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

大政殿再一次變得肅穆。

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武英郡王阿濟格,饒餘貝勒阿巴泰,多羅貝勒嶽託等滿人權貴,悉數在這裡。

內秘書院大學士范文程,內弘文院大學士鮑承先和甘林也肅立在後面。

多鐸已經復位,爲鑲白旗旗主,阿濟格的禁足也結束了。

皇太極進入大政殿,臉上帶着微笑。

衆人行跪拜禮的時候,皇太極走下御輦,親自扶起了最前面的禮親王代善,揮手示意其餘人全部平身。

經歷了多鐸劫掠范文程婆姨範氏的事情之後,皇太極的威望的確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此事解決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多鐸就恢復了鑲白旗旗主的職位。

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盛京的氣候依舊嚴寒。

“去歲到今年以來,我大清國遭遇了很多的事情,朕就不一一說出來了,因爲經歷的這些事情,導致朝廷府庫錢糧不足,而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各旗的旗主也感受到了壓力,春耕剛剛結束,秋收尚有一段時日,朕與諸位旗主商議,我大清國必須要破除這等窘迫的局面,務必要解決錢糧短缺之局面。”

“各位有什麼建議,不妨說出來。”

皇太極說話歷來乾脆,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

皇太極說完,首先開口的是禮親王代善。

代善是大清國第一親王,他若是不開口說話,其餘人一般都不會開口。

“皇上,臣以爲,經過了幾個月時間的修整,八旗軍士氣正盛,我八旗將士願意爲大清國解決錢糧短缺之問題拼命,還請皇上下旨,讓八旗將士出征。。。。”

代善說出這些話語,衆人沒有吃驚。

遼東之戰雖然慘敗,損兵折將,但是在諸多的滿人權貴看來,主要還是因爲豫親王多鐸和武英郡王阿濟格輕敵導致,如果八旗軍認真籌備,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一定能夠打敗明軍,打敗大明的登萊新軍。

再說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了吸取教訓,做好充足準備再戰就是了。

大清國處於極北之地,基礎薄弱,氣候嚴寒,糧食產量不高,想要從內部挖掘潛力不大可能,唯有往外擴張,通過打敗對手奪取財富,才能夠熬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代善說完之後,豪格跟着開口了。

“父皇,兒臣願意領兵出征,進擊遼東,打敗大明的登萊新軍。。。”

多鐸和阿濟格低下頭,多爾袞也沒有開口說話。

皇太極看了看豪格,微微皺眉。

“十四弟,你是什麼看法。”

作戰勇猛方面,多爾袞與豪格兩人差不多,謀略和認知方面,豪格遠遠比不上多爾袞,所以在決定大事情的時候,皇太極會徵詢多爾袞的意見。

多爾袞稍稍思索了一下,抱拳對着御輦之上的皇太極開口了。

“皇上,臣弟以爲,我八旗將士進擊大明,奪取他們的錢糧人口,削弱他們的實力,這是可以確定下來的,不過究竟從什麼地方發起進攻,臣弟以爲需要斟酌,遼東之戰後,從遼河以西獲取的情報來看,大明的薊遼督師吳宗睿,以及大明的登萊新軍,同樣是厲兵秣馬,時刻準備與我八旗軍決戰,這個時候,我大軍再次進擊遼東,是不是有必勝的把握。”

“更加關鍵的是,我八旗軍進擊遼東,因爲登萊新軍的戒備,我們不能夠隨時得到糧草的補給,大明的登萊新軍就不一樣了,不僅有騎兵和步卒,還有水師,他們的水師隨時能夠從海上支援,作戰的時候,登萊新軍水師參與戰鬥,可能讓我八旗軍腹背受敵,如此的情況之下,我八旗軍依舊進擊遼東,與大明的登萊新軍對峙,怕是難以達到目的。。。”

多爾袞剛剛說完,豪格站出來,再次的開口。

“睿親王,我覺得,我八旗軍就是要進擊遼東,徹底打敗大明的登萊新軍,父皇說過,大明的登萊新軍是我大清國頭號對手,只要我八旗軍打敗了大明的登萊新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入主中原。。。”

豪格還沒有說完,阿濟格、阿巴泰和嶽託等人,就練練點頭,他們顯然贊成豪格。

代善、多鐸和濟爾哈朗沒有點頭,代善和濟爾哈朗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多鐸一直都低着頭,看不出來在想些什麼。

皇太極的臉上也沒有什麼表情,再次看向了多爾袞。

多爾袞的臉上也沒有多少的表情,等到豪格說完之後,跟着開口了。

“肅親王,我沒有否定大明的登萊新軍是我大清國最大的對手,不過當前情況之下,我大清國需要的是錢糧和人口,朝廷府庫的錢糧不足,難以支撐我八旗將士與登萊新軍決戰,試想一下,若是我八旗軍與登萊新軍在遼東陷入鏖戰的局面,糧草如何供給補充,一旦糧草不濟,不管我八旗將士如何的英勇,都難以抵禦登萊新軍的進攻。。。”

