作預備隊。韃子援軍約有三千,銃炮很多。”莫爾禎不假思索,應道。

赤軍對定虜式馬步槍非常自豪,稱之爲槍,對清軍的鳥銃、魯密銃等火繩槍十分鄙夷,仍按明軍習慣稱之爲銃。

以一千騎兵對陣三千清軍,騎兵標尚能不落下風。丹初頗感滿意,自言自語地道:“三千韃子,大概是線國安手中僅有的機動兵力吧。”

“大將軍英明,韃子與我犬牙交錯,兵力分散在城北、蘿子洲等地。線國安老賊餘兵不多,最多不超四千。”

“韃子傾巢出動了。”丹初做出判斷,沉聲令道:“傳令,親兵標不必紮營了,留五百人看護冗馬,剩餘一千人出戰,迎擊線國安援軍。步四協加快出城,與親兵協合擊韃子。”

說罷,丹初揮舞馬鞭,在一隊親兵護衛下抵近前線。

騎兵人少,已顯頹勢。大將軍親臨戰場,騎兵士氣復振,對戰韃子力戰不退。

透過望遠鏡,丹初分明看到,赤軍騎兵大多下馬步戰,結成兩列橫陣,前排半蹲,後排站立,持續輸出火力。另有兩百重騎兵,披盔甲,正在陣後待命,隨時裝備衝殺敵軍。

赤軍騎兵與八旗騎兵一樣,與其說是騎兵,不如說是上馬的步兵。騎兵標編制兩千五百人,戰馬五千六百匹,裝備定虜式馬槍的火槍手有兩千名,另有五百名披甲騎兵,裝備傳統弓箭、長矛、馬槊、馬刀。

定虜式馬槍槍管短,適合騎兵攜帶,但射程近,威力小。

定南藩清軍擅使火器。可以說,孔有德是明末軍隊中最早掌握銃規射擊技術的武將-崇禎早年,孫元化巡撫登萊,積極引進西洋火炮技術,把登州建成了明朝鑄炮基地、炮術傳播基地。當時爲孫元化掌管炮隊的,就是孔有德。

與耿繼茂一樣,孔有德爲對付赤軍火槍手,在定南藩軍中編制了火器營。但藩軍火器營仍然落後,裝備以三錢鳥銃、輕型火炮爲主,仍使用明軍傳統的三段擊戰術。

赤軍騎兵人少,但馬槍射速快,騎兵訓練有素,面對優勢之敵,仍能不落下風。

清軍紅夷大炮都在柳州城北,用以轟擊城牆,封鎖北門,急切間難以調回。線國安雖有優勢兵力,卻無法擊垮赤軍防線,更遑論阻止赤軍渡河了。

巳正時分,親兵一營、二營一千名火槍手騎快馬抵達戰場。

線國安連忙分兵阻擊,派出一千騎兵應戰。

兩軍戰馬奔騰,聲震如天。柳州城外平坦的田川上,即將上演一場血腥的騎兵廝殺。 不料,赤軍卻提前下馬列陣,以刺刀配定虜式步槍,結成兩列橫陣。

定南藩軍聽說過不少有關赤軍火槍方陣的傳奇,今天卻是頭一次見識,一時有些錯愕。士卒有些驚恐,戰馬衝擊速度不自覺地降低下來。

“不要停!給我衝!與赤匪短兵相接,必能旗開得勝!”一員清軍裨將躲在陣後,督促士卒衝鋒。

這是把赤軍當成明軍了。南方明軍孱弱,不習戰陣。每臨野戰,清軍習慣使用騎兵衝擊明軍,往往一擊得勝。

經歷過短暫的猶豫,清軍騎兵再次鼓足勇氣,向赤軍發起衝擊。

近至一百步,親兵標統袁平沉著下令:“集火射擊!”

一聲哨響,槍聲此起彼伏,白色的硝煙升騰而起,四五百發致命的鉛彈飛向清軍。

“啊!啊!啊!”前排清軍應聲而倒,頃刻間人仰馬翻。

按照經驗,騎兵以最大速度衝鋒,從敵軍陣前一百步到短兵相接,敵軍火槍手最多隻有兩次射擊機會。

清軍早就聽說過,赤軍火器射速更快,卻仍抱著僥倖心理,後隊驅使著前隊衝鋒。

定虜式馬步槍是傳統火繩槍射速的兩到三倍,密集的子弟打得清軍懷疑人生。兩軍未及接觸,便有大量清軍倒下。倒也有幾十個幸運兒,躲過了赤軍的子彈,逼臨赤軍陣前。

清軍穿過槍林彈雨,早已心驚膽寒。及至陣前,騎兵、戰馬看到明晃晃的刺刀,未戰先怯,並不敢躍馬衝擊赤軍。

他們不約而同地繞開正面,試圖繞到赤軍側翼,卻不時被密集的子彈擊斃。

就清軍這種慫樣,赤軍都沒必要變換空心方陣了。只經過一個回合戰鬥,清軍陣腳已經動搖,再也沒人敢冒死衝擊赤軍戰陣。

不過,這批清軍久經戰陣,並未潰敗,還有至少一半騎兵停在原地,既不敢向前,也沒有退後,而是呆立不動,似乎被赤軍的火力所嚇倒。

戰場上,常有匪夷所思的事情。清軍已經膽怯,官兵都喪失了理智,宛如待宰的羔羊,靜靜等待敵人的屠刀。

“前進二十步!”袁平沉著下令,赤軍端起步槍,刺刀朝前,停止射擊,在哨聲的伴奏下前進二十步。

“前排蹲下!預備!開火”赤軍再次發威,清軍殘餘反應過來,自知決非赤軍對手,紛紛落荒而逃。

丹初在陣後觀戰,頗爲滿意。親兵標乃赤軍精銳中的精銳,以今日之戰觀之,親兵標或許還不如滿洲護軍營、前鋒營、親軍營,但足以與一般的滿洲八旗爭雄長。

線國安亦在陣後觀戰,始知赤軍名不虛傳,連忙鳴金收兵,退守各處營壘。清軍已在柳州城北、柳江兩岸築營,又在柳州城北佈置紅夷大炮。只要防守得當,清軍足以與赤軍抗衡,待孔有德親自統兵來援,以優勢兵力與赤軍決戰,未嘗不能取勝。

柳州城防壓力更減,李來亨派兵縋城而下,襲擊清軍壘營,自不必說。

第一章 告急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七十三章 訓話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41章 次輔親迎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一十章 點名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233章 寧國公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八章 破陣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303章 整編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232章 擴軍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283章 襲取塘站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八章 破陣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二十九章 追擊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九章 管隊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06章 南越王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107章 終返廣西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123章 射禮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156章 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