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
徐聞縣西南角方向的瓊州海峽。
距離燈塔角大約17公里的海底,瓊州海峽海底隧道一期工程的施工現場,所有的施工人員,都進入了安全特種車中。
飛鵬工程的總工程師黃新明、中建的副總工程師李豐,盯着操作頁面的模擬畫面。
由於海底隧道是從兩頭向中間挖掘的,全長37公里的瓊州一號線,處於海底的部分,長度是33.6公里,兩頭的匯合點,就在16.8公里處。
經過一年多的全力施工,考慮到泥沙層容易崩塌的地質條件,在突破陸地岩層區後,施工團隊採用了頂管的施工,配合盾構機的方案。
平均每天可以推進50~60米,今天終於到了兩頭匯合的日子。
從臨高縣過來的那一段隧道,目前已經完全停工,等待徐聞縣這一段挖通最後10米的泥沙層。
“5米,臨時頂管跟上。”李豐緊張的喊道。
“收到。”
由超級材料打造的臨時頂管,在八套液壓機的作用下,緩緩跟着盾構機向全推進。
在頂管後面,是一個巨大的合金阻隔網,是爲了預防前方突然崩塌,海水帶着大量泥土衝擊施工區域。
而泥沙阻隔網後面,上百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們配備了清一色的特製外骨骼,這是專門定製的潛水型外骨骼。
就算是前方突然崩塌,他們也可以在海水中存活下來,上個月臨高段就發生了一次崩塌,大量海水衝入施工區域,工人憑藉外骨骼和特製安全車,成功從中撤退出來。
瓊州海峽海底隧道的修建,爲國內應對複雜地質條件下的隧道施工,積累了衆多經驗和技術,以後修建其他地區的海底隧道,都可以用上這些經驗和技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盾構機、頂管緩緩推進着,工人們快速鋪設着管壁。
4米……
3米……
……
當最後幾十釐米的臨時水泥層,被盾構機削開推倒的那一刻。
佈置在臨高段那邊的監控攝像頭,清晰的將這一幕記錄下來,被同步傳輸到安全車裡面。
“成功了!”一直默不作聲的黃新明振臂高呼起來。
“太好了!”
“我們做到了!”
“哈哈……”
不少人喜極而泣,或者激動得語無倫次。
隨着最後10米泥土層被貫通,一衆工程師和工人,也從激動中清醒過來,開始做最後的收尾工作。
頂管繼續跟着盾構機向南緩緩移動,工人花費了三個多小時,將最後管道連接起來。
從安全車中走出來,李豐看着這條巨大的隧道,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一系列海底隧道中,最大最長且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
站在隧道底部,李豐彷彿走進巨人國度一般。
“非常震撼!”一旁的黃新明,也是讚歎不已。
由於採用套管方案,目前他們只完成了外管,而後面還有一條內管,內管不需要考慮挖掘隧道、岩土層崩塌,施工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經31公里的長度修建,只剩下最後的6公里。
李豐戴上頭盔,緩解一下胸悶:“外管完成了,內管估計兩個月左右,就可以合攏了。”
“我們要準備下一步工作了。”黃新明一邊說,一邊返回安全車。
外管成功合攏,內管也快合攏,並不代表工作的完成,他們還需要考慮通氣井的建設。
超長海底隧道的通風透氣問題,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不設置公路通過功能,只允許鐵路通過,將可以不考慮通風透氣的問題。
海底隧道的內部非常密閉,而瓊州海峽海底隧道的平均深度,爲海平面以下150~180米,長度又達到了37公里。
一旦大量機動車進入其中,發動機需要燃燒做功,會導致隧道內部的氧氣被大量消耗,而廢氣則迅速增加。
如果僅僅依靠自然通風,根本滿足不了隧道內部的消耗,很快就會出現缺氧的情況。
在隧道內部缺氧,除了電動車可以正常使用,燃料型的發動機都要歇菜,車上的司機和乘客都可能窒息而亡。
總不能每一輛進入隧道的車,都配備一個氧氣瓶吧!
那畫面太美,不敢想象。
要維持隧道內部正常的氣體成份,建造通氣井,成爲必不可少的工作。
安全車向北行駛,黃新明和李豐來到001號通氣井,通氣井的設計方案,並不是直接設置在外管上面的,而是先開一條水平縱管。
水平縱管的直徑12米,長度500米,同樣是內外管設計,內部設置三道閘門,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將通氣井和隧道隔開。
在水平縱管內部,有進氣管和排氣管,通過電動機進行強制換氣,進氣管和排氣管的管徑爲1.5米,一個通氣井佈置兩條進氣管和排氣管。
進氣管和排氣管,從水平縱管的一端,延伸到海面的換氣平臺上,爲了維持通氣井的平衡,在水平縱管的下方,設置了一條深度200米的平衡固定柱。
黃新明進入001號通氣井的施工現場,目前這個通氣井,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只要中船重工的換氣平臺送過來,就可以連接起來。
瓊州海峽海底隧道,一共需要8個通氣井,其中6個在海面上,2個在陸地上。
本來4個通氣井就夠用的,但是爲了安全起見,還是設計多一倍的數量,目的就是爲了以防萬一。
雖然大地震概率比較小,但並不是沒有,而且瓊州是颱風高發地區,萬一換氣平臺出現意外,還可以通過備用的通氣井,保證隧道內部的正常通風換氣。
黃新明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轉過頭向李豐說道:“這邊問題不大,我們去內管施工區看看。”
“好。”李豐點了點頭,將通氣井的情況記錄在平板電腦上。
安全車繼續向北,沿途都是內管,數以百計的工人,着工作型的外骨骼,在默默地忙碌着。
內管其實就是一條超級公路。
不過由於是在海底,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加多。
比如照明系統、應急系統、救援系統、滅火系統都要考慮到。
在設計過程中,一衆工程師和設計師還是覺得內外套管不夠,也增加了水密艙的設計方案。
如果萬一其中一段管道,內外管都破裂了,還可以通過水密艙門,將其中破裂區域和正常區域隔開。
另外利用通氣井的水平縱管,設計了緊急逃生通道,可在緊急情況下,就四條換氣管道,變成人員離開的逃生通道,也可以變成救援人員的進入通道。
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將是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都考慮進入了,確保瓊州海峽海底隧道,可以安全使用百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