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

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 陳邦傅水師大敗,消息傳到忠貞營,猶如一道驚雷,驚得劉希堯、劉芳亮神色大變。

劉希堯怒目圓睜,破口大罵:“他孃的,我就知道陳邦傅不靠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指望他給我們護航,門都沒有!”

劉芳亮卻相當冷靜,說道:“此事相當蹊蹺,斥候講,赤匪水師才練成不久,只有二十多艘戰船。陳邦傅久鎮廣西,水師號稱雄壯,派給我軍的戰船就有五六十艘,還有樓船這樣的鉅艦,怎麼如此不經打?”

“必是陳邦傅不願死戰,處處保存實力!”劉希堯面容扭曲,暴跳如雷。

沒有水師護航,忠貞營麻煩大了。老營、輜重都走水路,隨時可能受到敵軍的威脅。

幾個月前,堵胤錫以文淵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的身份,委託兵部侍郎程峋,護送堵氏家眷、部分忠貞營將領的家眷到梧州。衆人走水路,分乘十幾艘船隻。路過封川,守塘官張祥只是個小小的副將,竟受東勳指使,開炮轟擊,把上述船隻悉數擊沉。

忠貞營進攻梧州時,南明守軍“飛舸逆戰,箭炮交加”。忠貞營幾乎不支,幸虧兵多勢衆,在陸上取得大勝,才逼退了南明水師。

教訓慘痛,猶在眼前。沒有水師護航,忠貞營就像待宰的羔羊,還想謀取南寧,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先別急,問清楚情況再說。”劉芳亮故作鎮定,極力勸住劉芳堯。

二劉的關係也很微妙。劉希堯資歷很老,但戰功不如劉芳亮顯赫。大順建國後,劉希堯一度官拜“左營副制將軍”,成了劉芳亮的副手。劉芳亮以劉希堯爲前輩,對他頗爲尊敬。

二人臭味相投,反對歸順明朝,在忠貞營中自成一派。歷史上,二劉脫離忠貞營單飛,離開廣西前往湖廣,在郴州被明軍、團練包圍,加上軍中疫病流行,最終全軍覆沒。

劉芳亮的話,劉希堯不能不聽。他只得強壓怒火,靜待斥候彙報。

“赤匪雖爲後起之秀,卻有後來居上之勢。岑丹初能夠陣斬覺羅果科,在全州兩戰勒克德渾、濟爾哈朗,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可見決非俗物。”

劉芳亮頓了頓,見劉希堯冷靜不少,繼續說道:“今日我軍試攻五屯所,驅趕死士向前,卻損兵折將。赤匪不動如山,銃炮猛烈,五屯所雖爲小城,竟如銅牆鐵壁……”

“怕什麼!”劉希堯打斷了劉芳亮,說道:“咱們自崇禎年間起兵,廝殺多年,什麼樣的敵人沒見過?還怕他區區赤匪?

“眼下,李赤心、高必正心思不定,全軍飄浮無依,唯有奪取南寧膏腴之地,方可安置家眷,安定士卒。我二人自請爲先鋒,萬不可有絲毫動搖。”

話雖這麼說,斥候卻源源不斷地傳來情報,令劉希堯驚疑不定。

“報大帥,赤匪水師只有二十來艘戰船,卻都式樣新穎,炮火猛烈,速度甚快。陳邦傅水師大敗,樓船被毀,車輪舸一半被毀,一半投降,波山艇大半逃脫。”

“報大帥,赤匪水師只攻擊陳邦傅的水師戰船,暫未攻擊我軍船隻。”

“報大帥,赤匪三座大營開門列陣,意欲挑戰。”

……

聽說赤軍出營列陣,劉希堯大爲光火,隨即下令集結士卒,準備出戰。

劉芳亮諫道:“赤匪之前就遣使通好,願與我軍結盟對付陳邦傅,今日在潯江上只攻擊陳邦傅的水師,不攻擊我軍戰船,其意不言自明。

“我軍船隻皆爲八槳船,只能裝載家眷輜重,不堪水戰。陳邦傅水師既敗,我軍輜重、家眷受到威脅,隨時會受到赤匪攻擊。士卒士氣已沮,戰意全無。大哥,何不遣使問明情況,再定戰守之計?”

