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本政府外,這次的刺殺行動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那份地形圖和劉芾經常在固定礁石上釣魚的情報是如何被日本人得到的。雖然劉芾以前對自身的安全保衛並不是很重視,但是也沒有放鬆過,前往礁石上釣魚一般都是打着去研究所的幌子,除了內務部的相關人員以外,連總統府的警衛人員都不清楚,因爲每次到了研究所,警衛和特工們都只能在山坡上面警戒,而山坡下發生了什麼,他們並不清楚。而研究所的研究員們更是不知情了,研究所雖然有一個通道在這邊的山坡上,但是這個通道除了劉芾,根本沒人允許走,這是劉芾進入研究所後,再溜出去釣魚的專用通道。
按照內務部的分心,劉芾身邊有日本人的耳目,至少是有人出賣了這些情報,按照情報的級別來看,這個人離劉芾很近。
劉芾聽候很是鬧心,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啊,身邊如果真有這麼一個日本人的耳目的話,劉芾睡覺都會失眠的,劉芾對徐增亮下了死命令,除了不許查劉芾自己,剩下的人,連帶徐增亮,都得自己審查一遍自己,務必把這個暗雷給挖出來。
在這次刺殺行動中,內務部的部長徐增亮責任最爲重大,他本人也多次提出辭職,接受調查,但是劉芾沒有同意。徐增亮和內務部的所有骨幹人員,都是當初自己收養的那幾十個小孩,經過多年的洗腦教育和殘酷訓練,最後才剩下這些骨幹,劉芾在這個世界上,最相信的就是這些人,甚至比大衛還要相信多一些,所以,他不能懷疑這些人有問題,而且他分析,如果是這些人出了問題,那麼就不會有這些次潛艇偷襲成功的事情了,日本人應該早就知道臺灣有什麼樣的海軍了,而且在臺灣保衛戰中,日本的陸軍第六師團,也是明顯不知道臺灣陸軍的部署,才選擇了那麼一個港口很小,又三面是山一面是海的死地登陸,如果換另一個港口,說不定就成功了呢。所以,這個日本人的耳目最早也是在保衛戰之後,才向日本提供情報的,而且提供的情報並不多,劉芾更願意相信是某些人無意中透露的,不過內務部的排查還是按照最壞的情況計劃的,他們可沒劉芾那麼樂觀。
調查內部人員泄密的事情,有徐增亮他們的內務部去辦就夠了,劉芾也幫不上忙,更不能因爲一次刺殺就縮在總統府裡不活動了,只不過以後的安保措施再想得全面一些就可以了。
除了調查的事情,臺灣還有很多事情需要這位總統來拿主意,比如說正在美國紐約進行的多國談判。
參加完羅莎莉亞的葬禮後,劉芾就讓外交部的談判小組恢復了和多國的談判,由於發生了刺殺事件,劉芾在國際上的聲譽雖說沒有明顯的增長,不過卻贏得了很多同情分,再加上各國皇室都已經發出了友好的信號,再加上美國人在其中做潤滑劑,這次談判很順利,英法德俄幾國並沒有開出什麼令臺灣不能接受的條件,無非是仿照美國和臺灣的友好條約再糅合了各國的具體國情,增加或者減少了部分而已。而且這次談判只不過是定來來一個大的框架,具體的條款還是單獨和各國再做協商。
看完談判小組從美國發來的條約大概框架,劉芾覺得沒什麼不可接受的,於是就轉發給臺灣政府的各個部門,由他們再詳細研究以後,沒有什麼大的漏洞和隱患,就可以通知談判小組簽字了。
1908年底,臺灣政府的代表在美國紐約和英法德俄4國的代表終於就雙方之間的友好條約達成了一致,並於11月7日,在紐約的華爾道夫.阿斯托裡大飯店中舉行了簽字儀式,自此,臺灣正式作爲一個國家,被世界所承認,而臺灣在世界政治版圖中,也終於有了一席之地。
隨着這些條約的簽訂,臺灣島上即將迎來更多的外國人,由於各國都要在臺灣建立領事館、商社等機構,劉芾特意授命外交部,在領事館的建立過程中,一切都按對等原則辦理,各國的領事館都將不能超出臺北市的範圍,而商社作爲一種民間機構,原則上政府將不予干涉,主要遵守臺灣的法律,那麼就將得到臺灣政府的保護。
