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屯兵興安

第177章 屯兵興安

夏四月初二,丹初率親兵標通過嚴關,抵達興安,駐軍於興安城南門外。 嶺南、嶺北風景殊異。廣西地處嶺南,早已夏意盎然。興安地處越城嶺之東北,才進入夏天不久,早晚頗有寒意。

焦璉果然駐軍興安,丹初入城謁見。瞿式耜交給他的任務是保衛全州,確保廣西門戶。但全州守將另有其人,乃御滇營主帥趙印選。

湖南大局崩壞,明軍紛紛潰敗。滇師趙印選、胡一青退屯全州,楚師熊兆佐、周金湯退守永州。趙印選官爵、資歷與焦璉相當,有他在全州,焦璉自然不便進駐全州,只得退守興安,免得兩軍爭餉摩擦。

軍隊部署如同兒戲,丹初不禁心生隱憂。前線明軍雖多,卻各自爲戰,缺少統一的指揮,這可如何是好?

二人相見,焦璉分外歡喜,把丹初上下打量一番,笑道:“半年不見,你小子越發出息了!”

“全靠爵帥栽培。”在焦璉面前,丹初始終謙恭有禮。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一箇中年武將笑道,正是老熟人朱旻如。他一直駐守平樂,替焦璉看家護院,此次湖南告急,也奉命率軍增援。

“爵帥,我前番納思恩土司之女爲妾,從思恩府弄到一批戰馬。這次過來,特向爵帥贈送百匹戰馬,以報爵帥知遇之恩。”

這份禮物相當貴重。百匹戰馬至少值千兩白金,廣西不產戰馬,好的戰馬更是有價無市。

焦璉哈哈大笑,比打了勝仗還高興,說道:“想不到,我焦璉英雄一世,竟也要靠後輩施捨戰馬了!我就知道,你小子必成大器。”

論實力,丹初對焦璉已有後來居上之勢。焦璉僅領有平樂府一府之地,麾下兵馬不足兩萬,軍隊組織遠不及赤軍嚴密。

“爵帥英雄蓋世,功勳卓著,始終是丹初的楷模。”

寒暄過後,丹初隨即問起前線局勢。

焦璉很樂觀,說道:“剛接到塘報,堵閣部督率諸軍反攻衡州,與清虜大戰於草橋,失利,陶仰用殉國。御滇營胡一青、王永祚卻出敵不意,以偏師攻佔衡山。總兵陸士毅、龔瑞躡其後,陸士毅復安仁,龔瑞復攸縣。勝敗相抵,明軍士氣仍在。”

衡山位於衡州下游,安仁、攸縣則位於衡州、衡山之東。胡一青、王永祚敢越過衡州,深入敵後反攻衡山,確實很有膽量。

興安與嚴關相距很近,才幾天功夫,前線戰事又有變化。戰時就是這樣,局勢變化很快,小道消息滿天飛。主帥必須駐紮前線,方能快速掌握前線局勢,及時作出應變。

滿清前線主帥濟爾哈朗已是親王,資歷與多爾袞相當,尚能親率主力挑戰忠貞營。

大明前線主帥竟是個無名之輩張同敞,節制諸鎮尚且困難,如何抵擋八旗虎狼之師?

好在堵胤錫勇於任事,儘管大局糜爛,儘管不受朝廷待見,仍敢率軍反攻衡州。李赤心、胡一青等將領驍勇敢戰,一個敢於攻堅,一個敢於深入敵後,令人肅然起敬。

“不然,”丹初直言不諱地說道:“我軍雖然一勝一敗,但衡州至關重要,衡山無足輕重。敗於衡州與勝於衡山,輕重殊異,難以相抵。

“況且,胡一青出奇兵勝於衡山,後繼無力,一旦清虜反攻,勢難長久。堵閣部反攻衡州,未聞楚師、滇師扈從,既已失利,勢難堅持。” 此話一出,焦璉與朱旻如都收斂了笑容,神色逐漸沉重。

朱旻如說道:“爵帥,琢如說得在理,我軍不得不防。”

“嗯。”焦璉沉吟道,把塘報拿給岑丹初閱讀,又走到地圖前,沉吟片刻,問道:“依你們看,清虜下步會重點向哪裡用兵?”

朱旻如與丹初對視一眼,說道:“十有八九是全州。”

丹初另有意見,說道:“這得看忠貞營在哪裡。堵閣部倚重忠貞營,清虜亦看重忠貞營。之前,忠貞營屯於茶陵,濟爾哈朗便率主力進攻茶陵。這次,忠貞營又在衡州戰敗,必會考慮後路。

“路線不外乎有三。一,走湘西入貴州。此路線沿途已有馬進忠、王進才、張先壁等部,忠貞營千里迢迢過去爭餉,殊爲不智。

“二,走嚴關入廣西,此路線沿途有滇師、楚師,亦有我等桂師,忠貞營亦不會走。三,走鎮峽關入廣西,此路線沿途只有曹志建一部,阻力不大。”

焦璉未置可否,在地圖前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後才說道:“丹初說得是,忠貞營當向郴州、桂陽一帶撤退,緊急時當走鎮峽關南撤,以保存實力。若讓忠貞營走脫,清虜必會全力進攻全州,走嚴關入廣西。”

“敢問爵帥,江西的清虜已經北撤?姜瓖反正的消息是否確切?”丹初問道。

“譚泰確已從江西北撤,姜瓖反正的消息尚未得到實證。”焦璉補充道:“我年輕時,曾與姜瓖有過數面之緣。以我的瞭解,姜瓖當會反正。大同起義的消息雖無實證,當爲不假。”

丹初輕舒一口氣,心裡放鬆不少。這次出兵援戰,不確定性因素太多,負面消息太多。唯獨姜瓖反正,給明軍帶來了些許希望,也給丹初增加了不少信心。

“姜瓖既已反正,清虜後院起火,自然是緊著山西用兵。此外,清虜精銳皆爲北人,不耐暑熱,一到夏季必會班師回北方避暑。這次,清虜大概不會再進兵廣西了。只要我們能在全州、興安擋住清虜,就算大功一件。”

焦璉、朱旻如連連點頭,如釋重負,詢問起赤軍兵馬。

丹初答道:“親兵兩千五千人已經過關,扎於城南。步兵、輔兵、土司兵還有八千人,當在三日內陸續過關。”

赤軍兵馬之衆,令焦璉分外欣喜。他性格粗疏,不像瞿式耜那樣愛惜羽毛,更不會指責丹初興兵生事。如今這年月,兵馬自是多多益善。

“甚好甚好。徐彪、陳邦傅皆非善類,你能攻殺徐彪,奪據南寧,練出這許多兵馬,可見才堪大用。琢如,你先領兵屯駐興安城南,集結兵馬,加強戒備。待前線有事,再聽我號令出戰。”

“諾。”

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九章 管隊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25章 五屯所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27章 擴軍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八章 破陣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六十章 土司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一十七章 思考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397章 湘西土司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217章 三堵牆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四章 敵襲第七十三章 訓話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331章 太后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21章 李成棟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328章 鐵桶圍城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27章 擴軍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八章 破陣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182章 報捷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三十七章 童子兵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306章 南越王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198章 援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