豪格楞了一下,不自覺的看了看依舊低着頭的多鐸。

“睿親王,我明白你的意思,我願意立下軍令狀,領兵進入遼東作戰,打敗登萊新軍。。。”

皇太極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豪格,退下去,朕不想聽你鼓譟了。”

豪格看了看皇太極,不服氣的退下去了。

代善看了看退下去的豪格,對着皇太極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睿親王的建議可行,此次我八旗軍發起對大明王朝的進攻,目的是獲取錢糧和人口,若是進擊遼東,我們怕是得不到錢糧和人口,還很有可能陷入與大明登萊新軍的對峙之中,導致我大清國消耗更多的糧草。。。”

代善說完,濟爾哈朗也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睿親王的建議可行。。。”

沒有開口的就是豫親王多鐸了。

多爾袞用胳膊輕輕碰了碰多鐸。

多鐸擡起頭,看向了御輦之上的皇太極。

“皇上,臣弟本沒有資格開口,遼東之戰是臣弟的疏忽,導致大敗,更是導致府庫錢糧不濟,剛剛睿親王和肅親王的意見,臣弟仔細聽了,臣弟認爲睿親王的建議可行。。。”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親王都表明了態度。

皇太極站起身來,走下御輦,來到衆人的面前。

“今日的氣氛很好,日後有關我大清國的重大事宜,朕希望你們都能夠知無不言。”

“你們剛剛的話語,朕都仔細聽了,有兩點朕要特別說說,第一點,我大清國府庫錢糧不足,不是說我大清國難以支撐了,府庫的錢糧足以維持到秋收,你們不需要特別擔憂,第二點,遼東之戰的失敗,朝廷早就有了定論,十五弟,你不必每次提及,都包攬失敗的責任,勝敗乃兵家常事。”

“朝廷府庫的錢糧不是很充足,僅僅能夠維持開銷,這對於我大清國來說是不行的,有了足夠的錢糧,我大清國才能夠不斷進擊大明王朝,最終入主中原。”

“朕以爲,十四弟的建議可行,此番作戰,我八旗將士不僅要一血遼東之戰的恥辱,還要奪取到足夠的錢糧和人口,遼河以西大明的登萊新軍已經有了準備,大明薊遼督師足智多謀,一定會想到應對我八旗軍的辦法,若是我八旗軍進擊遼東,必定陷入到長時間的鏖戰之中去,這對於我大清國來說是極其不利的,也不符合我八旗軍出征的初衷。”

“二哥,十三弟,十四弟,十五弟,濟爾哈朗,豪格,你們隨朕到偏殿去,詳細商議,看看我八旗軍該要如何出征,范文程,你也隨朕到偏殿去商議。”

“你們都記住,今日在大政殿商議之事,屬於我大清國最爲絕密的重大事宜,朕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曉這件事情。”

。。。

來到偏殿,皇太極的神色變得肅穆。

八旗軍出征的決定,皇太極早就確定下來,期間他與代善等人有過私下裡的商議,遼東之戰對於大清國來說,損失巨大,不僅僅是損失了六萬多將士,更是損失了數十萬石的糧草,儘管交換俘虜的錢糧是各旗的旗主拿出來的,但滿八旗的穩定,直接關乎大清國的穩定,所以滿八旗的事情,也是朝廷的事情、皇太極的事情。

桌案上面擺着地圖,上面已經有不少的箭頭。

衆人都圍到了桌案的前面。

皇太極指着桌案上面的地圖,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八旗將士出征的時間,大致確定爲四月底五月初,已經是四月中旬,準備的時間很緊,但決不能耽誤,大明的登萊新軍就在遼河以西,距離我們不是太遠,若是我八旗軍出征的消息提前泄露出去,登萊新軍一定會有動作,讓我們有所顧忌,所以八旗軍的動作一定要快。”

“出征的線路,朕已經詳細思索過了,你們都看看,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

“此番出征,依舊是十萬大軍,其中八旗軍六萬人,蒙古左右營兩萬人,漢軍兩萬人。”

“睿親王多爾袞爲主帥,朕封你爲奉命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爲副帥,協助多爾袞作戰。”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五百三十三章 何爲霸氣第九百八十八章 要有耐心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五百五十章 深遠的思考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五十章 趕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務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三百三十章 可持續的問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義無反顧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八百七十三章 特殊的信函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墜入深淵第九百零五章 大明悲歌(8)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六百六十六章 下一步的籌謀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一百四十二章 嚴密的大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後悔莫及第五百七十五章 錯得離譜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六百六十章 轉折第六百五十二章 情報司在行動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第七百八十五章 漕運大整頓(1)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九百八十五章 果真如此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並不高興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