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場沉浮多年的章合如何看不出恐怕剛纔那些得到提拔的官員們早就已經是陛下的人了。
之前裝作反對不過是防止提拔他們遭到官員們的反對而已,如今他們一得到提拔,整個集體的力量和話語權都得到了提升,自然也就不再裝了,這纔會有如今的情況出現。
章合只是不知道,陛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悄悄佈局的,居然在他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拿下了那麼多的官員。
如此一來,有了皇黨的陛下,百官就再也不能倚仗人數優勢對陛下進行脅迫了。
這朝堂看來是要變天了。
攏了攏手,章合低下頭沉思,對於如今朝堂上的變化他已經不在意了,如今陛下大勢已成,由姜和主導選拔新官員之事已成定局。
等新的官員填補了底層官員的空白,有了如今這批官員加上新補的官員共同支持,這朝堂上就再也沒有了能夠反對陛下的力量。
陛下的勢力會直接對剩下的官員們達到一種碾壓的狀態。
這無疑是在朝堂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格局。
那麼,作爲百官之首的宰相,他章合又該怎麼做?
這點讓章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而本身就已經處於劣勢的反對派,加上宰相突然不說話,更加處於劣勢,面對滿朝附和之聲,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最後只能無奈的眼睜睜的看着這項擺明了是要讓陛下權力擴張之事通過了朝堂的決議。
目的達成的趙俊心裡無疑是開心的,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
今天除了讓姜和負責補充新官員一事,他還有一件事必須做。
那就是全國寺廟普查!
由於佛寺的特殊性,像是大相國寺這種情況趙俊並不相信只是個例,更大的可能是並沒有被爆出來。
而且大相國寺可是在汴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軍隊居然在大相國寺收集到了足有五萬頃土地的地契,那在那些土地衆多的地界,當地的佛寺又有怎樣龐大的產業?
對於如今的大宋來說,稅收是極其重要的,不可能每年都讓雲州郡來支撐整個大宋,那就算把雲州郡賣了也撐不了幾年。
而想要讓關內自立,最重要的就是讓關內的稅收得到提升。
去歲在匈奴入侵前,經過秋收大宋的稅收達到了兩億貫,也就是兩萬萬兩白銀的地步,這其中七成都來源於商稅,大宋的商稅極其龐大,沿海的海貿更是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極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土地稅和其他稅夾在一起只佔大宋稅收的三成,其中土地稅居然只有半成的半成!
這是什麼概念?
這也就是說,整個大宋,萬萬裡江山,近十萬萬畝耕地,只收到了土地稅五百萬貫!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五百萬貫很多嗎?
不!
正常朝廷一年交兩次稅,分夏稅和秋稅。
其中夏稅收銀,秋稅收糧。
不過許多遠的地方爲了運輸方便都會把秋收的糧食換成銀錢運往汴京,不然光是路上恐怕就會把收到的糧食吃的七七八八。
換算過來,一年每畝地會交兩次稅,其中至少八成都是會是以錢的形式交了稅,而剩下的兩成則是因爲朝廷對於糧食的需求,必須交的實糧,被朝廷用來供給軍隊儲備官倉等必須用糧食的地方。
八成的田稅才只有五百萬貫糧稅收,這是什麼概念?
就是田稅全部換算成錢來算的話,一年的田稅也就在六百二十五萬貫左右。
大宋十萬萬畝土地,平均下來每畝地一年只交了六點二五文錢!
這可能嗎? 若是每畝地每年的田稅只有這點,那大宋的百姓還會過的如此困難嗎?
這不就是扯淡嗎!
事實就是,大宋十萬萬畝土地,真正交稅的不到三十分之二!
那另外三十分之二十八的田稅都去哪兒了?
答案是在兼併了土地的人手中,而他們通過各種方法逃避了稅收,造成了本來每年田稅換算成錢應該達到一億六千萬貫的田稅,只收到了六百多萬!
大宋如今一年的稅也才兩億啊!
少了整整一半!
這國家要不是有商稅和其他稅頂了那麼多年,光靠田稅早就完蛋了!
這點朱家皇帝有話說。
趙俊不知道寺廟在這幾年佔了多少份額,但是既然有了大相國寺這麼個椽子,那不趁機把全國的佛寺搞一把,給朝廷增加歲收,拿回一些土地,趙俊自己都會感覺對不起自己!
“咳咳!諸位愛卿!”
在姜和主導填補底層官員之商議的差不多時,趙俊忽然輕咳兩聲,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朝廷上的官員們將注意力看過來時,這才緩緩開口道:
“諸位,今次若非朕無意中發現大相國寺的齷齪,至今恐怕大相國寺這樣的毒瘤依然會留在汴京毒害着一個又一個大宋的百姓。
而從此次大相國寺的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爲佛門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法以及依此形成的便利,對於那些違法之人來說是多好的一個逃脫罪責的藉口和方法。
只要找個寺院出家,那以往的一切罪孽就可以全部如過往雲煙,一筆勾銷。
這樣的做法,對於那些被害人而言是多麼的不公,多麼的諷刺,惡人得不到惡報反而能夠獲得功德這豈非是倒轉了天理倫常?
加之寺廟吸納四方煙火,清淨的寺廟常常會被金銀銅臭之物所侵染,從而導致僧人六根不淨,妄生慾念,更有那不法僧衆藉此大舉斂財,行不義之事,兼併百姓土地致使無數百姓失去賴以爲生的根基。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已經充分的說明了天下寺廟,已經到了朝廷不得不管控的地步了,若是再依此放任下去,我大宋的江山都有根基不穩之患!
故而爲了清除此患,朕決定,自即日起對天下佛寺進行普遍!
寺內所有僧衆清查身份,凡有曾經獲罪者,不得以僧人之身份免除刑罰,當全部抓捕歸案,消除度牒。
而每寺僧人,自即刻起不得再行增加,朝廷不再派發度牒,待朝廷普遍天下僧衆數量後,再根據寺廟所在城池之大小,人口之多寡確定是否繼續發放度牒。
以府城爲例,每郡首府只允許有一家不超過兩百人的寺院,超過五萬人的縣城只允許有一家不超過百人的寺院。
至於不足人數的縣城以及以下的城鎮等只允許一地存在一家不超過五十人的寺院。
並且自今起,凡百人以上寺院佔田不得超過十頃,五十人以上不得超過七頃,五十人以下不得超過五頃!
凡超出當地限額的寺院全部予以取締,超出數量的僧衆全部還俗,超出限額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敢有反抗者,殺!
自今日始,對於天下寺院的限制當定爲國策。
觸犯國策者!殺!
殺到再也沒有人敢反抗爲之!
另從今日開始所有欲要剃度之人必須通過朝廷考覈方能剃度,否則不予發放度牒!不得做僧人打扮,無度牒做僧人打扮者以盜賊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