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

霍洛島,位於棉蘭老島和加裡曼丹島之間,面積894平方公里,是一座火山島,島上有河流、植被、死火山,地質結構穩定,人口稀少,主要是一些本地漁民在上面生活;它之所以能夠成爲國家科研基地,主要是考慮到這個島並不在主航線上,所以封鎖周圍海域對周邊的影響不大,島的位置處於聯邦版圖的中部,更利於安保工作;還有,這個島的地質結構很穩定,氣候上也沒有大風大雨,還有充足和河流和淡水供應,很適合建立一座不大的小城市;另外,這裡離棉蘭老島和加裡曼丹島都不太遠,在後勤補給方面也沒有什麼難度;最後,這裡的人口非常少,土地面積又很大,徵用起來比較容易,對於以後的預留空間也足夠。

既然霍洛島這麼合適,劉芾大筆一揮,批准了這個提案,正式宣佈霍洛島被聯邦政府徵用,整個島嶼和周邊10海里之內都屬於禁區,任何人沒有國防部和內務部簽發的特別通行證,都不能接近這個禁區,違者就不是罰款坐牢的問題了,很可能會被巡邏的艦艇當場射殺。

按照計劃,霍洛島上將建立中型港口、船塢、飛機跑道、機庫、2座火力發電廠、自來水廠、燃料倉庫、物資倉庫、公路、鐵路、住宅區、實驗室、科研大樓等等,基本就是一個小城市,不過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這個城市被劃分成了上百個區塊,各個區塊之間是相互隔離的。除非經過特別批准,一般的情況下,這裡的人員都是不能自由進出其他區塊的。國防部和內務部專門在島上成立了一個管理機構,對外叫國家能源管理處,負責專門管理島和協調島上的一切事物,這座島從此也就在南海聯邦所有的地圖和行政區域劃分中消失了。

雖然這個取名爲國家能源基地計劃的國家科研基地建設項目非常耗費聯邦政府的資金,但是從聯邦總統到聯邦政府部門都沒有發對這個計劃的實施,因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聯邦各級官員都對聯邦以科技發展水平成功立足於世界一隅從內心裡表示了認可,如果不是聯邦擁有了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先進的科研產品。那麼就很難對抗以英美爲首的世界列強的進攻和壓制。所以,在聯邦政府和聯邦總統對於科研這一塊的投入上,很少會有人出來反對。

在這種舉國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援下,聯邦政府管轄的幾十個研究所都可謂是成果累累。它們不僅在軍事科技上爲聯邦提供了更爲先進的武器裝備。還在各種基礎研究項目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材料、冶金、電子、化工、生物、遺傳等。這些科技有的可以用於聯邦的國防工業,有些可以用於聯邦的製造業、農業、醫藥業、石化工業、礦業、鋼鐵產業上,不僅加快了聯邦的軍事實力發展。還加強了聯邦的經濟實力,因爲這些高科技產品在一段時間內是世界獨有的,不存在各種形式的競爭,利潤率非常高,它養活了聯邦大大小小的工廠和企業,還爲聯邦換取了大量的外匯和稅收,是南海聯邦能夠越發展越壯大的首功之臣。

不過在這些科研機構的光環之下,還有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那就是劉芾。作爲一個聯邦最高領導人,他可以說是這種科研模式的締造者,從臺灣獨立時期起,他就不惜餘力的從歐美各國招募研究和技術人員,然後投入巨資爲他們創造一流的科研環境,最重要的是,他提供的很多物品和想法,都成爲當時還處於起步階段的各個研究所的重要發展方向,依靠着這些遠超本時代的實物和想法,再加上充沛的資金,才使這些研究所很快得到了研究成果,再依靠這些成果,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員加入到其中,然後再產出更多成果的,成爲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是劉芾的這些思路和想法,一般人是接觸不到的,只有那些科研人員們才清楚,這位連高等數學和元素週期表都不會、電子和原子都分不清的國家元首,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爲他們提供了正確的研究方向,至今爲止,還沒有一次能夠證明劉芾最開始提出的研究方向是錯誤的,所以,聯邦政府管轄的絕大多數研究機構的科研負責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有了什麼新發現或者新思路時候,馬上去找劉芾,認真聽取他的意見,如果能夠得到他的認可並給指出具體的研究方向,那麼這個新發現和新思路就肯定是正確的,只要沿着這個方向走,最終就可以得到研究成果;如果劉芾也不清楚或者提不出什麼建議,那麼這個新發現和新思路就很可能是一個無用或者錯誤的東西,除非有必要,各個研究所都不會再在這上面投入什麼過多的精力了。

