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且聽戰報

天嘉三年,三月。

雖然沒能抓住留異,不過東陽平定,版圖上又多了一塊朝廷可以有效管轄的領土。

至於是否繼續前進,一路打到晉安,平了陳寶應,結論是否定的。

一則陳寶應反跡未顯,朝廷還沒有明令征討。

二則周迪已舉兵謀反,亟需平定,不宜兩面開戰。

三則師老兵疲,主帥負傷。

諸將都是通曉軍事規矩,無人提出一路追擊,殺去晉安這種不合常理的建議。

侯安都留下韓子高鎮守東陽。

侯勝北不解,這個差點導致戰線崩潰的傢伙,阿父你還讓他守衛新打下來的地盤呢。

侯安都笑嘆道:“勝北,這東陽就是陛下給韓子高的晉身之階啊。不然你以爲此人爲何要隨軍出征。”

侯勝北無語,平定割據勢力的國家大事,還包含着這麼一層目的嗎?

……

侯安都率軍班師凱旋,回到建康交付了人馬,卻見侯夫人慾言又止。

一問之下,竟然又是兇報。

隨自己抵禦北周、任巴州刺史的侯安鼎過世了。

從弟突然過世,侯安都擰起了眉毛。

他沉思片刻,問道:“侯安鼎過世,朝廷由誰爲其後任?”

一問之下,很快就有了結果,是潘純陀。

“潘純陀,不就是那個在郢州用箭射你的王琳舊部嗎?”

侯勝北忍不住叫道。

“以前兩軍相爭,各爲其主,彼此又沒什麼仇怨。只要他不介懷於心,我更是不會在意。”

侯安都話雖如此說,心裡是怎麼想的,就不可知了。

……

南川周迪既反,必須加以討伐,朝中一致推舉侯安都爲主帥,只要這位軍部第一人出馬,何愁周迪不平。

然而陳蒨的想法卻有所不同,指名了一個讓侯安都皺眉的人選。(注1)

“吳明徹,那個黴將做主帥?”

侯勝北聽說後,差點跳起來,叫道:“朝廷還想不想打贏啊!”

“不得妄言!”

侯安都斥責道:“這次討伐周迪的陣容盛大,以泰山壓頂之勢,能夠一戰而勝也未可知。”

他看着詔書抄本,是在自己擊敗留異的十二天前發出來的,念道:(注2)

“持節、都督江吳二州諸軍事、安南將軍、江州刺史吳明徹,前吳興太守胡鑠、樹功將軍、前宣城太守錢法成、天門、義陽二郡太守樊毅、雲麾將軍、合州刺史焦僧度、嚴武將軍、建州刺史張智達,樓艦馬步,直指臨川。此爲一路。”

“鎮南儀同司馬、湘東公相劉廣德、平西司馬孫曉、北新蔡太守魯廣達、安南將軍、吳州刺史魯悉達,甲士萬人,步出興口。此爲二路。”

“前安成內史劉士京、巴山太守蔡僧貴、南康內史劉峰、廬陵太守陸子隆、安成內史闕慎,並受儀同黃法氍節度,同會臨川故郡。此爲三路。”

“尋陽太守華皎、光烈將軍、巴州刺史潘純陀,平西將軍、郢州刺史章昭達,並率貔豹,逕造賊城。此爲四路。”

“使持節、散騎常侍、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湘州刺史徐度,分遣偏裨,相繼上道,戈船蔽水,彀騎彌山。此爲五路。”

“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歐陽頠,率其子弟交州刺史歐陽盛、新除太子右率歐陽邃、衡州刺史侯曉等,以勁越之兵,逾嶺北邁。此爲六路。”

“持節、散騎常侍、安西將軍、定州刺史、領豫章太守周敷,還固墉堞。”

……

“我們討伐留異,纔不到二萬人。討伐一個周迪,用得着動員那麼多路兵馬嗎?怕不得有五、六萬的軍勢了吧。”

