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

進入臘月,遼東的氣候已經異常寒冷。

錦州,薊遼督師府。

吳宗睿的神色頗爲陰冷,看着桌上的文書,眼睛裡面閃現出來殺氣。

桌上是登萊巡撫盧發軒寫來的文書,這已經是數月之內的第二封文書,主要就是一件事情,新任的山東巡撫宋學朱,屢次插手登州和萊州的事宜,甚至準備將手伸向登萊新軍,當然,宋學朱是不可能真正插手登州和萊州任何事宜的。

內閣首輔的調整,已經讓吳宗睿很是不爽,朝中發生的諸多事情,他通過秘密的渠道,掌握的一清二楚,應該說原任內閣首輔孔貞運,還算是有頭腦,沒有順着朱由檢的意思來做事情,保證了大明朝廷不至於陷入到徹底的躁動之中去。

宋學朱插手登州和萊州的事宜,背後是朱由檢和朝廷的影子。

放眼整個的大明,吳宗睿的力量足夠強悍,引發朱由檢與大明朝廷的猜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朱由檢想方設法的予以算計和阻擾,也是可以理解的,吳宗睿早就做好了準備,接下來要與朱由檢以及大明朝廷鬥智鬥勇,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壯大自身的力量。

吳宗睿不會親自動手推翻大明王朝,這等出頭的事情他不會幹,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熟知歷史的吳宗睿,肯定會做黃雀。

穿越十多年的時間過去,吳宗睿對明末局勢的分析,更加的清晰。

皇太極的大清國,儘管虎視眈眈,殘食大明的國土,準備入主中原,一統天下,但大清國的實力還遠遠不夠,從遊牧部落出來的滿人權貴,包括皇太極,在如何抓好民生事宜方面,還有很大的缺陷,包括皇太極都不是很明白,若是想着大清國真正強大起來,必須要兩手抓,一手抓軍隊的建設,一手抓民生事宜。

從某種程度方面來說,民生的事宜更加重要。

穿越之前,吳宗睿一直都不是很明白,爲什麼大明王朝已經岌岌可危,根本無力維持,入關劫掠的八旗軍,依舊沒有留在關內開拓的決心,就算是八旗軍一時半會拿不下山海關,但入關的八旗軍,佔領城池、固守地方的同時,聯合從遼東方向進擊的八旗軍,兩路夾擊,攻陷山海關,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京城就唾手可得了。

現在的吳宗睿,算是真正明白了,皇太極有心無力。

大清國處於極北之地,生存環境惡劣,糧食產量極低,根本無力維持本國的需求,加上滿人權貴壓根不重視農業生產,幾乎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軍隊建設方面,這就導致八旗軍入關作戰的時候,主要的思想就是劫掠錢糧和人口,既然能夠輕易搶到錢糧,就更沒有必要重視農業生產和商貿的發展了。

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皇太極根本不敢放手與大明朝廷作戰,畢竟大明朝廷擁有廣袤的土地,擁有衆多的人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旦大清國財力不濟,無法維持征伐所需要的開銷,潰敗的局面很快就會出現。

歷史上絕大部分的作戰,都是依託糧草充足獲取最終勝利的,雖然有些奇襲作戰獲取勝利,但對於整個戰鬥的大局來說,不可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皇太極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在崇禎十四年的松山之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形勢大好的情況之下,依舊沒有大舉進攻大明的打算,還是準備慢慢的集聚實力,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了京城,朱由檢上吊自殺,大明已經陷入到徹底的動亂之中,大清國的攝政王多爾袞,居然想着與李自成商談。

也就是說,大清國的滿人權貴,想到的就是一步一步來,首先穩固遼東,接着往南方逐漸的滲透,在滲透的同時,壯大自身的力量,不過讓滿人權貴頭疼的是,山海關成爲了他們的夢寐,無法攻陷,所以他們只能穩固遼東。

因爲這樣的認識,遼東成爲大清國最爲在乎的地方,大淩河城之戰、松山之戰,都是因爲明軍進擊遼東、威脅到了大清國的根基,所以八旗軍全力出擊,打敗了進入遼東的明軍,消除了大清國所有的威脅。

也是有了這樣的分析,吳宗睿處理遼東的事情的時候,變得特別謹慎,遼東必須要穩固下來,登萊之地更是要保持原有的繁華,只要這兩處地方能夠不斷的發展,吳宗睿就有着充足的信心,在壯大自身實力的同時,等待最佳機會的到來。

