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丹在這個世界似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東西,跟基因技術關係很大,而主角安德森——姑且稱他爲主角吧,畢竟斯圖卡特看了好長一段都是主要以安德森的視角在敘述故事。
安德森對這個紅毛丹——不,應該叫它ngaw,那纔是它的正確稱呼,至於是不是紅毛丹,斯圖卡特也不太確信——安德森對這個東西很在意,而且他除了工廠之外,似乎還有別的一些不爲人知的產業。
似乎安德森的身份並不簡單。
哦,斯圖卡特還看到一個老熟人——陳福生。
他成了安德森的員工。
斯圖卡特對扭結彈簧有了更多的瞭解,有一種特別的巨象負責給扭結彈簧提供能量,這種巨象高達十五英尺,體重超過十噸,是一種可怕的巨獸。
而故事的開頭,就有一隻巨象發狂踩死了看象人,還差點殺死安德森。
“你看到扭結彈簧的製造過程了麼?”
斯圖卡特扭過頭去,兩個年輕男人正坐在離她不遠地方,剛纔那句話是其中一人對另一人說的。
另一個男人聽到同伴的話,笑着擡頭,“當然看到了,不過那應該是充能過程,而非製造過程。”
“你懂我的意思就行。”先發問的男人笑着說道,“你看這裡,它們又被放在另一系列高溫滾槓上面,進入塑造其最終結構的工序,他們被扭成螺旋形狀,機器與分子內部的結構你相對抗,最終將其緊緊地捲成一團。你說這是pz的一種文學性描述,還是說這種扭結彈簧已經達到了分子級別?如果是後者,這看起來就不是普通的發條了啊。”
“或許是前者,我不知道,其實更加好奇的是書中提到的海藻粉對於扭結彈簧的影響,還有發條接觸面閉合的合成玉米脂,這些東西有現在的科學理論支撐麼?”
“你說的我也考慮到了,這本書裡面的科技知識還真是別開生面啊……”
聽着兩個年輕男人的討論,斯圖卡特笑了起來,這些東西她當然也看到了,不過她卻沒有把它當回事。
雖然她也是科幻小說迷,但是絕不是這種發燒友,即便是有些東西她看得不明白也沒關係,留下點印象,往後看就是了,除非等到一本書看完還看不懂,她纔會重新回過頭研究一邊。
雖然他覺得這兩個人的談論也挺有趣,但是現在可不是聽別人討論的時候,她得趕緊看書了。
……
《發條女孩》這本書裡面有着很多科幻設想,但是大家關注的根本不是科幻元素本身。
如果比科幻元素的話,《發條女孩》在張重的那些科幻小說裡面簡直就弱爆了。
生物朋克,像是加了點科幻調味料的末世小說,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秩序貫穿始終。
如果讀者看的是《三體》這樣的小說,當他們看到三體人、看到水滴、看到二向箔、看到智子,他們會驚呼:哇,真牛逼,真有意思,怎麼想出來的。
但是當他們看《發條女孩》,看到柴郡貓,看到黃卡人,看到白襯衫,看到巨象,看到各種混亂,他們只會想:真慘,真噁心,真難受。
他們甚至可能會嘲笑裡面的科學技術:真畸形,甚至有些落後。
其實書裡面寫到的技術根本就不落後,比如那些基因改造技術,扭結彈簧技術等等,都是現在無法實現的。
大家之所以會有一種落後的錯覺,是因爲這些東西雖然很難實現,但是卻並不好用。
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往扭結彈簧裡面存儲能量,或許還不如一桶汽油來得便利。
基因技術雖然發達,但是人們卻爲了一口糧食東奔西跑,街上到處是吃不到東西的流浪者。
當一部分書友看完書之後,分成了兩派,一派在積極討論書中的世界觀,另一派卻在吐槽。
吐槽的人理由都差不多。
【這本書讀起來一點都不暢快啊,好難受。】
【視角跳來跳去,看得頭疼。】
【我還以爲發條女孩最終肯定能強勢覺醒,沒想到竟然有毛孔過小,容易過熱的debuff,好在有個八連殺讓我不至於全篇難受。】
【還有安德森,好像也很多事情沒幹成。這麼牛逼哄哄的人物,啥事沒幹成就涼涼了。】
【那個吉布森,我還以爲是個大boss,沒想到後面竟然沒啥戲份,完全是個工具人好吧。】
……
當然,讀者們都是合理吐槽,畢竟讀了這麼一本粘稠感爆棚的書,不讓他們吐槽幾句也太過不近人情。
雖然吐槽,但是卻不妨礙他們依舊認爲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特別是這本書的世界觀,足夠細緻。
一個完整的,嚴謹的,合理的世界觀,已經爲這本書贏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度。
一個科幻作家,寫作水平再高,腦洞再大,都抵不過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詳盡的世界觀,會讓人產生一種遠在天邊的真實感。
遠在天邊的真實感。
這樣的組合似乎有些矛盾,但是事實確實如此。
讀者不會認爲他們生活的世界將和書裡面一樣,但是他們看過書之後卻覺得,在遙遠的某個地方,或者遙遠的某個時間段,書裡面的事情就會發生。
除了詳盡的世界觀,這本書的寫作技巧和情節設計都是無可挑剔的。
四個視點同時開啓,雖然會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卻也會讓人眼前一亮,大呼逼格滿滿。
而情節部分,環境部和貿易部的政治角鬥設計得也十分精巧。
當然,精妙的情節,其實還是在爲豐富世界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