侯勝北問道。

侯安都輕輕釦桌推敲:“熊曇朗敗亡,周迪盡收其衆,朝廷予以重視,起大軍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若是最初一輪攻勢被擋住,持久下去就難說了。”

他一路路的點評道:“周敷守住豫章,扼住周迪的北進通路,這是對的。”

“廣州、交州這一路,將近兩千裡的路程。歐陽頠六十有五,垂垂老矣,怎會勞師遠征,如此大動干戈?虛張聲勢罷了。”

“你曉叔的衡州,到臨川的路程只有千里,趕倒是趕得及。這條路你走過數次,應該很清楚。過大庾嶺,沿章水一路北上,匯入贛水,包抄臨川之南。就是他舊傷在身,不知能否跋涉千里出征。”

“湘州這一路,可沿瀏水東進,轉入瑞水,便可匯入贛水,直達臨川之西。然而徐度身爲鎮南將軍,怎會親自出陣,屈居吳明徹之下?正如詔書所言,但遣偏裨,以爲聲援而已。”

“巴州郢州這一路,沿着大江順流而下,至湓城取齊,可取臨川之北。華皎、章昭達乃是至尊昔日舊人,心腹之臣,未必會服膺吳明徹。”

“高州這一路乃是周迪鄰郡,這些人近者二百里,遠者四百里,數日便至。周敷守於前,黃法氍制於後,周迪不能進也不能退,困勢已成。”

“最後就看吳明徹率領的江州和吳州大軍,能否打得下來了。只是……”

“阿父,只是什麼?”

“你看這許多路兵馬,各州郡宰守,吳明徹有這個威望能夠鎮壓得住,指揮自如麼?”

“這個……怕是不能吧。”

“所以才說趁大軍氣勢最盛之時,如能一鼓而勝,也就罷了。一旦陷入對峙,諸將各有想法,只怕就避難畏艱,不易破敵了。”

侯安都停了一下,又道:“陳寶應自閩江而上,可達綏城,沿旴水北上四百里至臨川,這東面一路,終是沒有截斷。周迪有此活路,就有底氣堅持打下去。”

他讀到最後一段,不禁啞然失笑:“司空、大都督安都已平賊異,凱歸非久,飲至禮畢,乘勝長驅,剿撲兇醜,如燎毛髮。”

這卻是將自己當成了精神威懾。

他把詔書抄本往桌上一扔:“此次就安心在家,且聽戰報吧。”

……

阿父既然這麼說,想必這次出征沒自己什麼事了。

阿父這次的傷勢不輕,一時不良於行,藉此機會休息一下也好。

侯勝北也就安心在家,陪着阿父養傷。

從前年十月出徵迎戰北周,到今年春季足有一年半的時間,他和蕭妙淽聚少離多。

征戰勞苦,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乃是常事,整個人黑瘦了一圈,身上也多了幾道傷疤。

蕭妙淽大爲心疼,細聲細語慰問,更是曲意逢迎,讓他得嘗久違的溫柔滋味。

可是事後每當侯勝北提起婚嫁迎娶,她卻總是微笑不語,緩緩搖頭。

侯勝北糾纏了一陣,見蕭妙淽始終不應,發急了:“阿父現在已是朝中和軍部第一人,淽姊你還擔心什麼?”

卻是將往日稱呼都叫了出來。

蕭妙淽心道:“就是因爲你阿父現在地位尊崇,處高臨深,衆目睽睽之下,更是容不得有半點差池啊。”

侯勝北不得如願,恨恨道:“總有一天看我昭告天下,明媒正娶了妙娘你,看誰敢阻攔。”

“好呀,那妾身就恭候當郎前來迎娶了。”

蕭妙淽嬌笑着依偎到他的懷中,心中暗歎:“小弟,等你年紀再大一些,想法可能就會變得有所不同了吧。”

