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

午門,文華殿。

這裡是內閣辦公的地方,內閣首輔薛國觀的官邸就在這裡。

萬曆初年,內閣辦公的地點在文淵閣,那個時候內閣首輔張居正大權在握,文淵閣成爲所有官員崇敬和懼怕的地方,後來萬曆皇帝親政,懲戒了已經過世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內閣辦公的地點就轉移到了文華殿。

薛國觀在官邸裡面走來走去,臉上帶着焦急的神情。

山東巡撫宋學朱,得到了皇上的器重,其插手登州和萊州的事宜,也得到了皇上的首肯,不過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經過內閣商議的,薛國觀等人僅僅是明白其中的奧妙。

代表薊遼督師吳宗睿的喬明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動了薛國觀。

應該說,內閣大臣、兵馬大都督楊嗣昌,一直都是薛國觀內心的一根刺。

楊嗣昌的手段,薛國觀是清楚的,前任內閣首輔,就爲楊嗣昌背黑鍋,且最近一段時間,皇上對於中原的局勢有着太多的不滿意,怒火已經蔓延到內閣,兵部尚書傅宗龍首當其衝,需要承擔責任,其次就是內閣了,身爲內閣首輔的薛國觀,難辭其咎。

如果內閣真正決定了中原剿滅流寇的諸多事宜,薛國觀願意承擔一切的責任,可惜楊嗣昌所有的奏摺,都是直接給皇上的,決定權也在皇上和楊嗣昌的手中,內閣看不到,兵部同樣看不到,等到皇上將奏摺轉給內閣,薛國觀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此情況之下,薛國觀是絕不想承擔任何責任的,如此背黑鍋,誰都不願意。

通過懲戒山東巡撫宋學朱,達到震懾和壓制楊嗣昌的目的,是很好的辦法。

不過薛國觀考慮的很實際,僅僅依靠他一個人的力量,可能辦不成這件事情,甚至可能引發皇上的猜疑,此事還需要得到兵部尚書傅宗龍的支持,如果兩人聯手,肯定能夠達到目的,讓皇上無話可說。

薛國觀可不蠢,整件事情的利害關係,他想的很清楚。

不管做什麼事情,薛國觀都會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如果自身得不到任何的好處,這樣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而懲戒山東巡撫宋學朱這件事情,薛國觀能夠實實在在得到好處,而且對自身沒有太多的影響。

薛國觀當年揹負閹黨的罪名,很長時間都無法擡頭,他很清楚,皇上對於朝中的文武大臣很不滿意,已經開始信任朝中的中官,如果不是皇上有這方面的改變,薛國觀也不大可能成爲內閣首輔。

能夠交好薊遼督師吳宗睿,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與朝中的中官處理好關係,何樂而不爲。

薛國觀已經知會傅宗龍,一同來商議山東巡撫宋學朱的事宜。

內閣已經積存了不少彈劾山東巡撫宋學朱的奏摺,只不過皇上器重宋學朱,薛國觀深諳其中道理,故而內閣將這些奏摺壓下來了,沒有商議也沒有稟報皇上。

宋學朱此人,算是清正廉潔,但做事情有些迂腐,不知道轉圜,不知不覺就得罪了山東不少的官吏,更加關鍵的是,宋學朱承擔的責任不一樣,關注點主要集中到了登州和萊州,極少關心山東的諸多事宜,導致下面很多的官吏不滿意,其彈劾奏摺自然就多了。

這肯定不合適,內閣以這樣的原因彈劾宋學朱,皇上也無法辯駁和袒護。

。。。

門外響起熟悉的腳步聲,薛國觀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傅大人,快快請坐。”

進入房間的傅宗龍,對着薛國觀抱拳行禮了。

“下官有事情稟報,不知道薛大人是不是有時間。。。”

沒有等到傅宗龍說完,薛國觀就連連點頭了。

“傅大人是兵部尚書,承擔重任,所說的事情一定是非常關鍵的,本官怎麼可能沒有時間,傅大人不必多禮,還是坐下說話。”

薛國觀的態度很好,表明了自身的態度,他很清楚,喬明俊同樣去拜訪過傅宗龍,說清楚了諸多的利害關係,傅宗龍一定是動心了,所以纔會專門前來稟報山東巡撫宋學朱的事宜,到了這樣的程度,彈劾宋學朱的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傅宗龍沒有客氣,徑直坐下,再次對着薛國觀抱拳開口了。

“薛大人,兵部收到了不少有關山東巡撫宋學朱的彈劾奏摺,因爲諸多的原因,沒有在朝會上面提出來,現如今宋大人做的更加過分,不將朝廷與地方各級官吏放在眼裡,山東各地的官吏是羣情激憤,下官是忍不住了,所以考慮彈劾宋學朱,也不知道大人是什麼意見。”

薛國觀微微點頭,看着傅宗龍開口了。

“傅大人,本官其實有同感啊,本官比你考慮的更多,山東一地,異常關鍵,若是出現波動,中原一地就無法安寧了,加之楊嗣昌大人在中原剿滅流寇、作戰不力,綜合以上的原因,到時候皇上和朝廷若是讓內閣與兵部承擔責任,那就太冤了。”

