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一章 三月屬於科幻

如果是這樣簡單地介紹劇情,一般人或許會覺得這個故事除了死了個人以外,根本跟推理小說沒有關係。

不過事實上,這本書確實有推理的因素在裡面,因爲這本書的敘述上馬爾克斯用了他最經典的方式,圓形敘述法。

有人說馬爾克斯講故事喜歡玩邏輯,擅長用邏輯感引人入勝。

他每一個故事的開頭,都會拋給讀者一個線頭,不是一個時代背景,不是一個宏大的場面,而是一個微場景,一個貼近人物自身的小線頭。

而圓形敘述法是張重自己給起的名字,由來於《百年孤獨》的開頭。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連諾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百年孤獨》之前,從來沒有人用過這種敘述手段——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

說起來有些拗口,聽起來也有些難懂。

但是這種敘述方式恰恰把一個故事的起點和重點匯合到了一起,然後營造出了空間和時間的錯位感,所以張重叫他圓形敘事。

之前大家講故事都是走直線,馬爾克斯卻走了一個圓。

而在這本《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中,他再次用了這種手法。

“聖地亞哥·納賽爾在被殺的那天,清晨五點半就起牀了,因爲主教將乘船到來,他要前去迎候。”

高超,且讓人着迷的敘述手法。

小說中,一開始就點出了,聖地亞哥·納賽爾會被殺,而且說了被殺那天他要幹什麼。

再後面,又點出了兇手是誰,但是讓人奇怪的事情有兩點,他們爲什麼要殺他,又是怎麼做到殺了他的,難道鎮子上的人都不阻止麼?

這就是推理的元素所在,即便兇手和受害人已經擺在了讀者面前,但是馬爾克斯依舊能用高超的敘事手段以及強烈的邏輯感帶着讀者進入到故事裡面去。

縱觀整個故事,讀者或許會覺得納賽爾的死實在是太巧合了,假如其中一個巧合沒有對上,他都死不了。

確實是這樣的,這也就說明,納賽爾的死其實是可以輕易避免的。

假如新娘說出的不是他的名字,假設陣仗及時阻止了維卡里奧兄弟,假設他沒有去未婚妻家,假設他的母親沒有關上大門……有一個假設成爲事實都能讓這個故事走向另外一個方向。

而這些假設越容易實現,也就越體現出巧合的荒誕。

而荒誕中,又藏着一種讓人嘆息的宿命感,似乎,納賽爾的死,就是他的宿命。

張重收回思緒,他已經從鴻運來回到家中,《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就在他的電腦裡面。

不過他並沒有急着把書發給陳青,因爲他要改一改這個故事。

把遠在拉丁美洲的故事,改到華夏來。

這件事情並不難,這樣荒誕的故事,放在華夏某個小地方,依舊沒有任何違和感。

……

一直到《安德的遊戲》發售那天早上,張重才把改好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發到陳青的郵箱裡面。

不過陳青應該很忙,沒顧上看郵箱,不然按照陳青的性格,看到郵件的第一時間肯定會打電話過來問張重。

事實上,陳青確實很忙,因爲今天不僅僅是《安德的遊戲》發售的時間,也是秦昭接受南懷電視臺採訪的日子。

爲了配合宣傳,陳青找到了南懷衛視,讓他們的讀書欄目爲秦昭做個專訪。

因爲兩邊有合作,這件事情沒有什麼阻力就達成了。

《開卷有益》是去年南懷弄的一檔新節目,節目內容是介紹一本書或者採訪一個作者。

這個欄目介紹過張重好幾本書,而且他們也一直都想採訪張重,只不過陳青都幫張重拒絕了。

這次臺長直接下達任務,說要採訪一個新作者,導演羅吉雖然嘴上答應得很痛快,但是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

臺裡都準備合作拍《平凡的世界》了,就沒想過把張重請來一次?現在還要採訪新作者。《開卷有益》好不容易積攢的一些名聲,別都被消費完了。

後來羅吉聽說要採訪的新作者叫秦昭,也就是上次張重推薦的那篇《雨燕》的作者,他的心情才稍微好一些。

不過在採訪之前的一天,忽然他又得到了一個重磅消息——他們要採訪的作者才十一歲!

羅吉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這怎麼可能呢?