由於敞開國門交往了,臺灣軍方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什麼行動都大搖大擺的在明白上進行了,於是,爲了保證臺灣的國防和科技機密不被外泄,內務部連同國防部,又從臺灣島和周邊的附屬島嶼上劃出了20多個軍事管制區,在這些區域的範圍裡,將禁止未經許可的外國人進入,對違反這個規定的外國人和外交官員,都將按照臺灣法律予以逮捕或驅逐。並且按照劉芾的計劃,在未來5年中,大部分研究機構都將逐步搬遷到臺灣中部的山區裡去,並在山體中開鑿大型的山洞,作爲戰略儲備的基地。
就在劉芾在臺灣爲和各國正常交往而安排各種工作的時候,內務部又傳來一個消息,遠在北京的清朝政府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1908年11月14日和15日,在連續的兩天內,清朝的光緒皇帝和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先後駕崩了。
而就在同一個月的21日,劉芾的老管家劉福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這位年近70的老人是劉芾父親劉銘傳的親兵,也是劉銘傳的同鄉,當年跟隨劉銘傳從販私鹽起家,四處轉戰,建立了“銘軍”,打敗過太平軍、捻軍,也打敗過法國人,可算是戰功標榜了。但是自從老爺去世,把三少爺劉芾又託付給了這位老兄弟,老管家,劉福才明白,以前他和老爺打過的那些仗都不算什麼,眼瞅着三少爺劉芾訓練出來的臺灣海軍,使用潛艇,一次又一次的把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俄國人的大兵艦連人帶船一次又一次的送到了海底,真是痛快。
除了打仗,三少爺明顯比老爺膽子更大,大到宣佈**了,雖然沒馬上自己當皇帝,但是找人頂替了幾年,最後還不是自己登了基,在劉福的眼中,什麼總統也好,總理也好,只要是說話沒人敢不聽,那就是皇帝。皇帝啊,那是是個人就能當的嗎?按照老年間的說法,如果命中不夠硬,福分不夠,當了皇帝就等於自殺。但是三少爺當了,不僅當了皇帝,還把周圍的幾個列強的軍隊湊一堆,一次都給滅了。就這份功勞,別說在臺灣當皇帝了,就是回到大清去,給個王爺都不稀罕啊。
提起大清,提起大陸,劉福心中就堵得慌,人一老,就容易回憶,每當吃飽了喝足了躺在牀上睡不着的時候,劉福就會想起當初販私鹽、殺捻軍的情景,就會想起安徽老家裡那個破院子。時間一長,劉福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這是老天爺在提醒自己,自己的老家在哪裡。
雖然老爺被葬在了臺灣,還是那個英雄才能下葬的墓地,雖然三少爺多次肯定,自己百年之後,也會被埋在老爺旁邊,也當一回英雄。但是劉福已經沒有當日聽到少爺許諾之時的高興勁了,再大的英雄如果死後回不到家鄉,那就是孤魂野鬼。
三少爺很念舊,雖然很爲難,但是還是答應,會通過張之洞的關係和內務部的路子,想辦法把劉福埋回老家去,聽到了這個許諾,劉福好像輕鬆了許多,晚上也不再胡思亂想了,終於可以安心了。用他自己和劉芾說的話就是:我跟着老爺吃香的喝辣的,人殺過,黃花閨女也睡過,值了!跟着少爺,西洋鬼弄死無數,大工廠建了無數,還親眼看見了皇帝登基,值了!再也沒啥可想了。
劉芾、劉大貴和劉福的兒子兒媳一起,在淡水的英雄墓地,把曾經擔任過臺灣第一任外交部長的老管家劉福安葬在劉銘傳的墓地旁邊,雖然劉芾答應過要送劉福回安徽老家,不過現在真的很難保證劉福的遺體能順利達到安徽,只能暫時食言了,讓老管家先在下面等幾年,等有機會,讓他們主僕兩個人一起回家鄉。
埋葬了劉福,劉芾和劉大貴回到總統府中,在辦公室裡弄了些酒菜,兩個人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來,一邊喝,一邊說起當初的往事,一會哭一會笑。當自己身邊越來越多的舊人一個一個消失的時候,人總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如果能和一箇舊人一起分享,那種不安感就會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