劉希堯剛愎自用,說道:“赤匪船少,只能集中攻擊陳邦傅的水師,稍兵必會攻擊我軍。他們已經出營列陣,事急矣,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我們打得贏就過去,打不贏就渡江南下,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老弟,你尚未痊癒,就留下看護老營。且看我破擊赤匪,以逞軍威。”

說罷,劉希堯不由分說,點起兵馬,前去迎戰赤軍。

申初時分,兩軍接戰。赤軍以步兵第二標、第四標正面迎擊忠貞營,親兵標位於後方。除去輔兵、守兵,赤軍在前線集中了約六千人馬,人數與忠貞營相當。兩個步兵標結成空心方陣,對戰忠貞營的“三堵牆”。親兵標按兵不動,充作預備隊。

劉希堯故伎重施,驅使難民爲先導,其次佈置騎兵、步兵,爲大順軍有名的“三堵牆”戰術。難民手無寸鐵,多執竹矛、農具,若有掉頭後退者,立即被騎兵砍殺。同樣的,騎兵若有掉頭後退者,身後同袍可以立斬馬下。

“三堵牆”戰術沒什麼奧妙,唯獨對紀律要求很嚴。士卒有進無退,故能往往成功。

只不過,大順軍鼎盛時,臨陣不常驅使難民。忠貞營沒有根據地,不能自產火器,火器裝備落後於清軍、明軍,常常驅使難民當肉盾,消耗敵軍火器。

赤軍步兵結成空心方陣,陣型奇特。劉希堯也算久歷戎行,卻鮮少見過這種陣型。銃兵佈置在方陣外側,鳥銃上有刺刀,如同刀矛。因有難民在前,他們並未開火。另有大隊騎兵,置於步兵左後方,並不急著接戰。

靠近赤軍方陣,白花花的刺刀令人膽寒,難民打死也不敢向前了。

忠貞營利用難民躲避銃炮的目的已經達到,騎兵踩踏難民,準備衝擊赤軍戰陣。

卻聽“砰砰砰砰”,一陣密集的彈雨,打得忠貞營人仰馬翻。綢甲、棉甲、明甲皆不管用,多被子彈洞穿,忠貞營死士傷亡頗重。

劉希堯用兵不知變通,惱羞成怒,指揮騎兵直接衝陣,卻接連被赤軍擊退。

未幾,赤軍騎兵出動,繞過兩軍戰陣,直插忠貞營側後。

劉希堯不慌不忙,分出一隊騎兵迎戰赤軍。

兩軍交戰,騎兵往往壓軸。爲此,主將都得留足騎兵充作預備隊。

卻見赤軍騎兵下馬,結成橫隊,手持鳥銃,正是親兵標火槍手。

騎兵下馬結陣,當步兵用?這種打法匪夷所思,令忠貞營大感意外,也暗自慶幸。

出人意料的是,赤軍騎兵中鳥銃手極多,火力極猛,打得忠貞營騎兵滿地找牙。忠貞營騎兵還未衝到赤軍跟前,就被鳥銃打得傷亡慘重,幾無隊形。

另有一隊赤軍騎兵,持長矛、馬刀,趁機衝入敵軍,與忠貞營士兵短兵相接。

不到一個時辰,勝負已分,忠貞營潰不成軍。

黨守素離五屯所只有一日路程,隨時可以過來增援。赤軍無力全殲二劉,只得擒賊先擒王,集中兵馬擒殺二劉。

劉希堯極力收攏敗兵,卻被赤軍火槍兵擊斃。劉芳亮聞訊,急忙帶病上馬,白馬銀槍,甚是顯眼。卻沒想到,他剛出營沒多久,護衛就被赤軍衝散,本人被赤軍生俘。

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128章 攻城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102章 反攻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31章 太后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八章 破陣第九章 管隊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八十章 合陣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報捷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105章 雷霆之怒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306章 南越王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397章 湘西土司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203章 撤退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21章 李成棟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49章 奇襲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39章 聯合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