傅宗龍連連點頭,看着薛國觀,再次抱拳開口。

“薛大人,下官覺得,您的分析很確切,宋學朱大人不能夠做的太過分,若是影響到朝廷的安定,影響到中原的安寧,那是一定要遭受懲戒的,楊大人正在操心剿滅中原流寇的事宜,不能夠收到干擾,本官想着,將彈劾宋學朱的奏摺集中起來,向皇上和朝廷稟明事由,爲了恢復中原的安寧,宋大人是不能夠繼續留在山東了。。。”

薛國觀笑着點頭,內心裡面出現了大大的驚歎號,誰不知道兵部尚書傅宗龍是楊嗣昌直接向皇上和朝廷舉薦的,這纔多長的時間,傅宗龍居然如此的說話了,難不成傅宗龍對楊嗣昌也不滿意了。

薛國觀想到了吳宗睿,不得不佩服吳宗睿的睿智,能夠讓傅宗龍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已經很不錯了。

“傅大人,你說的不錯,內閣的事情太多,難以注意到這些事情,按說這些事情需要交給其他人來辦理的,至於說宋學朱,也許是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大力支持,表現的有些驕狂,甚至準備插手登州和萊州的事宜,影響到中原的安寧,這登州和萊州都屬於北方,屬於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署理,宋學朱是沒有資格插手的,一定要插手,只能引發山東與登萊之地的不穩定,影響到中原,甚至是影響到遼東。。。”

傅宗龍連連點頭,對於薛國觀的話語表示了贊同。

“大人說的不錯,下官也是這樣想的,爲了中原局勢的穩定,爲了楊大人能夠徹底的剿滅流寇,宋大人不能夠繼續留在山東了。”

。。。

薛國觀和傅宗龍的觀點很快統一。

接下來,就到了最爲關鍵的話題了。

薛國觀看着傅宗龍,神色肅穆的開口了。

“傅大人,本官覺得,宋大人得到了皇上的器重,你我若是要彈劾宋大人,務必要考慮到地方上的彈劾奏摺,觀點必須要統一,宋大人得到皇上的重視,卻辜負了皇上的厚望,沒有能夠替皇上分憂,若是你我不彈劾宋大人,中原的局勢不穩定,楊大人也無法安心的剿滅流寇,流寇的力量壯大起來,這等的責任,你我是無法承擔的。。。”

傅宗龍明白薛國觀的意思,跟着開口了。

“大人說的是,下官建議,兵部將彈劾宋大人的奏摺集中起來,向皇上提出建議,內閣也可以將彈劾宋大人的奏摺整理出來,一併向皇上提出建議。。。”

薛國觀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傅宗龍的表態,讓他徹底放心了。

朝廷的規矩就是如此,彈劾封疆大吏,務必要督查院或者六部提出具體的意見,內閣根據督查院或者六部提出的彈劾奏摺,提出具體的意見。

好在山東巡撫宋學朱,做事情不知道轉圜,得罪的人太多,彈劾宋學朱的奏摺,不僅兵部有,內閣也有,如此情況之下,內閣附和兵部的彈劾建議,皇上也無法反駁。

傅宗龍離開了官邸,薛國觀告知中書舍人,不要任何人打擾,他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

三天之後,皇宮,偏殿。

朱由檢臉色鐵青,兵部、吏部以及內閣,悉數彈劾山東巡撫宋學朱。

朱由檢很清楚,山東地方上的事宜,宋學朱的確沒有關注,導致地方上不穩定,因爲宋學朱承擔的責任是插手登州和萊州的事宜。

可是這個理由,朱由檢無法說出來,他不可能當着滿朝文武大臣的面,說到忌諱薊遼總督吳宗睿力量逐漸的壯大,可能威脅到皇權的事宜,如果朱由檢透露出來這樣的想法,必定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不管怎麼說,登萊新軍在穩定遼東局勢方面,都是做出了重大貢獻的。

朝廷數次讚譽吳宗睿的功勞,這個時候,朱由檢突然下旨,談及薊遼督師吳宗睿有謀反的嫌疑,恐怕朝廷的局勢瞬間變得混亂,不要說剿滅中原的流寇,就算是遼東的局勢,也將無法掌控。

這樣的局面,朱由檢無法承擔。

所以說,朱由檢只能夠低頭,無可奈何的低頭,調整山東巡撫的人選,讓宋學朱回到京城來。

讓宋學朱回到京城,進入兵部,也能夠幫助朱由檢進一步掌控朝中的大局。

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五百七十章 冒險一搏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立規矩(1)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百七十五章 豁然開朗(1)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六百七十四章 獨當一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七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的事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廖文儒的勇氣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七十六章 惶恐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八百八十一章 朝會的變故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猶豫和彷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七十七章 挖了一個坑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動四方(1)第一百五十三章 淮安府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三十章 嚴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百二十四章 調整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六百零三章 忍不住的怒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七百七十六章 迅雷不及掩耳(2)第九百三十七章 首要是規矩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餘音繞樑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二百九十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楔子第三百五十章 殘陽如血(2)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四百六十章 合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四百五十七章 徹底瘋狂第九百七十二章 兩邊兼顧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吳三桂的想法(1)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末路(14)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第二百五十章 憤怒無用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九百五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兵部的干涉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驚(1)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過去的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盧發軒的無畏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9)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