-----------------

恰逢歷時一年有半,土斷的結果統計報了上來。

左民尚書沈君理來到侯府,他是陳霸先的女婿,娶了會稽長公主,深得朝中上下敬重。

沈君理擇其概要向侯安都講了一講,侯勝北在旁侍立,也順便跟着聽上一聽。(注3)

我朝九大州部、九十五郡、五百七十七縣、四十六萬一千六百戶、口三百三十五萬一千九百一十四。(注6)

揚州部轄郡十、縣八十、戶一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六、口一百四十五萬五千六百八十五。

南徐州部轄郡十七、縣六十三、戶七萬二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二萬六百四十。

南豫州部轄郡十三、縣六十一、戶三萬七千六百二、口二十一萬九千五百。

南荊州部轄郡五、縣十八、戶二萬一千四百六十、口十一萬五千二百七十七。

江州部轄郡九、縣六十五、戶五萬二千三十三、口三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

郢州部轄郡六、縣三十九、戶二萬九千四百六十九、口十五萬八千五百八十七。

湘州部轄郡十、縣六十二、戶四萬五千八十九、口三十五萬七千五百七十二。

廣州部轄郡十七、縣一百三十六、戶四萬九千七百二十六、口二十萬六千六百九十四。

交州部轄郡八、縣五十三、戶一萬四百五十三、口四萬八百一十二。

……

三百多萬人口,聽起來很是不少。

侯勝北卻知道,北周北齊分別擁有一千萬甚至二千萬的人口,戰爭潛力是我朝的三倍到六倍之多,更加清楚了本朝和北朝的實力差距。

按五戶出一兵,四十六萬戶就是九萬多人馬,這就是我朝的全部軍力了。

怎麼運用好這不到十萬的士卒,卻是深有講究。

侯勝北正想着,又聽沈君理道:”實則戶口遠不止此數,其中巧僞甚多,或竊注黃籍,或卻而復注。世家豪族、僧侶寺院,各擁僮僕,都不在此列。唉。“

侯勝北心道自家就屬於豪族,部曲僮僕有上千人,他們種田的家屬都不上黃籍不交糧的。

只不過侯家是把私家部曲拿了出來,爲國家效力而已。

全國一定還有許多這樣的豪族吧。

接下來一一掃平,願意出仕者賞,割據不臣者殺。

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如此國家實力不就大增了?

卻是沿用此前平蠻的一套粗暴邏輯。

還有這羣和尚,不事生產,享受供奉,收留佃戶,不納租稅。

遲早也得收拾了他們,哼。

……

侯勝北年輕氣盛,也不思考爲什麼這些問題歷經數百年,卻還是根深蒂固未能解決。

那些明君賢臣難道還不如他的見識,既然有如此益處,爲何不行武斷之策?

關鍵還是在於那日毛喜和他所說的人心二字。

他說的這套粗暴策略拿來對付南蠻還好,中夏本不將四夷視爲同類,征伐四方乃是古之聖王所爲。

若是對自家人舉起屠刀,恃強任意破壞秩序,那就是暴秦、新莽、宇宙大將軍之流。

必當人心離散,羣起而攻之。

禮樂垂拱而治國,這規矩讓中夏文明不至於赤裸裸的強者爲尊,少流了許多血。

然而一旦自家少了血性,外來者就會讓人受傷了,五胡亂華便是明證。

唉,既要也要還要,把握尺度好難。

侯勝北覺得治國之道挺難的,大多數時候,兩害相比取其輕者罷了。

怎麼才能達到國子學周弘正老師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境界哪。

周師說:”煎魚,翻攪折騰就容易碎爛,油鹽醬醋恰到好處,方得美味。”

“有所爲有所不爲,不過多地隨意干預,使國家在規則下自發良性運轉,才能達到’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的境界。”

