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內鬥失機

進入夏季,南國各地生機盎然。

何騰蛟在湘南一帶推進緩慢,反攻不力,堵胤錫卻在湘西高歌猛進,推進相當迅猛。

四月十八日,堵胤錫與馬進忠分別從湘西九溪衛(今湖南慈利縣西北)、永定衛(今湖南大庸縣)出發,二十四日便收復了重鎮常德。

五月,堵胤錫、馬進忠率軍相繼光復瀘溪、辰溪、黔陽、寧遠、新田、祁陽、安仁、耒陽、酃縣、城步、新寧、安化、江華、麻陽、東安等地,戰果極爲豐碩。

滿清偏沅巡撫線縉驚呼:“賊勢愈張,非獨常德一府失陷,而湖南、湖北百姓盡裹網巾,白布纏頭,擒殺縣佐,逼奪印信,公文阻隔,音信不通,大有可慮者。”

堵胤錫比何騰蛟有能耐多了,氣量宏大,手腕靈活,決定加快反攻長沙,以聲援江西的金聲桓。

金聲桓以江西反正,自封國公,先率軍攻下九江。九江爲東南之腰肋,九江一下,江西明軍便可順流直下,威脅南京。

因南京清軍已經得到消息,金聲桓只得放棄奇襲南京的計劃。他認爲“贛州爲兩廣咽喉,兩廣不通,終無根本”,轉而率大軍南下進攻贛州,受到清軍守將高進庫的頑強抵抗。

爲聲援金聲桓,堵胤錫親自渡過長江,前往夔東遊說李赤心、高必正,請二人率忠貞營反攻湖南。

李赤心即李過、李錦,大順軍綽號“一隻虎”,李自成之侄也。高必正即高一功,李自成妻弟也。

堵胤錫對李赤心有再造之恩,李赤心欣然應命,率部渡江。

此時,永曆朝有三支公認的精銳部隊,爲滿清所忌憚,一爲李赤心,一爲馬進忠,一爲郝永忠。焦璉的桂師、趙印選的滇師,都比不過這三支部隊。丹初的永安軍更排不上號。

堵胤錫麾下已有馬進忠、李赤心兩支精銳之師,對反攻湖南志在必得。

與此同時,湘西南的形勢也發生了鉅變。

四月十五日,滿清原靖州守將陳友龍反正歸明。陳友龍是劉鐵棍劉承胤的部將,當年劉承胤降清時,陳友龍便被裹挾,不得已而投降。如今形勢一變,陳友龍立即反正。

十七日,陳友龍攻佔貴州黎平府,之後分兵圍攻武岡州。武岡州即爲曾經的奉天府,爲劉承胤挾持永曆帝之地。

劉承胤於崇禎末年蕩平岷王之亂,多得岷府奇寶器玩,又曾挾持永曆朝廷,擅西南財賦,金幣充積,此刻正隨孔有德呆在武昌。

孔有德覬覦已久,陳友龍反清的消息傳至武昌,孔有德立即藉機生事,率軍圍攻劉承胤老營,盡誅之,數萬人無一免者,財產全部籍沒。

劉鐵棍驕縱一世,失節爲奸,卻落得此種下場,真是活該。

陳友龍反正,何騰蛟卻對他恨之入骨。原來,劉承胤是何騰蛟的親家,與何騰蛟不和。劉承胤降清時,爲討好孔有德,下令陳友龍攻佔黎平,俘獲了何騰蛟的家眷。何騰蛟雖無帥才,卻也算鐵骨錚錚,家眷亦有骨氣,紛紛殉節。

爲此,何騰蛟遷怒於陳友龍,寫密信給郝永忠,邀請郝永忠從柳州北上湖南,試圖與堵胤錫搶功。他還慫恿郝永忠襲殺陳友龍:

“陳友龍收二十餘城,富甲諸將,金粟可坐食十年。戰友龍之與戰清虜,難易亦易知……將軍誠據寶慶,待我而下長沙,雖殺友龍,朝廷其不能致詰於將軍審矣……”

郝永忠一介莽夫,得信大喜,稱“奉督師令討陳友龍”,倍道馳襲友龍於武岡。陳友龍潰敗,郝永忠盡並其軍。

何騰蛟身爲主帥,卻操縱郝永忠同室操戈,對湖南戰局產生了極爲惡劣的影響。

……

卻說焦璉擅殺馮之驥,與何騰蛟的矛盾迅速加劇。丹初原本以爲,兩人的矛盾會公開化。說不定,焦璉就會負氣出走,或返回平樂,或轉而投奔堵胤錫,離開何騰蛟這個掃把星。

沒想到,何騰蛟對此並無表示。焦璉不僅沒有負氣出走,反而積極謀攻全州。

與方以智談及此事,丹初慷慨不已,說道:“高手過招,總是出人意料。爵帥不肯與督師翻臉,咱們還得繼續受督師節制,在此浪費時光。”

方以智亦嘆道:“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督師位高權重,就連堵胤錫也受他節制,皇上也信任他。他指使郝永忠襲擊陳友龍,陳友龍走脫,跑到行在訴冤。朝廷迴護督師,對友龍不理不睬。

“爵帥要是跟督師公開翻臉,督師若指使趙印選、郝永忠圍攻爵帥,我們能擋得住嗎?就算爵帥能擋得住,他也成了曹志建一類的人物,日後在朝廷必受排擠。”

保昌侯曹志建飛揚跋扈,曾攻殺遠安郡王。他取鎮峽關自守,防禦清兵,頗有功勞,永曆帝敕賜他便宜行事之權。

何騰蛟彈劾他“頡頑不受節制”,曹志建忿恨不已,自去其官爵,在奏章上自署“戴罪立功自願爲民臣曹志建”,與朝廷的關係頗爲緊張。

難!置身南明,處處都難,簡直就是地獄難度!

丹初不禁苦笑,穿越至何時不可,偏偏穿越到了南明!

“瞿閣老那邊還無回信,我也沒法向爵帥開口,回師永安暫無藉口。”

方以智對道:“爵帥留朱旻如守平樂,力量相當孱弱。皇上滯留南寧,廣西僅剩陳邦傅兵馬還算強壯。若此時李成棟發兵急攻,陳邦傅焉能抵擋得住?朱旻如焉能抵擋得住?”

永安州缺少守軍,又焉能抵擋得住?方以智沒說出這句話,心中卻憂愁不已。

丹初卻並不擔心。按照歷史的進程,李成棟很快就會以廣東反正歸明,姜瓖也將以山西反正歸明,爲南明中興創造了最大的契機。

他原本很樂觀,相信自己定會改變歷史。若能抓住此次契機,或許就能讓南明與滿清劃江而治。

經歷過這麼多,親眼見過何騰蛟的騷操作,丹初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天真。南明已經積重難返,想與滿清劃江而治,更有着絕大的困難。

歷史的車輪隆隆駛過,想改變它的軌跡談何容易?即便金聲桓、李成棟、姜瓖三個實力派反正,南明也不大可能把握住這次機會。

自己身微言輕,儘管有很多奇思妙想,也不可能改變何騰蛟的榆木腦袋,不可能影響湖廣大局。

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返回永安,加緊積蓄力量。廣西還是安全的,只有在廣西,永安軍才能發展壯大,才能在大局崩壞之前做好準備。

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300章 孔四貞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39章 鼓勵工商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192章 定虜伯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300章 孔四貞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156章 勢如破竹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七章 奪旗斬將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405章 赤王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33章 寧國公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102章 反攻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321章 轟擊木排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66章 辦公司第114章 源頭活水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303章 整編第六章 出城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120章 情報局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四章 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