但是想到陳青那邊不可能給假消息之後,他就興奮了起來,一個十一歲的作家啊,這個噱頭可一點都不比採訪張重要小。

到了採訪這天,羅吉透過玻璃看着在休息室休息的秦昭。

十一歲的小孩子,手裡正捧着一本書,是他在來的路上去書店買的《安德的遊戲》,雖然陳青是他的經紀人,但是他並沒有獲得什麼特權——比如提前看到張重的書。

“主角是個六歲的孩子麼?這應該是一本科幻小說吧。”

秦昭喃喃自語,其實如果他之前上網關注過《安德的遊戲》就不會這樣說了,因爲之前的預告已經說了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他是從那個“監視器”上判斷的,從脖子一直插到肚子的監視器——跟牆角上的那個可不一樣,秦昭擡頭看了看監控的位置。

羅吉在外面挑了挑眉毛,他注意到了秦昭的動作,還以爲這個孩子是對監視器有牴觸,甚至是對帶鏡頭的東西有牴觸。

這就難辦了,一會兒可是要採訪的。

哦,對了,他是過來找秦昭橋流程的,怎麼在外面站着發呆呢?

可能是看到對方看書的認真模樣,有些不忍打擾吧。

……

《安德的遊戲》,在星雲獎還沒頒佈之前,張重再次發了一篇科幻小說。

有人說這是張重的策略,爲的就是提升自己在星雲獎和雨果獎的競爭力。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爲按照張重的速度,這次的科幻小說已經隔了很長時間了。

不過不論如何,張重終於又寫科幻了,科幻黨們紛紛舉起大旗,甚至還有口號喊出:讓波洛見鬼去吧,三月屬於科幻。

第五六三章 回去畫點東西第七六零章 我明天也去看看第九五九章 我是來看電影的第五六三章 回去畫點東西第七三五章 導演留給我們的希望第四十五章 我想每天都來第八九零章 糾結的芃芃第四十七章 刷我的卡(求收藏)第二七四章 猴子騎羊第四五三章 快動起來吧第八三九章 棋差一着第一零六二章 狐狸和刺蝟第八八二章 新的世界第九四五章 推理電影的黃金期第六八五章 平凡着,傳奇着第七五五章 阿布第一零零二章 現在去買應該還來得及第三八一章 徐揚第一九三章 科幻?懸疑?第六三六章 需要大神來講解第九八六章 再搞個活動第六三零章 我不關心別人需要什麼第七八一章 又見胖子第一五六章 “全球發售”(4/4)第二一六章 沒有懸念的犯罪小說?第九四八章 貴重的禮物第二八八章 冰淇淋(3/3)第四四一章 元語言及其拓展表現第四六零章 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是暗淡的第二二零章 市場號召力第四九一章 真·三個身體第四六二章 讀書人第七零五章 我要結婚了第三九三章 被整懵的芃芃第七九八章 流動盛宴第七九二章 讀書筆記第二四六章 造勢第五九零章 我還是心軟第六零七章 估計是個隱於市的大師吧第四八一章 徐馬屁第四九零章 跳槽第三一三章 拼盡生命的一本書第七三一章 在哪裡?第九七八章 吃人嘴軟第三八一章 徐揚第九零五章 打假第九八六章 再搞個活動第七七七章 交流會第三五五章 對決第六四六章 頒獎典禮第四八七次 就四次而已第一零四一章 已經守不住了第八九八章 我自己來第三三零章 作家和大學第四六五章 1948萬第九七六章 去我們那邊坐坐第七二七章 怎麼敢?(第三更)第二四七章 快雪時晴第三八六章 不要聲張第一八四章 前戲第九零五章 打假第四八六章 百態第二六八章 摩天輪第三一二章 時間的長短第四七一章 真巧啊,張老師第三二零章 對話第八零五章 開明的方涯第五十五章 最後的自白(第三更求收求票)第五一四章 被堵了第一五一章 作家經紀人第四九四章 物理碾壓第一三七章 《雪人》(4/6求首訂呀)第八十一章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第九一五章 年會場地第八六九章 一看你就不認真聽課第一二六章 日出第九二零章 一個交卷的都沒有第三十二章 一頭一尾第八七四章 奇怪的夢第一九七章 紅包第四一三章 兩個男孩第三六六章 愛情如火,離別如風第七四五章 林學校第二九二章 胖子和瘦子(1/3)第九零一章 有形和無形第十五章 丸子頭第九五八章 積分翻倍第七六八章 暢所欲言第一四三章 王孟第四八三章 沒有愛情怎麼行第一四二章 蟲子第七九三章 堂堂龔古爾文學獎獲得者吃飯還要預約?第五八三章 我要脫粉第四二五章 推理依舊迷人第八二四章 一個新紀錄第四三二章 皮克斯第二二三章 q版哈利第一三八章 魔法學院(5/6求首訂求月票)第五四二章 海底兩萬裡第六八七章 完完全全是福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