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時間25日晚八點鐘,央視新聞頻道就拿出了足足十分鐘的時間報導這次關於張重日的新聞。
人們一邊感慨央視新聞編輯的速度之快,一邊又驚訝於央視這次竟然直接跳出來爲張重背書。
現在關於張重日的說法還在發起階段,很多人很多組織表示支持,但是似乎還缺了點火候。
這時候央視的新聞頻道在黃金檔的新聞不僅報道這件事情,而且新聞的標題直接就是“單日銷量一億四千萬,張重日實至名歸”。
措辭之徹底,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當這條新聞出來之後,本來就沒有什麼枝椏的輿論方向也就更加一致了,而且之前只有一些自媒體報道,現在央視新聞帶了個好頭,各大官媒紛紛站了出來。
而且他們站出來的速度,實在令人驚訝。
最快的是南懷衛視,央視新聞頻道是八點鐘報導的這條新聞,南懷衛視八點十分就開始報道了。
這麼短的間隔,還真不好說南懷衛視是不是在跟風。
官媒一入場,張重日這件事情似乎就直接定論了,至少在華夏是這樣的。
在美國,最積極的自然還是庫比蒂諾,他們是最希望張重日這件事情達成的,不僅僅是因爲這裡有比例最大的張重的粉絲,更主要的是,這件事情達成之後,他們庫比蒂諾市受益最大,能獲得非常直接的經濟利益。
市長卡梅隆不僅僅自己在私人社交賬號上大力吆喝額,而且還組織市民們弄了一個類似於請願書的東西,希望所有美國人都能把二十三號這天定爲張重日。
不得不說,卡梅隆在這方面是有天賦的,不然的話當時庫比蒂諾當地的pzday也搞不起來。
這些表面的功夫暫時不提,他做了一件非常令人詫異的事情。
他甚至,想要做成張重日,需要的不僅僅是民願。
民願只能是一時的,只有制度纔會持久。
他當然沒有辦法左右美國甚至全世界各國家的制度,但是做了一件建立隱性制度的事情,那就是創造了一套儀式。
卡梅隆跟副市長瓊斯還有一衆庫比蒂諾的官員們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制定了一套張重日的節日儀式流程。
這套流程有點像其他節日的風俗習慣,比如聖誕節要裝飾聖誕樹,感恩節要吃火雞,除夕要放鞭炮……
流程裡面有很多東西,比如大家這一天要給朋友和親人們贈送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把文化傳遞出去。
又比如,家人們或者朋友們一起吃個飯,在飯桌上分享自己這一年來讀書的感受……
卡梅隆當然不會強硬地跟別人說要遵守這份流程,他只是倡導人們這樣做,而且表示會促進庫比蒂諾的市民們過這樣一個節日。
一種東西,一旦有了儀式,就會顯得更加正規。
而且這種事情也讓年輕人們覺得非常有趣,好像也不用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只要這一天熟人們一起聚個餐,然後聊一聊自己的讀書心得,或者贈送一本書給自己想要送的人。
這些事情他們平時也在做,只不過現在是把這些事情放在了同一天,而且所有人一起做。
但是這時候,又有人提出異議,畢竟這不是什麼法定節假日,並不是每一年的三月二十三日都是週末,如果碰到是週中怎麼辦。
上班族就沒有時間了。
原本只是某個網友提出來的一個小小的問題,沒想到卻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而之所以會引起這樣廣泛的討論是因爲大家還真的把這件事情放在了欣賞,真的想着要過張重日,而不是簡單的湊熱鬧而已。
後來人們討論出很多套方案來,有人說直接讓政府把這天定位法定節假日,這樣的話大家都能放假了。
這個說法很美好,但是絕對不可能實現。
每年的各種紀念日很多,但是法定節假日就那麼幾個,連建軍建黨這種節日都沒有成爲法定節假日,一個張重日成爲法定節假日也不太合理。
還有一種比較得到大家認可的方案是,不用把張重日定在某一天,可以參考母親節或者父親節。
父親節是每年六月的第三個週日,母親節是每年五月的第二個週日。
如果按照父親節和母親節這樣安排,那麼就能保證每年的張重日都在週末。
三月二十三日正好是三月第四個週六,所以有人就倡議不如直接把三月第四個週六定爲張重日。
這時候也是庫比蒂諾市長最先跳出來的,他在ins上發條了一條個人動態,說希望明年三月的第四個週六那天,庫比蒂諾會舉行節日慶祝活動,希望張重到時候能夠參加,並且特意圈了一下張重。
而一直不上ins的張重,竟然破天荒地轉發了這條ins,並表示明年一定會去。
這下一衆吃瓜羣衆終於知道該怎麼辦了,沒用多久,張重日的日期就定了下來,變成每年三月的第四個週六。
【現在能定到明年三月第四個週六去庫比蒂諾的航班麼?我明年想去跟張重一起過節。】
【庫比蒂諾走了什麼狗屎運,每次都能沾到便宜啊。】
【我去,這真不是什麼運氣,我去過庫比蒂諾,那個地方真的有很多張重的粉絲,當地人未必知道他們州長叫什麼名字,但是肯定知道張重。】
【是啊,你沒看到人家市長每天都在幫張重吆喝麼?這是他們應得的。】
【說實話,之前我都沒聽過庫比蒂諾,去過的小夥伴說一下,值得去旅遊麼?】
【呃,怎麼說呢,庫比蒂諾是個普通的美國小城市,沒什麼特別的,不過你要是張重的粉絲,去了絕對會感覺到了天堂。而且那個地方很多人都會華夏語,不僅僅是華裔,很多美國本土人也都在學習華夏語。】
【是啊,我表哥前年去庫比蒂諾社區大學教華夏語,那裡的華夏語教育市場很大,別看只有六萬人。】
【是啊,如果你過去是說華夏語的,當地人對你的態度都會不一樣,非常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