老莊之說,侯勝北可不像周師讀得那麼多。

他也還遠遠未到清靜無爲的年紀,朝氣蓬勃地想有所作爲,暫時還是不太能理解這些道理。

不過一旦具體到軍事上,還是很容易加以印證的。

嗯,所以對付留異、周迪、陳寶應之流,就要分而治之,依次有序,各個擊破嘛。

不可令其一哄而起,搞得糜爛一片,給外敵可乘之機唄。

哎,話說周師出使北周,終於達成使命回來了。

什麼時候得去拜訪一下,以明尊師重道之意。

……

告捷之後,出征諸將的封賞和新職也定了下來。

孫瑒除使持節、遷鎮右將軍、建安太守。

周寶安除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卻是轉了文職,進入中樞。

韓子高除假節、遷貞毅將軍、東陽太守。

程文季復爲鎮東府中兵參軍,帶剡令。

戴僧朔遷壯武將軍、北江州刺史、領南陵太守。

蕭摩訶遷超武將軍。

奇怪的是錢道戢的任命還沒下來,雖然他負責截斷留異退路,沒有直接的戰功,按例也該加以封賞纔對。

自家孩兒也再升一級,授六品忠義將軍。

六品的將軍號有威、武、猛、壯、驍、雄、忠、明、光、飆十種各十號,平越中郎將,西戎、平戎、鎮蠻三校尉。

總共一百零四個將軍號,偏偏授了忠義將軍,朝廷這意思真是明白不過。

是要自家兒子也秉承忠義啊。

另外,始興王陳伯茂除鎮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

自己回師建康,陳伯茂出鎮東州,這是兩邊故意錯開呢。

侯安都冷笑了一聲。

……

就在侯勝北每天伸長脖子等着前線戰報的這段時間,侯安都指派了個差事,讓他去拜會安成王,從北周回來的陳頊。

-----------------

《地名對照》

興口:沒有查到,有識者請告知。結合之後討周迪時攻取東興,疑爲今黎川縣洵口鎮

臨川:今撫州市

瀏水:今瀏陽河

瑞水:今錦江

贛水:今贛江

綏城:今三明市建寧縣

旴水:今撫河

第57章 討南蠻第45章 阿父歸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第11章 最下攻城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第40章 少年不再第48章 英雄逝第132章 其次伐交之北齊有變第90章 柳慶問案第46章 御前對第102章 爭龍之復舊職第21章 返紅塵第61章 陳頊其人第99章 爭龍之翦羽翼第3章 逝去傳說第126章 其次伐交之非善地第54章 江心夜青年篇結語第48章 英雄逝第22章 南朝亂第97章 爭龍之展勢力相關設定第46章 御前對第45章 阿父歸第42章 國子求學前篇第59章 平東陽後篇第38章 預兆第114章 再攻江陵之夜襲城第49章 立新帝第18章 清閒樂第74章 北周軍容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青年篇結語第14章 蕭妙淽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101章 爭龍之受肯定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戰西堤第55章 加冠禮第49章 立新帝第20章 入洪流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10章 勝敗一念第41章 天子坦蕩第84章 戰邙山之蘭陵入陣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38章 預兆第87章 憶白袍後篇第102章 爭龍之復舊職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92章 舊友來第10章 勝敗一念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20章 入洪流第100章 爭龍之討叛黨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19章 赤子心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95章 爭龍之析局勢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93章 返家鄉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燒船第71章 姓楊名堅第98章 爭龍之立威望第56章 戰爲何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49章 立新帝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44章 國子求學後篇第59章 平東陽後篇第39章 遣返第24章 始從軍第46章 御前對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71章 姓楊名堅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49章 立新帝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燒船第61章 陳頊其人第109章 速平廣州第113章 再攻江陵之周騎來第65章 臥虎臺第40章 少年不再第27章 抗北齊之前哨第120章 其次伐交之入鄴城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107章 鐵杖傳謠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40章 少年不再第66章 孤獨行第8章 冼姨第103章 爭龍之得天命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92章 舊友來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