偏偏這個時候,有人找麻煩了。

宋學朱此人,吳宗睿接觸過,迂腐說不上,人還有些精明,但此人心術不好,時時刻刻都想着往上爬,而且是踩着他人的肩膀往上爬。

對於這樣的人,吳宗睿是看不上的。

所以對付宋學朱這樣的人,吳宗睿不會手下留情。

遼東巡撫史可法進入了廂房。

“大人,遼東一府一州六縣的救濟事宜,全部都安排好了,前段時間進入遼東的百姓數量大增,府州縣衙門有些忙碌,登記造冊、分配土地,安置好所有進入遼東的百姓,好在今年的糧食總算是豐收了,小麥、玉蜀黍和甘薯的收成都不錯,巡撫衙門拿出了一些銀子,維持到來年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吳宗睿看着史可法點點頭。

“憲之兄,遼東一府一州六縣,還是缺乏人口,按照你我的預計,府州縣能夠容納的人口,至少是兩百萬以上,如此才能夠保證遼東真正的穩定下來,也才能夠讓遼東真正的富庶起來,一旦遼東真正的穩定下來,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開始全力的牽制後金了。”

“這方面,還請憲之兄多多操心,我主要還是考慮登萊新軍以及了東邊軍的所有事宜,至於說錢糧的方面,不用過多的擔心,差多少我來想辦法籌集。”

史可法點點頭,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這樣說,下官就放心了,還有這府州縣官員的事情,不知道大人是什麼決定。”

吳宗睿微微嘆了一口氣。

駐守西平堡和義州的喬明俊、牛犇等人,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回到登萊新軍之中,他們的文化水平一般,識字不多,處理地方事情的時候,感覺到吃力。

從登萊新軍之中抽調得力的軍官到地方上去做事情,這只是權宜之計,並非長久之策,吳宗睿早就想到這一點了,只是他沒有那麼多的人才可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才從軍中抽調人員到地方上做事情。

人才方面一直都是吳宗睿的短板,吸納人才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儘管吳宗睿不完全看得上通過科舉考試起來的讀書人,覺得這些通過八股文培養出來的讀書人,在民生方面還是有不少的缺陷,但科舉考試是如今唯一吸納人才的方式。

登州和萊州都創建了西洋學堂,可創建的時間太短了,一時半會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才。

“憲之兄,你說我們給朝廷寫去奏摺,讓朝廷派遣州縣的官吏,如何。”

史可法楞了一下,看着吳宗睿,面帶疑惑開口了。

“大人,朝廷派遣的官員,若是都學着宋學朱那樣的做事,遼東豈不是麻煩了。”

吳宗睿本來是想着,朝廷派遣的官員,來到遼東之後,可以被馴服,老老實實的在遼東做事情。

史可法的話語,讓吳宗睿瞬間下定了決心。

“憲之兄,你說的是,這山東巡撫宋學朱,倒是成爲了我們的心腹大患,如果到遼東來的官員,都學着宋學朱的樣子,那我們就不需要做事情了,我看還是要首先解決宋學朱的問題,讓朝廷其他的大人明白,若是與我登萊新軍作對,是沒有好下場的。”

史可法點點頭,接着又搖頭。

“大人說的有道理,不過下官覺得,當前的情況之下,還是以穩定爲主,若是宋學朱出現什麼意外,皇上和朝廷將矛頭對準了大人,後面的事情更不好辦了。”

吳宗睿點點頭。

“你說的是,我們直接出面對付宋學朱,肯定不合適,不過我們可以想到其他的辦法,至於說皇上和朝廷將矛頭對準我,這是預料之中的事宜,不需要過於的擔心,只要我們讓滿朝的大人明白,不要與我登萊新軍爲敵,否則沒有好結果,這就足夠了。”

史可法離開了廂房。

很快,廖文儒進入了廂房。

“大人,濟南之戰俘獲的滿八旗、蒙古左右營軍士,以及漢軍軍士,全部經過了甄別,其中一萬八千多人編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剩餘的俘虜,依舊關押在軍營之中,屬下的意見,這些人交給朝廷去處理。”

吳宗睿揮揮手。

“文儒,這些事情你去處理就可以了,不必給我稟報,我想將喬明俊抽調回來,依舊主持情報司的一切事宜,再行派遣人到義州去。”

“山東巡撫宋學朱,已經成爲我們的心腹之患,必須要懲戒,但不能夠由我們來出手,你親自給登州的情報司下達命令,讓他們加強對宋學朱的偵查,有關宋學朱的所有情況,都要詳細稟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務必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除掉宋學朱。”

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萊巡撫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富之家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一千零八章 突破的開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見第一百八十九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八十四章 撐死膽大的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八百零一章 重要的來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五百六十九章 獨立指揮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三十二章 彩頭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七十五章 提前告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六百九十七章 掌控山東(2)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四百九十五章 俘虜問題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六百三十二章 值得慶賀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六百八十六章 生死抉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十九章 算賬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二百六十章 義無反顧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見識(1)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八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人不爲己第八百零五章 孫傳庭的決斷第八百一十八章 沒有閒着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掙扎(6)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萊的佈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心思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