劉芾本人對這種方式非常反對,因爲他的腦子裡能夠想出來的東西都是後世裡見過或者聽說過的具體成果,其中的過程他並不知道,比如說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究,他只知道最終會是一個什麼大概摸樣和功能,但是如何實現這些功能,需要用到何種技術和學科,他並不清楚,所以他不建議這些科研人員太把自己的意見當回事,那樣很可能會耽誤一些重大的發現和成果。

但是他的這些意見一次次的被科研人員們忽略了,因爲現實裡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他的預言和建議就是對的,而他又不能說爲了證明自己的反對是對的,故意不去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告訴這些科研人員,以至於到了今天,劉芾的大部分時間裡,處理的都是一些和研究課題有關的事物,而他的本職工作,只能交給副總統去完成,爲此,劉芾授意聯邦政府增選了2名副總統,和原來的徐增亮一起,承擔起大部分的總統日常工作,而得到解放的劉芾,則變成了聯邦的科技部長,整天流竄於各個研究所之間,像一個神棍一樣,整天對着那些科研人員發表着他的預言。

其實劉芾對於這種工作更爲喜歡,他從骨子裡就不是一個政客,對於政府裡的工作絲毫提不起興趣,在他看來,那些天天鬥心眼玩平衡的差事哪有這種四處忽悠人當半神的工作爽快啊,而且那些科研人員大多都是死心眼,他們只關係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對於劉芾這種知識水平的人如何知道與他自身知識水平不相符的東西並不在意,可能在他們看來,只要別人比自己知道的多,那肯定就比自己知識淵博,因爲只有這樣想,才符合邏輯,所有搞科研的人,邏輯思維都是本能。

除了這個國家科研基地中的科研機構之外,聯邦還有很多傢俬人性質的研究所,它們大多隸屬於某個企業或者私人財團。和國家資助的這些國有科研機構不一樣,這些私人研究所不搞基礎理論研究,只對這些企業所涉及的領域進行研發,然而這些研究所更像是國家科研機構的下游分支機構,每年裡,國家科研機構都會把一些得到許可的研究成果免費提供給具備研發能力的對口企業,並提供部分指導,然後由這些私人研究機構把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再由這些私人企業進行生產銷售。

一般來講,這些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產品的銷路都很好,利潤率也很高,這就逼得那些大型私企們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完善自身的研發能力,以便在同行業的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科技扶持,這也讓聯邦國內的私人企業家們慢慢的養成了一種思維習慣,那就是最賺錢的就是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與其在生產數量和成本上與國外商品打價格戰,不如去增加科技研發投入,搞出自己的獨特產品,去掙這種低競爭高回報的舒心錢。(未完待續……)

第117章 電視機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18章 電視臺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66章 聯邦缺鐵第28章 以日製日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79章 P38戰鬥機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29章 高歌猛進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38章 不夜城第111章 裁決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24章 賭約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80章 攻心戰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0章 快速艦隊第30章 Z字旗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66章 重典第2章 以戰代練第48章 雙管齊下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2章 以戰代練第73章 誘餌(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冰箱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章 醞釀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4章 賭約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3章 羅莎莉亞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0章 按兵不動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2章 遷都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1章 夜戰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08章 新礦工第108章 新礦工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43章 車禍(二)第24章 冰箱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26章 衝鋒隊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章 以戰代練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32章 國際聯盟第30章 日本沉沒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3章 登陸琉球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章 宣戰第44章 革命(二)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4章 賭約第80章 甩賣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